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送交者: 嘻嘻` 2010年10月29日08:29:10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代李敬業檄》全文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後於翬翟,陷吾君於聚。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鳴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藜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敬業皇唐舊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是用氣憤風雲,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 

    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復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漢地,或協周親;或膺重寄於話言,或受顧命於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勛,無廢大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唐 駱賓王 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

偽臨朝武氏者〔1〕,人非溫順,地實寒微〔2〕。昔充太宗下陳〔3〕,嘗以更衣入侍〔4〕。洎乎晚節〔5〕,穢亂春宮〔6〕。密隱先帝之私〔7〕,陰圖後庭之嬖〔8〕。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9〕;掩袖工讒〔10〕,狐媚偏能惑主〔11〕。踐元後於翬翟〔12〕,陷吾君於聚麀〔13〕。加以虺蜴為心〔14〕,豺狼成性,近狎邪僻〔15〕,殘害忠良〔16〕,殺姊屠兄〔17〕,弒君鴆母〔18〕。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19〕。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20〕;賊之宗盟〔21〕,委之以重任。嗚呼!霍子孟之不作〔22〕,朱虛侯之已亡〔23〕。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24〕;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25〕。

敬業皇唐舊臣,公侯冢子〔26〕。奉先帝之遺訓〔27〕,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興悲〔28〕,良有以也〔29〕;桓君山之流涕〔30〕,豈徒然哉!是用氣憤風雲,志安社稷〔31〕。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32〕,爰舉義旗〔33〕,誓清妖孽。南連百越〔34〕,北盡三河〔35〕,鐵騎成群,玉軸相接〔36〕。海陵紅粟〔37〕,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38〕,匡復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39〕,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咤則風雲變色〔40〕。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公等或家傳漢爵〔41〕,或地協周親〔42〕,或膺重寄於爪牙〔43〕,或受顧命於宣室〔44〕。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45〕?儻能轉禍為福〔46〕,送往事居〔47〕,共立勤王之勛〔48〕,無廢舊君之命〔49〕,凡諸爵賞,同指山河〔50〕。若其眷戀窮城〔51〕,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52〕,必貽後至之誅〔53〕。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聞。



【注釋】

〔1〕偽:指非法的,表示不為正統所承認的意思。臨朝:蒞臨朝廷掌握政權。

〔2〕地:指家庭、家族的社會地位。

〔3〕下陳:古人賓主相饋贈禮物、陳列在堂下,稱為"下陳"。因而,古代統治者充實於府庫、內宮的財物、妾婢,亦稱"下陳"。這裡指武則天曾充當過唐太宗的才人。

〔4〕更衣:換衣。古人在宴會中常以此作為離席休息或入廁的託言。《漢書》記載:歌女衛子夫乘漢武帝更衣時入侍而得寵幸。這裡藉以說明武則天以不光彩的手段得到唐太宗的寵幸。

〔5〕洎(jì記):及,到。晚節:後來。

〔6〕春宮:亦稱東宮,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後人常借指太子。

〔7〕私:寵幸。

〔8〕嬖(pì閉)寵愛。

〔9〕蛾眉:原以蠶蛾的觸鬚比喻女子修長而美麗的眉毛,這裡借指美女。

〔10〕掩袖工讒:說武則天善於進讒害人。《戰國策》記載:楚王夫人鄭袖對楚王所愛美女說:"楚王喜歡你的美貌,但討厭你的鼻子,以後見到楚王,要掩住你的鼻子。"美女照辦,楚王因而發怒,割去美女的鼻子。這裡藉此暗指武則天曾偷偷窒息親生女兒,而嫁禍於王皇后,使皇后失寵的事(見《新唐書·后妃傳》)。

〔11〕狐媚:唐代迷信狐仙,認為狐狸能迷惑害人,所以稱用手段迷人為狐媚。

〔12〕元後:正宮皇后。翬翟(huì—dì灰狄):用美麗鳥羽織成的衣服,指皇后的禮服。翬,五彩雉雞。翟,長尾山雞。

〔13〕聚麀(yōu憂):多匹牡鹿共有一匹牝鹿。麀,母鹿。語出《禮記·曲禮上》:"夫惟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這句意謂武則天原是唐太宗的姬妾,現在當上高宗的皇后,使高宗亂倫。

