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平易近人的茶莊少東--胡錦濤
送交者: 姜堰老親 2002年11月16日00:47:5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江蘇省姜堰市,現屬泰州市下的縣級市。壩口南街上的姜堰市中心廣場雕塑對面有一堵牆,正是胡錦濤父親胡靜之當年經營的胡源泰茶葉店的遺址。從胡錦濤的曾祖父輩起,胡家就在泰州姜堰一帶生活繁衍。胡錦濤在姜堰出生,在泰州讀小學、中學,直到1959年考上清華大學後才離開泰州。父母合葬泰州

  從姜堰壩口的胡源泰茶葉店遺址,往東走約3公里,便可見到公路旁的姜堰市公墓。公墓的第3排,蒼松翠柏間,有一塊並不十分顯眼的大理石墓碑,上書“顯考胡靜之、顯妣李文瑞之墓”,落款是“兒錦濤、女錦蓉、錦華立”。墓碑是胡錦濤和他的妹妹錦蓉、錦華在1997年3月18日所立。公墓管理處主任陳進告訴記者,立碑之日,除了胡錦濤外,胡家人都來了。

  從墓碑上顯示,胡錦濤的父親胡靜之1919年出生,1978年去世,終年僅59歲;胡錦濤的母親李文瑞1920年出生,1949年去世,僅29歲。

姜堰老親:生母是一等一美女

不過,姜堰當地一些知情人士還有一個說法,指李文瑞並非胡錦濤的親生母親。胡的生母名叫方素珍,是姜堰鎮上一等一的美女,她在1942年生胡錦濤時因難產而過世。李文瑞則是胡錦濤的外公、外婆替女婿選的繼室,她對胡錦濤也疼愛有加。胡錦濤一生謹慎低調、穩重溫和,是否受到幼年喪母的影響,值得認真研究。

  當地人說,方素珍的墓地在距離姜堰市公墓約5公里的白米鎮新白米村28組。記者所見,方素珍的墳墓如今在村民顧金余家的菜地上,沒有任何標誌,如果不是有人指引,絕難令人相信。

  今年47歲的顧金余和當地一名73歲老農沐春和告訴記者,這一帶原名腰莊一組,也曾經叫胡莊屋,也就是胡家莊之意。

胡家田地 國共兩黨爭奪地

  沐春和說,他家在40年代層曾租胡家的田,胡家的田屋不少,但是在抗日戰爭結束後,這一帶成為國共兩黨的爭奪地,國軍曾徵用胡家的房子建據點,結果新四軍將胡家的房子燒了。

文革農村搞運動 胡母墳墓被搬遷

  顧金余說,他的父親名叫顧寶旺,3年前去世了。1949年以前,他的父親一直在胡家幫工。他聽父親說,胡錦濤母親先是葬在村中另一處,文化大革命中,農村搞積肥運動,要搬遷胡錦濤母親墳墓。他父親特地到姜堰鎮找到靜之,當時的單位中也受到不公對待的胡靜之甚感無奈,只好給顧寶旺10塊錢,叫他去買一個大子,按照當地風俗習慣,將愛妻遺骨全部拾在曇子中另行改葬。父過世後胡錦濤沒踏足過泰州

  當地人士說,在文化大革命中胡錦濤遠在甘肅,對家中難以照料。胡靜之於1978年以僅59歲齡過世,時任甘肅省計委副處長的胡錦濤回家奔喪。此後,胡錦濤也沒有踏足過泰州和姜堰。

88歲嬸娘獨居家無電話電視
胡錦濤祖屋 遭銀行占用

  中共十六大前夕,法新社記者訪問胡錦濤的家鄉江蘇泰州市,力求揭開中共新一代核心的神秘面紗。他們發現,一手把胡錦濤養大的嬸娘家裡沒有電視、電話,連廚房也沒有。

  鄉親形容胡錦濤很“謹慎”,上北京這麼多年從未利用職權為家鄉辦過一件事,也沒為親屬找過工作,他的舊居已經被當地銀行占用。

  當胡錦濤88歲的嬸娘劉冰霞聽說是北京來人,連忙問:“是胡錦濤派來的嗎?”她說,胡錦濤5歲時母親就病故了,胡是她一手扶養的,“我自己沒孩子,我把他當自己的兒子。”劉還說,胡錦濤年輕時性格很好。

  老人單獨住在一個小公寓裡,屋內沒有電視、電話,連廚房也沒有,她就在客廳做飯。“我環境不好,但他不知道,因為他沒回來看我。”她說,她最後一次見胡錦濤是在10年前,當時他在西藏當書記。

  嬸娘原住在胡的舊居,但後來當地銀行徵用這塊地建總部,她就遷到這裡。銀行原想把房子拆掉,但後來知道是胡錦濤的故居,就把他住過的那間屋留下來。

  胡錦濤母校泰州中學的一位退休老師表示,胡處事很謹慎,從來沒有給母校任何撥款,也沒給江蘇省、泰州市任何特殊照顧。一位親戚找不到工作,請求他幫忙,也被婉拒。

甘肅老幹部:平易近人有口皆碑

  1975年至80年,胡錦濤擔任甘肅省建設委員會設計管理處副處長。時值文革後期,胡錦濤在七六年隨路線教育工作隊到蘭州郊區的永登縣調查研究,食住都在農民家中。工作隊的主要任務是搜集路線教育的材料,據說胡錦濤每日起早摸黑工作,寫調查報告之外,還要下田、打掃。與胡錦濤在永登共事的退休幹部武天才回憶兩人朝夕相處的情景,脫口而出地用“平易近人、有口皆碑”來形容胡錦濤。

  距離蘭州市一百二十多公里的永登縣,文革後期是“黨的基本路線教育試點縣”。76年春節剛過,胡錦濤參加甘肅省組織的“黨的基本路線教育工作隊”來到永登,擔任工作隊辦公室副主任。身兼永登縣革命委員會宣傳部長的武天才是辦公室主任,是胡的上司。

昔日小胡今大官

  六年前退休的武天才已年近七旬,與老伴在永登家中照顧孫子。家中客廳掛着三幅胡錦濤於1999年到永登視察時與他的合照,顯示他與胡錦濤的一段淵源。武天才每隔數日就會用布抹去相架上的灰塵,望着牆上的照片,他說沒想到當年的小胡今天“官做得這麼大”。

  老武望着牆上的照片說,“那時就知道胡錦濤有前途,當時工作隊的同事都在議論,憑胡錦濤的為人和嚴謹的工作作風,當個省長絕無問題。”

環境艱苦煎藥難

  老武回憶起26年前與胡錦濤在農場一起耕田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因農村缺少耕牛,工作隊耕田通常是人拉犁,方法是一個人在前拉犁,另一個人在後扶犁,扶犁者如同行船的“舵手”,要把持犁刀的方向和入土深度。老武說,胡錦濤試過幾次扶犁,卻扶不穩,結果就換他在後面扶犁,胡錦濤拉犁。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