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的歷史地位 |
送交者: 潤濤閻 2004年09月20日22:48:35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江澤民以體面下台的方式結束了“黨槍互相指揮”的“兩個核心”焦着狀態。在政治層面上講他已“蓋棺”,對他的功過就可以“論定”了。但要以歷史的眼光來分析,或者說“三百年後的江澤民”該是如何,也就是說以他的所作所為對歷史的發展是促進還是阻礙為標準;而不考慮他的個人品質,除非他的個人品質影響了歷史進程。 (一)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人 中國幾千年來,尤其是從秦始皇建立大一統極權社會以來,直到袁世凱的“新政”,都奉行“替天行道”。而這“道”在經濟領域裡的意識就是:“寧肯不富,不能不均”。在稅務上就體現在讓“賣者上稅”來控制商人財富的規模。一旦貧富差異過大,那就“蒼天已死”了。是百姓造反的時候了。這也是“共同富裕”的馬列主義一下子風靡全國的根本原因。 袁世凱的新政說穿了就是引進外資,個人可以發財。結果遭革命黨的破壞。後來蔣介石北伐後又搞起了資本主義,結果再次被毛澤東的均貧富取而代之。 西方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進入了資本主義後才突飛猛進,就連馬克思也不得不承認“是資本主義推動了生產力的史無前例的發展”。中國150年來的改革,就是由“寧肯不富,不能不均”的傳統極權社會變成由“財富積累者”和“財富創造者”組成的資本主義民主社會。 這個轉變有一個不可逾越的門檻: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因為在這一階段,必然造成大量拼命幹活的窮人來創造財富,而他們的財富要交給財富積累者。有幾千年“寧肯不富,不能不均”的文化,越過這一門檻如履薄冰。因為這也屬於傳統文化中“不仁”的行為。 那麼,為何要過這一關? 因為世界是經濟競爭的世界,而小打小鬧的小農經濟根本無法與資本主義大企業競爭。而資本主義大企業只有大財團才能支付得起起步時的投資。沒有財富積累者根本就沒辦法在競爭中取勝。因為國營企業根本競爭不過財團資助的私有企業。就算國有企業管理得當,也無法實現企業該關就關、該轉型就轉型、該吞併就吞併的靈活機動,以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 鄧小平和趙紫陽開啟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被89學運葬送了。直到鄧小平92南巡,江澤民才又重新走上這條路。由於六四的恐懼,江澤民和朱熔基未能完成公有企業的私有化。因為害怕下崗工人鬧事。這不能說不是江澤民的遺憾。 儘管如此,在江澤民主政的13年,中國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已經初具規模。遠勝過150年來的前兩次的總和。而且未發生類似“蒼天已死”的“喚起民眾”打土豪運動。雖然江澤民離開政壇時的中國還遠未實現資本主義民主,甚至連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階段都沒完成,但他仍然是在社會轉型中貢獻最大的一人。論功勞應該是鄧小平的,但鄧小平沒有時間完成這一偉業。蕭規曹隨,擔子落在了江澤民身上。江澤民確實沒有為了討好民意而走回頭路。 (二)社會轉型的艱難 社會轉型如同開車轉彎,原來是從南往北走,現在要轉成從東往西走。必然引發在車子裡的人不舒服,甚至翻車出人命。問題是如同北朝鮮不轉型,將來越走離東西高速公路越遠。轉起來越痛苦。坐在車子裡的人一感到不舒服就喊:還不如不轉彎呢!尤其是轉彎時坐在車窗邊上的大漢子把由轉彎離心力作用甩過來的美女趁機摟在懷裡,使美女不僅恨透了大漢子,還大罵司機。 問題是這彎不拐不行。泱泱大國竟然被早期拐彎成功的小日本打的慘不忍睹。陪白銀4億兩!這些銀子放到市場上僅利息累計了100年就超過日本現在的家底!日本人把那些到手的和將要到手的銀子二戰給陪進去了。所以日本人根本就不會理財! 日本人成功的秘訣就是他們轉彎轉早了。而中國至今也沒完成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階段,根本搞不成大的企業哪裡會有自己的品牌?要知道,大的企業是產銷、科研開發一條龍。沒有大財富積累者是不可能辦到的。 (三)江澤民的失誤 美國在民主建國前用了100年左右的時間搞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即使今天,美國1%的資本積累者所具財富占全民總財富的40%左右。如果按此比例,中國即使把全民所有制企業一夜間分光也遠不夠資本主義高速發展的條件。這二十年的高速發展是成套引進國外生產線。靠自己開發品牌還差得很遠,因為根本還沒有那麼多屬於資本家自己的資金。 美國日本歐洲等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當初為何能成功的完成原始資本積累?為何中國150年來幾次嘗試都不能通過這一門檻? 因為除了上面談到的“寧肯不富,不能不均”的傳統文化外,另一原因就是“官商不分”。 其實,如果趙紫陽、江澤民、胡錦濤旗幟鮮明的提出“官者不商、商者不官”,國有企業私有化照樣能完成。當官的任你挑一樣:你要錢還是要權。不要以為中國沒有象蓋茨那樣不看高權力的企業家和卡特那樣的窮光蛋政治家。一開始把規矩亮出來,在非常時刻用非常手段和嚴法重罰,這一關就能走出去。 請記住潤濤閻的話:只要把官商分開,不當權的企業家們就給你們不貪財的政治家們一個現代化的中國! 美國在沒有實現民主以前的一百年時間就是這麼幹的。現在的新加坡也同樣如此。沒有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印度,民主100年了也沒有大企業家。現代化的路子還遠着呢。 江澤民雖然把“軍隊從商”這關卡住了,但並未全面推廣到城市領導階層。當然也就沒有辦法把膽子放大到把國有企業全部私有化。 其實潤濤閻早就說過,國有企業分給誰並不重要。人名字只是代號而已。那些不懂得如何經營者,錢在他們手裡只是暫時的。用不了兩代人,財富就要重新歸屬於別人了。無情的競爭也就形成了。恰恰是半死不活的公有制企業,才是貪官污吏永遠剷除不盡的禍根。 (四)江澤民的個人品質 一個歷史人物的個人品質鮮有影響歷史的進程。多數情況下這只是俗人們飯後茶前的閒磕。什麼梳頭啊,搞女人啊,游泳露臍啊,英語錯誤啊,這些都不會影響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至於這個功那個功,讓他這樣一個理工科出身的人要是對“推遲地球爆炸30年”也信以為真,那才是不可思議。問題是他城府太淺,戰術上失了誤。導致了不能擒王反而使受騙者遭鎮壓的結局。而這確確實實是因為他政治上不狠辣、謀略上不精所致。
|
|
|
|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