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兩岸關係中的“國號”問題探討
送交者: xnz 2002年01月03日15:12:1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兩岸關係中的“國號”問題探討

李家泉

  不久前﹐我曾在《海峽》月刊發表的《“錢八條”與“一國兩制”》一文中(《大公報》已轉載)﹐專門談了“一國兩制”的 台灣模式,其中有關我的一些不成熟想法和主張都說到了,自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尋求兩岸“雙贏”的統一之路。然而由於限於篇 幅,並未具體涉及“國號”問題,而這又是必須解決的。台灣問題和港澳問題不同,港澳都不存在“國號”問題,而在台灣卻存在 一個棘手的“國號”問題。如何解決﹖試作如下探討。

  一﹑一個故事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不久,海峽兩岸都曾流傳過這樣一個故事,即毛澤東主席和一位外國記者的的對話。

  記者﹕請問毛主席,您生平最高興的事是什麼﹖最不高興的事又是什麼﹖

  毛主席﹕你說呢﹖

  記者﹕我認為,您生平最高興的事,是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站在天安門上高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站 起來了﹗”

  最不高興的事,就是在朝鮮戰爭中,您並沒有趕走所稱的“美國帝國主義”,最多不過打了個平手,最終還是被迫簽署了一個 “停戰協定”。

  毛主席﹕(哈哈大笑)我和你的看法正好相反。我生平最高興並引為驕傲的事,就是新中國剛成立不久,什麼都未就緒,就敢 於在朝鮮和世界上最強大的頭號帝國主義國家較量,阻止了它的北上,並迫使它與自己不承認的對手談判,最後並不得不在停戰協 議上簽字。

  最不高興和後悔的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候,沒有繼續延用“中華民國”國號,如果這樣做了,就沒有現在這麼多麻煩 事了。

  李登輝上台後,也談到過這件事。在一次會上,他很高興地說﹕“幸虧毛澤東沒有這麼做,否則我們還真的不好辦呢﹗”

  以上故事,並非空穴來風,有的同志在“文革”中流傳的,但並未正式發表的《紅旗飄飄》文集中,曾親眼看到過毛澤東主席 說過的上述這段話。不過毛主席說話是很幽默和風趣的,他是否真的這麼想過就不得而知了。至於李登輝關於“國號”問題說的上 述話,我確曾在他發表的一篇講話文稿中看見過。

  二﹑難點所在

  以上說到的故事,證實“國號”問題確是兩岸關係中的一個難點。過去如此,現在也還是如此。

  人所共知的原因,國共內戰,國民黨兵敗逃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一九四九年十月成立,取代了原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政 府”。這是一國之內的政權變更,既符合國內法,也符合國際法,是無可非議的。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雖被日本竊據五十年,但 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已根據《開羅宣言》與《菠茨坦公告》等國際文獻,正式收歸中國版圖。新中國建國後,當然對台灣享有主 權,這同樣是無可非議的。

  然而,由於朝鮮戰爭的爆發和美國政府公開干涉中國內政,使得我國主權範圍內的台灣問題,迄今沒有獲得解決。過去與蔣氏 父子是“正統”之爭,即誰是中國合法代表的“一個中國”之爭﹔李登輝主政台灣後變成“法統”之爭,即被認為是台灣的“中華 民國”與在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兩個同時存在但又“互不隸屬”的“兩個中國”之爭,陳水扁上台後再變成“法人”之 爭,即被他們稱為“台灣歸台灣﹑中國歸中國”,都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一中一台”之爭。

  目前的台灣,國不國,省不省。你說它是“國”,然而它確實是中國的一個省,並且還是一個較小的省﹔你說它是“省”,它 又從中國大陸帶去一個什麼“中華民國政府”,並且自稱“中央”,下設人為的“四個省級單位”。陳水扁以及支持陳水扁的黨內 基本教義派,雖欲變“中華民國”為“台灣共和國”,但怯於風險太大,始終不敢過於妄動。他們對統無興趣,欲“獨”又不可 能,是省不省﹑非國稱國,非牛非馬,不倫不類。這就是全部問題和困難所在。

