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饒毅文章中的基礎知識缺陷
送交者: 蘆笛 2023年01月10日01:34:30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我只看過饒毅的兩篇文章,一篇他在20203月間發表的《英國首相的“群體免疫”謊言》(下稱《謊言》),另一篇是他發表於2022年3月間的《當前我國疫情管理的四個選項》(下稱《選項》)。這兩篇文章都充滿了基礎知識錯誤,任何一個合格的本科生都能看出。

 

一、饒毅心目中的“群體免疫”

 

在《謊言》文中,饒毅說:

“群體免疫現象的意思是:如果少數人不肯打疫苗,但是大多數人接種了疫苗,因為大多數人有免疫力,病毒就難以傳播,這樣就可能病毒碰不到沒有接種疫苗的人,所以呈現‘群體免疫現象’。

這完全不支持英國首相的政策。在一個新的病毒出現,全體人民沒有疫苗,極少數可能有先天免疫力的情況下,不遏制病毒傳播,把全體人民暴露在病毒面前,是不可能出現群體免疫現象的。 ”

他還以圖畫作了直觀論證:

image.png

並在圖下說明:

左圖示意 ‘群體免疫現象’,右圖說明完全沒有疫苗接種的群體不可能出現群體免疫。

左圖中藍色代表接種過疫苗的人,他們人數多,間接堵住了病毒不傳染到沒有接種疫苗的人。 右圖藍色代表少數天然有抵抗力的人,他們不可能堵住病毒在人群的傳播。 紅色代表病毒進攻路徑。”

這種“科普”,只暴露了饒毅沒有學過醫學院校本科開的微生物學、免疫學、傳染病學以及流行病學。

所謂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指的是一定比例的人口通過預防接種或是天然感染獲得對某種傳染病的免疫力後,為沒有免疫力的人提供的一定程度的間接保護。 這個定義,任何一本教科書上都有,饒毅卻偏偏不知,斷然否定了通過天然感染可以建立群體免疫。

那示意圖及其說明更暴露了他對病毒的特性一無所知。在圖中,病毒將人群團團圍住,像武俠小說中的暗器一樣從四面八方飛向人群,只有預防接種過的人才能擋住那飛鏢、袖箭與飛蝗石。而沒有預防接種過的人絕大部分都非死即傷。

本科生都該知道,病毒不能獨立進行新陳代謝,只能鑽入宿主細胞,利用裡面的細胞器、酶和能量複製自身。所以,它與能獨立代謝的細菌完全不一樣。細菌一旦落入肉湯,就會在裡面大量繁殖,而病毒在肉湯里根本無法繁殖。只有在鑽進活的細胞後,它才能大量複製。所以,病毒將人群團團圍住,從四面八方發動進攻的圖景,只存在於外行的想象中——連在肉湯里都不能繁殖,它豈能如滿天花雨般在空中攻擊人群?

所以,病毒要傳播,只能通過人傳人或動物傳人。感染先從一個人開始,以R0的倍數成等比數列增長。R0名曰“基本傳染數”,指的是在所有人都沒有免疫力的情況下,某種傳染病最初由一個人傳染給幾個人的平均數。R0值越大,病毒傳播就越快。R0 < 1,傳染病就會逐漸消失;若R0 > 1,傳染病就會成為流行病(epidemic)。若R0 = 1,則傳染病就變成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

因此,真正的病毒傳播模式,不是饒毅描繪的病圍攻易感人群,而是這樣的:

image.png 

上圖的藍珠代表“零號病人”,也就是第一個病人,紅珠代表被感染者。上排是R0值為2的埃博拉病毒,而下排則是R0值為4的薩斯病毒。由圖可見,在無免疫力的人群中,病毒將以幾何級數傳播。R0值越大,傳播越快。

但即使R0 再大,病毒也不會如饒毅想象的那樣,無限感染下去,只有個別生具異稟的人能倖免。相反,病毒只能感染密接者。若密接者都獲得了免疫力,傳播就無法進行下去了。這就是感染導致的群體免疫。在此,R0值決定了感染比例。例如流感病毒的R0值為1.3,在它感染了大約23%的人後,這些人都獲得了免疫力,病毒在他們中間無法生存下去,流行也就結束了。在流行病學中,這個感染比例稱為“群體免疫閾值”(HIT,  herd immunity threshold),其計算公式為HIT11/R0。上面那23%就是這麼算出來的:1- 1/1.3 0.23

