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理性文字後面不一定是理性思考
送交者: 夢回大清 2002年01月29日16:09:1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作為理工科出身的歷史愛好者,自感在文學和文化功底上不如你。但對歷史的思考並不因此而大打折扣。一個人對自己民族的熱愛是注入在自己的血液中的,也正因為如此,當一個人要作出不利於本民族的歷史結論時,要受到內心矛盾的撞擊,要拿出極大的勇氣,基於這一點,很多人不喜歡余秋雨先生,也正基於這一點,我佩服余秋雨先生。同樣的道理,人們在思考時,會或多或少的傾向於有利於本民族的結論,即使是自以為很理性的思考者,亦難以擺脫這樣的傾向。所以,我相信你在寫下你的文字時,是儘量理性的,但在我看來,依然是有民族傾向的。包括被你描述為“文化眼光很有限”的余秋雨先生,我依然能感覺到其文字間對漢民族的民族傾向。

我出生在東北,長在華北,在北京上的大學(一般院校,不值得一提)。由於種種原因,我從小一直以漢族自居,並且(現在想來)是一個頗有大漢族主義傾向的人,如果這樣一直下去,也許今天那些詬病元、清的貼子中就會有一篇是我寫的。然而在大學時,我卻得知我有一半的滿族血統時,我的整個思考都發生了極大的轉變,我自己都驚訝於民族性對於一個人思維的巨大影響,我開始重新思考以前奉為真理的種種結論(主要是對清朝的認識和評價),才發現很多結論——包括歷史課本上的結論——並非無懈可擊的。好在我還有一半的漢族血統,這使我不至於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你可以回頭再看看我的兩篇貼子——更多的是對元、清的辯護,而不是對漢族王朝的貶低或否定——可惜這已經被許多大漢族主義網友視為異類了)。所以我在現在看到種種抨擊元、清的貼子極其種種論點時(包括流行的元、清妨礙了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等等),並不感到陌生,因為那也是我曾經深信不疑的觀點(當然我現在感到很可笑)。我說這些,並不是要證明我站在觀察歷史的更高點,而是想說現在很多看上去很理性的歷史結論,其實並非那樣理性,如果換一種民族性的根基,可能會面目全非。說得白一點,如果大別山兄是蒙族或滿族或別的民族,可能會得出和你現在不同的結論;如果中國現在是一個蒙族或滿族或別的民族占大多數的國家,肯定會寫出和現在完全不同的歷史課本——你先別急着否定,畢竟像我所經歷過的思維大轉變不是每個人都有幸經歷的。

現在我還是回到我們這幾天一直在討論的貼子《元、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王朝之一》。

其實我和你一樣,在論壇上更多地是作為看客,畢竟開卷有益嘛。然而論壇上愈刮愈甚的反元與反清貼子卻使人感到很不對勁,因為大部分這樣的貼子實在談不上推敲歷史,倒很符合你所說的“信口開河的情感宣泄”(記得有一篇貼子居然將裹小腳歸結是滿族的習俗)——而我能深深地感到這樣的“宣泄”對蒙族和滿族同胞是一種多麼大的傷害。終於有一天,在看完文楨元寫的《找回我們的文明,找回我們的自豪》後實在忍不住了,覺得要寫點什麼,於是便有了《元、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王朝之一》。

坦白地講,當初寫這個貼子時,確實帶有一種“義憤”的情緒。就我自己認為,說元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王朝之一確實有點勉強(但我認為清朝確實是)。我與你不同,我的興趣點更多地是在清朝,你回顧一下我的貼子,更多地也是寫清朝。又由於寫貼子的目的是為了打擊一下大漢族主義的囂張氣焰,所以貼子寫得並不辨證,沒有什麼歌頌漢族文明的內容。其實我很以漢族文明為驕傲,如果要我以此為題來寫,恐怕我會寫得更多。但問題不在這裡,問題是中國的文明到底是什麼,是哪裡來的,要到哪裡去?而答案我以為就是我引用的那句話:文明不是某個民族的發明,而是所有民族相互學習的結果。漢族文明不用說占中國文明的很大一塊,但如果閉門造車,漢族文明也不會發展到今天(恐怕就不會有漢族文明了,因為漢族文明的形成就是建立在先秦文化融合的基礎上),將來也不會有發展。生物學上有“雜交出優勢”,文明上也有類似的現象。前段時間許多網友還在為李世民的鮮卑出身爭論不休,其實沒有很大意義,因為李世民的血統不重要,重要的是唐王朝的繁盛正是建立在民族與文化融合的基礎上,就像漢王朝的繁盛建立在先秦民族與文化融合的基礎上一樣。以此推論,我得出蒙族與滿族入主中國的一個重要意義就在於為中國的文明注入了新鮮血液與活力(打擊漢族正統思想與對少數民族的歧視是另一個方面,已有公論,不用多說),當然這是一種客觀影響,而並非他們的主觀意圖(就像李世民虛心納諫的最本質目的恐怕不是為了“振興中華”,而是為了維護與壯大李家王朝)——這樣說很抽象,但說具體了又是一個很大很複雜的論題,也不是我個人力所能及的。但請相信,我從來沒有認為“元朝的蒙族人和清朝的滿族人代表了先進的文化力量”。如果你有那種感覺,那是誤解。至於你說的這種相互學習成功還是不成功,那是另外一回事(肯定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成功的地方),能夠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巨大進步。洋務運動對西方的學習顯然沒有明治維新對西方的學習更成功,但比起閉關鎖國與自然經濟,洋務運動是一個巨大進步。