  現台灣在所謂“國號”稱謂上,幾乎已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有包括對中國大陸主權的“中華民國”,有不包括對中國大陸 主權而僅限於台澎金馬的“中華民國”,有所謂“中華民國在台灣”﹑“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還有所謂“第二共和國”。更有很多 人,表面上承認“中華民國”,心裡頭裝的則是“台灣共和國”﹔表面上喊“中華民國”,口袋裡卻裝著“台灣共和國護照”。他 們把“中華民國”這塊招牌當成一種“防彈罩”﹑“過渡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有的人如被稱為“台灣之父”的李登輝最近 已公開叫出“中華民國已不存在”。有的人如被稱為“台獨之母”的金美齡,雖明義上是台灣人,實際上是日本人,掛的是“中華 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招牌,干的全是“台灣共和國”的勾當。

  台灣剛剛過去的一場選戰,唇槍舌劍,你來我往﹑激烈異常。在許多問題上,無論對內對外﹑本土和非本土﹑“台灣人”和 “中國人”之爭,無非都是圍繞兩岸關係“定位”﹑台灣未來走向﹑亦即與所謂“國號”稱謂有關的一場大辯論。很顯然,這個問 題不解決,台灣將永無寧日。

  三﹑解決之道

  中國有句古話﹕“名不正,言不順”。過去五十多年來,從“一個中國”(誰代表中國)之爭,到“兩個中國”之爭,到“一 中一台”之爭,無非都是台灣當局想為自己尋找一個合法的名份,藉此以尋找出路。然而,台灣從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無論從歷 史﹑地理﹑民族﹑文化﹑血緣﹑國際法或國內法看,都是如此。此乃全體中國人所認同,也是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所普遍公認,要 想改變這個事實,即把台灣從祖國大家庭分裂出去,是絕不可能的事。

  如今之道,只能在“一中”原則之下,尋求這個問題的合理解決,筆者不久前在《海峽》月刊所發表的《“錢八條”與“一國 兩制”》已經就兩岸和平統一的“台灣政府架構”問題發表過一些意見,這裡想就兩岸關係中的“國號”及有關問題,發表一些不 成熟的看法,以作為前文的補充。

  解決的原則之一,必須秉持“一中”原則,不能有“兩中”或“兩國”,不能有“兩個中央政府”。要承認兩岸都是中國,中 國的領土主權不容分割。在這個基礎上兩岸共議雙方都能接受的具體“國名”。筆者認為,以“中國”為涵蓋兩岸的國名,可以列 為首選的考慮方案之一。關於這一點,今年十月二十九日,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接見台灣“中國統一聯盟”時,已經說得很明確。

  解決的原則之二,是筆者在《“錢八條”與“一國兩制”》一文中已經提到的,台灣可以“繼續保持政府架構”,這個架構將 高於“省”,管轄島內現有幾個“省級”單位,而低於“中央政府”,成為過去中國大陸“大行政區”式的地方政府。台灣不再強 調“主權獨立”,大陸則不以港澳模式套用於台灣,兩岸各讓一步而達到“雙贏”。

  解決的原則之三,是高舉“民主協商”的旗幟。建議在全國人大設置“台灣特別委員會”,由台灣為主的代表組成,並以出任 “人大副委員長”的台灣代表兼該會“主任委員”,確定若干議事規則,凡屬重大的有關台灣問題的決策,必須先由該委員會審議 通過。

  解決的原則之四,是共同處理好統一前的“過渡期”。建議台灣不再對外稱“中華民國政府”,可以暫用“中國台灣地區中華 民國政府”,或“中國台灣地區民主自治政府”。台灣現有的對外機構名稱,可根據“一中”原則由兩岸具體協商解決。這不會是 “縮小空間”,而實際上是“擴大空間”。

