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東方安瀾:買了兩本書——讀張廷玉《明史》雜感
送交者: 東方安瀾 2022年11月03日00:46:34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買了兩本書

——讀張廷玉《明史》雜感

 

買了兩本書,一本是《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買過之後,跳出來一本《巨流河》。齊邦媛的《巨流河》早N年就看過,19年去香港的時候,在銅鑼灣口的商務印書館書局看到港版的《巨流河》有得賣,因怕被海關查沒,惜銀子,所以不敢買。這次買的是簡體版的。我還沒翻。我私人極珍視《巨流河》。N年前讀的《巨流河》,其他細節早已忘得一乾二淨,但是,但是,但是,《巨流河》末尾,有齊邦媛和錢穆的對談,其中講到,未來的中國,會出現由紅衛兵出身的一代人掌權,聯繫到他們的出身、成長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兩人對前景很不樂觀。這一觀點,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時,正是改開的高光時刻,厚督還沒外放,西紅柿也沒有興起。這個觀點,像是冥冥之中的預言。所以,你不得不佩服諳熟歷史的人的先見之明,你同時也不得不承認一點,“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物”,今天所發生的,在歷史上早已有過,只是換了一件外衣。你如果作如是觀,那麼,歷史的結局也完全可以預料到。因為今天的社會環境裡種下的因,一定會結出未來社會的果。而不會是其它別的什麼。

在寫《讀張廷玉<明史>雜感》的過程中,說大倒胃口稍有誇張之嫌,誠像中華書局在出版說明中所說的,張廷玉們秉承清政府意志官修的《明史》,“它的指導思想必然要反映當時政治鬥爭的特點和統治者的意圖”。這樣一套《明史》越讀下去,越是清晰,也越是糊塗。早先,自己閱讀各種歷史書籍,也算對明代史實有些粗淺的了解。今次想系統的閱讀一下明代的歷史,以便對歷史的記憶,有個系統的脈絡,希翼豐富自己。沒想到,一知半解尚好,一深入,越一頭霧水,以我的性格,越想深究,就越堪玩味。為寫《雜感》,前兩冊《明史》我已讀了四遍,手頭輔助性的書就有《中國人史綱》,《中國通史》,《讀史方嶼記要》,白壽彝《中國通史綱要》,鼎鼎大名的《萬曆十五年》,朱東潤《張居正大傳》,我有錢穆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實體書,但多次沒找到,也許去年清理舊書的時候被誤清理了,不得不從網上買一本。

說張廷玉們這套康熙版《明史》清晰,是史實脈絡清晰,人物形象清晰。不過,清晰過頭,就是臉譜化。書中的帝王將相、能吏良臣,都有這個特點,非黑即白。書中遍是頌揚“朱家虐我千萬遍,我待朱家若初戀”的忠臣情結。其潛台詞就是“忠君愛國”。不是有這說法嗎,“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帝王將相的家譜”,誠如是。與其說“明史”,不如說是為康熙朝貼金。這就引出了“糊塗”二字。說糊塗,那是如果你拿這套張氏康版《明史》來依據入文,不做任何鑑別,那只能貽笑天下。此就應了那句古話,“盡信書不如無書”。因為書中的一些“三觀”,不但於現在格格不入,就是放之彼時,也有與時乖違的地方。最大的最為後世熟知的就是頭上那根豬尾巴。當然隱然於文字中間的就是“綱常名教”的那套儒家理論。統治者最在乎的就是政權,而保政權第一要務就是意識形態,在政權穩固之後,當務之急就是洗腦。這是歷代統治者的慣常手法。

朝代更迭,前朝末期最為民眾痛恨的就是貪官。常法之一,就是為民眾樹立“榜樣”。而最有說服力的,莫過於褒揚前賢。我印象深刻的,譬如軒輗,赴了同僚的宴會,轉頭要付銀子;親友同僚來訪,“端坐獨室”,一概不予接待。這樣的官員,說明要麼沒有人情味,要麼政治環境險惡,舍此無他。還有我們尊敬的海瑞海老大人,在蘇州知府任上,把退休的前常委徐階一家整得七零八落,不留一份情面。我想說,做事要地道,做人要厚道。留幾分薄情,不為日後相見,也為為子孫積福。我不相信,人情冷漠甚至沒有人性的人,做事決絕的人,會不計私利,為民請命。

