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泛非洲主義黑人權力之父馬爾科姆.艾克斯(二十四之十九)
送交者: 高勝寒 2024年01月16日07:30:42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高勝寒  著


班傑明.托馬斯和萊昂.戴維斯兩人受命後,覺得需要更多的人介入,才能一舉成功。他們物色到了二十六歲的托馬斯.哈根

班傑明.托馬斯和萊昂.戴維斯約了托馬斯.哈根,在兩個小時開着車子隨意兜風駕駛途中,在試探完他對馬爾科姆.艾克斯,和對伊斯蘭民族清真寺最高領導人伊利亞.穆罕默德的態度兩周后,托馬斯.哈根成為刺殺馬爾科姆.艾克斯行動小組的第三位殺手。

三個殺手全是新澤西州紐瓦克第二十五號伊斯蘭民族清真寺伊斯蘭果實成員。幾經沙盤推演,認為還需要兩人參與,才能夠達到確保一舉刺殺馬爾科姆.艾克斯的最終目標。在伊斯蘭果實成員中,約翰.阿里物色到另外兩位殺手,一個是二十六歲的威利.布拉德利,一個是三十五歲的威爾伯.麥金利。

威利.布拉德利利體格魁梧、皮膚灰黑、高大有力,在學校時就是運動健將,雖然現在有點發福,體重兩百二十磅,但依然手腳凌厲。他的軍人背景、犯罪案底累累和熟悉獵槍技術,正是被班傑明.托馬斯認可為是最理想的刺客人選理由。

威爾伯.麥金利就像其餘的幾位兇手一樣,只有五尺九寸高,是一家小型建築公司的老闆,為人低調,沉默寡言,但心狠手辣,無論在刺殺馬爾科姆.艾克斯之前還是之後,都很少聽到他的消息,也就是因為這種低調作風,使他躲開了法律制裁,得以善終。

英雄莫問出處。誰都有不光彩的過去,年青的馬爾科姆.艾克斯,被生活壓迫到糟蹋自己,並沒有什麼值得指責的地方。關於馬爾科姆.艾克斯年青時,包括販賣毒品,轉售假酒,和出賣身體維生的荒唐歲月,曼寧.馬拉布爾博士的《重塑馬爾科姆.艾克斯的平生》並不是唯一的著作。

1971年,布魯斯.佩里博士在五百四十二頁厚的《馬爾科姆 : 一個改變美國黑人的人的平生》第二章的“兼職騙子(Part-time Hustler)”中,就有極其詳細的論述。

馬爾科姆.艾克斯自己並不忌諱是雙性戀者,原因之一是他抱怨女人的嘴巴,老是不緊密,容易到處炫耀,男人則比較會保守秘密,馬爾科姆.艾克斯有一句譏諷女性的名言說 :“叫一個女人不要嘴巴亂嚷嚷,就等如叫一隻老母雞不要咯咯叫!”

布魯斯.佩里為了撰寫《馬爾科姆 : 一個改變美國黑人的人的平生》,親自採訪了超過四百二十位,在認識馬爾科姆.艾克斯的人士,包括除了馬爾科姆.艾克斯大姐姐希爾達.李圖爾外,所有的家屬成員。

在許多採訪中,布魯斯.佩里許諾為他們的名字保密,為了證明信息的真實性,他將所有的原名與原始資料,付諸文字,密封后交給哈佛大學霍頓圖書館(Houghton Library)保存,等到將來恰當時間到來,才公諸大眾。

布魯斯.佩里真是一位敬業的苦心人。他沒有找到馬爾科姆.艾克斯大姐姐希爾達.李圖爾的聯繫方式,她只以一個郵政信箱作為向外聯繫之用,多次寫信沒有回音,於是他就守株待兔,到那個郵政信箱的外面等候,每天早上拿着三文治,坐在郵局外面的椅子上全天候等待,希望能夠見到希爾達.李圖爾。

在足足等了一個星期後,依然見不到她的足跡後,只好作罷,於此可見布魯斯.佩里寫書之認真程度。

布魯斯.佩里的《馬爾科姆 : 一個改變美國黑人的人的平生》出版於1991年,曼寧.馬拉布爾的《重塑馬爾科姆.艾克斯的平生》出版於2011年,兩書之間,相差二十年,許多雷同之處的爆料,應該是曼寧.馬拉布爾參考布魯斯.佩里的資料撰寫而成。

