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連宋抗爭,害了馬英九!
送交者: 陳破空 2004年03月22日10:25:0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台灣大選剛剛落幕,爭議驟起,抗爭激烈,令世人擔憂。連宋敗選,提出“選舉無效訴求”。此時此刻,讓我們先看看華盛頓與北京的心理、態度。

美國的意態。選前,美國施壓台灣,促放棄公投,目的在於安撫北京,避免兩岸衝突。因為,在北朝鮮核危機上,華盛頓正有求於北京。選後,台灣公投失敗,美國已經鬆了口氣。連宋提選舉爭議,使布什當局的神經再度陷入緊張。因為,一旦台灣出事、台海出事,美國恐應接不暇。畢竟,眼下,美國的主要兵力正牢牢套於伊拉克,短期難以脫身,應付另一場大規模危機的能力,是一個問號。況且,一旦台海起風波,北朝鮮也可能趁機鬧事,美國必首尾難顧。尤其在選舉年裡,布什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反對黨的挑剔和牽制,必然謹小慎微。

美方推遲向台灣發出賀信,並在賀信中含糊其辭,總的來說,無可責難。然而,華盛頓態度的模稜兩可,也不排除其試圖影響選舉結果的含義。畢竟,美國的表態,對台灣島內氣候,影響甚大。如果沒有特定企圖,美國的模糊態度,也很冒險:它可能向連宋發出一個錯誤信號,令島內衝突加劇。

北京的心態。表面上看來,北京偏向連宋,而憎恨扁營。但實際情況並非這麼簡單。北京固然冀望統一,然而,他們也清楚,不管主宰台灣政壇的,是藍還是綠,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統一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至多維持現狀,亦即維持一張不撕破的面子。退而求其次,北京更希望台灣政局穩定。因為,一個穩定的台灣政府,不管披藍還是掛綠,才可能讓北京捕捉到與之打交道的對手和打交道的機會,從而推行一種穩定的對台政策,使北京不至於疲於奔命。北京應該已經明白:台灣政局的演變表明,連國民黨都控制不了台灣,何況隔海相望的共產黨。再說,北京對陳水扁當選,已經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台灣公投失敗,已使北京挽回不少面子。

本來,台灣選舉已經有了結果,連宋出面抗爭,卻令事態陡升變卦,實令北京為難。北京最擔心的是,一旦連宋抗爭出格,引發嚴重暴力衝突,北京將進退維谷。北京已經揚言,台灣發生內亂,是北京武力介入的條件之一,屆時,如果北京無動於衷,必受大陸民眾痛批,斥為軟弱、甚至“賣國”;如果北京被迫介入,則恐怕是泥牛入海。北京更願意做一些象徵性的姿態。比如,台灣大選前,中法兩國在中國海域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既是對台灣施壓,也是向美國示威。此舉也表明,北京正一反既往立場,寧願將台灣問題國際化,因為,他們可能意識到,使台灣問題國際化,成本更低。當然,長遠來看,這又是另一種冒險:大國對恃的結果,可能使台灣問題久拖不決,甚而一拖了之。

至於大陸反對派、以及海外華人的態度,由於可以理解的民族情結,面對台灣選舉,立場大都偏向於具有“中國意識”的統派(泛藍陣營)。然而,他們必須認識到,四百年來,台灣先後遭受荷蘭殖民者、鄭成功家族(明朝將領,因抗清復明失敗,進攻台灣,逐走荷蘭人,盤踞台灣)、滿清王朝(鄭成功孫鄭克爽投降依附之)、日本人(從清朝“永久性割讓”而得)、和大陸國民黨政權的輪番統治,台灣人沒有台灣人的政權,台灣人沒有台灣人的國家,台灣人不能主宰台灣人的命運,在長期隔海分治的現實面前,要想勉強台灣人民的意志,何其難!況且,中共治下的中國大陸,又是如此的專制、腐敗、與黑暗,眼下,我們究竟有什麼本錢,可以讓台灣信服地歸來?

連宋訴求的兩項重點,一是重新和立即驗票,二是追究槍擊案的真相。

至於槍擊案,以筆者分析,不論綠營,還是藍營,抑或中共,由這三大集團高層策劃、製造此案的可能性都不大。道理很簡單,如此下作手法,誰做誰完蛋。在政治透明、社會公開、司法獨立的今日台灣,真兇及其後台不難查明。如果是綠營精心設計的“苦肉計”,試問:槍子打錯一點位,怎麼辦?誰擔得起這個險?此案最大的可能,乃不良分子的個人行為,且不管該不良分子出自哪一個陣營。

