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從二戰後秩序維護看戰爭輸贏評判標準
送交者: 馬黑 2024年05月17日17:01:0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從二戰後秩序維護看戰爭輸贏評判標準


戰爭輸贏的評判標準,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各不相同。


判定戰爭輸贏最重要標準:戰爭發動者目的實現與否


判定戰爭輸贏有時非常容易,比如戰敗一方簽訂了投降協議,接受了投降結果,一戰二戰都是如此。但有的戰爭只有停戰協議,沒有任何一方投降,勝負結果不明顯,這時評判戰爭輸贏,就應該看其它了。


對參戰雙方戰爭前後控制土地面積的計算,控制土地面積多者為贏,少者為輸,這個標準應該算一個,但不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如果僅僅以此評判,美國從二戰開始到目前為止參與的所有戰爭中都是輸家,因為美國沒有從中得到一寸土地。


對參戰雙方死傷人數的計算,死傷人數多者為輸,少者為贏,這個標準也應該算一個,但也不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如果僅僅以此評判,美國從二戰開始到目前為止的所有戰爭中都是贏家,因為美國在歷次戰爭中與敵方相比,總是死傷最少。


我認為這種情況下,判斷戰爭輸贏最重要最主要的標準應該是戰爭發動者的目標實現否?如果戰爭發動者的目標實現了,他就贏,如果發動戰爭者的目標沒有實現,他就輸。


以朝鮮戰爭為例:


如果以發動戰爭者的目的實現與否來判定戰爭輸贏,首先必須確定誰挑起的戰爭?


如果相信毛時代中宣部下列宣傳:


朝鮮戰爭發動者為李承晚部隊和美軍,他們發動戰爭目的是企圖占領北方滅掉金日成共產政權進而占領中國滅掉新中國紅色政權。朝鮮戰爭是李承晚部隊和美軍打響第一槍,他們首先越過三八線占領北方, 接下來的計劃是越過鴨綠江侵略中國,中國介入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保家衛國的戰爭。


那當然,美國是朝鮮戰爭中大輸家,它企圖滅掉金家王朝和新中國紅色政權的目的徹底失敗,戰爭的結果是新中國政權金日成政權巍然屹立至今70年有餘,三八線分界線沒有絲毫改變。


我不相信上述宣傳。


我相信依據冷戰結束後前蘇聯國家檔案館解密的一系列有關朝鮮戰爭歷史資料透露的如下歷史事實:


朝鮮戰爭由社會主義陣營總頭子世界革命領袖前蘇聯大元帥斯大林同意首肯,由金日成北韓首先發動,戰爭目的就是解放南方統一南方。北韓人民軍戰爭初期勢如破竹,一直打到漢城,幾乎完成統一大業。以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干預,戰爭態勢改變。北韓人民軍大崩盤,美軍乘勝追擊,越過三八線,到了鴨綠江邊。接下來在斯大林要求下,中國志願軍入朝作戰,把美軍打回三八線以南,反覆拉鋸戰多次,最後停火談判,恢復到戰前狀況:以三八線為界。前蘇聯國家檔案館解密的史料中有大量斯大林與毛澤東和金日成的電報來往。從這些電報可以看出,斯大林是朝鮮戰爭的總操盤手,有關朝鮮戰爭中的重大決策,特別當中朝之間發生爭議時,最終都是斯大林拍板定案。


斯大林金日成發動朝鮮戰爭的目的實現沒有?當然沒有實現,二戰後朝鮮半島三八線為界,朝鮮戰爭後依然三八線為界,二戰後秩序由此得以維護。


如果認同上述依據前蘇聯國家檔案解密資料的史實,以戰爭發動者目的是否實現為標準來評判朝鮮戰爭輸贏,說說看誰輸誰贏?



