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與 “大陸貨” |
送交者: 九哥 2002年01月01日16:51:55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祖國的父老鄉親弟兄姐妹們,新年好! 去年,中國進入WTO的消息一出來,海外的媒介就經常出現有關“中國即將成為世界工場”的文章。在我現住的日本,不論電視和報紙都經常出現這樣的話題。就連今天過元旦,日本的《中日新聞》都沒忘記在第三版用了三分之一的版面提到“中國WTO加盟的自信”。文章里提到日本豐田車在天津辦產年產車三萬輛,日本本田車在廣州辦產年產車五萬輛,(預計到2003年要增加到十二萬輛。)文章的最後說∶儘管近年中國國產產品質量提高,出口的速度和攻勢頗具威脅。但是,中國的技術和產品質量與日本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在網上我還看到過這樣的帖子∶日本高級外交官透露“70年內不怕中國趕上日本”。 這就是說,如果中國不能在技術和質量上趕上和超過外國,所謂“中國即將成為世界工場”的意思,實際上就是全中國人民為外國老闆打工。 為了國人早日擺脫“打工者”而成為自己的“老闆”,我講一段我作為華人的傷心經歷,希望能對祖國的同胞有所刺激。 Made in China(大陸貨),這個不但國際上,國內也經常用到的詞,我在“現代漢語字典”里卻沒查到。相近的只有“大路貨”,解釋為“質量一般而銷路廣的貨物。”是我搞錯了把“路”記成了“陸”,還是那個編字典的,出於什麼原因、而把“陸”故意改成了“路”?先不去管它,反正按照字典里的解釋去理解,就是“不怎麼地的便宜貨。” 我對“Made in China”(大陸貨)這個詞的深惡痛絕,有其痛苦的來由。 80年代初,我大學畢業私費留學去了澳大利亞。學着大多數因公出國人員一樣,我也為自己制了套西裝,皮鞋。雖用不着最上等的,還是花了兩個月的工資,出血買了應當是比“大路貨”“小路”一點的。 試衣服的時候正好是中國的夏天,站在鏡子前,上衣敞開,露出領帶皮帶,嘿!筆挺的一個小伙子。 上了飛機,開始有點冷。坐着扣不上衣扣,我便站起來扣上。再坐下來,兩粒扣子就一顆接一顆地彈了出來。坐在旁邊的婦女像個很樸實的革命老太太。她爬到地上幫我在不知誰的鞋子裡找出一粒,遞給我時還下意識地聞了聞。還有一顆,動員了左右前後的鄰居,又驚動了兩位空妹。看着大家為我如此忙乎,只好撒謊說找到了。 革命老太太從座椅底下的包里拿出個針線包來:“這是我的傳家寶,出門時同志們還笑我,這不、還沒下飛機就派上了用場。”她十分得意地幫我縫起扣子來。邊縫還邊教我:“現在做衣服,都不興人工釘扣子了,用機器胡亂一紮,只是告訴你扣子應該在這裡,回去,都得自己再加工一次。知道扣子容易丟,有些工廠,還在衣角的反面加了兩顆備用的。” 我的西裝衣角的反面,沒有備用扣子。大概是因為不是大路貨。 到了墨爾本,三謝了革命老太太,我推着大箱子下滑梯。後面的人一推,我腳一滑,右腳腳趾們就沖了出去,三cm的鞋跟也跟着獲得了自由。(為了讓自己看上去高大一點,我特意選了這雙帶三cm跟的皮鞋)鞋跟像只小皮球隨着滑梯滾了下去,到了平地、被兩個孩子像我們平時在馬路上踢空可樂罐一樣,一來、一去。 雖然、那鞋跟是機場的垃圾,但是我的財產,怎麼說也想撿回來看個究竟,再說,還想看看有不有得修。手離開箱子又不放心,只好沉重地推着追。很巧妙地利用健在的左鞋,眼看就要到手,不料箱子的前左軲轆骨折,箱子翻了個跟頭,“啪”地倒在地上,箱子像打苞米花一樣漲開。於是,方便麵、辣椒瓶、餅乾類的乾糧,隨着七七八八的秘密,統統兜了出來。