《馬爾科姆 : 一個改變美國黑人的人的平生》是在1991年出版的。當時許多的人證、物證和檔案文件尚未公之於眾,造成許多混淆,比如說布魯斯.佩里在書中,將在中八排是刻意製造吵鬧事件,最後排是點燃煙霧彈地點,與及三個殺手的坐立位置,連名字都完全掉包互換了。雖然是遺憾,但可以理解,因為控方的檢察官,就是這麼咬定的。

語云:盡信書不如無書,世上沒有完美的著作。布魯斯.佩里的《馬爾科姆 : 一個改變美國黑人的人的平生》亦有瑕疵。他在第五十八章《美國的盧蒙巴(America′s Lumumba)》中,撰寫躺在棺材裡的馬爾科姆.艾克斯是 :

“馬爾科姆.艾克斯身上裹着七塊白色裹屍布(He was wrapped in seven white shrouds)”。

這是一個特大的錯誤,也不是事實真相。蓋棺時的馬爾科姆.艾克斯,沒有使用穆斯林傳統的白色裹屍布,他入殮時穿的是黑色西裝,白色襯衫和打着黑色領帶,這在許多新聞報導的相片中,得到印證。

或許布魯斯.佩里對穆斯的風俗習慣欠缺研究,他所說的七塊白色裹屍布,也是錯誤的。按照穆斯林教規,使用裹屍布也是有嚴格規定的:男性用三塊白色裹屍布,女性用五塊白色裹屍布,因而並不存在七塊白色裹屍布之說。

1975年3月25日,沙特阿拉伯國王費薩爾.沙特(Faisal bin Abdulaziz Al Saud)駕崩,依照穆斯林教規,二十四小時之內必需完成葬禮。費薩爾.沙特雖然貴為富可敵國的國王,但也得遵守穆斯林嚴格規定,一塊木板,三塊白色裹屍布,就莊嚴地入土為安。

遠來的和尚會念經。馬爾科姆.艾克斯訪問沙特阿拉伯時,費薩爾.沙特國王親自會見他,訪問加納時,艾哈邁德.杜爾總理(Ahmed Sekou Toure)接見他,在埃及,又被埃及伊斯蘭事務最高委員會(Supreme Council of Islamic Affairs in Egypt)待為上賓。

這些殊榮,無一不是刺到了伊利亞.穆罕默德的忌憚,無一不使伊利亞.穆罕默德嫉妒得咬牙切齒,他不僅公開以超級偽君子紅黑鬼(Super hypocrite and Red nagger)詛咒之,還堅定了要儘快內體處決馬爾科姆.艾克斯的決心。  

馬爾科姆.艾克斯肉體消失了,嫌疑犯也判刑了,伊利亞.穆罕默德也逍遙法外了,但是謀殺馬爾科姆.艾克斯事件的真相,隨着各種有意和無意的說法,使事實真相變得越來越迷糊。

2007年10月1日,數家紐約的主流新聞媒體,同時報道說,托馬斯.約翰遜並不是開槍射殺馬爾科姆.艾克斯的兇手,但是這些報道,並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

馬爾科姆.艾克斯在自傳中的悲觀感嘆,只是整個暗殺陰謀的序幕,直到2011年曼寧.馬拉布爾博士出版的《馬爾科姆.艾克斯---重塑平生》,和2021年萊斯.佩恩與他女兒塔瑪拉.佩恩聯合出版的《死者復活---馬爾科姆.艾克斯的一生》,這些著作的共同觀點是:諾曼.巴特勒和托馬斯.約翰遜,並不是刺殺馬爾科姆.艾克斯的兇手。

刺殺馬爾科姆.艾克斯的台前幕後真相,再度開始引起各路人馬和新聞輿論的熱論。

更重要的是當事人的人證:在1966年開庭時,紐約檢方並沒有提出可信的證據,說明諾曼.巴特勒和托馬斯.約翰遜是在兇案現場,而托馬斯.哈根在法庭上,承認自己是開槍刺殺馬爾科姆.艾克斯的兇手同時,還堅定地指出 :諾曼.巴特勒和托馬斯.約翰遜是無辜的代罪羔羊。