〔14〕,虺蜴(huǐ—yì毀易):指毒物。虺,毒蛇。蜴,蜥蜴,古人以為有毒。

〔15〕狎:親近。邪僻:指不正派的人。

〔16〕忠良:指因反對武后而先後被殺的長孫無忌、上官儀,褚遂亮等大臣。

〔17〕殺姊屠兄:據《舊唐書·外戚傳》記載:武則天被冊立為皇后之後,陸續殺死侄兒武惟良、武懷遠和姊女賀蘭氏。兄武元慶、武元爽也被貶謫而死。〔18〕弒君鴆(zhèn振)母:謀殺君王、毒死母親。其實史書中並無武后謀殺唐高宗和毒死母親的記載。弒,臣下殺死君王。鴆,傳說中的一種鳥,用其羽毛浸酒能毒死人。

〔19〕窺竊神器:陰謀取得帝位。神器,指皇位。

〔20〕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指唐高宗死後,中宗李顯繼位,旋被武后廢為廬陵王,改立睿宗李旦為帝,但實際上是被幽禁起來(事見《新唐書·后妃傳》)。二句為下文"六尺之孤何在"張本。

〔21〕宗盟:家屬和黨羽。

〔22〕霍子孟:名霍光,西漢大臣,受漢武帝遺詔,輔助幼主漢昭帝;昭帝死後,昌邑王劉賀繼位,荒嬉無道,霍光又廢劉賀,更立宣帝,是安定西漢王朝的重臣(事見《漢書·霍光傳》)。作:興起。

〔23〕朱虛侯:漢高祖子齊惠王肥的次子,名劉章,封朱虛侯。高祖死後,呂后專政,重用呂氏,危及劉氏天下,劉章與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合謀,誅滅呂氏,擁立文帝,穩定了西漢王朝(事見《漢書·高五王傳》)。

〔24〕"燕啄皇孫"二句:《漢書·五行志》記載:漢成帝時有童謠說"燕飛來,啄皇孫"。後趙飛燕入宮為皇后,因無子而妬殺了許多皇子,漢成帝因此無後嗣。不久,王莽篡政,西漢滅亡。這裡借漢朝故事,指斥武則天先後廢殺太子李忠、李弘、李賢,致使唐室傾危。祚,指皇位,國統。

〔25〕"龍漦(lí利)帝后"二句:據《史記·周本紀》記載:當夏王朝衰落時,有兩條神龍降臨宮庭中,夏帝把龍的唾涎用木盒藏起來,到周厲王時,木盒開啟,龍漦溢出,化為玄黿流入後宮,一宮女感而有孕,生襃姒。後幽王為其所惑,廢太子,西周終於滅亡。漦,涎沫。

〔26〕冢子:嫡長子。

〔27〕先帝:指剛死去的唐高宗。

〔28〕宋微子:微子名啟,是殷紂王的庶兄,被封於宋,所以稱"宋微子"。殷亡後,微子去朝見周王,路過荒廢了的殷舊都,作《麥秀歌》來寄託自己亡國的悲哀(見《尚書大傳》)。這裡是李敬業的自喻。