二戰至今美國外交戰略最高目標:維護戰後秩序。


二戰後的世界秩序由美國蘇聯英國中國等戰勝國,通過簽訂《開羅宣言》《德黑蘭宣言》《雅爾塔協定》《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國際協議而建立。二戰中,美國直接參戰前大量金錢物資援助了同盟國前蘇聯還有中國。直接參戰後,美國在歐亞兩大洲兩線作戰,在歐洲美軍諾曼底登陸,與蘇軍英軍共同攻克柏林,摧毀了希特勒法西斯。在亞洲太平洋戰場上,美軍為摧毀日本法西斯的唯一主要力量,所以柏林有美蘇英法占領區,而日本和東京為美軍獨占。二戰戰火沒有燒到美國本土,而歐洲諸列強包括前蘇聯,戰爭中元氣大傷。美國由此戰後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在戰後重建秩序中,扮演主導角色。


二戰後世界格局,基本上按照戰爭進程中,美蘇各方從德意日法西斯手中解放出來的區域劃分。


西歐國家被英美聯軍解放,所以屬於西方資本主義陣營。東歐國家被蘇軍解放,所以社會主義陣營。


東西德國怎麼劃分?西德就是美英法占領區,而東德則是蘇軍占領區。


南北朝鮮劃分也是如此。二戰前日本陸軍軍事指揮系統把北緯38度線以北地區劃給占據中國東北的關東軍管轄,而38度線以南地區則為日陸軍本土軍部管轄。二戰末期蘇軍出兵中國東北擊潰日本關東軍,自然也就接管了38度線以北屬於關東軍管轄區的北朝鮮。美軍占領了日本本土,順利成章也就控制了朝鮮南部。


北越南越的形成則是二戰後,依據波茨坦公告,國民政府中國負責越南16度線以北日軍受降,英國負責16度線以南的日軍受降。二戰結束後,蘇軍不僅占領北朝鮮並且使其赤化,而且還以關東軍武器庫全面武裝了入關的共軍4野部隊,4野出關時,兵力就其人數和裝備來講,超過了另外4個野戰軍總和,成為中國共產革命勝利的頭號主力。由東北開啟的這一波東亞馬列共產紅色革命浪潮,由此席捲全中國,越過中國南部邊境,一直推進到東南亞的北越。1955年的日內瓦會議協議以17度線分隔開共產馬列北越和親西方南越。


以上二戰後形成的世界大格局就是二戰後的世界秩序。


戰後美國海外軍事行動都以維護世界秩序為目的,所以美國被稱為世界警察。警察幹什麼的?維護秩序的。維護秩序什麼意思?有個拉丁語詞叫status quo,英語裡經常會用到,它就是現狀的意思。有人挑事,破壞現狀改變現狀,警察職責就是採取行動恢復現狀,英語說法就是:maintain the status quo。 


美國作為世界警察的職責就是維護上述世界格局或者說世界秩序。二戰後世界什麼樣就應該保持什麼樣,誰輕舉妄動,企圖改變這一秩序,美國就會干預。


因此評價美國介入的海外戰爭或者軍事行動輸贏最重要最主要或者說最高的標準,應該是看戰後現狀是否被維護住。


冷戰以蘇聯帝國的崩潰而終結,同時也標誌着美國成功維護住了二戰後冷戰時期的秩序


有句話說:當家不鬧事。作為建立二戰後秩序的主導者的美國,希望世界維持現狀。而戰後秩序的最大挑戰者挑事人不是別人,正是以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中國曾經是這一陣營中的一員,冷戰中期中國反修防修,退出這一陣營,並與前蘇聯發生邊境戰爭,在可能遭受蘇聯手術刀式核打擊威脅下,隨之與美國結為同盟,共同對抗蘇聯社會帝國主義。


在美國極力維護二戰後秩序而蘇聯到處煽動鬧事搞革命的冷戰時期,美國西方為維持秩序一方,處於守勢,而蘇聯是破壞秩序一方,處於攻勢。


前蘇聯對二戰後秩序的挑戰造反,根源於馬列共產革命理念。


我們一代人中對馬列共產世界革命理論有一點了解的朋友都會知道,原教旨馬恩理論認為,共產主義革命不可能在一國之內成功,它必須由歐洲數十個歐洲資本主義工業國家同時發動,才可以取得勝利。列寧搞了一次修正:共產革命可以在處於資本主義薄弱環節上的某一個國家取得突破而取勝,然後再進一步擴展到其它國家,完成世界革命大業。於是就有了十月革命,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馬列共產國家前蘇聯。


