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針砭的不僅僅是希臘 |
送交者: 湮滅之城 2024年09月13日11:22:10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動畫形式的短片,不僅是兒童的最愛,也是成年人回歸本色、保持童心的樂趣之一。它常藉助童話、寓言、比喻、幽默以及反諷等多種題材,深入淺出,以小見大,僅需區區幾分鐘,就能將洋洋灑灑的長篇道理以最簡潔、最直觀的方式呈現在人們面前,讓你或忍俊、或開懷、或悲傷,但更多的是激發出你的共情與聯想,催人思考。這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現代社會,更讓人受用。 2014年,希臘動畫導演兼動畫師瓦卡利斯(Nassos Vakalis),推出了他所拍攝的動畫短片《少數人的晚餐》(Dinner for Few)。 瓦卡利斯在二十多年的動畫生涯中獲獎無數,但其中尤以通過寓言方式針砭社會的《少數人的晚餐》最為成功,不僅在當年就贏得了數十個國際獎項,而且還獲得了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的參賽資格,並被提名為隆德奇幻電影節的銀梅里愛獎。 這部短片的靈感,來源於瓦卡利斯的祖國——希臘的那場經濟危機,也就是所謂的希臘國債危機。當時它成為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之一。 自2009年末,希臘國債增長飆升,這讓投資者開始質疑希臘償還債務的能力,尤其是人們對主權債務危機的恐懼日益加重、各類風險的出現,終於導致了信心危機。全球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紛紛下調了希臘主權信用評級,到2010年4月,希臘國債已被降至垃圾級…… 2011年,瓦卡利斯在朋友的鼓勵下開始製作這部動畫片。經過兩年半的辛勤工作,他終於有了回報。 儘管瓦卡利斯在作品中刻意隱去其政治立場,但卻通過餐桌上一群衣冠楚楚的豬為中心,展現出希臘長期以來深刻的社會問題。 以動物(豬)為主角的隱喻,不難讓人聯想到另一部以豬為主角的寓言故事,那就是喬治·奧威爾的《動物莊園》。兩者均圍繞着特權、寄生、腐敗等社會主題,無情地剖析人性,向受眾傳遞出同樣的信息。 短片中,那些豬都有着特定一代人的外貌,他們穿着特定社會階層極易辨識的特定服裝:政客、法律、宗教、商業等等,它無形中暴露出作者指責的目標——某一代人,尤其是那代人手中握有權力的少數人。 有記者通過採訪當今的希臘人(主要是年輕人)之後發現,他們常常將國家的現狀歸咎於上一代人,包括上一代人所主導的事物運作方式。 然而短片所揭示出的,卻是一代人接一代人周而復始的愚蠢。當今天的人們無情地指責鞭笞他們上一輩的同時,是否就意味着他們可以避免以後的愚蠢呢? 這的確是個具有挑戰性的話題。 短片帶給人們啟發的,與其說是針砭時政,毋寧說是希望在更廣闊的視角下針對人性展開的討論。 德國著名戲劇家、詩人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那些飽食終日的人向飢餓的人講述即將到來的美好時光。” 當時這話是對着“萬惡的”資本主義說的,因為布萊希特崇尚社會主義,熱衷於左翼工人運動,還獲得過列寧和平獎。 只不過把它安在希臘的頭上,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那些資本寡頭們,也就是那群衣冠楚楚的豬,聚在一起舉行盛大的晚宴,為此他們不惜耗盡所有的資源。而其餘的人,也就是那些桌下黑白的“貓”,僅能靠餐桌上的殘羹剩飯生存。 然而,當資源供應耗盡時,對剩餘食物的爭奪就會導致災難性的變化,越來越深的危機不可避免。 在惡化中進入權力循環的,同樣是人,不,是豬!如今他們坐在一張新的桌子上,吃着新的財富,上演着同樣的老的故事。無論是吃得好的人,還是處於食物鏈底層的人,所有人都與危機相聯。 這些貌似變化的後代,不是希望的象徵,而是父母的翻版。所有這些,難道只是在說希臘? 當然不是,看看今日之中國吧! 可中國卻一直宣稱自己是社會主義,並且視資本主義為死敵呀! 這讓布萊希特情以何堪? 當年的希臘,是靠着歐盟、歐元區國家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才涉險渡過難關的。直到2022年8月10日,歐盟才正式宣布希臘政府已兌現了大部分政策承諾,遂決定於8月20日正式結束對希臘財政的強化監管機制。 倘若中國陷入了困境,誰來救呢?俄羅斯?伊朗?金三胖?塔利班?或者是非洲的黑人兄弟? 想想都絕望。 再看動畫短片,沒有一句對話,這應該是導演刻意的選擇。動物不說話是因為它們不想交流。或者說,它們只能聽懂、只在乎它們自己的聲音,但那是動物的聲音! 所有這些,讓隱喻顯得更加貼切,受眾自然也是深深地會意。
動畫短片《少數人的晚餐》: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