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版主:納川
為什麼雍正皇帝說台灣自古不屬中國
送交者: 南瀛 2002年02月01日14:48:2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探索台灣史真相之一】為什麼雍正皇帝說台灣自古不屬中國

一、為什麼史書和雍正皇帝都說台灣「自古」不屬中國?

清雍正皇帝一七二二年即位時,下詔曰:「台灣自古不屬中國,我皇考﹝指康熙﹞神武遠屆,拓入版圖 . . . .」 (【大清憲皇帝實錄】,卷1O)。除了出自皇帝之口外,干隆九年陳□華奉敕修【大清一統志】在第二七一卷「台灣府建置沿革」甚至還說台灣「自古不通中國,屬於日本」。而根據下列文獻,台灣不屬中國版圖,亦看不出台灣在西班牙、荷蘭占領以前曾屬於哪一個國家或朝廷,且亦無漢文化可言,頂多只有海盜或拓荒者偶爾駐足:

「台灣在澎湖島外,水路距漳、泉約兩日夜.其地廣衍高腴,可比一大縣;中國版圖所不載.」(明給事中何楷疏【春明夢余錄】)「台灣遠在東海外,自洪荒迄今,未聞與中國通一譯之貢」(郁永河【裨海遊記】)「台灣自鄭氏占領以前,為馬來種生番所據,未嘗受中國統治」(汪榮寶【清史講義】)「台灣遠在海表,昔皆土番,流民裸處,未有所屬」(施琅【平台紀略碑記】)「台灣一地,原屬化外,土番雜處,未入版圖也。」(施琅【恭陳台灣棄留疏】)「台灣海邦荒服地也,與閩省對峙,惟隔越重洋,其先輿圖未載,故無沿革可稽。」(楊文魁【台灣紀略碑文】)「台灣遠隔重洋,為荒裔之區,草竊之藪,歷漢、唐、宋、明,未入版圖;覽其風俗,不惟無禮樂,文章之式,而衣服、飲食、言語悉與中土大相謬異」(高拱干【台灣府志】)

此外,【台灣通史】、【大清一統志】、清干隆期間的【福建通志】以及【台灣輿地匯鈔】里所收錄的【閩游偶記】、【台灣府圖□】、【台灣省輿地考】、【閩嶠□軒錄】、【閩中摭聞】、【台灣隨筆】全部都說台灣自古是荒島,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在這些書裡都可以找到下列中的某一片段:「台灣本海外荒裔,斷髮文身之俗;從古未入中國。」「自古荒服之地,不通中國,名曰東番。」「台灣本古荒服,未入版圖。」

除了自古未列入版圖之說以外,歷史文獻一直把台灣當作外國,元朝以前,都將「夷州」、「琉球」等疑似台灣的島國列入介紹外國的「夷」、「蕃」之列,【元史】還說「琉球,在外夷最小而險者也,....近代諸蕃市舶,不聞至其國」,而明朝朱元璋有鑑於窮兵黷武之失,特別在【皇明祖訓】告誡後代皇帝不可倚恃中國富強,以大欺小,勞師遠征「不征之國」,在這「不征之國」的名單裡,大琉球與小琉球赫然在列,說明台灣一直被視為外國。

二、元末設巡檢司於澎湖,算是台灣建制之始嗎?

有人說康熙納台灣於版圖之後,開始將台灣與澎湖並稱台澎,使人產生台灣與澎湖自古就一體的錯覺,因此嘉慶年間謝金鑾修【續修台灣府志】即提出「澎湖....今以隸台灣省,前則以隸同安,舊志以元末偶設巡檢司於澎湖,遂以為台灣建制之始,則非矣!今之台灣可以概澎湖,昔之澎湖不可以概台灣。」

另有學者聲稱:「公元1335年,元朝更正式在澎湖設“巡檢司”,管理澎湖、台灣民政」,果真如此,當有漢人移居台灣的記錄,或官員的記載,然而卻找不出有力證據,反而【元史】「外國列傳」琉球篇還說「澎湖諸島與琉球相對,亦素不通....琉球,在外夷最小而險者也,....近代諸蕃市舶,不聞至其國」,元朝汪大淵着【島夷志略】於琉球條末曰「他國之人,倘有所犯,則生割其肉以啖之,取其頭懸木竿......海外諸國,蓋由此始」?一點都看不出台灣已有接受漢文明管理的跡象,還被稱做海外諸國的起始點。