毛50年代有此言(大意):共產黨人不怕戰爭。一戰後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二戰後誕生了13個社會主義國家,形成了社會主義國家陣營,再來一次世界大戰,必將會催生出更多的社會主義國家。


文革開始的1966年,毛主席的好學生親密戰友林彪在人民日報發表過一篇文章《人民戰爭勝利萬歲》,其中提出農村包圍城市的世界革命戰略。大意是亞非拉第三世界為農村,美蘇包括第二世界中的西方其它發達國家為城市,從支援亞非拉革命為起點,逐步把世界革命發展到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實現世界革命全面勝利的偉大理想。


可以這麼說,共產馬列理論從原教旨主義到修正主義到毛澤東思想,其骨子裡就是對現存一切,造反,破壞,徹底砸爛舊世界,建設全新世界。毛語錄:”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條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 “ 最清楚地揭示了共產革命這一本性。


以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對二戰後秩序的一系列造反挑戰,正是由馬列共產革命初心決定。


必須強調一點:二戰後發生的有關二戰後秩序的所有戰爭,沒有一個是美蘇正面對撞。這些戰爭或者是代理人之間戰爭(5次中東戰爭)或者是另一方代理人與美軍或者蘇軍的戰爭(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79年阿富汗戰爭)


斯大林金日成發動的朝鮮戰爭,是前蘇聯帝國在東亞對戰後秩序的第一次重大挑戰。結果如何?三八線沒有絲毫改變。


二戰後亞洲第一波從北向南紅色革命浪潮衝擊在東北亞朝鮮戰爭中被阻擋在38線後,緊跟着第二波紅色革命浪潮又在東南亞越南興起,從北向南擴展,越南戰爭由此開始。


與朝鮮戰爭為北方發動的統一南方戰爭一樣,越南戰爭也是一場北方發動的統一南方的戰爭。兩場戰爭後面的總後台都是前蘇聯,中國在朝鮮戰爭中金正日政權軍隊土崩瓦解後,應斯大林要求直接介入,而在越南戰爭中只是配角。


越南戰爭與朝鮮戰爭最大不同之處是,它有一個長達20年逐步升級的過程。朝鮮戰爭以大規模正規地面戰突然爆發開始,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攻擊南韓部隊,短時間內幾乎占領了整個南方,強烈震動了二戰後秩序。


而北越對南越統一戰爭,以游擊戰滲透的方式逐步進行。相應的美軍對越南也是逐步增兵。它對於世界秩序的震動相對於朝鮮戰爭而言沒有那麼突然強烈,而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


我們過去在中宣部宣傳下,一直以為南越越共游擊武裝為南越人民忍受不了美帝侵略以及傀儡政權的壓迫自發組織起來反抗的游擊隊。以後才知道,越南戰爭的發動者為北越胡志明。沒有北方的直接滲透和支援鼓動,不可能有越南戰爭。


關于越南戰爭的挑事者破壞秩序者為北越的歷史事實,越南戰爭結束南北統一後,越南政府從不否認,那可是統一祖國大業光輝歷史。


著名的胡志明小道,就是北方以游擊戰方式逐漸滲透南方,從游擊戰爭最後發展為大規模正規戰爭,最後統一南方最清楚的歷史見證。


歷史資料:


“1958年5月越南人民軍和老撾武裝部隊首先占領了老撾9號公路Se Pont的十字路口。1959年5月15日成立第559運輸團(當時轄2個營:301營。號稱長山部隊,現為越南人民軍第12兵團)。6月10日,越南人民軍559團首次通過“胡志明小道”向南方運送武器裝備,將一批士兵運送到了南方前線。8月20日首次把500公斤物資運到承天西部交給第五聯區。” “通行’胡志明小道’的座右銘是“行走無蹤,做飯無煙,說話無聲”(越南語:Đi không dấu, nấu không khói, nói không tiếng“


胡志明小道以後發展成為公路,穿行于越南老撾柬埔寨邊境地區的崇山峻岭中,從北方派到南方打游擊的人員以及後勤支援的各種彈藥物資都從胡志明小道進入南越,美軍為了截斷胡志明小道運輸,不但持續空中轟炸破壞胡志明小道,而且不惜把越南戰爭擴展到老撾柬埔寨兩國。越南戰爭的決勝關鍵其實就在胡志明小道。美軍沒有能夠切斷胡志明小道,所以才輸掉了越南戰爭。