那兩個孩子和他們的父母,還有和他們父母相干不相干的人,圍了上來。這時來了個清潔工,通知我“這裡不適合擺地攤”。 在廣州費了好大勁才把這些東西擠進箱子,一散開,怎麼也再塞不進。急中生智從箱子裡拿出兩條褲子、、、、、、忙碌了好一陣最後只剩下那個鞋跟,正要去檢,那仁慈的清潔工“Let me do it.”(這個我來)很專業地一掃把進了撮箕。 我又thank了那個清潔工,西裝的左肩挎着兩條塞滿乾糧的褲子,撕了條浴巾把箱子捆起來,再利用那三個倖存的輪子,一高一低我來到廁所。插上大便間的門,我好像到了家,終於鬆了口氣。 診斷着那隻右鞋,看來是已經犧牲,但左鞋簡直還是新品,浪費豈不可惜?腦子裡重演着剛才發生的喜劇,發了一陣呆,不禁又覺得有些冷起來,(中國的夏天,正好是澳洲的冬天)無可奈何再次打開箱子,拿出條白色的厚長內褲。穿上內褲,再套上本來很合身的西褲,卻一下子扣不上腰勾。我做了個深呼吸,終於勾上,再一口氣放鬆,一屁股蹲下坐在馬桶上,哈哈、、、喜劇又出了新篇章。 我按約定的時間夾着雙腿上下移動到公共電話處,給初次見面來接我的夏女士打了電話。 “Hello, 我是丹尼爾,我已經到了機場。” “OK,我馬上就來接你,你在機場的什麼地方?” “我在電話處,等你。” “那好,你就呆在電話處,千萬不要走開。” “放心,我不走開,也走不開。” “那好,對了,電話處有好多人,怎麼認出你來?” “啊,非常好認,我就是那個西裝缺粒扣子、西褲開了中縫、只穿了一隻新鞋、肩上掛着兩條褲子,對了、還推着個用浴巾捆起來的大箱子的人。” “慢點慢點、、、扣子、中縫、鞋子、褲子、浴巾,那很好,這樣我准不會認錯人了、、、” 夏女士是位高雅的中年婦人,那天穿着雙紅色的高跟鞋,很入時的白色套裝,還戴了頂半透明的粉紅帽。 她一眼就認出我來,用澳洲的禮節伸開雙臂向我走來。我在接受她的擁抱時,為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努力夾緊雙腿,還要顧着把右腳藏在左腳後面,猴着腰,左肩的褲袋礙事只能伸出半個右臂,那副只有雜技演員才能做出的奇妙體態,那副只有電影演員才能做出的狼狽表情,九哥實在沒有勇氣再描敘下去、、、、、、 看着我尷尬的樣子,夏女士說即使是為了好認,也沒有必要把自己弄成這麼特殊。 聽了我說得很好笑的故事,她不但沒有笑話,反而安慰我:“Never mind, they are made in Chin.” (別往心裡去,大陸貨嘛) 聽了這句話,比我的那身打扮還傷心,無地自容得寧願脫光了跟着她去。真能那樣,也不管用,因為即使把Made in China的衣服都扒光,剩下的我那身肥膘,也還是Made in China的“大陸貨”。 這麼窩囊而好笑的故事,在我肚子裡悶了十幾年,一直羞於啟齒。如果講出來,那麼多的好事,同時同地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難道不會讓人覺得九哥太貪心。 直到去年,在國內一位網友寄來的文章里,看到政府對偽劣問題十分重視。同時在文章里,還發現祖國也有不少我的“同運”。 (以下為引用文,為了易懂,九哥對文字作了小小調整)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如下信息: 人們吃不敢放膽,喝不能暢飲;新鞋子三天就張嘴,新衣服偏在大庭廣眾裂口開線;新房子小毛病別往心裡去,塌房倒樓都不算新鮮;自行車出商店門就進修理部,剛買的汽車扭頭就往溝里翻……彩電爆炸、爐具爆炸、啤酒飲料瓶爆炸,有關部門在案記錄,高壓鍋一年炸了6000隻,輕的門窗粉碎,重的非死即傷、傾家蕩產。