〔29〕良:確實、真的。以:緣因。

〔30〕桓君山:東漢人,名譚,光武帝時為給事中,因反對當時盛行的讖緯神學,而被貶為六安縣丞,憂鬱而死(事見《後漢書·桓譚傳》)。

〔31〕社稷:原為帝王所祭祀的土神和穀神,後借指國家。

〔32〕宇內:天下。推心:指人心所推重。

〔33〕爰:於是。

〔34〕百越:通"百粵"。古代越族有百種,故稱"百越"。這裡指越人所居的偏遠的東南沿海。

〔35〕三河:洛陽附近河東、河內、河南三郡,是當時政治中心所在的中原之地。

〔36〕玉軸:戰車的美稱。

〔37〕海陵:古縣名,治所在今江蘇省泰州市,地在揚州附近,漢代曾在此置糧倉。紅粟:米因久藏而發酵變成紅色。靡:無,不。

〔38〕江浦:長江沿岸。浦,水邊的平地。黃旗:指王者之旗。

〔39〕班聲:馬嘶鳴聲。

〔40〕喑:(yìn陰)嗚、叱咤(zhà炸):發怒時的喝叫聲。

〔41〕公等:諸位。家傳漢爵:擁有世代傳襲的爵位。漢初曾大封功臣以爵位,可世代傳下去,所以稱"漢爵"。

〔42〕地協周親:指身份地位都是皇家的宗室或姻親。協,相配,相合。周親,至親。

〔43〕膺(應yìng):承受。爪牙:喻武將。

〔44〕顧命:君王臨死時的遺命。宣室:漢宮中有宣室殿,是皇帝齋戒的地方,漢文帝曾在此召見並咨問賈誼,後借指皇帝鄭重召問大臣之處。

〔45〕一抔(剖póu)之土:語出《史記·張釋之傳》:"假令愚民取長陵(漢高祖陵)一抔土,陛下將何法以加之乎?"這裡借指皇帝的陵墓。六尺之孤:指繼承皇位的新君。安在:有本作"何托"。參閱前注〔20〕。

〔46〕儻:通"倘",倘若,或者。

〔47〕送往事居:送走死去的,侍奉在生的。往,死者,指高宗。居,在生者,指中宗。

〔48〕勤王:指臣下起兵救援王室。〔49〕舊君:指已死的皇帝,一作"大君",義近。

〔50〕"同指山河"二句:語出《史記》,漢初大封功臣,誓詞云:"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這裡意為有功者授予爵位,子孫永享,可以指山河為誓。

〔51〕窮城:指孤立無援的城邑。

〔52〕昧:不分明。幾(jī機):跡象。

〔53〕貽(yí怡):遺下,留下。後至之誅:意思說遲疑不響應,一定要加以懲治。語見《周禮·大司馬》,原句為"比軍眾,誅後至者。"

“討武檄”篇名考

 

    近年來某些出版物中,多將駱賓王的“討武檄”名為《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此說訛謬。筆者就駱賓王所作的討武檄文篇名予以考證,一辨其偽,以期引起人們注意,不致於以訛傳訛。駱賓王於光宅元年九月在揚州起草那篇檄文之時,追隨的是李敬業反武則天,而非徐敬業,是時還沒有“武曌”之名,故檄文篇名不當為“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今從兩個方面進行考辨。

    一、光宅元年九月在揚州舉兵反武氏是李敬業,非徐敬業

    光宅元年九月,與唐子奇、杜求仁、駱賓王等在揚州密謀舉事起兵的只有李敬業之名,當時還沒有徐敬業之稱。此事還得從敬業祖父說起。李敬業祖李,本姓徐,名世,字懋功,生於隋開皇十四年(594),唐曹州離孤(今山東菏澤市西北李集莊)人,徙居衛南(今河南滑縣東),家富,多僮僕。隋大業末,投奔翟讓為首的瓦崗軍,後與浚儀(今河南開封市)人王伯當說服翟讓,推李密為主,瓦崗軍據瓦崗寨(今河南滑縣東南五十里瓦崗寨鄉)。武德初,徐世繼李密投唐,授黎州總管,右武候大將軍,封曹國公,高祖李淵賜姓李,從此始為李姓。李世於武德四年(621)從李世民平竇建德、王世充,又破劉黑、徐圓郎等,皆有戰功。李世民即位,是為太宗,任并州都督。貞觀三年(629)與李靖平突厥,後改封英國公,守并州十六年戍疆,太宗比之為長城。為朔州道行軍總管,破薛延陀。後從太宗征高麗,任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攻克蓋牟、遼東、白崖數城。高宗李治即位,召為相,永徽中,因避太宗諱,去“世”字,改單名,此後就一直名李。高宗擬廢掉王皇后,立武氏為後,因長孫無忌、諸遂良等大臣反對,未決,召李問之,曰:“此陛下家事,何須問外人。”帝意遂決,總章元年(668),高宗復發兵征高麗,詔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兵二萬討之,破平壤城,俘其主而歸。翌年十二月卒,陪葬昭陵皇家墓地。(見《唐書》卷九十三·李傳;《中國歷史大辭典·隋唐五代史》)