在已知病毒中,麻疹病毒的R0值最高,為12-18,其HIT11/12-180.92-0.94,也就是必須感染92-94%的人,才能形成群體免疫。但在疫苗於1963年問世前,兒童仍能靠自然感染建立群體免疫。這個現象早在1933年就被美國科學家發現了,而饒毅在90多年後都還不知道。

新冠病毒最初的毒株的R0值為2.9,經幾次更新迭代,演化為如今的奧密克戎,其R0值為9.5。這就是說,在理論上,只有感染了89.5%人口後,群體免疫才能自動建立起來。如果它溫和如麻疹病毒,倒是可以通過自然感染建立群體免疫。但問題是它的致病性相當高,這就意味着慘痛的人命損失。

預防接種的優點就在於此。它與通過自然感染建立的群體免疫的免疫學原理完全相同——都是通過使個體獲得對病毒的免疫力來剝奪病毒的生存空間,阻斷它在群體中的傳播,區別只在於疫苗比病毒更安全。

但群體免疫能否靠預防接種建立,取決於病毒的以下特性:

首先,疫苗的免疫原性必須足夠強,能引出被接種者持久的免疫記憶。其次,病毒的結構必須十分穩定。病毒若是容易發生基因突變,新出現的變異株就有可能發生所謂“免疫逃逸”,躲過已經被感染或是接種過的人的免疫系統。最後,已被感染過或接種的人不會再傳播病毒。

天花病毒滿足了以上條件,因此種牛痘“消滅”(eradicate)了天花病毒。不幸的是,許多病毒都不滿足這些條件。新冠病毒mRNA疫苗雖然可以引出細胞免疫,但不是終身免疫,必須定期打加強針。其次,它是單鏈的RNA病毒,複製時極易出錯(亦即病毒基因突變),因而會產生具有免疫逃逸能力的變異株。最後,已有證據提示,對奧密克戎免疫了的人若是再度感染,有可能變成無症狀的攜帶者,使得接種無法完全阻斷病毒傳播。

從這些角度來看,人類無法消滅新冠病毒。最樂觀的前景,也就是將病毒感染與傳播控制在一個穩定的局限的水平,將大流行(pandemic)變成地方性流行(endemic)。

 

二、饒毅的“人算”

 

在《選項》文中,饒毅為中國規劃了疫情管理,豪情滿懷地說:

“在全世界沒有一個人可以預計新冠病毒變化的情況下,恐怕不能以預計病毒變化來決定管理辦法,而應該依據人類的能力來決定管理辦法。病毒變化是自然界的現象,可以說是天算。而人類能夠做到什麼,是人算。

天算不如人算。”

這調子聽起來再熟悉不過,不就是“人定勝天”嗎?可惜與科學沒有什麼相干。什麼叫“以人類的能力來決定管理辦法”?難道人力是無所不能的,想讓病毒呆在哪兒,它就乖乖呆在那兒?如果人力管理不了,那該怎麼辦?

實際上,任何一個看懂了上文的讀者,都該明白人類“管理”不了新冠病毒,但也不是完全無法“預計病毒變化”。

如上所述,新冠病毒結構不穩定,很容易在複製時出錯。這種基因突變是隨機發生的,多數突變都不利於病毒複製,不會傳下來。只有有利於病毒複製的突變才會被生存壓力選擇出來。

那麼,什麼是最有利於病毒自身繁殖的進化方向?高傳染力(R0值)與低致病性。前者就不用說了,後者也很重要:致病性太高,病人都死了,病毒也就死了(請記住,病毒只能在活細胞中複製)。只有人存活下來,病毒才能傳染其他人。而且,如果症狀輕微或甚至無症狀,被感染的人就不會去就醫或是自我隔離,病毒也就有了更多的傳染機會。

因此,隨機突變產生的兼具高傳染性與低致病性的毒株,必然會在生存競爭中勝出,成為優勢毒株,淘汰其他變異株,奧密克戎取代了其他毒株就是證明。這不是病毒的主動決策,而是生存競爭中的自然選擇。這就是進化論的基本原理。可惜饒毅沒有學過本科一年級的生物學課,看不見進化論這“天算”。

以上所說,當然只是病毒進化的大趨勢,未必適用每個一度占優勢的突變株(例如德爾塔的毒性比此前的“祖先毒株”和阿爾法的致死率都高,但它因為R0值高,一度還是占了優勢)。但大體趨勢確實如此。

那麼,饒毅的勝過“天算”的“人算”是什麼?他開出了四個選項。

第一個選項是“延續現行方法”,亦即堅持與等待。堅持把病毒堵在國門外,等待病毒消失,等待特別有效的疫苗,以及等待特別有效的藥物。但這些等待大概屬於“天算”,不可預期。因此,他雖未明說,但還是認為這並非長久之計。只是他的“人算”里少了一條:奧密克戎的傳播速度。

