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救火員蘆笛 - 讀貼散記
送交者: 秋實 2003年08月30日13:33:1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整整八十年前,在那場禍延中國半個多世紀的放火燒荒式大革命的前夜,胡適、丁文江等一批信奉政治改良的“反革命”分子憂心沖沖,試圖挽回狂瀾。他們組織“努力”社,倡導“好人政治”。丁文江提出從政兩條標準:一是要有操守,一是要在自己的職業上站得住,絕不靠政治吃飯,絕不當職業政客,更不做職業革命家。當時丁文江有句名言:我們是救火的,不是放火的,更不是趁火打劫的。

  不知怎的,近來我讀蘆笛先生的文章,腦海里總是不自覺地想起丁文江先生和他的這句名言:我們是救火的,不是放火的,更不是趁火打劫的。當我決定寫篇文章談談我讀蘆笛文章的個人感受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個題目:救火員蘆笛。

  佛典中有個鸚鵡濡羽救火的故事:“昔有鸚鵡飛集陀山,乃山中大火,鸚鵡遙見,入水濡羽,飛而灑之。天神言:爾雖有志意,何足雲哉?對曰:常僑居是山,不忍見耳!” 我的印象中,蘆笛象煞了這只不忍見故鄉焚於烈火的鸚鵡,不計成敗,哪兒火大就往哪兒趕,全然不顧自身被燒得焦頭爛額。

  當台海風雲突起,網上一片喊殺之時,他站出來大聲疾呼,痛陳同胞相殘之不智不義,至今仍被不少人罵為台獨走狗。當民族自大和仇外思潮如濁浪排空之時,他寫下一篇篇震聾發憒的《醜陋大陸人》系列,又被不少人斥為數典罵祖,被罵為洋奴。當網上重蹈放火燒荒式大革命的思想有匯成潮流的危險之時,他成了暴力革命的堅決反對者和偽民運的激烈批判者,於是他又被罵成了專制幫凶。蘆笛仿佛永遠被大火所環繞,是漩渦的中心,是爭論的焦點。

  在這大火燎烤中,在這漩渦飛轉中,在無數的斥責、謾罵、人身攻擊和惡意戲弄中,蘆笛儘管偶爾被攪得有些昏頭,有些失態,有些令人遺憾的打架鬥氣文字寫出,但他很快就會恢復理智、清明與自信。讀蘆笛的重頭文章,最令我拍案叫絕的是,他用慷慨激昂、飛揚靈動的文字敘述道理,如飛流直下、一泄千里,如巨浪拍岸,排山倒海,如晨鐘暮鼓,直叩心弦,然而其邏輯卻是驚人的嚴密,思想卻是驚人的冷靜,論證卻是驚人的細緻。熱血與冷智,一身而二兼,不僅網上無人能出其右,就是環顧當今中國學者,恐怕也少有能與其並肩者。

  依我淺見,蘆笛近作中最能體現這個特點的,要數他那篇令很多人都感覺不舒服的《重釋“民主恩賜論”》了。說實話,初一聽“民主恩賜”這幾個字時,我感到不舒服;初一讀到蘆笛徹底否定暴力革命的文字,我的第一衝動就是要設法反駁。人在受盡欺壓,忍無可忍的時候,揭竿而起,革命反抗,自古以來就有其無可質疑的道德上的正當性。而且,正是人民在忍無可忍時起而造反的威脅,構成對統治者的最後約束。就連鼓吹改良、反對革命的胡適、丁文江,當年還曾對農民在重壓之下參與共產革命寄予深切同情,儘管他們理念上堅決反對共產黨那一套。

  但是,細讀《重釋“民主恩賜論”》,可以發現蘆笛並未否定人民革命的神聖權利。他的全部論證所要徹底推翻的,是那些革命家和政客煽動人民起來造反革命的特定理由與邏輯。他首先給出了“民主恩賜論”精確定義,指出你死我活的鬥爭哲學的誤區。緊接着,他一方面指出統治者有可能並且願意在不危及自身生存的前提下作出讓步,而這種讓步的空間和效果都是極為巨大的,近百年來中國所取得的重大進步,絕大多數都來源於此。另一方面他又指出你死我活式的鬥爭只可能招致統治者的殘酷鎮壓,使人民遭受無辜犧牲。權衡利弊,在當今中國,一個負責任的知識分子應不應該煽動人民起來進行你死我活式的鬥爭,已經不證自明。正如蘆笛所言:“如果明知革命只能帶來災難,卻還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僅僅因為人民有神聖的鬥爭權利,就煽動民眾跳進火坑去,那才真正是喪天良。” 

  我發覺,如此謹嚴細密的邏輯,如此悲天憫人的心腸,一個人只要用理智而不是用情緒思考,是很難不被說服的。

  確實,讀蘆笛文章,在嘻笑怒罵、痛快淋漓同時又邏輯謹嚴的文字後面,我常常感受到他那悲天憫人的心腸和中正平和的立場。熱情而不狂熱,激切而不過激,冷靜而不冷血,深刻而不刻薄,是蘆笛文章第二絕。此一絕,就是在《關於“掃蕩偽民運”的戰略思考與建議》一文對六四精英的嚴厲批判中,也有表露。

  中文網上,批判六四精英、反對“暴民文化”的,不乏人在。批判六四精英,有人一味用惡意猜測,甚至虛構出學生領袖和境外勢力故意製造大流血大對抗的動機和行為;批判“暴民文化”,有人把駐着拐杖和平請願的垂老夫婦,比作武裝占領公共設施並且襲警的的暴民,認為警察有權鎮壓;等等。看得出有些人是想學蘆笛,然而缺了蘆笛的修養、學識與人道立場,只能流於刻薄毒辣而不自知,實在令人感到可惜。

  蘆笛對六四精英的批判,批的是學生領袖中黨文化的毒太深,一方面是缺乏政治責任和政治智慧,一味採取你死我活的鬥爭方式,輕舉妄動,不知妥協為何物,另一方面又抱有天真的幻想,以為軍隊不會對平民開火,縱容甚至鼓動平民去堵獸兵,結果造成無辜者喪生的流血慘禍。最讓人痛恨的是,其中一些人事後竟沒有良心不安,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些批判雖然嚴厲而且深刻,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刻薄、冷血與毒辣,有的只是蘆笛先生從未放棄的那付悲天憫人的人道立場,有的只是字裡行間處處流露出來的沉重的責任感。

  寫到這裡,不禁又想起了丁文江。這位從不向流俗低頭的獨立知識分子,寫過一篇“少數人的責任”,提倡的就是這樣一種政治責任感。他四十歲的時候,感到能夠為國家做事的時間不多了,從此更加拼命地工作,直到十年後因公殉職。從蘆笛先生無日無夜一篇接一篇寫文章救火的作為中,我感到他似乎有一種與丁文江先生類似的責任感與衝動。

  鸚鵡濡羽救火,“天神言:爾雖有志意,何足雲哉?對曰:常僑居是山,不忍見耳!”

  蘆笛先生,請多保重。

2002年3月25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如果中國實行了西方民主制
2002: 把中國一刀切成七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