至於重新和立即驗票,不外乎兩種可能:其一,結果翻盤。藍營反敗為勝。泛藍支持者固然揚眉吐氣,泛綠支持者卻很可能不服,兩派衝突勢必進一步激化。退一萬步,連宋即便經法院裁決當選,執政後的日子,也極不好過,將面對台灣歷史上最嚴重的社會分裂。同時,泛綠必同仇敵愾,加速擴張,四年後捲土重來之時,就是泛藍土崩瓦解之日。連宋執政,其勢頂多如泛藍迴光返照,讓最後一道藍光照耀台灣天空,而後全然熄滅。其二,結果不變。加上,如果槍擊案並無扁李人為痕跡。則連宋信譽將喪失殆盡,連帶重創整個泛藍陣營,尤其拖累大有希望的掌門繼承人馬英九、王金平、胡志強等。

總之,連宋抗爭的任何一種結果,都不利於泛藍。況且,連宋等人已經鬧到“違法”的程度,讓擔任行政職務的馬英九、胡志強等人左右為難,進退失據。連宋反擊,動作幅度之大,大有不顧一切,陷馬王胡等人於“不義”的姿態。稍一不慎,後者政治前途恐連帶遭致毀滅性打擊。

如果“319槍擊案”發生當天,連宋以槍擊案疑雲重重、需要查明真相為由,要求推遲甚至抵制大選,都比選後“不認帳”更為明智。因為,可想而知的是,如果贏2萬票的不是陳呂,而是連宋,連宋必然不會提出“選舉無效訴求”,對調查槍擊案的態度,也不至於太積極。因自己輸了2萬票而提“訴求”,難免給人“輸不起”的感覺。

連宋雙雙年愈六十,今年最後一搏,“輸不起”、“不服氣”,固然可以理解。但如果枕於一己之私,竟置黨國前途於不顧,則大不可取。聯想到四年前,連、宋敗選,竟拒絕參加陳水扁就職典禮,分別出走國外,將風度之差,心胸之窄,昭然示於天下,何其不智不雅!

其實,早在選前很長一段時間,泛藍內外就有推舉馬英九出面參選的聲浪,認為馬是戰勝扁的不二人選,不僅有歷史,而且有民意。可惜,國親兩黨,囿於保守老派政治,死守“黨內倫理”,最終還是抬出連宋配,連宋二人也毫不謙讓,為敗局埋下定數。如今,連宋“找茬”,必將進一步損及馬英九等人前途。說來,當連宋等人前往總統府抗議時,馬英九的曖昧表現,便情有可原了。

實際上,連宋與泛藍,倒是應該認真總結和反省參選以來的整體表現。縱觀整個選舉過程:扁李富於創意,連宋墨守成規;泛綠主動,泛藍被動;獨派理直氣壯,統派閃爍其辭...... 令人感到,國親聯盟氣勢不如人。

至於打“經濟牌”,斥阿扁治國無方,確為牽強。民進黨執政,頭二年,台灣經濟下滑,但也與全球性經濟衰退周期相吻合,後二年,台灣經濟強勁復甦,舉世矚目。限於篇幅,僅舉一項:綜合競爭力。2002年與2003年,台灣綜合競爭力連續兩年居全球第五、亞洲第一,曾經與其比肩的新加坡和香港,均告下滑。同一指數,香港:2002年居全球22位,2003年滑至24位;中國大陸:2002年居全球33位,2003年滑至44位。實際上,多年來,台灣經濟的生命力與健全度,一直在亞洲諸強之上,舉凡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以及中國大陸,均難望其項背。

至於“黑金”,由持大陸護照的台灣通緝犯陳由豪出面,指控吳淑珍十年前一樁雖可爭議但卻並不違法的小額獻金事件,實屬雕蟲小技,蒼白無力,反泄露泛藍“作局”的人為痕跡。同時,小巫見大巫,又反襯出國民黨“黑金”形象的固定。

有人說,如果不抗爭,更無機會。然而,這種說法,如果僅就連宋本人政治生涯而言,確實如此,卻並不適用於整個“泛藍”。回過頭來說,如果連宋不選擇抗爭,而是接受選舉結果,僅要求查明選前槍擊案真相。將如何?答案是:將有利於藍營,而不利於綠營。試想,在槍擊案的濃厚陰影下,在選票如此接近、靠區區2萬票險勝的陳呂配,當選後,將是何等的誠惶誠恐,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不論沈富雄或陳文茜是否壓倒綠營或藍營的“最後一根稻草”,都只能說明,獨派和統派的勢均力敵。選民幾乎成五五波的絕然分化,已經使台灣政治發展成為類似美國政治的兩黨對稱輪替格局。可謂台灣民主的成熟。況且,公投闖關失敗,必促使獨派收斂。一輸一贏,平手而已,連宋輸得並不“難看”嘛!雖敗猶榮。

可惜,連宋選擇抗爭。不僅陡然加劇台灣社會對立與仇恨,而且可能摧毀兩黨均衡定勢,製造歷史性的泛藍危局。連宋孤注一擲,後果堪憂。為泛藍前途計,連宋應該懸崖勒馬!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丟掉幻想,勇敢鬥爭
2003: 為了新世界的曙光開戰
2002: 大陸的司法 專制的工具
2002: 遼陽大慶工人啟示:工農是民主革命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