  在兩岸經過民主協商實現和平統一之後,台灣現有民主選舉制度不變,新選出的台灣政府領導人即成為當然的“中央政府副主 席”,卸職後可仍在中央政府保留適當榮譽職務。台灣選出的民意代表可以推出適當名額參加“全國政協”和“全國人大”,其領 導人並可成為“全國政協”的當然“副主席”或“全國人大”的當然“副委員長”。卸職後亦可保留適當榮譽職位。廣大台灣民眾 既是台灣三點六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主人,也是全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主人。

  有人也許會問﹕台灣同胞出任全國政權的職務,為什麼會只能出任“國家副主席”﹑“政協副主席”﹑“人大副委員長”呢﹖ 這不是把台灣民眾看成“二等公民”嗎﹖不,這同樣只是目前的暫時性或過渡性做法,如果有一天全國都正式推行選舉制,在台灣 的中國人凡當選的一樣可以當“國家主席”﹑“全國政協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不過目前還無條件這樣做。

  四﹑幾點看法

  以上諸點,是筆者在台灣近期大選前夕寫的。剛寫到這裡,台灣大選結果已出來了。這裡想再結合台近期大選情況,談以下幾 點想法和看法。

  (一)民進黨走向。目前台灣島內關於“國號”之爭,表面上不如選前激烈,實際上則仍暗潮洶湧,鬥爭甚烈,新成立的以李 登輝為“精神領袖”的“台聯黨”,系取代原“建國黨”而成為最急進的“台獨”黨。其目標顯然是“台灣共和國”。民進黨與台 聯黨,本質同而策略異,其現階段則欲利用“中華民國”這塊招牌來搞實質上的“台獨”,把所謂“領土主權”限於台澎金馬。所 謂“國號”問題的隱患,依然有增無減。民進黨和台聯黨都自稱代表台灣“主流民意”,並追求“社會安定”,而實際上則是違反 主流民意,而在為台灣未來製造“更大的不安定”。

  (二)選舉“後遺症”。台灣很多朋友都認為,民進黨一向是靠選舉起家的,辦起選舉來,轟轟烈烈,有聲有色,而做起事情 來則是另一回事了。這一次選戰,民進黨高層傾全力給在野黨﹑給所謂“非本土派”抹黑,並把他們與中共掛鈎,與中國大陸掛 鈎,扣上“紅帽子”,還對中共,對中國大陸加了許多“莫須有”罪名,在兩岸間製造矛盾和仇恨。因而,對兩岸中國人都有相當 傷害。這能有利於他們所追求的“國”嗎﹖如果當局不能在選後認真進行“療傷止痛”,必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三)“存在”和“意識”。從哲學的觀點看,存在決定意識,意識又反過來影響存在。兩者完全是辯證的關係。由於兩岸長 期處於分割對立狀態,有些人想從“獨立建國”方面謀求出路,這是很自然的,也是很危險的。說明兩岸問題,必須加強溝通﹑對 話,力爭早日和平解決,否則“意識”對“存在”的反作用,有可能使台灣的“獨”火越燒越旺,使“一國”和“兩國”的矛盾更 加尖銳化,從而可能導致兩岸中國人的骨肉相殘和外人得利,這將是兩岸各方都不願見到的。

  (四)主流和支流。兩岸中國人是骨肉同胞,歷史上的不幸和目前未能統一的現狀,從總體上看都是外國侵略者和外國反華勢 力染指所造成的。中國人民現在所進行的反“台獨”﹑反分裂的鬥爭,歸根到底是歷史上反侵略鬥爭的繼續,也是關繫到中國領土 主權完整和國家安全的一場重大鬥爭,是沒有任何退讓餘地的。兩岸必須統一,中國只有一個,絕不允許搞“兩中”或“兩國”, 這就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大趨勢和大方向。少數人搞“台獨”和分裂,這不過是一股逆流或支流。

  “春風終解千層雪,海水猶連兩岸心”。相信隨著中國的發展﹑中華民族的振興,以及台灣人民的日益覺悟,兩岸統一問題是 一定可以解決的。(原文刊於《海峽》雜誌二零零二年元月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