一個王朝的興起,是社會環境綜合因素的結果,或者簡而言之是自有它的天意。天意之一,就是它的隙光,就是窗口期,軍馬倥傯,變在俄頃,把握住了歷史的契機。如果劉敏不霸占陳圓圓,講好的投降李自成的吳三桂,就不會“衝冠一怒為紅顏”,憤而改投愛新覺羅。而當時的滿清兵沒有多麼大的野心,當吳三桂建議多爾袞吞併中原的時候,多爾袞還猶豫自己的三萬人馬怎麼敵得過明兵的幾十萬軍隊。愛新覺羅的胃口並不大,能葆有關外,能和朱明王朝分庭抗禮已經足矣。但我們說,天意之中最大的變數是人事。這裡,多爾袞政治和軍事才能卓然顯現,最後多爾袞汲取了吳三桂的建議,大清才有了267年的天下。

而維持國祚長久的政權,必然江山代有明君出,漢之武帝,唐之玄宗,明一朝稍弱,但也有成祖、孝宗之類的有為之君,也算是一代霸主和一代賢君;到了滿清,所謂的康乾盛世同治中興,對延續國祚,功不可沒。同時,歷代開國皇帝,也都重視自己統治的正統合法性,並以此作依據詔視天下。朱元璋頒布《孟子節選》,頒布《大明誥》給每家每戶,作為去各個衙門投訴伸冤的通行證。清廷為崇禎發喪、舉行國葬,修訂這套以張廷玉為總裁的《明史》,都是為了鞏固和發展自己的政權。老人家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老人家的這句話對嗎?讀張廷玉們的這版《明史》,使我聯想到魯迅所讚揚的“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史記》也因為魯迅的加持,而身價備增,很多人談到《史記》,認為這是一部歷史傳記,而且,甚至有些勤於讀書的人,也不分“史實”和“紀實”,兩者天差地別。人云亦云,魯子誤人深矣。

我還是那句話,“盡信書不如無書”。所有的書,都有偏向性。都應帶有批判性的眼光來閱讀。尤其是近現代出的史書、人物傳記,尤其不靠譜。昨天凌晨因帕病無法入睡,我在中央研究院,看到一位自稱汪榮祖學生的黃克武在談李敖。我讀過汪榮祖、李敖合著的《蔣介石評傳》,此書印象里兩位作者充滿偏見、意氣用事充斥全篇,是書依“蔣介石日記”為依據,把傳主糟蹋的一塌糊塗,是書很難說是一本客觀、持平之論的書。順便說,黃克武在視頻中說胡適,前幾年我專程去南港拜謁了胡適墓和胡適故居,我認為胡適沒有視頻中稱讚的那麼好,我讀過胡適大部分著作,我認為胡適是一位恂恂長者,一位大儒,但和錢穆不可比,他在文學思想哲學領域都沒有大的建樹,在政治外交領域也沒有突出的作為,愚之私見,胡只是一位飽學的書生,其個人成就十分有限。但這不影響我對他的崇敬。

接着說歷史。我們現在看的各色樣等的歷史書籍,都是有問題的。簡單的說,我們常讀到“馬克思主義歷史觀”,把馬克思主義作為定海神針,放之四海而皆準,如果我說“馬克思主義吃飯觀”“馬克思主義拉屎觀”,你會不會笑掉大牙。這不是我胡說八道,羅莎·盧森堡《論俄國革命》,普利漢諾夫《最後的遺言》早就批評過。我只是拾人牙慧而已。“馬克思主義”本身作為一門哲學,無可非議有它可貴的探索精神,乃至和其他哲學並列的思想光芒。中國的歷史,如果追溯到魏晉末出土的《汲冢書簡》,考之這些竹簡,那中國完全是一長串黑歷史,不堪卒讀。歷史的真相令人沮喪。幾乎所有的歷史記載都是“穢史”,如果沒有其它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書相參考、相輔助、相對比,幾乎每一本史書都是操蛋的。傳說是“董狐秉筆”,各個朝代又都設立秉筆太監,實錄帝王的飲食起居和朝政,但這些秉筆先生不是生活在真空裡,加上中國政治的黑暗、黑箱作業,你很難判斷各路大咖筆下的史實。所以寫文章,只能各種史書相互摻雜,互為補充,不媚書、不媚世,不媚權威,只媚實。這個實就是以理性和常識和人性推斷出來的人或事。愚以為,還是那句老話,“獨立精神自由思想”,下筆才會“若有神”。

20221024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認清形勢助防疫 着眼大局助通關
2021: 忽傳老川收三城,初聞涕淚滿衣裳!
2020: 深感恐懼
2020: VOA| 訪蓬佩奧顧問余茂春:美中脫鈎可
2019: 四中全會13個堅持,凸顯頂峰頹勢。
2019: 中國沒媒體自由,造成人民無獨立思考
2018: xpt:被強姦,要有理由嗎?
2018: 評論寡人好文章: 為了美國的長治久安
2017: 朱鎔基前總理被捏住了睾丸?
2017: 丫的王滬寧是什麼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