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箭可休 |
送交者: 王建榮 2002年01月03日14:12:1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暗箭可休 ·王建榮· 吳征楊瀾最近連續遭網上蒙面勇士的猛烈轟擊。讀後,反對匿名攻擊手由好奇進而至反感。比較了華夏快遞中揭批吳征楊瀾的褚篇檄文,措詞敘事行文如同一撤,很可能出自一人之手。從對吳征細節的了解程度判斷,此人很可能曾在美謀生過程中與吳征共過事,且與吳積怨甚深。蒙面人現已顯身為潘天舒。估計潘氏很可能系吳征楊瀾的同鄉,自稱早年在復旦外語系與吳征同窗。現已年近不惑,系研學中國社會主義問題為主的哈佛在校學生。網上唯一檢索到其著篇名:“人民的權力在哪裡?論上海市盧灣區三里橋街道居委會之功能”。潘氏自稱教過比北大清華不笨的學生。若此話屬實,推測其在科教發達國家的名牌大學任過教。可近幾十年來,能在這些國家的名校上講台正式給大學生授課,最低的職位都需要有博士學位。而潘氏目前仍處於謀求學位的奮鬥途中。故對此人身份有些疑惑。 名校的學位,固然是幹事業的理想開端。但評判一個人的能耐和成敗,不在於你獲得了什麼學位,重要的是你最終對社會做成了什麼有益的事情。況且,名校學位有時也有誤導作用。因為名校的專業並非個個高水準。就科技類專業,評判畢業生可能水平的高低,更有意義的參考標準是在誰的實驗室受訓練而不是在何學校學習。相信人文科學和商科類情形也類似。美國有不少知名度並不高的大學,未來過美國上學的人可能不知道還有這樣的學校存在,但其有些專業確實水準相當高,並不遜色於名校。所以,過份迷信學位迷信名校,其實也是一種愚昧。 據我對美國情況的膚淺認識,覺得吳征楊瀾在美求學求職情況是可信的。楊瀾寫的文章和出版的書籍,我讀過不少,其主持的電視節目也看過一些,由衷感受到楊瀾出眾的才華,可敬的謙遜和可貴的真誠。美國各大電視媒體為競爭不同種裔的觀眾,本在不斷物色各種裔的節目主持人。楊瀾這樣的人才被美國大媒體所青睞,是合乎邏輯的,不足為奇,更不足為疑。我認為楊瀾最後的創業選擇與她對中華文化和祖國深厚的感情有關。如果這一判斷無誤,德才貌俱備的楊瀾確無愧為我們同代人的驕傲。吳征的求學策略,則適合於其早期多變的事業歷程。我認為這正是吳征的高明之處。吳征有志於企業運籌,選擇兩年制工商管理學位是合理的。美國大學訓練企業領頭人,目前為止仍以側重實戰訓練的兩年制工商管理學位為主。除非將來謀求大學教職從事職業性管理研究,否則,很少有人會化更長的時間研修商務理論。這與企業界注重工商管理畢業生的領導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相吻合的。如果吳徵求學求知隨波逐流,盲目攀高,估計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功,甚至可能仍與潘氏同學哈佛,風華正茂之年,苦讀經書,與潘氏做第二回合的能量比試。當然,吳征可能太重形象包裝和轟動效應,由此驅發對手或嫉能者的攻擊動機。吃一暫長一智。相信吳征從中定會晤出些道理,錘鍊得更加成熟和高明起來。 從吳征楊瀾的企業運作效果看,他們無疑在美國學到了真本領。糾纏於吳征學位的含金量,是心理不健全的表現。這種喋喋不休的對學位問題的糾纏,透射出攻擊者對學位的迷信。如果沒有這種痴迷,學位包裝熱可能也不至於在國人中如此的久盛不衰。客觀地說,吳征楊瀾所從事的事業,為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外交流起了積極的作用。吳楊涉足傳媒業,會有更大的用武之地,會發射出更燦爛的光芒。當然,有人因此心理會不平衡,會來找些麻煩。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吳征楊瀾當不必也不值理會,而應繼續按行規專心於事,更好地回報投資者,回報社會。憑吳楊的智慧和勤奮,加之天時地利人和,相信他們的事業會更成功。人身攻擊的市場很快會疲軟。無傷大雅。 吳征的缺點,其實我們許多人身上也有,它以不同的表現方式伴隨於日常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之中。我們常常輕易遺忘自己的毛病,卻輕鬆自如地探照別人的吡瘕。如果不重包裝,潘氏其實大可不必來美國長年煎熬,研修中國當今社會問題的少人問津的洋學位。因為投身中國現實社會,才是了解和改善中國問題的最好辦法。當然,我不否認潘氏選擇的合理性。成才之路本因人而異。況且,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的政治理論和方法,也可以對中國的進步起到借鑑作用。所以,希望潘天舒同學珍惜在美求學機會,悉心學到做事的真要領,干一番將來也讓大家刮目相看,讓吳征楊瀾也佩服的正經事業。對老同學吳征有意見,應坦誠進諫。背後放暗箭,不負責任地把人搞臭搞倒,不是常人的缺點,且只是個低招,常事與願違。心胸放寬些,既利己又利人。當然,若能及時醒悟,也能成為君子;天份加勤奮,輔以機遇把握得當,也可成為成功人士。 □ 於美國康奈爾大學生物醫學系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