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大片《奧本海默》引來的思考
送交者: 沽瀆 2023年09月08日16:35:4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已不再容易被大片吸引,但偶爾抓到一部還是會很過癮。

好萊塢最新大片《奧本海默》就是一部令人驚奇深刻的電影,驚奇到將一部傳記片經過搓揉加料後拍成了驚悚片。做為驚悚片不去敘事鬼魅超人外星人而是轉抓歷史瞬間的歷史真實事件是一種另闢新徑又不失為一種帶點乏味的高明,而充斥真實歷史事件中隱秘於政治背後的驚悚與懸疑更能喚醒你捕獲到一種特殊的心靈體驗,是正義也會帶有骯髒還是骯髒原本就裹挾着正義?這一切的一切都會通過對奧本海默這個充滿複雜戲劇色彩的悲劇人物傳奇一生的講述找到你並非完全可以欣然接受的結果。要是懷有真心並關心美國或願意知道和了解更多有關它的歷史及過去,不妨利用嫌隙之餘走進影院來感受一番這部精彩大片所帶來的震撼。當然片子比較長有三個小時之久容易打瞌睡,進廳前可以多帶些爆米花沖淡趕跑無奈的瞌睡蟲。

影片由新貴大導演諾蘭團隊製作儘是大咖。在這個時間節點上,精心製作推出一部這樣內容豐富的大電影會有一番耐解含義,不便也不揣冒昧只能由觀者只尋答案。

通過影片可以大致知道被稱為美國英雄和美國原子彈之父的奧本海默是憑藉怎樣不同尋常的經歷得到了已蒙上灰色的殊榮:一個沒有得過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卻成功領導了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科學家來一道完成一項艱巨的歷史性任務,包括愛因斯坦這樣的頂級天才在內,從一開始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的關係並不太融洽愛因斯坦甚至不喜歡奧本海默過於跳躍思維的個性,到後來卻發展為彼此很能談得來併合作愉快的要好朋友;當原子彈爆炸成功以後,奧本海默成了美國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並兩次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而實際上他的另一面卻是一個有着狂熱左傾傾向並嚴重同情共產主義具有重大間諜嫌疑的間接泄密人;奧本海默的人格及精神是分裂的,他與所有天才一樣異於常人還差點成為一名殺人犯,因為不愛實驗物理而厭惡導師布萊克竟決定自製注射了一顆毒蘋果要將他的導師毒死,最後幸好布萊克沒有吃下這顆毒蘋果要麼奧比的一生將會被改寫;他是一個典型道德高尚又被道德所困的道德囚徒,他深知原子彈爆炸的威力而反核反戰又積極投入到原子彈的研製中並堅決支持對日本實施投放,他為二戰的結束做出特殊貢獻戰後又積極主張要全面限制核武器的擴散。

影片中的人物衝突基本以三條線展開,這也是學院化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手法。一條是與陸軍軍部的曼哈頓計劃領導者格羅夫斯將軍之間;一條是氫彈之父泰勒之間;另一條是與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斯特勞斯之間。最早發現並重用奧本海默的是曼哈頓計劃總負責人陸軍將軍格羅夫斯,這位看起來很有遠見慧眼識珠的軍人高人與奧本海默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卻能以包容的心態放手讓奧本海默領導整個曼哈頓計劃的全面工作,可實際上他的苦衷是在備選人員中幾乎清一色的左翼激進分子如果不用奧本海默他可能會無人可用,他用軍人方式來管理曼哈頓計劃嚴格呆板,封閉全員禁止他們與外界聯繫派人跟蹤所有人,這讓奧本海默對他相當不滿和反感。氫彈之父泰勒與奧本海默是同行者有彼此的了解也有彼此的猜忌與嫉妒更有彼此的競爭,但奧本海默反對美國繼續研發氫彈是出於道德理想上的追求而不完全是出於對泰勒的嫉妒,只是泰勒認為奧本海默極力反對研發氫彈就是針對他,所以當泰勒在為奧本海默作證時幾乎沒說出一句好話。斯特勞斯出於對國家負責的態度而對奧本海默的品行一開始就不信任,這讓兩人之間一直都像一對仇人。斯特勞斯通過和國家安全局合作一起調查奧本海默認為奧本海默具有重大間諜嫌疑,斯特勞斯於一九五四年組織了對奧本海默的聽證會,最後決定吊銷了奧本海默的安全許可特許權。影片的故事就是從這個切入點開始的。

直到二零二二年十二月,拜登政府才將該決定撤銷。

現實中,當時的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對奧本海默的調查證據:一、舊金山的共產黨人公開聲明奧本海默是他們的人;二、在一封被破譯的蘇聯電報中發現在曼哈頓計劃中一名叫克勞斯福克斯的蘇聯間諜是奧本海默的直接手下人員;三、奧本海默經常為加州共產組織捐款捐物;四、奧本海默否認自己是共產黨員但承認是共產黨同路人,活躍於他周圍的人也大多都是共產黨,包括前女友是蘇聯間諜,他的妻子和他的弟弟以及弟弟的妻子也都是共產黨;五、他承認幾乎參加過加州所有共產組織的活動。

影片引來的幾點思考:

一、奧本海默一個帶灰色的超級天才

如果灰色代表複雜,那麼很多天才都是灰色的,奧本海默不僅灰色且更加灰色。無論誰一旦知道奧本海默的傳奇一生都無法能說清楚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哪怕《奧本海默傳》的作者之一伯德和影片《奧本海默》的導演諾蘭也都是一樣。在這一點上似乎大導演諾蘭的表現要特出一些,當然諾蘭得益於他有二次創作的後手優勢。他們要告訴大家的無非是一個相同的意思:奧本海默是複雜的立體的不完美的缺憾的獨一無二。很多人會為奧本海默這樣的天才最終沒有得到諾貝爾獎感到惋惜,這是由於他喜歡跳躍不穩定的分裂性格所導致的。奧本海默善於觀察總能看見一些趨勢性東西又會同時具有高度的懷疑危機意識;他重視發展重視未來具有遠見卻忽視眼前的細節不善專心於把一件事情追到底做到底;他既是堅定的又常常深怕失敗出錯帶來的自責,他並不喜歡自責卻總是陷於自責之中不能自拔,他積極領導開發原子彈是為國家效力可成功後只有負罪感引印度經文自責:如今我成了死亡,成了一切的毀滅者。他容易陷入脫離實際的空想而慣於空想又幾乎是左派們的通病;他最後造成身邊的人都很難理解他而把他視為是一個冷漠、強勢、目中無人的人。他的天才、聰明、非凡的領導力成就了他的美國原子彈之父的盛名而他的狂熱左翼傾向又讓他最後成了一個悲劇人物。

二、奧本海默與杜魯門的分歧

小羅斯福總統領導了美國差不多整個二戰時期卻把尾巴留給了杜魯門,讓杜魯門有機會分得二戰成果所剩下的一杯羹。一九四五年七月十六日對奧本海默和杜魯門總統都太重要了,原子彈在這一天被試爆成功,奧本海默沒有歡呼而是想到印度經文:如今我成了死亡,成了一切的毀滅者,與奧本海默相反杜魯門興奮不已。從一九三九年愛因斯坦與人聯合寫信給小羅斯福建議美國要抓緊研發原子彈,關於信中理由其它都不重要只有一點足夠,愛因斯坦告訴羅斯福總統希特勒已經在研發原子彈了。小羅斯福意識到嚴重性要與希特勒展開一場時間賽跑,來到一九四五年七月十六日這天美國終於最先試爆成功擁有了原子彈,而此時希特勒已經自殺德國已戰敗。於是一個嚴峻的問題被反對搞原子彈的科學家們提出:原子彈的試爆成功還有意義嗎?杜魯門的回答是有必要因為日本還在還沒有投降,儘管在原子彈試爆成功之前日本也流露過投降的意願卻並沒有採取實際行動,這就為杜魯門最後下令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提供了條件,微妙在奧本海默也同意對日本使用原子彈,他矛盾在又反對又一心想看到原子彈的實際使用威力。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奧本海默與杜魯門有一次對話,奧本海默告訴杜魯門:我覺得我的手沾滿鮮血,杜魯門回懟到:血在我的手上,讓我去操心吧!這以後奧本海默與杜魯門公開決裂而實際上這等於奧本海默在原子彈立場上已經與杜魯門領導的美國政府決裂。一九四九年八月蘇聯也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美國震驚的同時更震驚的是蘇聯第一顆原子彈的圖紙與美國的小男孩如出一轍。

三、日本投降的真實原因

日本到底是怎麼投降的?一直以來的主流說法是強調由於兩顆原子彈對長崎和廣島的轟炸才迫使日本不得不投。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日裔學者長谷川毅提出新說:蘇聯宣布對日宣戰比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對促使日本投降更有作用。按照長谷川毅教授的觀點來說就是蘇聯對日宣戰才是迫使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長谷川毅是研究日俄關係的國際級權威他的觀點很可能更接近歷史的真實。第一點日本原本也有從東線進攻蘇聯然後與德國從西線進攻蘇聯實現合圍,但諾門坎一役日軍被蘇聯紅軍大敗損失慘重從此開始忌憚蘇聯紅軍而放棄進攻蘇聯計劃;第二點蘇聯紅軍進入東北三個方面軍一百七十萬人一路燒殺搶掠日本關東軍和日本僑民聞風喪膽被殺被害數目驚人,七十萬關東軍全部報銷其中死亡八萬多而蘇聯紅軍一共傷亡三萬多;第三點日本人已經對蘇聯紅軍產生心理陰影而長谷川毅教授是日本人感受一定真切,如果不投降讓蘇聯紅軍踏進日本本土那日本國不僅會分裂甚至會亡國,這種以日本人更了解日本人的心理出發會增加其觀點的可信度。事實上日本想投降在原子彈轟炸以前已有端倪,原子彈的轟炸也確實會一到更加速的作用,所以日本投降應該是綜合兩種考慮的結果。

四、奧本海默可能還有話要說

假如奧本海默還活着他大概會說:請不要再懷疑我是間諜,我一定會和你一樣都始終最愛這個國家;我確實是一個左翼激進分子也很同情共產主義但絕對沒有加入過共產黨雖然參加過他們的許多活動;杜魯門總統欺騙了我,他只成立了一個美國國家原子能委員會而我的建議是要他成立一個國際級原子能委員會來實現國際共同限制原子彈而不是只有美國對自己的監督;關於我的傳記《奧本海默傳》已經樂觀地把我的經歷說成了如同普羅米修斯盜來火種為照亮人類而我卻始終悲觀地以為我可能已經如同打開那個人類本就不該提早打開的潘多拉盒子的那支黑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老巫婆死了. 寄生蟲
2022: Illinois州一月開始,如下罪犯不能被抓
2021: 英美扶持前清、後清之謎:盎格魯撒克遜
2021: 古詩賞析
2020: 中國表彰抗疫人,我們需要吹哨人!
2020: 邵靖宇| 早年見到的農村婚姻
2019: 1
2019: 歷史大轉折背後的貓膩:席之位黨之危與
2018: 大躍進跑步進入的是什麼共產主義?
2018: 圓明園和巴黎聖母院有可比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