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以德治國還是以法治國?
送交者: 趙達功 2002年01月20日16:32:00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據1月10日《星島日報》的報道說,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將推出完整的"以德
治國"理論。相信這是繼"三個代表"理論之後的新的"社會主義道德理論體系",國
內宣傳機器一定將這個理論吹噓為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又一"里程碑"。  

  馬克思主義理論缺少的就是道德倫理理論。對未來美好的共產主義社會進行
描述,主要是從社會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分配,從人的物質生活方面着手,
似乎忘記了人類社會必須是有秩序的社會,必須還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社會道德體
系。馬克思主義強調"與傳統的觀念進行最徹底的決裂",卻沒有提出"決裂"以後,
用什麼新的道德體系來替代。由於馬克思、恩格斯沒有發明共產主義道德體系,
接下來的列寧、斯大林、毛澤東也沒有對共產主義道德進行過細緻的論述,所以
從來就沒有過共產主義道德倫理理論,所經常使用的詞語"社會主義道德"在人們
的思想中只是留下"大公無私"、"助人為樂"等零碎的空洞說教。看起來,江澤民
想要填補這一空白,成為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現在還沒有看到完整
的江澤民社會主義道德理論體系,但"道德治國"的提法本身就是錯誤的,不僅在
理論上、邏輯上行不通,就是從歷史上和現實實踐中也是行不通的。

  傳統的觀念是什麼?就是傳統的宗教的、道德的、哲學的、政治的、法的觀
念,這些觀念雖然在動態中,但追求人類幸福的基本準則是不會改變的,並非因
為社會的變革而改變其本質性的內涵。與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實際
上是共產主義要與人類發展的整個歷史相矛盾。  

  在西方,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主要所指是宗教道德倫理觀念。對於中國來說,
沒有傳統的宗教性質的道德倫理體系,只有傳統的孔孟之道。孔孟之道是一套完
整的道德倫理體系,區別於西方道德體系的就是沒有宗教色彩。
  
  孔孟之道強調國家的"德治"。"德治"本身是與法治相對立的,其本質要求的
是"人治",只要抓住人的道德教育,就等於抓住了治國的根本。"以德治國"依然
是沿襲中國封建社會治理國家的方式。"半部《論語》治天下"表現了德治重於法
治的思想。《大學》中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
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
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
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可
見,人的道德教育是治國的根本所在。江澤民"以德治國"的理論,我想也脫離不
了孔孟之道,脫離不了"仁義禮智信"。作為道德說教,孔孟之道對中國人的影響
恐怕永遠也無法消除,它所主張的道德教育觀點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精華。如果
有批判地弘揚儒家學說對社會上有益的。但這決不是說,治理國家主要靠道德教
育。  

  對人的行為,中國傳統封建禮制始終把握的是道德自律,而西方國家強調的
是法律約束。    

  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統治,靠的就是孔孟之道的"德治"。辛亥革命和五四運
動以後,對傳統觀念進行了批判,但是中國從此並沒有進入法治社會。毛澤東依
然實行"德治","德治"實際上就是"人治",《毛主席語錄》和最高指示,不僅取
代了法律,也成為社會道德的指南。儘管鄧小平以後,法律制度在不斷健全,但
是實際上究竟是權力大還是法律大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如果說已經解決,那
可以回答說"權力大於法律"。    

  社會上道德敗壞、世風日下的狀況,不是社會道德自然淪喪,而是共產黨專
制統治的必然現象,封建朝代專制統治社會道德淪喪也不過如此。權力大於一切,
權力決定一切;"只要有了權就有一切,沒有權就喪失一切"。在權力至上的社會
里,道德要服從權力,道德要由權力來解釋。權力是由具體人掌握的,專制的權
力治國,給了上上下下大小官員"人治"的權力。他們為了利益,根本不講什麼社
會道德秩序,更是與法律制度相對抗。貪官為什麼層出不窮?貪官為什麼不怕法
律制裁?因為權力制約法律,權力操縱法律。    

  道德規範不能代替法律,道德規範的程度不能約束人的行為時,就必須以法
律約束來強制社會秩序。以法制國是西方社會制度的產物,是對人類社會文明的
貢獻。道德觀念先於法制觀念,道德觀念甚至產生於國家出現之前。氏族社會的
道德秩序,是人們正常生產、生活要遵守的基本準則。法律是在國家產生以後才
隨之產生,但法律制度在國家占有主導支配地位也就是以法制國是一個過程。《
漢穆拉比王法典》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完備的法典,是由古巴比倫王國的漢穆拉
比王制定,它開創了人類社會法制管理的先河,奠定了法制生活的第一塊基石。
現在閱讀這部3700多年前的法典,還是能強烈感受到法典所體現的崇高倫理精神。
倫理道德規範上升為法律制度,標誌着人類社會追求的法律與道德情感的統一,
正確把握善惡尺度,符合人類本來的立法精神。    

