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人民幣匯率太低、應該提高
送交者: 廉價勞動力 2002年02月18日14:56:0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最近“中國威脅論”在部分日本企業經營者和政治家中大行其道。原因為是陷入困境的日本製造業正紛紛將工廠遷向生產成本更低的中國大陸。於是乎,諸如“長期以往中國就會搶走我們的一切”、“人民幣匯率太低、應該提高”的觀點紛紛出籠,儼然一副受害者的模樣。

曾在戰後支撐日本經濟繁榮的製造業衰落得的確十分慘重。可難道這是中國造成的嗎?開誠布公地講,日本製造業的衰落跟中國沒有任何關係,責任百分之百在日本身上。

我本人在深圳市經營着一家電子產品組裝廠,同時還與闖蕩深圳的有志之士合作運營着一個“科技園區”。該科技園區設立於1992年,目的是為在資金、人材和海外經營經驗都非常缺乏的日本中小企業提供一個相互協助共同生存的環境。

目前科技園區已有各類企業33家入駐。大家都是為了追求低成本來中國求發展的。不過,選擇中國的動機並不單純是為了降低成本。這些企業基本上都是因為在日本無論如何苦心經營也無法贏利,以及日本國內市場萎縮、訂貨量下降等原因,被逼無奈才來到中國的。其中不乏因為自己的公司在日本倒閉、為了東山再起而投奔科技園區的經營者。

中國的勞動力的確非常便宜,只有日本的1/20。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中小企業都可以在語言及商業習慣均不相同的海外如願發展的。如果只追求廉價勞動力的話,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比中國更有優勢。但日本企業之所以青睞中國,是因為除勞動力因素外,中國在交易數量、市場成長率、物流的便利性及政府限制較少等綜合條件方面有明顯優勢的緣故。

總之,日本製造業的衰落已經導致了普通企業無法在日本國內立足的狀態。而中國只不過是因為條件優異而從眾多候選國中脫穎而出,成為工廠轉移的首選地的。

日本政府不應過度保護國內產業

目前有不少政界人士主張:“為了提高日本製造業的競爭力,應該推進生產的自動化”、“為了防止製造業的衰落,政府應該保護國內產業”等。對於實際從事製造業的本人而言,這種論調聽起來有一種並不了解中小企業的真實情況而硬充正義之士的嫌疑。

在日本,擁有優秀技術的中小企業數不勝數。但是現在的銀行只顧埋頭處理不良債權,根本不理會中小企業的融資要求。中小企業即使想更新設備以提高競爭力也無力進行。如果免為其難地進行設備更新的話,一旦失敗陷於困境的話,銀行甚至要扣壓經營者的個人財產。經營受挫者要想在日本國內翻身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還不僅如此,儘管日本一再強調說勞動力費用太高,但實際上對於一般的製造業而言,占生產成本比例最高的則是材料費。在日本國內,主要原材料的流通渠道由少數幾家大型製造商或商社所把持。即使想使用韓國的鋼板及台灣的樹脂等國際價格低廉的材料,在日本也無法實現自由調撥。其他的成本方面,稅金、電費、水費、房租及物流費沒有一樣不高得令人難以忍受的。

也就是說,議論人力費用是別的國家的多少倍、日元匯率高了或者低了等等,都顯得無足輕重。只要日本構造性的高成本體制不能根除,製造業衰退的趨勢就永遠無法扼制。而政府的出面保護最多只能延緩衰亡,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只要是長年從事製造業的人都清楚:最終能在競爭獲勝的只有那些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頑強拼搏的人。因此政府大可不必保護或照顧日本的製造業。真希望日本能早日形成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那些在中國賺到錢的中小企業再重回日本投資才是上策。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