真正為馬爾科姆.艾克斯兇手冤獄扭轉乾坤的,是一部電視記錄片。2020 年 2 月 7 日,網飛(Netflix)開始播出,由六集組成的大型紀錄片《誰殺了馬爾科姆.艾克斯(Who Killed Malcolm X?)》幾天后,終於引發了馬爾科姆.艾克斯刺殺疑案的翻盤旋風。

為已經八十一歲的諾曼.巴特勒,和已經逝世的托馬斯.約翰遜翻案的功臣有三個:紐約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賽勒斯.小萬斯(Cyrus Vance‚Jr.)、紐約市無辜者計劃(Innocence Project),和民權律師大衛.沙尼斯(David Bradley Shanies)。

賽勒斯.小萬斯於1954年6月14日在紐約市出生,耶魯大學畢業,華盛頓喬治城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2010年1月1日當選紐約州助理司法部長,亦簡稱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負責謀殺、貪污、腐敗、勒索、國際詐欺、白領犯罪,和商業犯罪等刑事重罪案件。

賽勒斯.小萬斯出身政治世家,他的父親賽勒斯.老萬斯,曾任約翰.肯尼迪總統的陸軍部長、林登.約翰遜總統的副國防部長,和詹姆士.卡特總統的國務卿。

無辜者計劃是一個非牟利組織,由巴里.謝克(Barry Charles Scheck),和彼得.紐菲爾德(Peter Jack Neufeld)在1992年創立,總部設在紐約市,全球有七十餘家分站,全職人員大約九十餘人,義工二十餘人。2020年的募款額是兩千三百萬元,開銷是一千五百萬元,經費富裕。2023年的頭九個月,無辜者計劃已經募捐到了一千三百萬美元的經費。

三十多年來,無辜者計劃已經為三百四十七位蒙冤紐約客翻案,在全國,共推翻超過三千餘件冤假錯大案。無辜者計劃指出,種族歧視在冤假錯大案中,占有顯著地位,黑人被冤假錯蒙冤的比例,是白人的七倍。

美國目前有三十五個州設有《錯誤定罪法(Wrongful Convictions Act)》,作為制衡司法權力泛濫的獨立機構。這些州是:

阿拉巴馬、加利福尼亞、科羅拉多、康涅狄格、佛羅里達、夏威夷、愛荷華、伊利諾伊、印第安納、堪薩斯、路易斯安那、馬薩諸塞、馬里蘭、緬因、密歇根、明尼蘇達、密蘇里、密西西比、蒙大拿、北卡羅來納、內布拉斯加、新罕布什爾、新罕布什爾、新澤西、內華達、紐約、俄亥俄、俄克拉荷馬、田納西、德克薩斯、猶他、維吉尼亞、佛蒙特、華盛頓,和威斯康星州。

紐約州雖然有《錯誤定罪法》,但不允許被定罪者,使用脫氧核糖核酸(DNA)以外的證據,為司法救濟法理,因而諾曼.巴特勒和托馬斯.約翰遜的翻盤,更具重要的意義。

2020年2月10日,美國NBC電台新聞報道,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賽勒斯.小萬斯宣布,將會啟動重新檢閱暗殺馬爾科姆.艾克斯案件真相的作業,開啟了馬爾科姆.艾克斯被刺事件的新紀元。

2021年11月18日,賽勒斯.小萬斯宣布,委任紐約德高望重的兩位資深檢察官彼得.卡索拉羅(Peter Casolaro)和查爾斯.金(Charles Edward King),負責審查這件冤假錯大案。經過集體的努力,得出推翻諾曼.巴特勒和托馬斯.約翰遜,謀殺罪名原判裁決的結論。

在入獄二十年、假釋近三十六年之後,諾曼.巴特勒於 2021 年 11 月 18 日被無罪釋放,謀殺罪被推翻,結束了長達二十二個月的漫長調查。

在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辦公室的協助下,諾曼.巴特勒及其已故同案被告托馬斯.約翰遜的律師發現了新的證據:聯邦調查局和紐約警察局,扣留了在 1966 年 3 月謀殺案審判中,兩人不在現場的關鍵證據,而這些證據很可能導致他們的無罪釋放。

托馬斯.哈根的二級謀殺罪名維持不變,目前仍處於假釋狀態。

2021年11月17日,紐約郡最高法院刑事庭行政法官(Administrative Judge)艾倫.南丁格爾.畢本,在簽批了四十三頁紙的翻案動議後說 :

