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夭折的“巴別塔” |
送交者: 湮滅之城 2024年02月26日18:06:26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聖經》中巴別塔的故事,想必不少人都熟悉:說想當初,全世界的人,語言,甚至連口音都是一樣的,彼此間沒有差別,更不需要像今天這樣——學外語。 可是,人的生活一旦略微穩定富足,俗話說“剛吃了幾年飽飯”,心中便按耐不住,那心比天高的欲望和“戰天鬥地”的豪情瞬間爆棚:來吧!讓我們建一座高聳無比、能夠通天的塔吧。如此,我們就能和上帝平起平坐了。或者,我們就是上帝! 這,不由得讓人記起上世紀50年代的一首打油詩: 天上沒有玉皇 地上沒有龍王 我就是玉皇 我就是龍王 喝令三山五嶺給我開道 我來了 上帝明察秋毫,及時識破了人的企圖,降下大能,將人們的口音變亂,讓他們彼此之間言語不通。結果,造塔工地陷入一片混亂,原本無障礙的表達和整齊劃一的工程全都不復存在了。 巴別塔,因此成了世間警示人們的一個教訓。 1563年,老彼得·勃魯蓋爾筆下的《巴別塔》
不知多少個世紀過去了。即使是離上面這幅油畫的創作也已過去370年之後的1933年,又一座“巴別塔”列入了人的計劃。 這就是前蘇聯的——蘇維埃宮(Palace of the Soviets)。 早在1922年12月30日,也就是第一屆全蘇代表大會宣布蘇聯成立的當天,時任蘇共領導人的基洛夫便提議建造一座新的國家會議中心,遂得到了大會的正式批准。 從那時起,另一座“巴別塔”的故事拉開了帷幕。 在革命後的俄語語境中,“宮殿”從兼具娛樂和行政功能的多功能公共建築,逐漸變為以行政功能與權力機構占主導地位的建築。 蘇共夢寐以求的國家宮殿,必須規模宏大,讓人望而生畏,同時還要採用最先進的技術,唯如此才能在世界上傲視群雄。更重要的是,建築的頂部一定要放置一座巨大的列寧揮手雕像,以彰顯蘇聯的革命特色與當時的時代氣息。 建造蘇維埃宮的決定,最終於1930 年底做出,1931年2月正式對外宣布。 在1931-1933年間舉行的四次建築系列競賽中,當時蘇聯國防和安全部隊的二把手,同時擔任總建築師的伊奧凡(Boris Iofan)在“競爭”中獲勝。他的勝利標誌着蘇聯建築從激進的現代主義,已蛻變成為斯大林主義紀念碑式的“史詩”級建築特徵。建築的最終設計方案構思於1933-1934年間,到了1937年正式定型。 想象中的蘇維埃宮
不知是出於偶然、還是有意為之,這座建築的樣子竟與遠古時代的巴別塔十分相似,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據介紹,計劃中的蘇維埃宮塔高41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交錯堆疊的棱形圓柱體頂端是一座100米高的列寧雕像。塔的內部容積超過美國六座最高摩天大樓的總和,宮殿的主要功能是在寬130米、高100米、可容納2萬多人的大禮堂內舉行最高蘇維埃會議。整個建築同時融合了新古典主義裝飾藝術和當代美國摩天大樓的先進技術。 想一想,這是必然。社會主義的蘇聯,無論是在高度上,還是在規模上,一定要超過美帝才行。 建築的選址,最終確定在距克里姆林宮和紅場西北僅數百米的地方,那裡原本有一座基督救世主主教座堂,系1812年12月25日由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下令修建,目的是為了感謝救世主基督“將俄羅斯從失敗中拯救出來,使她避免蒙羞”,同時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俄羅斯人民。 但就是這座已經存在了120年的著名的東正教教堂,當時為了給蘇維埃宮讓路,斯大林親自下令炸毀了它。 1931年12月5日,大教堂被炸毀,但隨即,莫斯科河的河水湧入工地,導致工程延誤。 1931年,炸毀前的大教堂 爆破中的大教堂
蘇維埃宮的建設工程於1933年啟動,1939年1月,地基完成。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這項“巴別塔”工程的終結者竟然是希特勒! 1941年6月,德軍入侵蘇聯,項目即刻宣告終止。全部工程師和工人都被轉到國防項目或被徵召入伍。1942年,已安裝的鋼結構被拆除,材料被用於修建防禦工事和橋梁。 二戰結束後,斯大林似乎對這座宮殿失去了興趣,或許是因為:作為二戰的英雄,斯大林感覺自己的偉績早已超過了列寧,既然這樣,再去建造一座突出列寧的建築又怎麼說得過去呢? 伊奧凡(Boris Iofan,1891 –1976)
伊奧凡並不死心,他多次修改方案、縮小設計,但都未能重啟項目。 斯大林之後,赫魯曉夫決定用更經濟、高效的方式來替代斯大林式的建築。為了民生,他主持完成了蘇維埃宮計劃中的一個莫斯科地鐵車站,而原來的大教堂遺址,則改建為公共游泳池。 蘇聯解體後,政府投入二個億重建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整個重建工程始於1995年,2000年8月竣工,重新對外開放。 曾經想象中的“巴別塔”,最終又回歸為象徵上帝的所在。 偶然?必然! 2011年7月的重建大教堂
(文中圖片均引自網絡)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