其實,若是他懂點流行病學,就知道“天算”(亦即病毒的特性)決定了,以奧密克戎的R0值,再怎麼嚴防死守,它遲早也會擁進門來。如果這種情形發生了,請問饒毅的預案是什麼?他連想都沒想過。

第二個選項是,以“奧密克戎”為契機開放。他認為這觀點“可能不值得採納”,因為無法預計奧密克戎進來後不會“突變出現重症、或其他危害性更大的變種”。他作此否決的前提是,奧密克戎可以被堵在門外。上面已經說過了,這是一廂情願。

第三個選項是“推廣國外RNA疫苗後開放”。

此語暴露了饒毅非但沒學懂大學本科的生物化學,不知道RNA不止一種,光人體內就有mRNAtRNA以及rRNA,而且對使用分子生物學手段製備現代疫苗一無所知,才會講出“RNA疫苗”的超級外行話來。如今就連一般的外行,也知道輝瑞或莫德納疫苗是mRNA疫苗。這世上除了饒毅,再無第二人把它們稱為“RNA疫苗”。大概他以為那疫苗是用病毒RNA做的吧。

所謂mRNA,是動物細胞內合成蛋白質的模板。人體需要合成各種蛋白質,其序列由細胞核內的DNA編碼。需要合成時,mRNADNA上的信息轉錄下來,轉運到細胞漿內的核蛋白體上,將其“翻譯”為蛋白質。而mRNA疫苗則是人工在體外合成的,編碼的是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S-protein)。mRNA合成出來後被裝在脂質納米粒(lipid nanoparticles)里,注射入人體組織。脂質納米粒因其憎水特性,與人體細胞膜融合,其內的mRNA就進入了細胞漿。細胞誤以為它是人體產生的mRNA,便按照其序列合成病毒的棘突蛋白。棘突蛋白是病毒包膜上的蛋白質。在人體內是異物,生產出來後立即被免疫系統識別,觸發了強烈的細胞免疫反應與體液免疫反應。以後病毒一旦進入人體,其包膜上的棘突蛋白就被免疫系統立即認出來,加以精準攻擊。這就是它的工作機制。

不懂這些基礎知識也罷了。饒毅對否定mRNA疫苗的論證,完全不像是個稱職的科學工作者。他的理由是:

1)“RNA疫苗對突變的預防作用,例如奧密克戎,並非很好。接種過現有RNA疫苗者,仍可以感染奧密克戎。現有的RNA疫苗也不一定能夠預防以後的突變種。

這暴露了他不懂mRNA疫苗的製備原理,不知道這正是它相對於滅活疫苗的一大優點。mRNA是人工合成的,很容易修改序列。最初的疫苗是根據國內科學家發表的武漢的毒株(所謂野生型)序列製備的,因此不能完全預防奧密克戎的感染。但廠商只需要幾周的時間就能修改mRNA序列,推出針對最新變異株的疫苗。如今國外早已使用針對野生型與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二價疫苗。根據《自然·醫學》去年10月發表的論文,用此類二價疫苗作加強免疫可增強免疫原性,並提供對當前流行的 SARS-CoV-2 變異株的保護作用。

而這恰是滅活疫苗的弱點。它是用最初從武漢分離的毒株製成的,只具有針對原始病毒的特異性,其引出的免疫反應會被變異株躲過。如果要製備針對變異株的新疫苗,就得將其分離出來大量培養,工作量巨大並曠日持久。

2)“目前,在中國推廣RNA疫苗最大的障礙並非有些人認為的是中國愛面子、或因為疫苗付費國外廠家,而是其副作用。很多人接種RNA疫苗後出現發熱等,而它們並非不令人擔憂的症狀。

這些話,沒一句有依據,沒一句不是含混其詞。什麼副作用?莫非就是“很多人出現發熱等”?有多少人?百分比如何?數據在哪裡?為何“令人擔憂”?擔憂什麼?有什麼近期還是遠期的惡果?一個從事科研和教學的人,竟然不知道發言要“無一字無出處”,究竟有無副反應,首先要去查看人家當初的臨床試驗報告,不能張口就來,亂說一氣。

3)“在使用國外疫苗後,即使不是疫苗本身,也會按統計規律而伴隨死亡(非疫苗造成的其他原因的死亡和‘自然’死亡),我國人民是否能夠冷靜地接受?”

