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自衛反擊戰勝利後中國為什麼後撤? |
送交者: jackxun 2002年01月21日16:15:32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中印自衛反擊戰勝利後中國為什麼後撤? 對於中國在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取得勝利後為什麼會後撤20多公里,很多人不理解,甚至頗有微詞,反毛者也利用這一點大肆攻擊毛不顧民族大義。老實說我手頭並沒有足以解釋這一令人驚訝的奇特現象的資料,以前我實際上對此也很不理解,但是認真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後,我認為如下幾個原因也許可以說明問題: 1、給養困難。 記得以前到四川上大學的路上曾經遇見過從四川到西藏打工返鄉的農民,他們是去給駐藏邊防哨所背糧食的,1斤糧食給4塊錢的運費——這已經遠遠超過了糧食的價格本身。而在89年,4塊錢並不是小數目。據他們說他們一次背大概50斤左右的糧食,然後在高海拔地區翻山越嶺,經過2~3天達到目的地後返回。由此可見,維持給養的困難程度。往前推近30年,當時的給養困難程度大概要壞很多。我曾經在青海牧區工作過4年,現在也常去牧區出差,儘管現在公路建設成績斐然,但是假如沒有公路系統,運輸將非常困難,一些高山不花一天多時間是根本不用指望翻過去的,如果身上還帶有物資,那就更難說了。不過,高原的大部分地區還是很適合大兵團作戰的,關鍵是高山縱橫的地區,只能靠人和飛機來作戰——尤其適合武裝直升飛機。至於大炮坦克之類的,是很難發揮作用的。但是在印度一方,情況則要好得多,他們的軍事運輸至少不需要像中國這樣穿過數千公里青藏高原,儘管在高山地區他們的軍隊同樣面臨無法展開的局面,但是至少在把軍事物資運送到戰區方面,他們占有絕對優勢。什麼意思呢?即中國在當時的條件下根本無法在後勤上保證長期大規模作戰。因此,假如中國不後撤,那麼回過神的印度就可以通過長期的小規模侵襲戰來消耗中國,中國實際上是很難確保不被迫後撤的,而這對於國家的聲譽是很大的損害。而主動後撤,算是給足了印度面子,印度在法理上難以找到繼續長期戰爭的條件,而中國則可以贏得沒有霸權野心的好名聲,是非常有利於團結對霸權主義深惡痛絕的第三世界國家的。因此,由於給養困難導致的主動後撤使中國避免了陷入長期被動局面的境地,是非常英明的。 2、美蘇的壓力和中國的核計劃 當時中國剛剛度過3年困難時期,國力空虛,而在1962年中印戰爭期間,美蘇及其集團都公開站在印度一方反對中國,如果戰爭長期化,在美蘇集團的支持下,中國很難在中印邊境地區維持長期的戰爭,而且可能面臨來自蘇聯的侵犯(當時蘇聯就重兵壓境使人不得不防)。因此通過主動後撤,不僅使印度失去了繼續戰爭的藉口,而且也讓蘇美集團無話可說,避免了陷入被動的局面。同時,中國當時正在全力以赴研製核武器,在這一過程中美蘇都在威脅要對中國“採取行動”,在這種情況下息事寧人,有助於核計劃在較小的風險下順利完成。我們設想一下中國前推之後並不後撤,與在美蘇集團支持下的印度交火,美蘇集團對中國所能採取的當然是更尖銳的對立態度,此時中國的核計劃受到打擊的可能性就要遠遠大於較和平的狀態。 3、中國打破封鎖走向世界的戰略需要 當時中國的處境是非常艱難的,一方面是西方集團的封鎖,另一方面是蘇聯集團的敵視,同時國內剛經歷3年困難時期急需恢復,因此中印衝突並不是當時中國的主要矛盾,中國需要爭取長期的和平發展時期來恢復和發展生產,增強國力。同時通過後撤而平息戰爭,中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息西方集團對中國的敵視,使強加在中國身上的邪惡的性質多少得到點澄清,有利於擺脫孤立的處境。實際上,中印邊境衝突後不久,1964年1月,中法之間就建立了外交關係,打開了中國與西方正式交往的大門。我們設想如果中國當時仍舊陷入與印度的持久戰爭中,這種局面是不會出現的。由於戰略目的的需要,不僅蘇聯,西方國家恐怕還會採取嚴厲的措施打壓中國為數不多的窮朋友,使中國更加孤立,對中國重返國際舞台的戰略是極其不利的。另外當時中國正在輸出革命,對於來自印尼之類的國家對中國試圖控制其國家的說法而言,主動後撤之類的也算是回擊。 總的來說,我認為給養上的困難是起根本性作用的原因,其他原因當然也很重要,後撤是服務於中國的總體的大戰略的,是有利於那個戰略的推行的,使中國避免了陷入被動,將之評價為英明決策是不為過的。毛澤東的英明偉大,不是我們這樣凡夫俗子所能洞悉的,因此我奉勸那些反毛者多積點德,不要總是信口胡說,還一副愛國者的可恥嘴臉。 至於現在,隨着青藏鐵路建設的展開,以及青藏公路的擴建(我出差的時候許多地方已經完工,車速可以達到100多公里/小時),再加上空中走廊,中國基本上會擺脫在給養上相對於印度的劣勢。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國已經具備了在短時間內將大量的現代化部隊集結到西藏並向印度推進的能力,不久的將來,收復失地的時機就會成熟。在戰略縱深上處於絕對劣勢的印度,何足懼哉!當某一天我們收復失地,肢解印度之後,也許才能真正體會毛主席後撤決策的偉大和英明——否則的話我們連藉口都沒有。 作者: 吾知吾不言 2002年1月4日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