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留學生回國幹什麼?
送交者: 老幺 2002年01月06日14:56:5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附一:還是中國農民厲害 / 平方 2002年1月05日19:13:18 於 [教育與學術]

本人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留學生有知識會外語,美國商業環境又那麼好,怎麼還不如國內的一些農民混得出色。象劉永好,魯冠球等,資產已經超10億美元(根據財富雜誌),留美人士有誰能達到。

還有浙江台州的農民李書福,3年前開始生產汽車,現已能自行設計生產高級跑車,他的企業集團每年的產值已達30多億。李書福還投資6億多在北京興辦大學,留美人士可能辦個中學都很困難吧?以上3例是中國頂尖農民,被媒體披露,還有很多極富的農民由於中國不露富的傳統文化還未顯露出來。這些農民學歷不高,也無任何背景,在各方麵條件都不如美國的中國創出如此巨大業績,令人深思。他們也只不過是在20年前起步,留學生也是20年前開始大批出國的,留學生大批留美不歸,雖大都自稱取得了成功,但與中國農民相比還是暗淡許多。

@@@@@@@@@@@@@@@@@@@@@@@@@@@@@@@@@@@@@@@@@@@@

附二:中國高薪吸引海外留學生【萬維讀者網】2002年1月5日

中國計劃以高薪和特殊優待等政策應對人才外流。中國的人才外流問題在過去20年來一直存在,但在中國加入世貿以後面臨更激烈的國際競爭,這個問題更加突出,迫使政府推出新招吸引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回國。

BBC消息,中國官方的英文報紙《中國日報》星期六(1月5日)報道說,除了高薪之外,中國政府還計劃以自由進出中國以及資助留學生建立高科技企業等政策措施,吸引中國留學生從海外回國服務。

過去,中國政府也採取了不少政策吸引這些人學成回國,但是收效不大。
現在,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中國經濟幾乎是一枝獨秀。

中國國務院人事部部長張學中在全國人事會議上說,應該抓住世界經濟疲軟、國外就業和創業比較困難的時機,鼓勵和吸引海外學子和各類人才回國創業,特別是支持有真才實學的拔尖人才回國興辦高新技術企業。

據中國官方統計,1978年以來,中國派往海外留學的人數達到40萬,但是只有13萬人學成回國。 中國人事部稱,在海外滯留不歸的中國留學生中,許多人是中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所急需的人才。

中國有關部門還打算在全國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增設博士後位置,吸引一部分留學生回國做研究。

@@@@@@@@@@@@@@@@@@@@@@@@@@@@@@@@@@@@@@@@@@@@

留學生 v. 中國農民,誰更厲害?
又名:留學生回國幹什麼?

作者:老幺

平方的短文《還是中國農民厲害》在[教育與學術]一石激起千層浪,是當天回帖最多的文章。站在各位巨人的肩膀上,我作以下分析:

1. 財富和學歷沒有必然聯繫

古今中外,富裕如李嘉誠、蓋茨、福特都沒有高等學歷,博士如李政道、愛因斯坦、弗洛伊德都不見得有萬貫家產。可見,這是一個全球現象,並非“中國特色”。

2. 財富和貢獻沒有必然聯繫

“李書福還投資6億多在北京興辦大學,留美人士可能辦個中學都很困難吧?”這固然不假,但我也沒聽說錢學森、胡適辦過什麼中學,有人聽說過諾貝爾獎學金獲得者辦大學的嗎?因為錢學森、胡適本人就是財富,諾貝爾獎學金獲得者本身就是一座很好的大學。如davidz網友所說,“貧以書為富,富以書為貴。 ”

3. 財富不是永恆的,知識卻是

牟其中/史玉柱當年也挺火的,因為缺乏核心競爭力,風雲過後並沒給人留下什麼。孔子逝去兩千年,牛頓見了幾百年上帝,但他們的學說、理論始終給人類社會帶來價值;當年富可敵國的呂不韋、陶朱公又怎麼能跟他們相提並論呢?

4. 概率問題

中國農民有多少?9億!
中國留學生有多少?“據中國官方統計,1978年以來達到40萬”
就算中國留學生有90萬,按概率也是出1000個農民富翁出1個留學生富翁。不管楊瀾/吳征的名聲怎麼糟糕,張朝陽的搜狐怎麼泡沫,單就財富而言,他們怎麼也能名列1000富人吧。(相信1000個富翁中如吳/楊的也大有人在,所以不要和我爭論其它問題) 這麼算來,留學生“成功”的概率也遠大於中國農民。

5. 留學生回國幹什麼?

“中國國務院人事部部長張學中在全國人事會議上說,應該抓住世界經濟疲軟、國外就業和創業比較困難的時機,鼓勵和吸引海外學子和各類人才回國創業,特別是支持有真才實學的拔尖人才回國興辦高新技術企業。”

由此引出一個古老的話題,那就是人才的使用問題。大家都說,20世紀中國留學生給中國作出了巨大貢獻。各位回想一下,給中國作出巨大貢獻的留學生有多少是通過“創業”實現的?

“留學生鼻祖”詹天佑是“有真才實學的拔尖人才”吧,他沒有“創業”!
魯迅/林語堂是“有真才實學的拔尖人才”吧,他們也沒有“創業”!
錢學森/竺可禎是“有真才實學的拔尖人才”吧,他們“創業”了嗎?
依我看,最象“創業”的是留日的蔣介石、留法的周恩來,他們回國興辦的黃浦軍校很有點“高新技術企業”的味道。我想張部長絕不會是“鼓勵和吸引”這樣的“創業”吧。

中國計劃以高薪和特殊優待等政策應對人才外流。這是很值得鼓勵的舉措。但指望留學生回國帶幾個專利在“孵化器”里興辦作坊的想法或許是“殺雞取卵”式的短視行為。試問,一個人回國能帶幾個專利?又能在多大程度上“點石成金”?

《宋史·岳飛傳》中記載了一件岳飛和高宗論馬的事。高宗問岳飛:“卿有良馬否?”岳飛道:“臣本有兩匹馬,每日吃豆數斗,飲泉水一斛,倘若食物不清潔,便不肯吃。奔馳時起初也不很快,馳到一百里後,這才越奔越快,從中午到傍晚,還可行二百里,卸下鞍子後,不噴氣,不出汗,若無其事。那是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不幸這兩匹馬已相繼死了。現在所乘的那一匹,每天不過吃數升豆,甚麼糧食都吃,甚麼髒水都飲,一騎上去便發力快跑,可是只跑得百里,便呼呼噴氣,大汗淋漓,便像要倒斃一般。這是寡取易盈,好逞易窮,駑鈍之材也。”高宗大為讚嘆,說他的議論極有道理。

從留學生的角度,當然要作好“甚麼糧食都吃,甚麼髒水都飲”的準備;但從國家的角度,需知“致遠之材”在美國多是被研究所、大公司“包養”,“每日吃豆數斗,飲泉水一斛,倘若食物不清潔,便不肯吃,”很有些“嬌氣”的。

青蛙王子知道,如果受不了“白天鵝”的“嬌氣”,那是永遠吃不到她的。

當然你也可以罵,“臭美!”,就象葡萄藤下的那隻狐狸。

laoyao@onebox.com
2001年1月6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