根據文獻資料,中國擁有澎湖主權,最早可追溯到宋朝孝宗幹道七年(公元1171年)派兵駐紮開始(見方豪撰【從歷史文獻看中國在台澎的主權】),但在澎湖設置"巡檢司"或"游擊",一向隸屬於福建晉江縣或同安縣,對於台灣則還一直畏而遠之。【宋史】提到由於比舍耶(疑指台灣)入侵澎湖殺害百姓,才開始於澎湖駐軍巡邏,宋朝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公文集】提到「澎湖之人,遇夜不敢攀煙,以為琉求國望見,必來作過」,明朝【東西洋考】記澎湖嶼曰「是漳、泉間一要害也,多置游兵,防倭於此」。

一三三五年,元朝在澎湖設巡檢司,徵收鹽稅,這是中國首次在澎湖設置政府機構。明初洪武帝實施海禁,裁撤巡檢司,並把居民遷移於泉州。自此澎湖成為無主之地約二世紀之久。到一五六三年,明朝才又因為海盜的緣故,復置巡檢司,數年後又廢置。

明朝陳第跟隨沈有容追剿海盜來到台灣後,撰寫【東番記】,許多歷史學家認為是記載台灣最早且確切翔實可信的紀錄,陳學伊於【題東番記後】曰「東番之入紀載也,方自今始,不可謂不奇」,陳第自己也在該文中提到「從烈嶼諸澳乘北風航行,一晝夜至澎湖,又一晝夜至加老灣,近矣。乃有不日不月、不官不長,裸體結繩之民,不亦異乎!」均驚訝與澎湖才一日航程之隔的台灣竟然與漢文明差距如此大,而文獻對於台灣的紀錄更是如此缺乏,假如澎湖的巡檢司真的兼管台灣,又何至如此?

一六二二年,荷蘭人侵占澎湖並構築要塞,明朝舉兵攻打,鏖戰八個月仍勝負不分,中荷乃達成協議,以荷軍撤出澎湖為條件,同意荷蘭占領台灣島。荷蘭人攻占澎湖的目的,是要和中國通商,但因中國態度強硬,才退而求其次,占領台灣。就中國來說,澎湖是中國的領土,但台灣島並不是,所以慫恿荷蘭占領自己沒有主權的台灣島。顯然直到那時候,還沒有任何中國人認為台灣自古屬於中國,台灣仍是荒島一個。這也是為什麼鄭成功在揮師台灣之前,說是「為中國開闢新土」而不說是「收復領土」的原因所在(參見陳水源【台灣歷史的軌跡】p802引用【東都行】序言,及史明着【台灣人四百年史】),更說明了澎湖的「巡檢司」根本沒有兼管「台灣民政」。

三、為什麼明人要慫恿荷蘭占領台灣?

天啟二年(1622)六月,荷蘭人第二次占領澎湖,不斷向明朝要脅通商,在雙方陸續展開的談判中,明人已提議荷蘭人退出澎湖遷往台灣來交換通商,甚至派人協助荷蘭人到台灣探勘港灣,而且在荷蘭人正式占領台灣之前,已經在台南安平一帶建立城堡。據英國東印度公司檔案1923年2月23日由Batavia寄呈董事會之信件稱:「中國使節向荷蘭人提議:荷蘭人如願放棄澎湖群島。而遷往台灣,則可准其通商;該公使亦曾向我方提議,如我方願往台灣,亦可同樣通商」,但荷蘭人因已在澎湖辛苦打下根基,不肯退讓,福建巡撫南居益乃上奏驅荷,於天啟四年(1624)正月開始進攻澎湖,以兵船兩百艘,擁眾萬人之勢對付只有軍艦十三艘,軍隊九百餘名的荷蘭人卻仍屢攻不下,鏖戰八個月後,明朝因已支出軍費十七萬七千餘兩,造成財政困難,而荷蘭亦面臨孤立無援的窘境,經和談後,荷蘭人撤至台灣,結束這場戰役,從而留下最先在台灣建立政府組織的是荷蘭人的史實。

