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顛覆了整個行業—(上) |
送交者: 湮滅之城 2024年10月16日18:47:5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這些天,馬斯克又一次“火”了。 繼10月13日SpaceX第五次飛行測試發射成功僅一天后: 14日,獵鷹重型火箭從佛州卡納維拉爾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39A發射台發射升空,成功完成了NASA的歐羅巴快船任務。歐羅巴快船是NASA為行星任務開發的最大航天器,其太陽能電池陣列翼展跨度約30米,發射重量接近6000 公斤,它需要5年時間才能到達木衛二。 “” 獵鷹重型火箭14日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成功完成歐羅巴快船發送任務
接着,在10月15日的一天時間裡,獵鷹9號分別從加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的東4號發射台和佛州卡納維拉爾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40號發射台,先後將20顆和23顆“星鏈”(Starlink)低軌衛星成功送入地球軌道。 一西一東,交相呼應;一先一後,此起彼伏。像是在放炮仗! 在SpaceX碩大的計數牌上,赫然顯示着: 總發射次數:392 總着陸次數:355 總重複飛行次數:325 這是何等的成就! 這,就是馬斯克的節奏! 獵鷹9號火箭15日凌晨的西部發射 獵鷹9號火箭15日凌晨的東部發射
還是讓我們回顧一下13日獵鷹重型火箭的那次試驗。 美國當地時間上午7:25分,有着122米高的星際飛船運載火箭從位於德克薩斯州南部的星際基地進行了發射。這次試驗任務的目標是將巨大的獵鷹重型火箭(第一級助推器,Super Heavy)直接送回發射架,這是一個異常大膽且前所未有的壯舉。 結果,發射升空後大約七分鐘,SpaceX的第一級助推器便開始執行貌似靶心着陸的動作,只不過它並沒有落向地面,而是在有着“巨大機械”稱謂(Mechazilla)的發射/回收塔附近盤旋片刻,終於為Mechazilla所捕獲,成功地完成了塔上回收。 有記者使用了這樣的描述: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火箭再次飛上天空——但這一次,它回來了!這個巨型星際飛船助推器在着陸回收時,被一雙“筷子”穩穩接住了!
在火箭發射直播中擔任解說的SpaceX質量系統工程經理凱特(Kate Tice)評論:“這是載入工程史冊的一天!”她的身後是SpaceX位於加州的霍桑總部。 凱特曾在獵鷹9和星艦發射任務的解說中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觀眾解釋技術細節和發射過程,幫助其更好地理解複雜的航天技術,她在公眾中的知名度由此而來,但她的主要工作則是SpaceX公司內部的質量控制流程管理,為火箭和航天器的持續改進與安全性做出貢獻。 此次發射中她坦誠:我們本來沒有預期回收星際飛船的任何部分,但我們卻看到了最好的結局!” 馬斯克對此表示同意。 準備着沒有回收,卻成功地完成了回收,是馬斯克運氣太好了嗎? 凱特既是現場解說員,又是SpaceX質量系統工程經理
在馬斯克弟弟發布的現場發射視頻中,第0:34秒時有人說了一句“what the fuck!”,馬斯克的弟弟評論:“我幾乎可以確定是馬斯克說的。” 當然,馬斯克不僅僅說了這個,他之後在X平台上寫道: “剛剛檢查了星際飛船助推器,現在臂架已將其放回到發射架上,看起來很棒!一些外部發動機噴嘴因加熱和其他一些小問題而變形,但這些問題很容易解決。星際飛船的設計目標是在升空後一小時內實現火箭助推器的再次飛行。助推器在約5分鐘內返回,因此剩下的時間是重新裝載推進劑並將飛船放置在助推器頂部。” 沒有過多的讚譽,在外人看來,好像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發生,真是“舉重若輕”! 成功的當天,馬斯克立即轉到下一步,在他看來,所有的東西,都服從於改進中的推進。 這是怎樣的一支團隊! 可誰能想到,當年獵鷹1號火箭的最初三次發射均以失敗告終,當時特斯拉汽車公司的融資也告失敗,馬斯克幾乎全線破產,據說他當時由於壓力過大而常常從噩夢中醒來,尖叫並感到身體疼痛難捱…… 鳳凰涅槃!