“毫無疑問,這是一件迫切需要基本正義的冤案,對於諾曼.巴特勒先生和你的家人,以及托馬斯.約翰遜先生的家人,我感到遺憾的是,本法院無法完全消除嚴重的司法不公,並給予你們找回了那些失去的歲月。”

艾倫.畢本原姓南丁格爾,三十一歲時,與馬修.比本(Matthew Lawrence Biben)結婚,婚後隨夫姓畢本。衛斯理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畢業,獲得南加州大學法律學位。

2015年開始出任紐約郡索賠法院(Court of Claims)法官,2017年,有十年紐約郡助理檢察官經驗的艾倫.比本,被紐約州首席法官珍妮特·迪菲奧里(Janet Marie DiFiore)任命為紐約郡最高法院刑事法官行政法官。艾倫.比本法官在紐約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教授政府道德學(Government Ethics)。

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畢業、賓夕法尼亞法學院法學博士的馬修.比本,是紐約曼哈頓區助理檢察官。

在美國司法體系裡,行政法官是一項榮譽職位,是最資深的合格現役法官,工作時間短,薪水照舊發,基本上,只處理重大而具有爭議性的案件。紐約州行政法官是由法院院長委任,任期是三年。行政法官主要的任務,是確保審判合乎司法程序,公平公開。

行政法官在確保行政裁決程序的正當程序,和公平性方面,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行政法官擁有極廣的權力,可以簽發法庭傳票,強制證人出庭作證,兼擁有檢察長的權力,可以規範訴訟的進行。

1988年,托馬斯.哈根在監獄裡自修,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因而被特准獄外就業,允許五天在外工作,晚上與家人同住,每周有兩天返回林肯懲教所(Lincoln Correctional Facility)服刑。

托馬斯.哈根在紐約沃茲島(Wards Island)皇冠高地青年營(Crown Heights Youth Collective),找到一份照顧無家流浪漢,和在伊斯蘭民族清真寺開設的牛排外帶(Steak ′N′ Take)快餐店,找到了一份工作。

2008年自由後,托馬斯.哈根依然信仰穆斯林,但徹底離開伊斯蘭民族清真寺,不再相信那些邪教妖言,並對於刺殺馬爾科姆.艾克斯一事,深表後悔和歉意。托馬斯.哈根前後在監獄裡,共度過了四十年的時光,終於幡然改悔,與家人過着平穩的日子,也算是一號人物。

文明的社會是不允許冤獄存在的,冤獄是錯誤裁決的結果,錯誤就要付出錯誤代價。諾曼.巴特勒在獲得清白後,委託律師大衛.沙尼斯向紐約市政府,索賠四千萬美元。

談判失敗,在2022年7月14日,向布魯克林美國地方聯邦法院提起索賠訴訟,紐約市政府知道必敗無疑,於是在2022年10月,達成庭外和解,賠償兩千六百萬美元,另外紐約州政府也賠償一千萬美元,賠償金由諾曼.巴特勒和托馬斯.約翰遜家屬平分。

紐約市司法部發表聲明,對諾曼.巴特勒和托馬斯.約翰遜被錯誤定罪,表示遺憾 :“這項和解,為那些花費了數十年時間的個人,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正義。他們在監獄裡,承受着被錯誤指控謀殺標誌性人物的恥辱。”

托馬斯.哈根在1977年和1978年,手寫了兩份經過公證的《海耶宣誓書》,亦稱《哈根宣誓書》,又成為美國主流新聞炒冷飯的熱門話題。托馬斯.哈根的前後兩份《海耶宣誓書》,是在民權律師威廉.康斯特勒(William Moses Kunstler)鼓勵下,主動撰寫的。

威廉.康斯特勒是美國近代最具爭議的民權律師,刻意留着一頭亂髮,就是抗議美國的司法不公。威廉.康斯特勒是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的胡法神。美國公民自由聯盟主幹律師之一,也是馬丁.路德.金博士的長期辯護律師。

1988年最高法院的《德克薩斯州 訴 約翰遜案》中,威廉.康斯特勒代表被告格雷戈里.約翰遜,在法理辯論時,直接與約翰.史蒂文斯(John Paul Stevens)大法官,和威廉.侖奎斯特(William Hubbs Rehnquist)院長,發生語言衝突。

