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與西方外交官談中國
送交者: 黃紀蘇 2008年06月03日14:00:5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與西方外交官談中國

黃紀蘇

前些天,好像地震過後沒兩天,我和西方某國駐華使館的一位參贊聊了次天。他的中文非常好,我問在哪兒學的,他說“兩岸三地”。我們從《色戒》聊起,這是我們見面的緣起,他是讀了我寫的批評《色戒》的文章於是跟我聯繫的。《色戒》、李安本身沒多重要,重要的是中國人怎麼看待家國,怎麼看待世界,這才是本質。所以我們的談話很快就進入了正題。

說起中華民族,他提醒我不可一概而論,這裡面有蒙族、藏族、回族等等。我說中國跟歐洲有點不一樣,我們民族融合從先秦就開始了,後經魏晉南北朝、宋元、清,雖不是百分之百融合,但比起西方國家,比起印度,比起美國可要充分多了。例如,滿族基本上已經沒影了,倒是這些年有些人冒充愛新覺羅氏出來占占便宜。平時沒見着誰是什麼少數民族,高考加少數民族分的時候,才會冒出來一些。孫中山講“國族”比較實事求是,當年的“夷”早跟“夏”混為一談了。這次地震要仔細論的話,震的是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但我們獻血捐款的時候,沒人想到那是藏人、羌人。哎呀,咱中國人遭災了,這是我們最本能的反應。我們說的“民族”就是中華民族,這個經過幾千年充分融合、已基本上渾然一體的民族。所以,不能拿塞族、克族、日耳曼族、羅馬族、斯拉夫之類的“民族”套子來套我們,尺寸不合適。

談到中國與西方,我說劃分利益的基本單位,現在仍是國家。這次地震災害,外國援助了,我們會感激;援助的沒力度,我們也要感謝;壓根不援助,我們也沒多少好抱怨的,因為這不是人家的事,世界還沒那麼“普世”。如果中國政府對災難傷亡不聞不問,我們就會想到推翻它;如果救災救得一塌糊塗,我們就會想到抨擊它;如果做得還不錯,我們就會支持它表揚它。全世界的邊境線、海關、移民局、簽證處、護照都國家民族的這層意思講得再清楚沒有了。但中國是一個“大同”意識挺強的國家,近代以來,我們的知識分子比較看不起國家民族,總惦記着普世,總惦記着超越民族,但西方老師不讓我們超越,老在打我們,圍我們,攔我們,今年三四月份又滿世界噁心我們。

我們還談到德國默克爾總理的言論。關於世界糧價的飛漲,她認為印度人由吃一頓飯改吃兩頓飯,中國人由不喝牛奶改喝牛奶是問題的癥結所在。這裡面流露出的情緒,跟希特勒對所謂“劣等民族”的態度應該說沒什麼兩樣。參贊說,默克爾是個物理學家,哪兒有什麼情緒。我說默克爾可不光是物理學家,她還是政治家,她的情緒代表了一種深刻的利益關係。說白了,中國人也想過上好日子,但一不靠鴉片,二不靠炮艦,全靠吃苦耐勞,而且一點也不違反西方人制定的遊戲規則。

參贊說,難道沒有其他模式了麼?我說其他模式當然有啊,中國一直是其他模式。可160年前,你們資本主義全球擴張到我們這塊兒,一通狂轟濫炸,把幾千年的小橋流水、男耕女織、安貧樂道、自得其樂全炸飛了。中國的模式就像雕象牙套球,可以雕出好幾十層,所以也叫“鬼功球”(我最近去南方,參觀博物館,知道最多雕出四十層的,藝人雕完眼睛就瞎了)。雕了五千年的中華鬼功球雕被西方填了火藥的鉛球砸得什麼都不是,於是轉產西方霹靂球。從晚清到民國到新中國到改革開放,我們就是推着這個霹靂球在路上。我們搞我們的一套西方說那是野蠻社會,我們搞西方一套西方又嫌我們吃多了,吃好了,消耗資源了,排放二氧化碳了。其實我們人均消耗的糧食只是美國人的幾分之一,我們人均排放的二氧化碳遠遠趕不上西方。西方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的時候,不受任何指責,沒有任何壓力。等西方差不多過了那個階段輪到我們也發展的時候,清規戒律就來了。清規戒律就清規戒律吧,美國還不遵守。我頭兩年讀一位法國學者的文章,其中說,如果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這些國家以西方的方式和標準實現工業化,那整個世界還活不活了?參贊聽了這話連連稱是。我說,我們可以不用石油,可以不燒煤。但西方呢,總不能我們重新鑽木取火的時候你們開着遊艇去河裡湖裡海里乘風破浪,開着飛機去空中玩跳傘吧——甚至還有富人要乘飛船到地球同步軌道上去無限風光。參贊說,當然不應是說一套做一套,我們也有羅馬俱樂部、布達佩斯俱樂部的主張嘛。我說,羅馬俱樂部、布達佩斯俱樂部的主張好像還不是主流觀點,好像也沒落實為基本的社會政策產業政策。總不好讓中國這樣的後發國家去為西方幾個“神人”的另類思想提供試驗田吧。坦率講,我本人對於物慾跑道上的瘋狂競賽並不喜歡,一個人的幸福不能全靠財富,一個國家的幸福也不能全靠GDP——但也不能不靠。我也希望能建設一個比窮奢極欲的資本主義更趣一點的文明。但這個文明不是現在這麼個建法,因為西方的建築規劃主要是為了西方自己的利益,為自己兩全其美、橫豎合適。人類應該改造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但由這個體系的既得利益者來指導改造,肯定改得弊端叢生。

後來又談到三四月間中國新一代青年人的表現,我說這茬人終於走出了中國革命尤其是文革的陰影,能夠正視中國與西方的關係了。參贊說他們經歷少,所見也許並不深刻。我說這些80後的經歷確的確比不了60後、50後、40後。經歷多可以是優點,但也可能是缺點。被某種恐怖經歷嚇出心理疾患的人,滿腦子幻覺,一會兒覺得鬼來了,一會兒覺得狼來了,他們對現實世界的判斷也許有深刻之處,卻是一種深刻的錯誤。而80後經歷雖少,但生長在中國相對穩定發展的時期,沒那麼多真的假的極端經歷,因此也就不會發生杯弓蛇影、沒事往床底下鑽的情況。他對現實的判斷也許不深刻,但是一種不深刻的正確。

談話雖然含着不少機鋒,但氣氛不失為友好,聲色還算是和緩。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迎接現代風貌真孔子!-兼談於丹、李零
2006: 從「滿人沒字碑之多」想到文革造反派之
2006: “六.四”不是“事件”、“風波”,而
2005: “六四”--“真相”背後的實質(華人必
2005: 反日入常不尋常
2004: 特權與進步:誰為本?
2004: 評社會科學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
2003: 我欣賞民運拉杆子打游擊搞武裝鬥爭
2003: 用真話顛覆謊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