有記者撰文抨擊道:這樣的產品真該送給咱們的敵人! (文章特別舉例)上海廣播器材廠羅政因穿用的上海方園皮鞋廠生產的皮鞋鞋跟脫落從樓梯上摔下,造成右足踝關節粉碎性骨折。經檢測,該鞋用紙板做內底,質地疏鬆,無法咬住鞋跟釘。 、、、、、、 假冒偽劣正在占領着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切領域。 (文章又舉了許多人身傷亡事故,很長,大家還是自己去看算了) 讀了以上的報道,再回到我在“墨爾本機場的遭遇”。從那以後,無論到哪裡,只要一聽到“Made in China”,夏女士的“別往心裡去,大陸貨嘛”的聲音就會再度在腦子裡共鳴。為了擺脫自己也“Made in China”這個無法改變的、殘酷的既成事實,決定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再沾“Made in China”的大陸貨,尤其在變成了正中假洋鬼子以後。就是為了省錢,也寧可買“Made in莫桑比克”或“Made in 毛里求絲”什麼的。 直到最近,在日本發生的一件事,使我對“大陸貨”的成見有了改變。 我在名古屋一家頗人氣的大商店買了個便宜電器。(為了保護商家,免提名)買時還特別確認了外殼上的“Made in Japan”。不久那電器就壞了,拿回商店去換。商店說此貨已經脫銷,要等下一批從中國進貨後,才能換。我頓時覺得受騙上當,拿着那店主論理:“這裡明明刻着‘Made in Japan’,怎麼成了要從中國進貨?” 不管我發多大的火,店主的態度一直都很友善。他向我解釋:“沒錯,這個外殼確確實實是‘Made in Japan’,但內身都是在中國生產。如果你仔細看看說明書,就會明白。”接着還免費教了我好多現代商業的常識,說:“這是一種發展趨勢,商品成為發達國家的技術、管理與發達中國家的勞力的雜交品。如果你回家去看看,家裡現有的冰箱、彩電、洗衣機、家具、電腦、音響等等等等,有幾樣100% Made in Japan。” 我匆匆跑回家,仔細一查,果然,許多日本的大名牌,在什麼不起眼的地方,比如遙控的電池盒內,冰箱的後面,自行車車架的底部,以不用放大鏡幾乎無法辨認的字羞羞答答地刻有“Made in China”。 我頓時又覺得要感謝那個壞了的電器,因為它讓我有了歷史性的大發現。原來、只要貼上個外國名牌,“大陸貨”也可以登上國際大雅之堂。這裡面孕育着一個令人興奮的啟示,那就是九哥,雖然是“Made in China”,但只要胸前掛上我的外國戶口本,就一樣可以揚眉吐氣。 加上最近,在我所屬的生意界,中國人做的小提琴和琴弓,貼上個外國商標,就在全世界賣得火紅。這也給了我重新做中國人極大得信心。 於是,從2000年開始,我又撿起丟了十幾年的中文、翻出來一個世紀未見陽光的中文書籍字典、交起以前“我中文不好”而敬而遠之的中國朋友、當起中文作家來。 正當我以為“中國、很快就要製造世界了”的時候,我回了一趟湖南老家。看到家裡的室內拖鞋都破破爛爛,嫂嫂特為我買了雙新的。上腳頭一天,新拖鞋就像條鰱魚開了大口。第二天,從大口裡蹦出塊硬紙殼片。第三天,拖鞋變得像套襪一樣柔軟舒服,只是走起來“嘶唰、嘶唰”。哥哥建議再去幫我買一雙,被我再三謝絕。 哥哥的來客很多,幾乎人人都跟我的拖鞋過不去。 “從日本回來,也不買雙新拖鞋?” “這就是新拖鞋,買來就這樣。” 、、、、、、 今天,正好是2002年1月1日,是祖國進入WTO的第一年。老九我獻上此文,求求祖國的親人,在新的一年裡再加把勁,使我們中國人不貼外國面具,就憑我們這張黃臉,也能毫無愧色地登上國際大雅之堂。 九哥 於日本2002年1月1日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