強悍的言辭和奪人的法理,把約翰.史蒂文斯氣的滿臉通紅,辯論不過威廉.康斯特勒的威廉.侖奎斯特院長,拉着長臉,冷冷的說 :“看來我們之間,是無法對上眼的了。”威廉.康斯特勒毫不客氣地回應說 :“我已經感受到了這種情緒了。”

1978 年,威廉.康斯特勒入稟法院,遞交動議,以聯邦調查局文件和《海耶宣誓書》為法理和證據,試圖諾曼.巴特勒和托馬斯.約翰遜翻案。威廉.康斯特勒通過《信息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從聯邦調查局檔案里,獲得了從未公開,但支持托馬斯.哈根說法,即諾曼.巴特勒和托馬斯.約翰遜兩人,並不在刺殺馬爾科姆.艾克斯兇案現場的有關文件和證據。

紐約郡檢察官辦公室表示,他們在 1966 年審判時,不知道也從未見過,這些聯邦調查局的文件。儘管有了這些新信息,哈羅德.羅斯瓦克斯法官(Harold Jay Rothwax),還是拒絕了威廉.昆斯特勒,撤銷對諾曼.巴特勒和托馬斯.約翰遜的定罪動議。翻案不成,但《海耶宣誓書》餘波蕩蕩,已經引起民權律師和歷史學家的關注。

研究歷史事件和司法案例的困難,不僅是要了解發生了什麼,還要了解事件和案例的前因後果、客觀環境、來龍去脈,尤其是但當事人的背景和動機,也就是還原歷史真相。

1965年2月21日,行刺馬爾科姆.艾克斯那天,預先坐在最前排的三位兇手,是托馬斯.哈根、萊昂.戴維斯威利.布拉德利。在後排刻意與馬爾科姆.艾克斯的保鏢發生口角,造成全場混亂的是班傑明.托馬斯威爾伯.麥金利則是在站在最後排,點燃煙霧彈,製造混亂者。

軍人出身的威利.布拉德利,是第一個朝着馬爾科姆.艾克斯開槍的殺手,乘着混亂,他從大衣里掏出鋸短槍管的12號希金斯霰彈獵槍(12-gauge J.C. Higgins shotgun),快速地沖近舞台,朝着馬爾科姆.艾克斯胸部開出致命的第一槍,兩秒種後,又補上了置馬爾科姆.艾克斯於死地的第二槍。

在馬爾科姆.艾克斯中槍翻倒後,托馬斯.哈根萊昂.戴維斯一擁而上,為了確保馬爾科姆.艾克斯的必死,站在舞台邊上,用手槍朝着已經倒地的馬爾科姆.艾克斯,補上了一輪掃射。

托馬斯.哈根萊昂.戴維斯使用的是半自動手槍,只要一扳機,就能夠將所有子彈全部射完,有着極強的殺傷力。行兇後,五個兇手們依照預先設定的計劃,朝着四個不同的方向撤退,班傑明.托馬斯威爾伯.麥金利萊昂.戴維斯,威利.布拉德利,全部順利而成功地離開現場。

托馬斯.哈根運氣不好,被馬爾科姆.艾克斯的保鏢用槍射傷大腿,無法逃脫而被拘捕。

實際上,紐約市治安當局和聯邦調查局,都握有五個殺手的名字,只是為了政治正確的原因,而不將之交給檢察官。

在馬爾科姆.艾克斯被刺、倒翻在舞台後,他的妻子貝蒂.沙巴茲跪在他身邊,她從血肉模糊的馬爾科姆.艾克斯的口袋裡,摸出來一張染滿了污血的紙條,上面有着馬爾科姆.艾克斯親筆書寫五個刺客的名字。

這個重要的證據,成為日後為兩位被判刺殺馬爾科姆.艾克斯罪名成立的蒙冤者,翻案的主要證據之一。

馬爾科姆.艾克斯是被陰謀刺殺,已成定論,在場有四百位目擊證人,但是在伊斯蘭民族清真寺的黑穆斯林強大暴力阻嚇下,沒有人敢站出來指證兇手是誰。在眾多研究馬爾科姆.艾克斯著作中,只有萊斯.佩恩博士在《死者復活---馬爾科姆.艾克斯的一生》第十八章中,引述他採訪阿納斯.盧克曼的資料指出說 :