有這樣兩組數據可以對比: 作為中國航天科技工業主導力量的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均成立於1999年,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歷經七機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兩個集團現有從業者32萬餘人,主要從事運載火箭、各類衛星、載人飛船、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空間站等宇航產品和戰略導彈、戰術導彈、無人系統等武器產品的研究、設計、生產、試驗和發射服務。這還只是大型央企,行業龍頭。倘若在加上外圍配套企業與單位,中國號稱“航天人”的總人數早已超過了70萬! 而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SpaceX),截止到2023年9月,全部員工總數為1.3萬人。 對比結果,讓人啞然。 馬斯克的星際移民計劃來自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祖布林
SpaceX成立於2002年,總部位於美國德州布朗斯維爾附近的星際基地。 說到公司創的最初動議,頗有戲劇性。 首先,馬斯克最初的火星殖民計劃,是受到祖布林(Robert Zubrin)的啟發。 祖布林,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航空航天工程師,他是一個著名的火星探索倡導者,1998年創立了火星學會(Mars Society),他所提出的“直達火星”(Mars Direct)計劃,致力於使用相對簡單和經濟的方案,通過現有技術與資源來實現載人火星任務,而無需等待昂貴和複雜的新技術開發。 這簡直就是馬斯克個人風格的翻版! 2001年初,馬斯克向祖布林的“火星協會”捐了10萬美元,甚至還一度加入過董事會。 接着,不能不提坎特雷爾(Jim Cantrell)。他是一名美國航空航天工程師兼企業家,曾供職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法國空間局(CNES),參與過多項國際航天任務,在航天領域的經驗豐富,尤其是在航天器開發和軌道動力學方面十分突出。 馬斯克最初想通過坎特雷爾的俄羅斯人脈關係,購買一枚第聶伯洲際彈道導彈用做發射工具。坎特雷爾甚至還陪同馬斯克首次訪問莫斯科,以洽談購買火箭事宜,但最終未果。 馬斯克仍不死心,2002年他邀請了一位更大的“大腕兒”跟他一道再次探訪了莫斯科,他就是格里芬(Michael Griffin)。 在航天器開發和軌道動力學方面經驗豐富的坎特雷爾
格里芬,美國航空航天工程師、物理學家,曾擔任NASA的第十一任局長(2005-2009)。在加入NASA之前,格里芬曾在多個政府和私營部門的機構中擔任領導職務,包括五角大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等,對美國的航天政策產生過重大影響。但可惜的是,此次俄羅斯之行依舊是鎩羽而歸。因為他們發現俄羅斯人越來越不願意在這個項目上合作。 正是在從俄羅斯回程的航班上,馬斯克經過思索做出了決定:他要自己做!他要創辦一家公司來製造所需的廉價火箭,通過應用垂直整合儘可能地採用廉價的商用現成組件,以及使用現代軟件工程的模塊化方法來加以實現。他相信這可以大大降低發射成本。 這無疑是一場豪賭,“馬斯克式”的豪賭! 就像今天有人評價他全力支持川普一樣,是all-in! 同年,這家從事航天服務的私營公司宣告成立,其目標簡潔而清晰:降低太空運輸成本,最終實現人類的多星球生存。 有人感嘆:馬斯克永遠擁有一流的執行力和落地能力,他能把最初的靈光乍現,在最短的時間內化虛為實。 誰說不是呢? 航空航天工程師、物理學家,曾擔任過NASA局長的格里芬