  現代人類社會追求法制國家,其中已經包含了道德的意義。不錯,法律制度
基於社會的道德規範,但是道德沒有絕對的尺度,而且道德觀念相對於法律制度
來說,是一個變化較快的觀念,尤其是現代社會文明的迅速發展,要求社會道德
觀念必須隨之適應。如同性戀是許多國家社會道德觀念所不允許的,但是也有許
多國家社會道德允許,甚至已經在國家法律上承認其合法性。國家法律的制定要
與社會道德觀念相一致,但同時國家法律也可以引導社會道德觀念的改變,從這
一點說,法律制度甚至要先於道德,甚至改變人們的道德觀。如婦女解放運動,
其內容就是對傳統道德觀念的挑戰。不管是西方社會的基督教,還是東方社會的
孔孟之道,都把歧視婦女作為社會正確的道德觀念。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依然墨守
陳規,以《古蘭經》的宗教道德規定對婦女歧視,已經被世界上包括伊斯蘭世界
所遺棄。再說到中國,生小孩是天經地義的,是基本的倫理道德範疇的事情,但
是強制性的計劃生育法律,是違背社會道德的。國際人權組織基於人權道德觀念,
對中國的強制性墮胎予以譴責。但是,中國人在對計劃生育法律的反抗中還是逐
步接受了。我個人認為,中國的計劃生育法律政策總的說還是好的,我只是不贊
同用暴力執行這一法律。中國的人口不控制,不僅對中國社會,甚至對整個人類
社會都是一種威脅。江澤民主席的"以德治國"不會導致生育的開禁吧!    

  法律制度再好,根本在於法律制度的執行,是否能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有明確的尺度,可以衡量。道德只有心中的尺度,它是靠人的自覺行為。隨
地大小便,隨地吐痰是不道德的行為,文明社會人們會自覺遵守。要說明的一點,
法律制度與道德觀念不是對立的,而是基本一致的。民主國家都是法制國家,現
在世界上所有的民主國家,在社會道德倫理方面都比中國要好得多。如果你搭乘
中國的公共交通車輛,你一定會聽到廣播:"尊老愛幼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請
主動給老、幼、病、殘、抱嬰者讓座。"如果這真是中國的傳統美德,還用得着大
聲疾呼嗎?如果你在民主國家,他們不會在廣播中呼籲,人們也會自覺的讓座。
這種起碼的基本道德觀已經紮根在人的心中,形成一種自然習慣,用不着社會再
去呼籲。中國就是不行,儘管大聲疾呼社會道德,不遵守的現象比比皆是。    

  利益驅動着社會道德觀,在中國世風日下就是這樣形成的。人們已經沒有辨
別真與偽,善與惡、美與丑的能力。比如人們普遍羨慕賺錢的人,且追隨效仿。
那些用不道德手段賺來的錢,人們卻沒有鄙視它。只要有錢,不管是偷來的、搶
來的、騙來的、貪污來的、受賄來的等等,你都可以值得稱頌。為了利益,人們
不擇手段,不知廉恥。吳征、楊瀾文憑事件的網上辯論,也是道德觀範疇的事情。
中國什麼是美德?貪污是美德,搞假文憑是美德,欺壓百姓、魚肉百姓是美德,
講假話、吹牛皮是美德……,不是開玩笑,這些行為在中國已經列入美德範圍,
形成了社會風氣。如果你隨地吐痰,有人會說你不道德,但沒有人說你貪污是不
道德。"以德治國"怎麼治?  

  鼓吹"以德治國"是愚蠢的,對社會風氣的改善沒有任何幫助。當然這不是說
社會不需要道德教育,但是與"治國"沒有必然聯繫。國家的治理靠法律強制,社
會的道德靠自然形成。休謨在《論趣味的標準》中譏笑說:"傳布眾所周知的道德
說教,確實價值不大。不論誰宣傳何種道德,他所說的決不可能超過道德且所包
含的內容。"  

  江澤民如果真的想治理好國家,就要走法制的道路,走民主的道路。共產黨
要檢討自己專制腐敗帶來的社會道德風氣的敗壞,如果不解決根子問題,把世風
日下歸咎於老百姓,歸咎於老百姓的道德問題,那是本末倒置。中國社會真正的
道德敗壞,來源於專制,來源於人治,來源於共產黨官僚體制。

  2002年1月14日  

  (原載《議報》www.chinaeweekly.com)

  (趙達功1/19/2002 18:30)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