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之:毛澤東與無政府主義,農民革命,儒法鬥爭 |
送交者: 壹嘉出版 2024年01月15日11:12:2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李慎之口述與文章摘錄》讀稿筆記之五 2.11 中國革命實質上是農民革命 毛澤東消滅蔣介石的八百萬大軍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他一再強調,“中國革命實質上是農民革命。”中國學者受了他幾十年的教育,但是卻很少有人研究,既然“實質上”是農民革命,就不能不“實質上”打上歷史上農民革命的印記,重複歷史上農民革命的特點。農民革命初起時,總是帶有特別“平等”“自由”的色彩,即所謂“哥不大,弟不小”,但是隨着革命的勝利,為了克服平均主義、宗派主義、山頭主義……就必然要求越來越嚴酷的紀律,直到實行孔子所說的“天無二日,尊無二上”的古訓。 毛澤東在青年時期曾經是無政府主義者。在“五四”時期,(據他自己對斯諾講)又對胡適備至敬仰,但是,成為政治領袖以後,就自稱是“綠林大學畢業”了,到了晚年更是自稱是“馬克思加秦始皇”。他對農民革命幾乎沒有停止過提示,尊之為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正脈。五十年前,全國解放前夕,吳晗到西柏坡向他請示對朱元璋的評價,毛澤東就指出吳晗對朱元璋的批評過當,因為朱元璋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鞏固政權之所必需。到“文革”中林彪出事以後,毛澤東親自出來批判,又在中國歷史上舉出陳勝、吳廣、洪秀全、楊秀清四個人許為同道。到“文革”末期批林批孔的時候,他還舉出了一個盜跖以反對孔子之惡。盜跖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農民起義領袖了。 以上是指實際的社會運動與政治運作而言。就意識形態而論,毛澤東在七十年代提出揚法抑儒,而且提出儒法鬥爭是中國思想政治史的主線。說實在的,當時頗有一些自以為對中國歷史有點知識的人口雖不言,實際上是腹誹的,我自己就是一個。現在想起來,毛澤東的確可稱獨具卓見。不過說儒法鬥爭,也許還是說儒法合流或儒法互補更妥當一些。他說,“千古皆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後一句是批郭沫若揚儒抑法之非),實與譚嗣同說“兩千年之政皆秦政也”相一致,也與許多史家評中國歷代實行的都是“外儒內法”、“儒表法里”相一致。如果我記憶不錯,朱元璋就曾因為孟子倡言“民貴君輕”,差一點把他革出文廟,不得配享從祀。法家思想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地位值得大加重視,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他是第一個從不跟我說'要好好改造思想'的領導”——資中筠談李慎之 |
|
|
|
作者:101Beijing 回帖時間:2024-01-15 13:02:04 作者:魯迅九 回帖時間:2024-01-15 12:06:39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