公司最重要的不是錢,甚至也不是目標,而是“對”的人!當你回看SpaceX,在公司早期發展中居功至偉的是以下幾位“牛人”: 1)作為創始人、CEO兼首席設計師的馬斯克:提出公司願景,負責公司戰略和技術方向,提供公司初期資金支持。而且,他除了負責公司管理與運營外,還深度參與着火箭和航天器的設計工作。 2)作為聯合創始人、火箭推進系統設計專家、推進系統工程副總裁的穆勒(Tom Mueller):他是默林火箭發動機(Merlin engines)的主要設計者。作為SpaceX核心競爭力之一,默林發動機使用液體燃料,即液氧(LOX)和RP-1(精煉火箭煤油)作為推進劑,具有高效能(最大推力達850KN)和可重複使用的特點,後被用於獵鷹(Falcon)1號、9號,以及重型運載火箭(Falcon Heavy)。所謂的重型火箭,是由三個Falcon 9的第一級助推器並聯而成,其中每個助推器都由9台默林發動機提供動力,因此這個重型火箭共計有27台發動機。目前穆勒已經離開。 火箭推進系統專家、推進系統工程副總裁穆勒 默林1D發動機在德州麥格雷戈的試射 3)作為總裁兼COO的肖特維爾(Gwynne Shotwell):負責公司日常運營和客戶關係,她在2008年救公司於危難,為SpaceX贏得了NASA的首個合同,這不僅“火種送炭”般地填補了公司的資金缺口,還大大增強了公司在行業內的聲譽。 擔任SpaceX總裁兼COO的肖特維爾
4)作為航天工程師與企業家、公司早期聯合創始人的坎特雷爾:上已提及,不再贅述。無論如何,他為馬斯克提供了關鍵的航天技術知識並參與了公司初期的火箭概念開發。後離開SpaceX創建了自己的公司Vector Launch,專注於小型衛星發射服務和低成本發射市場。 5)後擔任過NASA“一把手”的格里芬:上已提及,不再贅述。他最早與馬斯克合作創立了SpaceX,但他拒絕了公司總工程師的職位。 6)結構副總裁湯普森(Chris Thompson):最早加入SpaceX的工程師之一,專注於Falcon 1火箭的結構設計並在公司早期火箭建造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司結構副總裁、專注於Falcon 1火箭結構設計的湯普森
7)高級項目總監戴維斯(Steve Davis):參與了SpaceX多個創新項目,後領導了龍飛船(Dragon)的發展,同時參與了公司更先進的航天任務。 8)前副總裁、前首席工程師科尼格斯曼(Hans Koenigsmann):SpaceX早期核心人物之一,其工作重點集中在飛行安全性、可靠性和火箭發射測試與驗證方面。他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對航天技術的深厚理解著稱,他不僅參與了獵鷹1號的研發,還對後續獵鷹9號與重型火箭的成功、尤其為火箭可回收技術和可靠性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於2021年退休,但仍擔任公司顧問。 公司高級項目總監、龍飛船等創新項目的佼佼者戴維斯 公司前副總裁、前首席工程師科尼格斯曼與馬斯克在一起
之所以不厭其煩地細數這支團隊,是因為馬斯克的執行力與落地能力正是通過他們來體現的,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只可惜查遍全網也找不到一張這支“夢之隊”的合影。 至2005年11月,公司已經有160名員工,這些員工大多來自TRW和波音公司,像穆勒、肖特維爾和湯普森等。更有意思的是:公司所有的早期員工,都是由馬斯克親自面試和批準的。 正是這些核心“大牛”,連同一大批有着共同理想與情懷的工程師一起,戰勝了公司早期火箭研發失敗的挑戰,最終推動SpaceX實現了以可重複使用火箭為特徵的發射及着陸等重大突破,奠定了其全球航天領域的領導地位。 目前,SpaceX有三大業務: 1)生產、運營獵鷹9號和獵鷹重型火箭。目前,獵鷹9號已着陸和再次飛行了300多次; 2)生產、運營星際飛船(龍飛船),主要用於向國際空間站(ISS)運送貨物和人員,具體分為貨運龍飛船(Cargo Dragon)和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兩個版本; 3)通過“星鏈”(Starlink)向全球提供衛星互聯網服務。截至2024年4月,已在軌運行的小衛星超過6000顆。 當然,還有更顛覆人們認知的、面向未來服務的“星艦”。 2018年5月11日,由Falcon 9 Block 5火箭發射的第一個有效載荷、孟加拉國首顆通信衛星Bangabandhu-1,這是alcon 9 Block 5的首次商業飛行 正在接近國際空間站的龍飛船一號C112 2019年11月11日,Falcon 9從佛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CCAFS)升空,將60顆星鏈衛星送入軌道
