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點擊率”的迷思
送交者: 潘一丁 2002年08月04日07:56:4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在所謂的市場經濟社會裡,雖然生活千頭萬緒,但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賺錢有理”。各種媒體當然也不例外,所以要千方百計地爭取讀者或觀眾,以求最大經濟效益。其具體指標就是“銷售”或“收視率”。但是這樣的指標需要自己的統計或專業調查,容易“摻水”和準確度不高。後來出現了網絡媒體,不僅傳播速度快、距離無限,還可以具備雙向互動的能力(如網路論),讓更多人有了享受“言論自由”的客觀物質條件。而且拜高科技之賜,不僅可以比較方便準確地統計網站訪問量,甚至還可以自動統計每一篇文字的訪問量,於是出現了一個新概念“點擊率”。從此又增添了一種“競爭方式”,成了又一個“優勝劣汰”的標準(幸虧愛因斯坦出生得早,否則他的“相對論”據說當初只有12個人能看懂,象筆者這種笨拙之人,八十多年後還不甚了了,豈不是他也要被“打入冷宮”永無出頭之日了!)。但是如果認真考慮一下,會發現這個指標的意義在大多數情況下,可能是負面的。

文字是書面的“語言”,而語言是精神思想的表達。無論天才、蠢才、庸才、歪才,出生時都差不多,既不會寫文章當明星,也不會炒股票,更不知道弄虛作假說謊話,要是意外認了猴子或狼做“奶媽”,最後甚至行為和“聲音”都跟猴子或狼差不多,成了“猴(狼)孩”。就象才從生產線上下來的電腦,裡面什麽都沒有,完全取決於後來裝什麽軟件,才能從事什麽樣的工作。人也一樣,除了個別生理上特殊的情況外,大多並無先天差異。雖然有人堅持“種族優越論”或“龍生龍,鳳生鳳”觀念,但要是要他們將子女送到大陸偏遠窮困地區去生活,恐怕就沒有人敢說這些孩子將來一定照樣能考上哈佛、北大之類,甚至哪怕一定能當上村長、大隊會計、黨支部書記之類土“執行長”的。因為他們私下裡也知道孩子的成才與否,主要靠後天的環境和教育。這是當年“亞聖”孟子他媽就懂得的學問,要不怎麽老惦記搬家(有“孟母三遷”的故事為證)呢?

但是,如果再進一步想想,出生時腦袋空空的“人”,怎麽會逐漸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從而具備了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的?就是因為接受了教育。而人的教育,除了象動物般有樣學樣外,高級複雜一點的,都是需要由專門的學校,通過語言和文字來進行的。這就是所謂“受教育”。可是,為什麽在同樣的教育條件下、甚至同一個學校教育出來的學生,水平和素質也照樣有很大的區別呢?那是因為我們實際是生活在一個充斥着各種各樣語言、文字的社會大學校里,除了睡覺以外,隨時隨地都在直接和間接(比如在普通學校中和家裡)地受“教育”。對大多數人來說,尤其是對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平均素質和表現,這才是最有決定性影響的“教育”。用這樣的認識來探討今天的民族和社會素質問題,是不會有什麽嚴重失誤的。

那麽再進一步想想,誰是這個社會大學校的“老師”和“教科書”呢?在當今時代的現實情況下,也許把那頂“桂冠”戴到各種媒體(廣播電視、報刊雜誌和信息網絡)的頭上,是一點也不誇張過分的。因為把今天社會上種種所謂“與時俱進”的現象和潮流趨勢,作一點統計歸納,恐怕是只能得出令人擔心的結論的。而且也不難發現,這些都是他們“為人師表”“推波助瀾”的結果。而那個管理社會“學校”,控制、指揮“老師”做什麽和不做什麽的“校長”,就是政府。

這一點都沒有“栽贓”之嫌,連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的新聞研究所所長夏偉,都指出媒體對美國企業經濟醜聞的發生“難辭其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