關於這段歷史,不少學者慨嘆明人的顢頇無知,讓荷蘭人擁有先占台灣的機會而不自知,但大都語焉不詳,或略而不談,據我手上現有資料,以陳水源着【台灣歷史的軌跡】論述最詳細,於該書p106、p134引用【巴達維亞城日記】及p86引用肯貝爾Campbell【荷蘭人在福爾摩薩Formosa under the Dutch】,其中【巴城日記】的資料尤為可信。此外林子侯所撰【台灣涉外關係史】亦頗詳盡,值得參考。

【巴達維亞城日記】紀錄當時由海寇李旦居中協調,達成退軍的條件是:(一) 荷蘭從澎湖島撤離(二) 明朝對荷蘭占領台灣不表異議(三) 保障荷蘭與中國通商

中國的文獻雖然都只提到荷人撤軍是南居益力戰之功,但也留下默許荷軍占領台灣的蜘絲馬跡,顧祖禹【讀史方輿記要】卷九十九提到「總兵俞咨皋者,用間移紅夷於北港(台灣別名),乃復得澎湖」說明雙方約以荷蘭如放棄澎湖,則明朝對其占領台灣不表異議。此舉反映出明人經長期閉關自守、實施海禁之後,不了解國際情勢的轉變,心目中仍只有澎湖,認為台灣既然不在版圖之內,被荷蘭人先占了也無關緊要。

四、澎湖與台灣近在咫尺,為何開發遲速的差距如此大?

有人質疑澎湖與台灣距離不遠,既然能夠渡海到澎湖,為何到不了台灣?澎湖早已成為漢人的勢力範圍,為什麼台灣島還是“蠻番”之地?此問題也有不少論述提及,歸究其主要原因有四:(一) 於澎湖與台灣阻隔一道極為兇險的「黑水溝」海域,海難頻繁,先民雖有能力行船到澎湖,但對於前往台灣顯然興趣極為缺乏,【元史留求傳】云:「水至澎湖漸低,近留求,則謂之落漈。漈者,水趨下而不回也,凡西岸漁舟到澎湖而下,遇颶風發作,漂流落漈,回者百一」,此「落漈」,即流經台灣西部海岸與澎湖群島間的黑潮,又稱黑水洋或黑水溝,直到清朝中葉,仍使人談虎變色。干隆廿八年朱仕玠【舟行紀程】云:「下午渡黑水溝,海水橫流,為渡海最險處,水益深黑,必藉風而過。」。【澎湖廳志】卷十三提到「澎湖至台雖僅二百餘里,順風揚帆,一日可至;若天時不清,台颶連綿,浹旬累月,莫能飛渡」。(二) 台灣原住民兇悍,所以歷代才在澎湖駐軍防範,直到清朝末年,仍有日本、美國、英國船隻在台灣海域遇難漂至"生番"盤據地區,慘遭殺害的記錄。(三) 宋【諸蕃志】對不通台灣的原因有一非常傳神的描述:「無他奇貨,尤好剽掠,故商賈不通」,蓋明末以前大陸仍有開發餘地,人口尚未過剩,且台灣的物產尚不足以吸引商人,缺乏國際貿易的市場價值。而在洋人東來以前,中國對外交通的主要航路都未經過台灣,頂多只有琉球航線,須掠過台灣北部,因而並未引起注意。(四) 明初洪武帝實施海禁,裁撤澎湖巡檢司,強迫澎湖居民遷往內地,與台灣聯繫的機會大為降低。

五、三國、隋朝的「夷州」,元朝的「琉球」記錄,代表中國擁有台灣嗎?

從以上元、明、清的史料看來,台灣在荷蘭人占領以前,一直被視為外國島夷,只有少數商賈、漁民、海盜涉足台灣,偶或有軍隊試圖招貢,卻毫無成就,也看不到任何開化的跡象,因此一些史學家引經據典說三國、隋朝已有人到「夷州」,元朝派兵到「琉球」宣示國威之說並不足以代表中國擁有台灣。有些人有鑑於此,則改稱那是中國「經營」台灣之始,然而派兵掠奪一下,「士眾疾疫,死者十有八九,權深悔之。」「權遂征夷州,得不償失。」(三國志吳志)「自爾遂絕」(【隋書】),既非交流,亦非建設,實在談不上是「經營」。

其次,「夷州」「琉球」是不是現在的台灣,本就眾說紛紜。中國歷史對「夷州」一直是模糊的地理概念,確切的位置、大小、風土、人情竟然沒有絲毫記錄,而「琉球」這個名詞一樣模糊不清,讓人搞不懂到底是現在的琉球群島還是台灣。假如當時已經是中國的版圖,以中國發達的史學,為什麼對台灣竟是如此懵然不知?

