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為什麼支持共產黨----深層次的剖析!!
送交者: 愛國愛黨愛家 2006年07月13日08:52:26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我出國以後,在網上讀的第一份資料就是丁先生寫的[陽謀][人禍]以及關於文革方面的資料,相信你也一定看到。當時難受了好幾天。我為在我出生的土地上發生的不幸,感到很沉痛。我完全相信那是真實的,那的確是中國人的悲劇,傷痛。錯在誰??當然是在政府,在共產黨,在毛澤東。這一點我毫不否認。但是我也不會接受像九評那樣,真假摻拌猶如大字報一樣的完全批判。丁述的文章關鍵在於使用了大量的資料,完全呈現了當時的現實;而為了反共毫無邏輯的東西,我當然要仔細分析,判斷。包括你說的打黑槍。

現在問題來了,那我為什麼還替共產黨說話??因為那些錯誤共產黨已經承認了,現在的共產黨實行的完全不同於當年的制度。我反對當年的錯誤,那我又怎麼拿當年的錯誤來反對現在的共產黨。還有,你覺得在美國,會有人用同樣的是共和黨的前總統犯下的錯誤,來反對現在的共和黨的總統嗎。

那麼現在共產黨的執政效果怎麼樣。問題很多,我承認,但經濟上去了這是事實,科技發展了,這也是事實。國力有沒有提高,大家不是瞎子,不會看不到吧。

國內現在的矛盾很多,經濟不平衡,收入水平拉大,社會保證跟不上,三農問題,廉潔問題。往大了說,還有少數民族問題,台灣問題。有些矛盾很容易被激化,甚至造成動盪。

周邊就太平了??日本人真的不會打??台灣和北韓哪一個不是火藥桶??美國如果不是911,現在還會壓的中國喘不上起來。在這樣的條件下,首先保持穩定,這是維護共產黨的政權沒錯,但與國與民又怎麼能說是壞事。

而且,共產黨目前,正在趨於務實。兩會期間中央台有4個台全程報道,從上到下採訪,對每一個議題都有專家和市民的訪問,還不包括的網絡。這幾年根據老百姓反映強烈的問題而新出台了幾十條立法。這些轉變是進步,不應該視而不見。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一個意思,目前不還沒有到通過一場大亂來重新整理國家的時候。中國現在最怕的就是亂。這個亂,既有民間的,也有共產黨高層的。很多文革的支持者和他們的班底,現在還在權力中心。如果現在就全面的公開歷史,會不會有人藉機就煽動民眾,會不會中央那些文革派也藉機發難,擴大事態來反對現在趨於務實的政府??難道這樣的教訓89年那一次還不夠嗎??可能很多人不願意聽這句話,但是中國搞了30幾年群眾運動,有多少人會在狂熱中保持理性。89 年,如果雙方都理性一點,何來最後的衝突。遠的不說,就說去年抗日,到了最後了,還是砸了日資的商店,砸了中國人自己開的日本車。

所以,我認為現在的中國,還不適合搞這樣的全民大反思。目前的中國太脆弱,還沒到可以折騰的時候。

再從個人利益說,你說我維護共產黨,沒錯,我現在特別害怕共產黨垮台。我父母,朋友,親屬,很多都是國企職工,如果共產黨不在了,會不會有哪一支力量可以完全代替它。最現實的說,如果和平的結束執政,還好一點。如果是通過戰爭塊台的呢。誰來保證我家人的利益,誰來保證國企不會被私人吞併。誰敢保證我們交的各種保險不會在一天之內全部作廢。賭注太大,玩不起,也不敢玩。

那麼普通百姓現在要做什麼??不是去革命,去打倒這個政府。也不是空談什麼民主,現在要做的是維權,替提高民間的維權意識,在不會造成不安定的情況,維護自己的權益。這裡也包括如何維權的問題,維權還要考慮中國的現狀---地方官,土皇帝。不能夠我只有有理,想做什麼都不過分。還要有耐心,不是一旦要求被提出不能滿足就情緒化發泄,汕尾農民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對於那些在歷次政治運動中的受害者,我表示同情。我也曾經為了那些枉死的人們落過淚。所以我更珍惜現在相對安穩的日子。我不會強迫那些人原諒的共產黨,但是我也不會贊同他們因為仇恨去反對共產黨的一切---包括那些為反對侵略為國捐軀的共黨員,那些為建設國家犧牲青春犧牲生命共產黨員,以及現在共產黨為提高國力任命生活水平所作的努力。

另外,也請相信歷史的公正。功績抹不掉,錯誤同樣抹不掉。

以上,是我對共產黨的認識,也算作我的反省文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從廣龍到神龍的憂傷
2005: 觸目驚心--中國泄密帶來的損失
2004: 魚刺在喉:趙忠祥算個什麼鳥!
2004: 再論蔣彥永是不是民族英雄
2003: 胡溫還會“秀”多久?
2003: 一點感想
2002: 再談制度決定論的破產
2002: 略談胡安寧的“偷畫”案與“叛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