任何一個稍懂邏輯思維的人都會想到,這番話同樣適用於國產疫苗本身,決不會把它當成一個進口疫苗特有的問題。

然而饒毅還是“懂邏輯”的,據說,這是因為贊成引進疫苗的人中“有部分人有親美、信美因素。……還有與他們傾向相反的,例如反美群體。如果反美群體以引狼入室來抨擊本來可行的政策,社會矛盾不一定比親美、信美能夠引起的更小。何況,誰能排除年紀大的具體個人的死亡不是因為疫苗引起發熱的後果?這種輿情及其後果,可能也不能忽視。”

這到底是政治家還是科學家該考慮的事?我怎麼聽起來像“政治營銷”呢?考慮顧客的感受好像是營銷經理的業務吧?只是這營銷手段也太不高明了——開進口車一樣會出事死人,可無論政治立場如何,沒見過誰為此不去買進口車,更沒聽說誰開進口車出了車禍後去尋釁滋事。引進mRNA疫苗,與國產疫苗一道讓百姓自由選擇,那還能有什麼問題?

第四個選項:“普及我國滅活疫苗後開放”。

這才是他刻意推銷的選項,理由是:

香港的資料顯示:國內外已經大規模使用的疫苗預防最新病毒變種的作用都不很好。但是疫苗可以減輕症狀和降低死亡率。比較國外使用最多的RNA疫苗和國內使用最多的科興滅活疫苗,在第二針之前國外的疫苗效果優於國內的。第三針後,兩者在預防的作用還是國外的好些,但在減輕症狀和降低死亡率方面,國內外的疫苗效果非常接近,都達98%左右的效果,沒有統計差別。

這些話部分與醫學期刊《柳葉刀》2022101日發表的對香港疫情調查報告相似。不過,這是分組調查(cohort study)。因為缺乏受控對照,這類研究沒有三期臨床試驗可靠。

該論文的作者自己就承認,由於各種不受控因素影響,“我們的研究中疫苗的有效性可能被高估了”。“我們發現兩劑科興接種者的疫苗效力降低,尤其是 80 歲或以上的人群。 兩種疫苗的第三劑疫苗都恢復了一些針對輕度或中度疾病的保護作用,但(因為打第三針距發病時間太短)我們只能估計自第三劑疫苗接種以來較短時間內的疫苗有效性,目前尚不清楚這種保護作用將持續多長時間。”

這話暴露出來滅活疫苗保護作用的持久性問題,才是值得擔憂的。根據中國科學家發表在《柳葉刀》上的科興疫苗的一期/二期臨床試驗報告,92%的受試者產生了中和抗體,表明疫苗有效地誘導了體液免疫反應。但沒有證據表明科興疫苗能誘導T 細胞反應,至於CD8+ T細胞(細胞毒細胞)的反應他們根本就沒檢測,因為已知滅活疫苗不能誘導此類細胞反應。完整的三期臨床試驗報告至今未見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因此無從得知科興疫苗是否能誘導T細胞反應。

病原體或疫苗進入人體後,刺激了免疫系統裡的T淋巴細胞與B淋巴細胞。T細胞分化為T輔助細胞與細胞毒細胞。前者幫助激活B細胞,而後者能殺死感染了病毒的體細胞。B細胞則分化為漿細胞,分泌出大量的抗體。抗體與病毒結合後,病毒就不能再進入人體細胞了,只能被機體清除。T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叫細胞免疫。而B細胞介導的叫“體液免疫”。

在兩類反應中,細胞免疫至關重要。B細胞分泌的抗體只能結合血液里的病毒。一旦病毒已經進入人體細胞,它就無能為力了。但T細胞能殺死這類患病細胞,從而防止病毒在細胞內大量繁殖。

無論是T細胞還是B細胞,都會有一小部分長期存活下來。這類細胞就叫“記憶細胞”。它們牢牢地記住了病原體的形狀,以後同類病原體再度進入人體,這些記憶細胞立即就會被激活,大量繁殖,再度產生大量抗體和細胞毒細胞,迅速清除入侵者。

免疫學家們早就知道,滅活疫苗一般只能引出體液免疫反應,不能引出 細胞免疫反應,因此無法殺死已經進入細胞的病毒。而且,近年發現,B細胞分化為記憶B細胞有賴於T細胞的輔助。一期/二期臨床試驗未能發現科興疫苗引出T 細胞反應。這很可能意味着該疫苗無法誘導出記憶B細胞來。倘若此,則科興疫苗可能只能在短期內起到保護作用。