“刺殺的命令來自芝加哥,可能來自最高領導人。這使全國各地的伊斯蘭民族清真寺,包括芝加哥、波士頓和費城等的伊斯蘭果實互相競爭,看誰先成功地刺殺了馬爾科姆.艾克斯,領取這筆巨額的獎金。”

萊斯.佩恩博士所指的最高領導人就是伊利亞.穆罕默德。在伊斯蘭果實來說,刺殺馬爾科姆.艾克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所有的伊斯蘭果實的陰謀詭計,都是馬爾科姆.艾克斯親自設計和培訓出來的。

馬爾科姆.艾克斯事件,過去已經超過半個世紀了,大部分的當事人已經作古,但刺殺馬爾科姆.艾克斯的真實事跡,反而越發使人迷惑。

目前的面世資料顯示,在刺殺馬爾科姆.艾克斯現場的四百餘位聽眾中,有九位是聯邦調查局派出的臥底,還有多位紐約市警察的臥底也在那裡,馬爾科姆.艾克斯的大內主管兼貼身保鏢尤金.羅伯茨,就是紐約市警察局安插在馬爾科姆.艾克斯身邊的眼線。

尤金.羅伯茨不僅是紐約市現役警察,也是一位最佳的演員。當馬爾科姆.艾克斯中槍倒地後,他是第一個跪在地上,為馬爾科姆.艾克斯的心臟保持跳動,而進行嘴對嘴人工呼吸的人。

不能確定尤金.羅伯茨是否真的想搶救馬爾科姆.艾克斯的生命,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在趁着混亂,以嘴對嘴人工呼吸位障眼,在馬爾科姆.艾克斯身上尋找一些重要的東西。

紐約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個別約談了所有在場的人,就是沒有約談尤金.羅伯茨。當馬爾科姆.艾克斯出場講演時,所有人都在關注馬爾科姆.艾克斯時,尤金.羅伯茨卻關注背後,他不是在視察環境,而是留意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因為他有精準的情報,預知將會發生什麼事情。

有現場的目擊證人指出,和事後的相片顯示,在槍聲爆出後,尤金.羅伯茨首先是跑到聽眾席,查看自己的妻子瓊.羅伯茨(Joan Roberts)是否安好,然後再去查看馬爾科姆.艾克斯的生死。

尤金.羅伯茨的確是在為馬爾科姆.艾克斯嘴對嘴人工呼吸時,他的手並沒有靜止,他在馬爾科姆.艾克斯全身各個口袋裡模索。這個動作,使後世的歷史學家,無不懷疑尤金.羅伯茨是以嘴對嘴人工呼吸假動作,來掩飾他藉機摸索馬爾科姆.艾克斯口袋的事實。

曼寧.馬拉布爾博士在《重塑馬爾科姆.艾克斯的平生》四百四十一頁里說 :“尤金.羅伯茨從馬爾科姆.艾克斯身上,拿走了一些東西”。

這個觀察是正確的,因為尤金.羅伯茨知道,在馬爾科姆.艾克斯口袋裡,有一張寫着五個殺手名字的紙條,他在馬爾科姆.艾克斯身上模索的,就是想要找到這張紙條。

莫名其妙地的也是匪夷所思的是,尤金.羅伯茨是馬爾科姆.艾克斯的大內總管j兼全軍副統帥,統帥死了,副統帥應該立即接掌指揮,穩定軍心才對,但是反常的尤金.羅伯茨卻不,他敷衍了一下後,當着群龍無首的慌張信徒們,居然領着妻子瓊.羅伯茨,穿過毫無阻攔的幾位警察,大搖大擺的回家去了。

箇中原因,在時間之神面前,逐漸露出了馬腿原形。(待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中國歷史文明隨想:文言文與現代白話文
2023: 習近平坐不穩江山-亡黨指標出現
2022: 為何各國宗教都享受世人供奉,而我卻沒
2022: 中共政權對香港社會的一黨專政
2021: 淨界法師:你內賊不把門打開,外賊是進
2021: 美國“制裁”不厭其煩,莫非真可“屢試
2020: 反恐戰爭將於2020年基本結束
2020: 蔡瘋婆子瘋狂挑釁大陸 “你快來打我呀
2019: 致呼籲和支持武統的人渣們
2019: 宣布緊急狀態要害是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