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在自由民主國家生活好嗎?
送交者: 謝盛友文集 2024年01月16日12:41:4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在自由民主國家生活好嗎?

溫斯頓·丘吉爾:民主是糟糕的政體,除了那些試了無數次其他形式。(原文:Democracy is the worst form of government except for all those other forms that have been tried from time to time. 1947年)

儘管在冷戰結束和隨之而來的民主革命之後,關於民主生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持續辯論曾一度暫停,但專制政權在國際上的崛起和自由在地緣政治領域的同時衰落,使得關於民主理想和現實的討論越來越具有現實意義。民主是一種政府制度,在這種制度下,一個國家的公民通過選舉產生的代表、直接投票或在大多數情況下通過兩者的結合來決定其政策。此外,在民主選舉中,選民必須有能力在民眾支持的基礎上更換政黨和領導人。最後,民主國家必須允許大多數居民參與政治進程,不得因種族、性別、階級或性取向而將某些群體排除在政治領域之外。

有些人可能會說,專制政府比民主政府更可取,因為它們更有效率。的確,專制政權能夠更及時地通過和執行政策。然而,民主的力量在於它能夠逐步改變。複雜的問題不應該由一個統治者單方面迅速做出決定,而應該由一大群人對問題的正反兩方面進行辯論,直到大多數人能夠找到共識。

《明鏡周刊》刊發新聞學教授穆勒(Henrik Müller)的專欄文章。擁有宏觀經濟學博士學位的穆勒曾是《經理人》雜誌副主編。文章首先就台灣大選政局分析說:"台灣的選戰並非是挑釁者與調停者之間的兩極對決。各候選人及政黨之間最多只是平緩的區別,圍繞如何與中國打交道。更多是細節:是自信還是謹慎地彰顯獨立性,是更多還是更少對話的意願,是否更堅決地加強防禦。" 文章接下來講述為什麼台灣的局勢發展具有全球意義。"從許多方面來看,(台灣是)民主和市場經濟的一個樣板,是該地區自由與富足的堡壘。"

"40年代末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贏得內戰後,蔣介石及其支持者逃往這個島嶼,從最初的蔣介石的軍事獨裁到現在,展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成功史。台灣從最初的貧寒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富有、最自由的國家之一。"

"自90年代起,有2300萬居民的島嶼建立了活躍的民主、可靠的機構、分權和法治國家。在美國智庫自由之家的排行榜上,台灣得到100分中的94分,與德國齊平。"

文章寫道:"台灣像是有遠東特色的瑞士,一個自由、開放的經濟體,擁有高度生產力的科技核心,並保持很高的貿易順差。負債低,國家財政平衡。外匯儲備為世界最大的之一,可防範該國貨幣受到投機性攻擊。" 文章寫道,國際貨幣及基金組織估算,台灣人均國民總值為76000美元,與丹麥相仿,明顯高於多數歐盟國家,包括德國。與此同時,台灣的技術企業也推動了中國的工業崛起。"據英國政府的一份估計,台灣子公司在大陸的電子類產品生產占據了後者的七成。"

文章最後寫道:"如果台灣真得淪陷於中國,將產生全球影響。在自由與專制的對決中,一塊多米諾骨牌跌倒,--在國際上的信號意義難以估量。"

自由民主的弊端

民主體制有許多內在的局限和弊端。而且,一直被認為代表西方民主體制的美國在最近的表現十分讓人失望。西方左派人士對民主的批評我們基本上都熟悉。民主體制的最重要的缺陷在於這類政治制度並不能解決平等和“問責”問題 (即被選舉出來的政治精英並不一定對選民負責)。民主體制中普遍存在着“搭便車”現象,導致少數利益集團擁有極大的政治影響力進行經濟尋租。民主體制也不能徹底消滅腐敗現象。美國的民主體制最近出現政治“極化,”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的政治競爭已墮落成一種“零和遊戲。”同時,政治獻金使美國的政治生活腐敗,議員們花在籌款上的時間已占據他們工作時間的一大部分。能夠為議員籌款的利益集團和富人已形成一個危害美國民主正常運作的勢力。

專制政治體制不需民主化嗎?

但是這些民主體制內在的局限與弊病和美國民主制度的退化能夠證明中國的專制政治體制不需民主化嗎?

雖然民主體制中存在着腐敗,不平等,特殊利益集團等弊病,但是專制體制中這類問題更嚴重。如果我們查一下國際透明組織(一個總部設在柏林的國際民間組織)公布的腐敗感覺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世界上最廉潔的政府絕大多數是在民主國家。在前25名最廉潔的國家裡只有(半民主的)新加坡,香港和卡塔爾不是民主政權。 而最腐敗的政府基本上都是專制政權 。在最腐敗的25國中,除了(半民主的)巴拉圭以外,其餘都是專制政權。從平等和社會公正角度來看,世界上被認為比較平等和公正的國家中,大部分是民主國家。其中,最平等和公正的是北歐的社會民主國家。從體制的自我改造能力(即可改性)角度來看,民主體制顯然有更強的可改性。多黨制下的政治競爭,定期的自由和公正的選舉,媒體和輿論的監督與壓力,以及民間社會的政治參與都為民主政體不需通過革命來進行自我改造提供了必需(但是不一定是充分的)條件。

相比之下,專制體制缺乏內在的自我改造能力。這類體制要改變方嚮往往是通過兩種代價慘重的途徑實現。一是被民眾通過革命推翻(如前蘇聯的垮台和阿拉伯之春),二是一場自我製造的政治災難(象中國的文革)。比較民主和專制體制各自的弊病時,最能說明問題的是這一現象:幾乎沒有人會提出通過專制來解決民主體制中的問題。但是,絕大部分人都會支持通過民主來解決專制體制中的問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中國歷史文明隨想:文言文與現代白話文
2023: 習近平坐不穩江山-亡黨指標出現
2022: 為何各國宗教都享受世人供奉,而我卻沒
2022: 中共政權對香港社會的一黨專政
2021: 淨界法師:你內賊不把門打開,外賊是進
2021: 美國“制裁”不厭其煩,莫非真可“屢試
2020: 反恐戰爭將於2020年基本結束
2020: 蔡瘋婆子瘋狂挑釁大陸 “你快來打我呀
2019: 致呼籲和支持武統的人渣們
2019: 宣布緊急狀態要害是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