再者,這些歷史片段根本也只是將這些島當作化外之域,派兵去掠奪而已,既沒有正式占領,也沒有列入版圖。派兵宣揚國威一下,就代表擁有這些土地的說法成立的話,明朝鄭和下南洋,甚至遠至印度、北非宣揚國威,這些地方也應該都是中國的「固有土地」才對!?

以上問題,方豪所撰【從歷史文獻看中國在台澎的主權】論述最為詳盡,對於用明朝以前的史料來證明對台灣的主權者,均已一一駁斥,有興趣者可以自行參閱,在此不再贅述。他主張以是否設置郡縣等行政組織,奉中樞正朔年號來評斷是否擁有主權。依據這個標準,則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只能從從一六八三年清康熙皇帝將台灣「拓入版圖」時開始,扣除一八九五年後割讓給日本五十年,台灣屬中國版圖僅二百餘年,並非一般所說的一、兩千年。

六、歷史上的中國人如何看待台灣?

拜西方帝國到處找尋貿易之賜,台灣歷史一直到明朝末年才逐漸顯明起來。但即使如此,大陸性質的中國,自從知道澎湖東邊海中有個大海島以來,一貫是以不屬中國領土的「荒服地」來看待,歷史文獻一直視台灣為外國已如前述。

儘管荷蘭人占領台灣,從中國招聘大量勞工開闢台灣以後,台灣的名聲逐漸在中國沿海地區傳播開來。甚至清朝在鄭氏滅亡,把台灣列入版圖,與台灣的關係密切以來,明清兩朝,仍認為台灣只是化外之島,是窩藏海盜叛徒的危險地方,因而實施海禁,試圖杜絕和台灣的往來,造成大陸沿海居民在偷渡台灣過程中,受盡剝削與折磨。

一六八三年,施琅攻克台灣後,清朝清廷輕視台灣「孤懸海外,欲棄之」(魏源【聖武紀】),「議者謂:海外丸泥,不加中國之廣,裸體文身,不足共守,日費天府而無益,不如徙其人空其地矣」(郁永河【裨海遊記】),惟施琅有鑑於西方諸國窺視,經力保後,清廷才勉強同意納入版圖。

一八六七年,美艦羅美號在台灣觸礁沈沒,船長及水手被原住民殺戮,美國領事向清廷交涉,台灣兵備道吳大延答曰:「生番之地不隸中國版圖,難用兵究辦。」一八七三年日本以「牡丹社事件」為藉口侵台前夕,清廷大臣毛昶對日本使臣還說:「生番既屬我國化外,問罪不問罪,由貴國裁奪。」

甲午戰敗,無視台灣士紳呼號,清廷將台灣割讓,毫無憐惜,並下令台灣巡撫唐景崧抑制台灣住民「不可因一時過激,至貽後患」。

七、結語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方豪先生在「從歷史文獻看中國在台澎的主權」(發表於「中原文化與台灣」,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71),引西諺「過分誇大的證明,等於絲毫沒有證明」,力主實事求是來判斷台灣的主權歷史。而在1983年北京召開【台灣之未來】學術研討會,蕭欣義教授也發表【祖國臍帶誰剪斷?---中台關係史的回顧】之論文,就已經提出一些史實,不過他也說:「這些史實並不足以作為反對統一之理由,......如果台灣的政經、社會條件以及政治文化與大陸相通融,住民也願意統一,那麼縱使歷史上台灣並非自古屬於中國,統一也照樣水到渠成。」願有識者深思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抗癌明星組合 多年口碑保證!天然植物萃取 有效對抗癌細胞
中老年補鈣必備,2星期消除夜間抽筋、腰背疼痛,防治骨質疏鬆立竿見影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