從下圖可以看出,胡志明小道起點在北越境內,它繞道老撾柬埔寨境進入南越。DMZ 為17度線位置。


越南戰爭就越南戰場來說,肯定美國輸了,因為美國沒有能夠維持住二戰後形成以17度線劃分北越南越的東南亞秩序。越共胡志明北越贏了,它發動越南戰爭實現了統一南方的目標。可是從更大的畫面去觀察,從東亞開啟的馬列紅色革命浪潮,從中國東北開始,覆蓋除台灣以為的全中國到達中國南方後,繼續向境外東南亞擴展,最終就停止在越南北方和南方加上一個老撾,沒有擴展到整個東南亞。這裡面美國20年時間中支持南越對抗北越共產主義擴展的阻擋作有其歷史意義。


而越南戰爭最有諷刺意味的後續發展是:中國支持的紅色高棉按照中國文革最激進的版本赤化柬埔寨後,又被越修滅了。中國為報此仇,與曾經“同志加兄弟“的越修打了一場非常殘酷的戰爭。如果按照戰后土地控制面積論輸贏,中國那場戰爭輸得精光,因為占領了越南土地後馬上撤軍全部拱手還回去。但實際上那場戰爭對中國的最大意義不在戰場上,而在國際戰略大格局中。那場戰爭本質上是中國加入美國西方主導經濟體系的頭名狀。鄧小平在訪美期間宣布中國對越開戰。接着中國宣布停止對緬共馬共的支持,尊重戰後亞洲秩序,為此才換得美國西方的信任,被允許加入美國西方主導的世界經濟體系,才有了後面的經濟騰飛,GDP 一躍到了世界第二。


美國維持亞洲秩序最重要的戰略支撐點不在越南,而在日本南韓台灣形成的鐵三角支撐。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對於台海局勢一絲一毫的變化都會非常敏感緊張的緣故。冷戰時期,這個支撐點沒有任何動搖,這是美國在冷戰時期成功維護亞洲秩序的標誌。


關於二戰後世界秩序,還有一個重要熱點中東。冷戰時期美蘇一直在那裡角力。以色列的建國存在也是二戰後秩序的一部分。阿拉伯世界在前蘇聯支持下挑戰這一存在,於是有了中東5次戰爭。結果如何?美國後面支持的以色列不但站住了腳,而且越來越強。與二戰後初期相比,阿拉伯世界發生巨大分裂,阿拉伯世界企圖滅掉以色列的帶頭羊老大哥埃及,早就背叛了阿拉伯人民反猶太復國主義的偉大事業,與以色列簽訂了和平協議。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阿拉法特也與以色列簽訂了和平協議承認以色列存在,我清楚記得90年代簽訂奧斯陸協議後,阿拉法特在電視鏡頭面前回答記者提問:”以色列不是敵人,誰反對和平誰才是我的敵人。” 另外一個中東阿拉伯石油富豪大國沙特也成了以色列的好哥們兒。


說說看,從美國維護住中東二戰後秩序的目標看,5次中東戰爭誰輸誰贏?


冷戰終結前美蘇後面較量的最後一場戰爭是1979年前蘇聯打的阿富汗戰爭。阿富汗本來是蘇聯帝國勢力範圍的一部分,可阿富汗共產黨領導人有點不聽莫斯科話,前蘇聯就出動蘇軍傘兵部隊空降總統府,推翻了蘇聯自己原先扶持的阿富汗政府,由此導致長達10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中國當時都在後面通過巴基斯坦支持阿富汗反抗勢力。美國提供給反抗武裝的毒刺地對空導彈,讓蘇軍空軍損失慘重。這場戰爭以蘇軍夾着尾巴逃跑了而結束,塔利班政權隨之建立。接下來發生的事就是前蘇聯帝國迅速土崩瓦解灰飛煙滅。


外交是內政的延長。美國兩次撤軍退出戰爭,上世紀一次在越南本世紀一次在阿富汗,內政毫無影響,可蘇聯上世紀從阿富汗一退出戰爭,國本內政馬上大崩盤,說明了什麼?


