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偉人情結—中華民族積弱不振的原因探討之二
送交者: 潘一丁 2003年05月16日10:13:14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不能留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這是一句在中國人心中十分“曖昧”的話,沒有人敢公開將它當做“座右銘”,私下裡卻又覺得它好象“臭豆付干”-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當然這又和中國語言文字的高度精練、概括能力分不開。有一句專用來吹捧去世的人的話曰“永垂不朽”,本意應該是指此人生前做了有利於民族和國家的大事,使得後人永遠記憶和懷念,絕對是指做好事得到的好結果。可能就是因為太“精練”的緣故,久而久之,忘記了其來龍去脈,只使人留下要“千古留名”的概念,而忽略其內涵的意義和標準,自然就形成了開頭的那句“名言”,因為這兩者都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可惜社會效果截然相反)。其結果是鼓勵了更多的個人野心家,他們或者素質和能力實在不足以成就利國利民的千秋大業,或者捨不得為事業犧牲自己的“七情六慾”,無不退而求其次,以求“異曲同工”的效果。他們的目的達到了,今天,中國偉人的偉大,竟然可以用他製造的社會災難來衡量了。

1970年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對美國記者斯諾說:“個人崇拜是必要的”。在接下來的年代裡,中國大陸如果不是在他的有意安排下,至少也是在他的鼓勵默許下,掀起對他的“個人崇拜”之風。很快就集古今中外,宗教、帝王和封建宗族之大成,其涉及面之廣、瘋狂程度之極、表現方法之荒誕和對社會造成的影響之深,絕對達到所前所未有的程度。以致到今天,無數親受其害的共產黨高幹和相當一部分知識分子,都還沒有膽量從他的陰影下走出來,只好以不恰當地誇大他個人的作用、迴避掩飾他的缺點和錯誤,來為自己過去的被動和尷尬作辯解。更不要說還有那麼多群眾,根本就忽略了去追究他這些年給自己和親人們帶來的劫難,反而自動將他升到“神”的地位去懷念膜拜甚至企圖再次得到他的“庇護”。真不能想象,在這種自願不平等的心態下,怎麼能去談論實行西方式的民主、自由和人權!

如果翻譯沒有錯的話(因為這句話我是從兩本外國人作的“毛澤東傳”中看到的),那就可以認為毛自己犯了一個認識上的錯誤:他沒有將“個人崇拜”看成是某種行為或成就的必然結果,卻當成是行為或成就的必要條件。對一個真正的英雄或偉人而言,由於所創造的有益於國家、民族或人類的顯著業跡,使人們為之對他產生崇拜,本是一件自然的因果關係。有如中國讀書人之對孔子、木匠之對魯班、人民之對岳飛,美國人之對華盛頓,世界之對愛因斯坦等,無一不是出自於對他們作出的貢獻的反應,而沒有人會說(事實也不可能),他們是先需要別人對自己產生“崇拜”,才得以完成“豐功偉績”的。這其實也是他們為事業付出代價(如犧牲了個人、家庭和親人的常規幸福直至寶貴的生命)後,所應得的一種“報酬”或補償,就像打工後應該得到工資、科學家因其成就獲得諾貝爾獎金一樣。只是層次境界是完全不同的,不僅不是所有人能做到前者那樣的事業,更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用自己常規的幸福去換取那種“報酬”的。我們在肯定“人生而平等”的同時,如果還承認實際會有某種差別的話,這就是其中之一。毛澤東就其個人在文學、政治、軍事等方面的突出才能以及對中國一個階段的歷史作用而言,獲得大眾相應的“崇拜”也是當之無愧的。如果到此為止,那麼一切都完全正常,他理應享受國人回饋給他的一份榮譽。

可惜的是,當毛澤東於49年正式取得統治中國的權力以後,沒有過多久,他的專制帝王式的個人野心就開始暴露出來,他所最終關心的,根本不是人民的福趾,而是如何實現自己要超越過去歷代封建帝王的個人“宏圖大業”。這在他所作的詩詞中,以及對待像粱漱暝、馬寅初等有名的知識分子和黨內的戰友“同志”們,出於關心人民、國家和黨的真正利益而提出的建議或批評所持的態度和具體回應,就足以證明上述結論。而發動文化大革命,則更是他經過反右、大躍進、公社化等多次“事與願違”的重大失敗,在領導層內威望受到損害,離心力加大,而作出的最後一搏。由於毛真正賴以成就奪取並鞏固國家大業的、包括國家主席劉少奇在內的大部分有經驗有能力的老幹部,都被打倒、整死或“靠邊站”。那些新上台的“造反派”們,破壞能力有餘,組織管理能力奇缺,毛惟一能靠他們去做的,就是將“個人崇拜”本末倒置地當做“股票”,來由這些人強行推到群眾手裡,希圖以這筆等於是詐騙來的“資本”作孤注一擲。結果,毛的實踐證明自己說的不是真理,只能以徹底失敗告終。他在歷史上的光輝,非但沒有因為文革增加絲毫的份量,倒反而使得人們有更多具體的事實來重新評價他的作為。

其實我們早就應該摘去毛澤東頭上的“神話光環”。將共產黨取得的那些成就歸功於他個人是錯誤的,中國共產黨過去曾有過的成功(這也是不可否認的),是一批優秀分子(當然也包括毛在內)集體智慧和能力進行共同創造的結果。正是這種合作和創造,使共產黨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克服種種困難,利用一切條件,最後終於打敗國民黨,取得統治中國的政權。建國以後,百廢待舉,在並不被世人看好的情況下,仍能穩步取得發展,其間雖也出現過由於毛澤東一意孤行所造成的重大偏差(如大躍進等),也因為有其他領導人事後的糾正彌補而得以屢次“逢凶化吉”。遺憾的是,毛本人惡劣的帝王心態,非但不能因此變得虛心一點,反而進一步懷恨在心,終於發動旨在“清君側”的文化大革命,幾乎置所有曾經同甘苦、共生死的“革命老戰友”於死地!

如果說文革還有一點用處的話,大概就是體現了“天理昭彰”吧。過去所有人都自願或不自願地,將一切歸功於毛澤東,險些就要成為“歷史定論”,讓他得以達到“貪天之功,居為己有”的目的!幸虧文革為我們提供了必要的最後一個事實,得以來完成如下的邏輯推論:加在毛澤東頭上的一切成就中,都有一批黨內同時代的優秀份子集體參與;毛作為領袖,過去就犯過重大決策錯誤,只是因為有其他領導人的事後彌補, 才得以“文過飾非” 的;文革的過程和徹底失敗的結果證明,如果毛一旦離開了那些幫他“消災解難”的戰友,他比起過去那些有點作為的帝王來,更顯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所以,除了應該承認、肯定他個人對中國歷史所起的部分、可能也是重要的作用外,中華民族沒有理由一方面全盤否定曾經凝聚過一部分精英人才、領導人民創立過一些算得上輝煌的成就的共產黨;卻對“應對這個黨的許多錯誤或罪行負主要責任”的毛澤東,反而產生什麼“個人崇拜”。這實在很不公平,也很荒謬!如果只考慮他給中國引起的震盪的能量,作為“崇拜”的標準,而不管是 “留芳”還是“遺臭”。那麼,中國人就再等着下一個更“偉大”的“偉人”來收拾自己吧,而希特勒或東條也就更有資格成為德意志和日本的“民族英雄”了!

(註:其它相關文字,請去網頁《新的里程碑》同名文字的鏈接流覽。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難道中國不是劣等民族嗎?
2002: 美國只想管人,不想被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