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Annie: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彈指一揮間
送交者: 特別策劃徵文 2011年03月04日16:19:2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三十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作者:Annie Song

改革開放到現在,三十年間,多少故事每每回憶起來不勝感慨。1980年的時候,我剛剛從縣城轉到省城的中學,過節時候,母親把一些票拿出來,我和父親去商場購買副食品,只有過年過節才有機會吃得一些魚肉,所以從小我們幾個孩子就特別盼望着過節。平時買糧食也是拿家裡的糧本去糧站,按照家庭人口供應糧食。改革開放的政策如同春風 吹拂大地,大街小巷的零星商店裡,有很多港台流行歌曲在播放。但是在學校里,老師們說了,那都是靡靡之音,是不健康的思想方式的表現。每天早上,教導主任在校門口專門盯着,有同學穿牛仔褲或者高跟鞋,立刻被要求回家去換下來。有一天,一向簡樸的我 居然也被教導主任點到,說我的兩個辮子有點長,要求剪短成兩把刷子式樣。幸好我平時學習成績優秀,換了一些成績不好的同學,一定要被上綱上線到思想品德的高度了。母親總是用布票買一些布匹自己做衣服,有限的幾元零 用錢我都買了校門口的明星照片。

到了大學,學校每年發放糧票,男生女士一視同仁,最後往往是男生不夠吃,女士吃不了,而每年的糧票到年底會作廢的,所以女 生們總是到了期末扮演“樂善好施”的角色,把多餘的糧票贈送男生。有時候學校周圍有些小商販,同學們就用多餘的糧票換了烤地瓜之類的零食。一年的生活費400元到了年底還有節餘,每年寒假和暑假,用學生證買半價的火車票回老家。大學校園是自由的,到處是講座,各種研討會,座談會邀請人去參加,沒有人再限制我們的穿衣,打扮,可以聽自己喜歡的歌,不再擔心被扣帽子。輔導員也更像朋友而不是過去中學裡嚴厲的老師。聽到高年級的同學在談論海南,深圳...... 有人不服從分配去了那裡,那邊簡直就是傳奇...... 當然還有外企,還有出國留學......。

畢業分配以後,不安分的同事有的辭職下海了,有的自費出國留學了,當然還有公費出國的,還有的去了外企。那時轉換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剛畢業的大學生,國家投入了很多培養出來不能那麼容易說走就走啊。所以很多單位都有賠償金的要求,幾千元在現在是個小數字,而那時大多數人月工資不過幾百,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很多因為拿不出來這筆錢,只好放棄自己的理想,老老實實留在 分到的單位為 國家的改革開放事業作貢獻了。

六四是近現代中國史中的一個里程碑事件,雖然國內大多數公開的媒體上不允許提到這個事件,但是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無從迴避也無法迴避。六四之前,經濟體制的改革洶湧澎湃,但是發展到一定程度就遇到了政治改革的瓶頸。高層和民間有些力量試圖突破這個瓶頸,但是無功而返,從此政治與經濟上的背離越發嚴重,屬於典型的“打左燈,向右轉”的做法,說一套做一套,政治上高喊“社會主義”,實質上的做法是“資本主義”但是在體制上又沒有實現完全的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競爭機制,所以最後就是不倫不類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民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是自古以來社會變革的原因,而這些原因還在困擾着今日中國。我們不能否認中國經濟自從開放以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這些成績的背後是以犧牲光大農民階層利益為代價的。中國百姓以勤勞善良著稱於世,但是國家的經濟政策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犯他們的利益,當他們最終被剝奪的一乾二淨的時候,那就是新一輪社會動盪與變革的成因。