所有企圖破壞二戰後秩序的一系列重大戰爭都為蘇聯背後發動鼓動,而今這個對二戰後秩序最大威脅者今安在?


說說看,從二戰後冷戰時期這一系列戰爭的大畫面看,誰輸誰贏?


後冷戰時期對二戰後秩序最大挑戰:俄烏戰爭


後冷戰時期,美國成了唯一的世界超級大國,維護二戰後秩序的決心更是堅定不移.


與冷戰時期最大的不同是,這時已經沒有了與前蘇聯同量級的對二戰後秩序的挑戰者。


後冷戰時期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美國為了恢復中東秩序,以聯合國名義出兵中東,解放了科威特,將薩達姆伊拉克軍隊從科威特驅逐回伊拉克,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維持二戰後秩序的警察行動。


海灣戰爭後的90年代初期,美國有一次在非洲索馬里失敗的警察行動。索馬里部落民兵內戰,導致國家一團混亂,聯合國派出以美軍為主力的維和部隊到了索馬里,聯合國軍與民兵發生衝突損失慘重,19個美軍陣亡。有一部電影《黑鷹行動》講的就是這事。當時的克林頓總統馬上宣布撤軍,不再管索馬里的事。以後不久非洲又發生了盧旺達種族大屠殺,種族滅絕人數達50萬人,世界輿論都給美國施加了巨大壓力要求美國干預,克林頓總統不為所動,始終沒有出兵盧旺達維護秩序。


可是差不多同時期歐洲發生了波黑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武裝力量介入,以大規模空襲迫使塞爾維亞撤軍接受美國西方提出的和平協議。


為什麼非洲動亂美國不管,而歐洲有事美國一定插手?記得當時的美國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Jana Korbel Albrigh 這樣說過:美國沒有能力管管不了的就不管,但能管的就得管。其實這裡面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戰略地位重要性的問題。非洲發生的事對世界秩序大局影響不大,但到了歐洲情形就有極大不同。


進入本世紀美國第一場維護二戰後秩序戰爭,為入侵阿富汗戰爭。阿富汗戰爭,源於911對美國的恐怖攻擊。911攻擊相當於向維護戰後秩序的美國這個警察總部直接仍了一顆炸彈,美國這個警察如果不為此有所行動,那可才是天下咄咄怪事。美國出兵阿富汗初心,是為了剪除盤踞於阿富汗並受到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庇護的基地蓋達組織。本來完成剪除任務後就應該撤出,但是當時的共和黨小布希政府外交政策新保守主義Neoconservatism主導,NeoCon在美國國際外交戰略問題上持極端鷹派立場,他們狂妄地企圖以外力按照西方的理念價值改造一個與西方經濟社會價值相去甚遠的國家,導致美國在阿富汗泥潭深陷20年。阿富汗戰爭的前期目標打擊基地蓋達組織美國實現了,但是後期的目標在阿富汗扶持一個親西方政權的目標以失敗告終。塔利班政權在阿富汗的復辟,有沒有對西亞秩序產生大動盪?我看沒有。


阿富汗戰爭之後的伊拉克戰爭,為美國新保守主義外交理念的另一次實踐。Neocon 智囊們當時說:伊拉克人民會以鮮花來歡迎美軍的到來。伊拉克戰爭將產生出美國海外戰爭的一種新模式:美國在這場戰爭中將不會花多少錢甚至不花錢,巨大的伊拉克石油資源將會償付美軍的花費。最後伊拉克戰爭的結果是幫助基地蓋達組織幹掉了它最可怕的敵人薩達姆政權,造就了一個什葉派穆斯林掌權親伊朗的政府,還有遍地開花的伊斯蘭國。伊拉克戰爭就軍事上戰場上說是勝利的,就推翻薩達姆政權這點來說是成功的,但就其對中東大局的影響看是失敗的,不過這種失敗並沒有動搖中東秩序的根本。