“資本主義萌芽”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我個人以為這是國人的一個美麗幻想,或曰之為“空想資本主義”。從我最熟悉的科技來說,大部分中國人顯然是受宣傳影響,高估了中國歷史上的科技成就。為什麼這樣說呢?中國歷史上是有很多發明創造,但總體看來,這些發明創造或是在生產中的偶然發現,或是基於經驗的積累,而沒有形成以公理、定理為基礎的科學體系,《九章算術》中主要都是一個一個的應用題和具體解法,卻沒有從中抽象出數學原理,與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的意義根本不可同日而語。所以中國古代一直沒有形成專門的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正如竺可楨先生說的:中國古代只有技術,沒有科學。這樣的科技狀況在西方處於中世紀黑暗時還可輝煌一陣,但沒有什麼發展潛力(所以近代科學沒有在古代中國發展起來)——這是中國科技的先天不足,並非你所說的600年停滯——更不可能促進資本主義發展或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足夠的生產力保障。所以從科技上來說,宋代距離資本主義的發展還差得很遠很遠,倒是清代對西方科學學習得較多一些。當然科技只是一個方面,政治的因素也很重要,我們知道英國的資本主義正是從英王被迫在《大憲章》上加蓋國璽後確立起來的,從這點說,中國古代任何一個王朝都不具備發展資本主義所需要的憲政與自由基礎,宋朝、明朝也不例外。經濟上,大規模的商業活動確實是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一個重要條件,但不一定會順理成章地導致資本主義,希臘、羅馬時期地中海的貿易很發達,但那是奴隸社會,中國的江南織造也是一個例子,實際上在江南還未完全從明末的戰爭中恢復過來時,清朝已經完全恢復了江南織造,而且生產規模都較明朝大得多,但與中國其他朝代重農輕商一樣,中國的大規模工商業活動始終逃脫不了官督民辦的命運,宋朝的專業行會也與官府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這樣的工商業是難於形成推動資本主義發展的獨立勢力的。馬克思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以中國在科學技術上的先天缺陷,中國實際上是很難搶到發展資本主義的頭彩的,除非中國能積極的與別的民族交流學習——這再一次證明了我所說的民族與文化融合的重要。所以,對於人們所說的明朝,甚至宋朝,有資本主義萌芽,我實在不敢苟同。

所謂600年停滯期的說法也只是一家學說,但這個學說顯然是建立在一個很值得懷疑的基礎上:那就是以西方的發展為座標系——當我們先進於西方時,我們便認為是發展,而當我們落後於西方時,便認為是停滯。漢唐很幸運,正趕上西方漫長黑暗的中世紀,再加上本身的內政外交搞得不錯,被封為中國的大發展時期;元明清比較倒楣,正趕上西方文藝復興與近代資本主義勃發的時候,農業經濟的發展速度自然趕不上工業革命的步伐,被貶為中國的停滯期——對於這樣的歷史觀,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實際上,我更傾向於把中國看成一個整體,而不是一個一個割裂的王朝,因為中國內在的文明與文化是連續的,元朝也好、明朝也好、清朝也好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同朝代之間有複雜的繼承、發展關係(如明朝服裝繼承唐制,然而這兩個朝代卻隔着很長的時間),前代王朝對後代王朝有複雜的影響。元、清的民族融合與交流學習也是很複雜的,並不是能夠清楚的說明這個是漢族的,那個是蒙族的,那個是滿族的。旗袍最早是滿族服裝,但袍服本身又是從漢族服裝發展來的,與西裝比起來,你就能看到旗袍與漢族服裝的相似。所以,把元代與清代取得的成就簡單地全部歸結為漢族文明的延續,就像把漢代取得的成就簡單地全部歸結為秦國或楚國文明的延續一樣可笑。類似地,把一切進步與發展的成績都算在漢族頭上,把一切落後與衰退的罪過都算在少數民族頭上,這與我們今天說到國家貧窮落後就歸結為帝國主義的掠奪一樣,都是不敢正視現實的懦夫表現,而且也帶有點大……主義的味道。

不知不覺寫了這麼多,但我還是覺得意猶未盡。因為我們看問題的出發點和衡量事物的標準實在是有很大的差別,我挑戰的不只是你的結論,很多時候更是你思維方法,甚至是你認為理所當然的公理,這是由各自的民族性和人生經歷決定的。好在我還是從小在漢文化中長大的,曾經有過與“純漢人”(實際上根本不存在什麼純漢人)一樣的思維方式,能夠理解你的一些想法,可你卻很難理解自辛亥革命後,滿族人民的文化與歷史遭到歧視,不能像其他民族那樣自由表達自己的民族自豪感的壓抑心情。現實中,沒有哪個蒙族人與滿族人否定漢唐的輝煌,可漢族人肆意踐踏別的民族的文化與歷史的現象卻太多了。我常想,如果漢族與滿族(該算是56個民族中與漢族最接近的了)都不能有效地溝通,和諧地相處,那麼中國的前途真的將會是很可怕。不能忘記歷史不意味着整天把歷史上的民族恩怨拿出來煽動民族情緒,多看到別的民族的優點和自己民族的不足,進而多加學習與交流,對中國的發展更有利。

說了很多,基本上都是你看着很不舒服的言論。感謝你“拼死維護我發言的權力”,在這一點上我們是一致的。求同存異,也許是網上討論的最好方式。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