饒毅教授為何不講滅活疫苗的這些潛在問題?要麼他當年學藝不精,連群體免疫的簡單概念都沒學會,遑論複雜的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要麼他出於某種非科學的考慮,知道但不想講。

事實證明,國產疫苗什麼保護作用都沒有。一旦放開後,病毒便如無人之境,在中華大地上任意肆虐。

19日,河南省衛健委介紹,從社區監測數據看,截至202316日,全省新冠病毒感染率為89.0%,其中城市89.1%、農村88.9%。另據國家衛健委18披露,新冠肺炎在全國感染者中占8%,那就是說,僅河南一省就有707.5萬人害了新冠肺炎。七百萬肺炎病人,可以開辦一個城市了,改開前的省城人口也沒那麼多

中國放開一個月的感染率,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或地區。人類歷史上從未見過哪個國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有這麼多的人感染可見疫苗之爛。

各國家/地區新冠病毒感染率一覽表

國家/地區

感染率(%

河南

89.0

香港

37.1

台灣

37.9

新加坡

36.8

日本

24.7

韓國

57.0

越南

11.7

印度

3.2

泰國

6.6

法國

60.9

德國

45.0

英國

35.8

意大利

42.9

西班牙

28.8

說明:除河南外,表中各國家或地區的比例均為全民自瘟疫爆發起截至202319日的累計感染率。除中國外,各國都不做全民核酸,因此,西方國家以及台灣、香港等地區的無症狀感染者會被忽略,不被計入感染人數中,導致感染比例偏低。但由此造成的偏差不會很大,因為現在中國也不做核酸了。河南統計的陽性主要在放開後出現,應該是到醫院就診後查出來的。在這點上與西方各國沒有差別。

饒毅不遺餘力反對進口mRNA疫苗,鼓吹國產疫苗,對造成這種史無前例的民族災難,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綜上所述,饒毅的兩篇文章,暴露了他嚴重欠缺醫學基礎知識,未能掌握微生物學、免疫學、生物化學與流行病學中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建議他以後多去本科跟班聽課,努力學會這些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請他以後不要把學術政治化。比較兩種疫苗本來是個純科學問題,真正的科學家絕不該把“輿情”之類莫須有的東西扯進來。在造成空前深重的災難後,希望他能沉痛反思,以後不要為一己私利誤國害民。

 

參考文獻:

 Hedrich AW (1933). Monthly Estimates of the Child Population Susceptible to Measles, 19001931, Baltimore, Md.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7 (3): 613636.

 Arif Billah et al (November 11, 2020). Reproductive Number of Coronavir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ased on Global Level Evidence. PLoS One. 2020; 15(11): e0242128.

 Liu, Y (March 9, 2022).The Effective Reproductive Number of the Omicron Variant of SARS-CoV-2 Is Several Times Relative to Delta". Journal of Travel Medicine. 29 (3).

 Michela Biancolella et al (2022). COVID-19 2022 Update: Transition of the Pandemic to the Endemic Phase". Human Genomics. 16 (1): 19.

 Suzanne M. Scheaffer et al20 Oct, 2022Bivalent SARS-CoV-2 mRNA Vaccines Increase Breadth of Neutralization and Protect against the BA.5 Omicron Variant in Mice. Nature Medicine

  Martina E McMenamin et al Oct 01, 2022Vaccine Effectiveness of One, Two, and Three Doses of BNT162b2 and CoronaVac against COVID-19 in Hong Kong: a Population-based Observational Study. The Lancet ,vol 22, Issue  10, P1435-1443.

 Prof Yanjun Zhang, PhD et al.Feb 01, 2021Safety, Tolerabili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n Inactivated SARS-CoV-2 Vaccine in Healthy Adults Aged 1859 Years: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1/2 Clinical Trial. The Lancet,  Vol 21, Issue 2, P181-192.

 Munir Akkaya et al. 2020B Cell Memory: Building Two Walls of Protection against Pathogens.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Vol 20, P229238.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時空衍村民知道神水不能夠直接喝,就使
2022: 《古拉格》摘錄:我的被捕經歷
2021: 大科技公司的末日即將來臨了
2021: 佩洛西被拘待審,林鮑現身軍事法庭
2020: 天佑台灣,蔡總統好運,習近平愚蠢
2020: 港台民主自由火炬,照耀中華祖國。
2019: 醫學角度:世上最好的藥
2019: 讓台灣來統一大陸有何不可?
2018: 蔣公,鬼子投降都找不到你啊!
2018: 所謂《開羅宣言》只不過是為了防止蔣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