拜登在阿富汗撤軍後有一個表態:美國外交政策不再尋求推翻它國政府改變它國政體,這是明智的做法。


目前激戰正酣的俄烏戰爭,是後冷戰時期對二戰後世界秩序最嚴峻的一次挑戰。說它嚴峻是因為它發生在歐洲。歐洲二戰後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某一國家如此明目張胆動用武力如此大規模地改變另一個主權國家版圖的事。


俄烏戰爭開啟時間應該是2014年2月,俄羅斯出兵吞併了克里米亞和烏東地區, 美國西方除了經濟制裁沒有任何其它動作,等於默認了。此後俄羅斯膽更大,2022年2月大規模入侵烏克蘭,名義上的目標是烏克蘭非軍事化,其實就是企圖一口吃掉烏克蘭。結果如何?目前大致還是在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和烏東頓巴斯地區的狀況。


今日之俄羅斯與冷戰時期挑戰戰後秩序的前蘇聯相差甚遠。


前蘇聯被稱為超級大國, 以它為總頭子的社會主義陣營初期有13個國家,整個東歐一片紅。軍事上有一個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相對抗的華沙條約組織。蘇聯紅軍海軍遠洋艦隊游弋於全世界各大洋。


美國自從1894年躍居世界最大經濟體以來,它已經占據了這個位置130年。從上世紀到本世紀,美國遇到了三個挑戰者,即蘇聯和日本與中國。這三個國家曾經占美國GDP的最高比例,蘇聯雖然比不上日本和中國,但也曾經在1973年到達43%‘


今日俄羅斯如何?


2021年,俄羅斯GDP總量為1.77萬億美元,中國廣東省GDP約為1.80萬億美元,俄羅斯的GDP還不如中國廣東省。


冷戰結束前,北約有16個會員國,冷戰結束後到2014年俄吞併克里米亞和烏東地區前,有14個國家加入北約,它們全部是前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2022年俄羅斯全面性入侵烏克蘭後,又有芬蘭瑞典加入,目前北約成員國為32個。俄羅斯普京是北約大規模擴展的最大推手。


俄羅斯最鐵的兄弟只有白俄羅斯。俄羅斯也有一個國家軍事聯盟組織叫集體安全條約,它與當年的華沙條約組織完全不可比。這個條約除了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外還有4個小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亞美尼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這幾個國家沒有一個支持俄羅斯發動的烏克蘭戰爭,甚至連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和烏東地區的占領都不承認。


俄羅斯黑海艦隊在黑海中已經成了烏克蘭導彈無人機的活靶子,天天玩躲貓貓遊戲,一旦被烏克蘭偵測到位置就會有致命性結果,那個曾經不可一世的蘇聯海軍現狀慘不忍睹。


俄羅斯唯一的最後希望和救星在東方在中國。可中國的問題是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已經深深陷入美國西方主導的世界經濟體系之中,而當今之世界不存在另外一個可以當選項的經濟體。中國未來走向,受到它對美國西方經濟體極大依賴這個因素很大的制約。目前中國與美國西方關係,已經因為中國對俄羅斯暗中的支持導致雙方的互信受到極大傷害,如果繼續如此發展下去,布林肯上次訪華講的很清楚,美國西方會採取更進一步行動。


擺在習面前的選項只有兩個:為了俄羅斯的烏克蘭戰爭,還是為了中國經濟?兩者必選一。


當然中國可以在習領導下,再次學習毛時代的“自力更生,奮發圖強”,但歷史早就宣示,那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


當年如此強大前蘇聯帝國都不能撼動二戰後秩序,當今的俄羅斯,就算再加上中國就可以嗎?我看不能。



相關鏈接:


俄烏戰爭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三根導火索

我低估了普京的瘋狂

與母親聊川普:美國不當世界警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搞情報:做不了計算機的螽猾民族是“人
2023: 現在的歌唱家依然沒一個能學得了紅線女
2022: 真正有腦子的人會思考為啥putin放在基
2022: 人性不能拷問?
2021: 修心先於煉體,釋家心經,儒家三字經等
2021: 以巴衝突,習豬頭喘口氣。
2020: 隨筆:美國占全世界人口的4%,但是占新
2020: 大爆料:看看誰家兒子,3個月從千萬到
2019: 政治掛帥,習回毛二時代。
2019: 中美如果全面貿易脫鈎對中國意味着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