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台灣經濟日報:中國的競爭力是什麼
送交者: 落英繽紛 2011年08月30日07:12:3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2011-08-30)

  台灣經濟日報社論指,兩位大師,奈思比(John Naisbitt)與福山(Francis Fukuyama),最近先後在台灣發表演講,談的都是中國;當然,也可以與台灣有關。

以談“大趨勢”着名的奈思比及其夫人桃樂絲指出,未來就是中美競爭。奈思比說,所謂的“金磚四國”只是個虛幻故事,未來十年一定是中、美分庭抗禮、雙雄並起的局面。桃樂絲表示,在中國,可以感受到“開放的心胸”,美國則永遠不會向中國取經,他們認為自己什麼都懂,是“說教”的社會,但中國則是“學習”的社會。她又說,世界競賽規則已經改變,西方過去的財富主要是透過殖民、剝削而來,現在則要看國家競爭力。換言之,就是回歸到競爭的基本面。所以,國家心態與行為應該要變得像“公司”。 

  桃樂絲以公司為喻,美國有一個執行長,卻有兩個董事會,一直在花力氣想盡辦法證明對方是錯的;歐盟沒有執行長,卻有27個董事會,而且每個董事心裡想的還不一樣;相對來說,中國只有一個執行長,一個董事會,一旦拍板定案就貫徹執行。

  無獨有偶,福山的演講也與此有關。福山以《歷史的終結》一書而揚名,這位日裔美籍學者當年在柏林圍牆推倒後即指出,人類有關意識形態間的鬥爭歷史正走向終結;冷戰結束,自由民主與資本主義被定於一尊,象徵西方陣營的最終勝利。福山的論點對解釋現象有一定的說服力,但也引發一些爭議,特別是冷戰結束迄今為止的20年,所謂後冷戰時期一些國家的表現,折射出福山的判斷似乎過於武斷,也可能失之過早。

  福山日前在台灣的演講,看來就是為他的“歷史終結論”做出修正。福山以東亞地區民主發展為主題指出,東亞民主發展的弱點在於社會欠缺制衡力,不具責任政治的傳統;歐美則是制衡太多,甚至是過度制衡,影響政府的決策。就此而言,他與奈思比及桃樂絲的觀念相當接近。妙的是,他也以公司治理比喻中國大陸的政治形態。他說,中國政府由上而下,層層控管,顯示威權政府推動政策效率高;但他也說,過多的制衡雖使決策受限,但不能否認民主的價值,因為透過民主程序,決策速度雖慢,但通常能做出最好的決定。

  福山的論點,很容易在中國大陸的發展中找到例證。例如令人印象深刻的高速鐵路,不但車速快,發展速度也快,這即是威權政治的效率。然而,高鐵的腐敗與出軌事件也同樣證明了威權政治的缺失。正是“成也威權,敗也威權”。

  很明顯,“歷史尚未終結”,因為一個更完善、有利於競爭力與經濟的政治體制仍有待探索;歐美模式的制衡民主政治與中國模式的威權政治,似乎各有優劣。奈思比夫婦所言,更多的是看到西方民主政治的弱點與中國威權政治的優點;福山則從過去(寫《歷史的終結》之時)更多地看到西方民主政治的優點,到今天似乎可以更平衡地比較歐美與中國在政治體制上的長短,說明未來全球面對的共同的挑戰課題,是如何將兩種體製成功地通過揚長補短來修正。

  於是,我們就可以談到兩岸關係了。在政治體制上,台灣無疑是更多地接近西方模式,自然也因此擁有西方模式的優點與缺點,效率略低,但風險與問題也較少。如果桃樂絲的觀點可供參考,未來世界的競賽規則是比競爭力,各國競爭力又取決於各“公司”的決策體制,那麼,“台灣公司”與“大陸公司”之間,“中國公司”與“歐美公司”之間,如何擷長補短,就成了兩岸及全體人類共同的歷史作業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韓國出口第一品種52個,中國呢?
2010: 林奎成:“魏武王常所用”石牌是偽造的
2009: 美國必勝!駐阿富汗美軍單月殺敵人數再
2009: 毛澤東, 5000年一遇的曠世其才!
2008: 連環畫《西遊記》【27】計盜紫金鈴
2008: 給智商,風行線,三藏等同志轉一篇學習
2006: 冰點:酷熱中的重慶
2006: 誰能告訴我:改革的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