想想看,在航天工程的五大系統中,馬斯克的SpaceX就占了三個!(其餘還有發射場和測控) 別忘了,這可是一家成立僅23年的私營公司,發展的如此之快,實在令人難以想象! 一位曾是工程師的自媒體“大爺”說得好: “之所以喜歡馬斯克,就是他一直在刷新我的認知,顛覆我對世界的認識。他出現以前,我一直以為航空航天是非常神秘、非常高科技的東西。航天材料、航天技術簡直就是最高科技的代名詞。航天材料要經過千萬次的打磨,誤差不超過百萬分之一!航天員要經過千挑萬選,可謂萬里挑一。發射點火要反覆演練百次千次,非常封閉,非常保密。結果,老馬來了,露天場地,就在那兒焊接火箭;設計圖紙完全公開;外殼材料居然用的是不鏽鋼!火箭燃料居然是天然氣!發射場地居然可以隨便參觀,隨便拍照;航天員到天上轉一圈,居然就可以賣票了!再看看發射現場的感覺,一點都不莊嚴肅穆,亂糟糟的,也不知道那根點火的手指需不需要反覆練習。馬斯克太壞了,他讓我對航空航天的神聖感蕩然無存!” 這說法雖然略帶誇張,但作為曾經的圈內人和曾經的工程師,深以為然! 因為有他,全球所到之處,整個航天行業都被顛覆,而且這種顛覆並未停止。 聽聽一眾航天界的大佬對他的評價吧: 曾在NASA工作了24年、在火箭和航天器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硬軟件開發經驗的沃森(Kevin Watson)說: “他幾乎參與所有事務,並對一切有着深刻理解。如果他問你一個問題, 你馬上就會意識到不能簡單地僅憑直覺來回答,他想要追溯到物理的基本定律。他對火箭物理學的理解無人能及,頭腦中的計算能力令人驚嘆。他可以隨時討論發射衛星的軌道和龍飛船的交付,知識量令人欽佩。” 美國前宇航員,曾於2008年作為航天飛機“奮進號”(Endeavour)的任務專家首次進入太空的雷斯曼(Garrett Reisman)說: “他知識廣博,能與頂尖工程師討論軟件和複雜焊接工藝。他跨領域切換自如,題目涉及火箭、汽車等各個技術。他在不同職能上都很出色,但真正驅動他的是作為首席技術官的角色,擔任首席設計師和工程師,這才是他最大的優勢。” 雷斯曼後來加入了SpaceX,擔任人類航天項目的高級顧問,主要是幫助公司開發載人航天技術和與NASA的合作,推動載人飛船的成功應用。 曾在SpaceX負責軟件質量保證工作的博姆(Josh Boehm)說: “Elon不僅是SpaceX的首席執行官,還是首席技術官,他深度參與火箭設計與工程,接觸業務各個方面,是真正的工程師。” 還有前述提到的、曾擔任過NASA第十一任局長的格里芬說: “我2002年第一次見到Elon時,他對火箭一無所知,但到了2007年,他已掌握了所有知識。要了解這些,可不是僅靠閒聊就能做到的,他必須認真學習才行。” 截至2024年6月,SpaceX的估值已達到約2000億美元! 有人不服氣,也想不明白,為什麼紅潮洋洋數十萬人卻干不過一個區區萬人的私企? 國內有專家這樣回應:干不過的不光是我們,還有歐空局呢,還有NASA呢! 這話怎麼聽都覺得有點彆扭,這不就是認慫嘛!如此這般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的說法,更像是一種惡搞,有點像老電影《南征北戰》裡“國軍”參謀長的台詞:“不是我們無能,是共軍太狡猾!” 其實專家差矣!小小的私企怎能與龐大的舉國體制相提並論呢?且不論體量,單說一旦失敗的後果吧:馬斯克一夜之間就會傾家蕩產,說他身敗名裂算是輕的,可能他連跳樓的心都有了。而堂堂國企、央企就不同了,反正錢不是自己的,天塌下來不是有國家“扛”着嘛!況且也找不出真正承擔後果的領導,不但無需擔責,還能理直氣壯地聲辯:“失敗是成功之母”!再大不了,就躺平,工資照拿,福利照有,何樂而不為呢?在一眾粉紅眼裡,“國家”有的是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一切,都是體制使然!
(待續,文中圖片均引自網絡)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