    早在唐武德初,原徐世即已為李姓,後易名李。其子李震,終桂州刺史。李震子敬業、敬猷。可見敬業祖父已為李姓,敬業當然順理成章自出生就姓李。李敬業少時從祖李征戰。後襲英國公爵,為眉州刺史,嗣聖元年(684)坐贓,貶柳州司馬,失職怏怏,遂客居揚州。公元684年共有三個年號,嗣聖元年僅用正月一個月,至二月戊午日(初六)止;二月己未(初七)改為文明年號,九月甲寅日(初六)武則天臨朝稱制,大赦天下,改為光宅年號,故嗣聖元年即文明元年,也即光宅元年,(《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唐紀十九。)

    李敬業在揚州舉兵是在武則天臨朝稱制以後,時間在光宅元年九月初六日以後,“敬業等人乘人怨,謀起兵”。駱賓王代李敬業起草檄文,傳檄州縣,斥武氏過惡。所以這時駱賓王及朝野之眾皆知李敬業其人,而無徐敬業,檄文怎麼會“為徐敬業”而寫呢?

    當武后看到檄文後,於十月甲申(初六)詔李孝逸為揚州大總管,李知十、馬敬臣為副,率兵三十萬,討伐李敬業。武后余怒未消,於十月丁酉(十九日),追削李敬業祖父官爵,並挖掘墓冢,砍斫棺木,除屬籍,恢復徐氏本姓。(見《新唐書》卷九十三·敬業傳。《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則天后光宅元年)。

    所以敬業是光宅元年十月十九日以后姓徐,為徐敬業,而在十月十九日以前,其真名實姓是李敬業。那麼在九月賓王起草討武檄時,應該是代李敬業,而不是“為徐敬業”。

    二、光宅元年尚無“武”之名,駱賓王不可能以“討武”為檄文名

    駱賓王寫討武后檄是光宅元年(684)九月,是年還沒有“武曌”之名,某些出版物中“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實為訛誤之作。

    武則天(624——705),即武后,武士女也。唐初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十里舊城莊)人,十四歲時太宗李世民召入宮,封才人,賜號武媚,太宗崩,入感業寺為尼,永徽初,高宗李治復召入宮,封為昭儀,六年(655)立為皇后,世稱武后。

    “曌”字,是武氏於載初中(689)造出來的字,時共造十二個字,“曌”乃其中之一,武氏遂作為己名。載初元年亦即永昌元年(689)。武氏改永昌元年十一月為載初元年正月,是月,鳳閣侍郎宗秦客,造十二個字以獻武則天,則天就自名為“曌”,從此始有武之名。宗秦客,乃河東浦州(今山西永濟市西南二十四里蒲州鎮)人,是武則天堂姐之子,造十餘個奇特字的作俑者,實為稱呼武則天姨媽的宗秦客。

    那麼,載初元年(689)始有武之名,此時距李敬業揚州舉兵的光宅元年(684)九月已五年,遲五年才造出來的“曌”字,怎麼會用在揚州舉兵時駱賓王寫的檄文篇名上?駱賓王當時草檄根本就沒有“武曌”之名,不要說賓王,就是滿朝文武、普天下百姓皆無人知有“武曌”名字,所以駱賓王起草討武檄文時,不可能題名為“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因為在光宅元年九月揚州舉兵時,不存在“徐敬業”與“武曌”這兩個名字。

     也有人將此文名《代徐敬業傳檄天下文》。

    考唐郗雲卿《駱賓王文集》宋刻本卷十,其檄文篇名為《代李敬業檄》。未言“徐敬業”,也未出現“武”之名,這是符合史實的。

 

 

                                       《代李敬業檄》全文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後於翬翟,陷吾君於聚。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鳴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藜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敬業皇唐舊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是用氣憤風雲,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 
    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復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漢地,或協周親;或膺重寄於話言,或受顧命於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勛,無廢大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李氏神秘莊園之迷茫
2009: 蘇明評論:中共更處風雨飄搖 君子不立
2008: 馮驥才:《一百個人的十年》
2008: 我嚴重懷疑,華爾街的巨貪能胡作非為,
2007: 椅子改變了漢民族文化(震撼)
2007: 駁斥馬悲鳴在西藏問題上的謬論
2006: 從文革歷史討論說到今日大趨勢和吾人的
2006: 中國金融改革:防西醫應如防洪水猛獸
2005: 淫蕩是人性、本性、幸福、自由、權利
2005: 亡國頌亡國再頌 論亡國三篇連載(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