從新中國成立那時起所建立的戶籍制度,把光大農村階層打入了萬劫不復的被剝削被壓榨的深淵。時至今日,當所有的行業和企業都是實現市場競爭時,唯獨農民的勞動成果還在實行計劃經濟。農民地里的產出,都是按照國家的計劃收購價格銷售給國家,多餘的才能銷售給市場,而市場價格又不可能離開國家的計劃收購價格太遠,所以農民一年的辛苦勞動很多時候只夠溫飽,根本沒有多餘的錢來供養孩子讀書或者擴大再生產。國家進一步改革了對大學生的畢業分配辦法,讓他們自謀出路,很多農村的孩子一輩子就被埋沒了,沒有城市裡的工作崗位就沒有城市戶口,就不得不回到農村繼續務農。

大中城市的高收入高物價,導致那裡的通貨膨脹,而光大農村地區的低收入,低消費,造成那裡的通貨緊縮。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社會矛盾越積累越多。當然國家也採取了很多平抑房價等調整政策,但是因為貨幣超發的嚴重後果,通貨膨脹已經很難從根本上有效被控制了。因為所有的政策法律法規都是保護有權有勢的階層,令富者愈富,窮者愈窮。很多年以前有一位革命家說過“中國的問題是農民的問題”,現在問題依然如故。現在的農民更加弱勢,因為沒有人代表他們的利益在說話,很多人在困苦的掙扎中自生自滅。他們是金字塔最底端的一群,他們所創造的巨大的社會財富被計劃經濟的手給掠奪了,而這個社會還在口口聲聲地辯解說 自己是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這就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社會國富民窮的實質!

體制改革中的不公又體現在權貴階層利用相關政策,大肆搜刮國家財富。原來的國營企業,一夜之間要變成私有制股份制,原有的黨委書記等負責人搖身一變,成了企業的董事長等,西方企業的董事是合法的出資人,而中國體制改革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國營企業董事們,根本沒有任何出資,卻一下成了企業的主人。各級的重要職位都是上級任命,只有下屬的次要職位是供自由競爭上崗的,行業間也是如此。國營企業壟斷了大部分重要的盈利行業,民營企業根本在資金,規模,效益上無法與之競爭,而國家又以種種理由阻擋外資進入競爭,所以國內的經營環境應該是官僚資本主義,大多數有關係有背景的人的職位是不需要競爭的,同樣大部分有後台有勢力的企業也是不可與之競爭的。

是的,中國進步了很多,取消了糧票,副食品票證等,物質極大地豐富了。比起北韓等更加極左保守的國家,中國國民應該感到慶幸了。但是在這全民皆商的時代,官僚階層的腐敗橫行讓任何有良心的人深深地無奈。每當看到邊遠地區的水旱災害,天災人禍,每一個有一點兒正義感的海內外人士是否在"哀民生之多艱"?再對比大城市裡奇高的房價物價,高官們的一擲千金,身在海外的華人如我輩,縱然愛國,又從何處入手?希望國家在實現現代社會"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上有所作為,而不是把光大農村階層逼得走投無路,最後走到揭竿而起的地步。

時光飛逝,三十年過去了,我的小孩轉眼已是和我當年一樣的年紀,不同的是他們趕上了這個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他們在玩QQ PSP,他們有吃不完的零食,大把大把的零用錢,有崇拜的偶像,但是他們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們好像也沒有機會吃什麼苦。不知道這是他們的福氣還是悲哀?很多人認為中國近些年經濟高速發展,但是信仰卻出現危機,真的希望國家富裕了,整個社會可以“倉廩實而知禮節”!也希望國內可以以更加寬容的態度對待佛教基督教等其他信仰,而不是唯馬列主義是尊,更何況中國現階段的所作所為已經和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相去甚遠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韓寒:我敢說情色日記局長是位好幹部
2010: 民主是刺向毛左謊言要害的殺手鐧
2009: 抗議天下論壇,扼殺言論自由
2009: 文革讓我我學會了什麼?
2008: 懷舊故事《小蓮姐姐》
2008: 假如“奧林匹克之父”在世……
2007: 這次中國工黨二大的幾點顯著優秀之處
2007: 胡錦濤必須衝下山去(二)
2006: 一個海外異議分子對兩會的牢騷
2006: 陳水扁是如何迫使華府讓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