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美式民主能在伊拉克生存嗎?
送交者: 賞心悅目 2004年11月07日09:35:4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美式民主能在伊拉克生存嗎?

  11月5日,聯合國負責政治事務的副秘書長普倫德加斯特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將向巴格達增派工作人員,協助一月底在伊拉克舉行的大選。普倫德加斯特強調,聯合國在選舉中的作用是提供技術幫助,而選舉成功的關鍵是伊拉克各界最廣泛的參與和支持。但用槍炮輸入的民主,能在伊拉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存活,甚至開花結果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人們不難發現,美國向伊拉克推行的民主,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是今年初美國領導人所說的美式民主了。布什總統6月30日的講話也比他以前的強硬立場有所軟化,並首次表示伊斯蘭國家可以不必完全照搬美式民主。他說:“民主並不意味着自動照搬其它民主形式,伊斯蘭國家自由的將來,將由伊斯蘭國家的公民自己決定,而非由外來者所決定。”

  今年年中,美國之所以不同意在主權移交後就舉行伊拉克全國大選,就是擔心7月份的大選很可能會選出另一個反美強人。美國最後同意在交權7個月後舉行大選,就是希望拖延時間,等伊拉克局勢恢復平靜後,寄希望伊拉克百姓能選出美國支持的政治家當權。

  今天看來,美國的這一戰略期望勝算的把握並不大,其原因一是目前伊拉克的局勢更不平靜,二是什葉派教徒占伊拉克人口的60%,任何公平的選舉,都會讓什葉派勝出。寄望這些信仰宗教多年的伊拉克人在這半年中改變自己的長期信仰去支持美式的民主,這是不現實的奢望。伊拉克明年大選對美國最大的隱患,就是如果選出一個親伊朗的什葉派政府,不知美國到時如何收場。

  一個國家採取何種政體,從根本上講是由本國的具體條件所決定的,同時也受本國的地理環境、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傳統等因素制約,政治制度的完善過程同樣反映了該國當時的實際情況,移花接木的效果往往不佳。非洲國家在1957年到1964年期間,有40多個新獨立的國家採取了西方式的民主選舉制度,但是接二連三的軍事政變,推翻了“速食化”的民主制度。

  中東是繼拉美、非洲和東歐之後,美國瞄準的又一個目標。但中東有極為特殊、複雜的宗教因素,各種政治力量互相制衡,他們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和進程。民主是一個從各國實際情況出發的緩慢過程,不可能像可口可樂,把原汁從美國運到中東各國,加水就能兌成產品。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美國的侵略和自由主義者的破產
2003: 中國該如何當個好觀眾?
2002: 回國南下記-新余小城
2002: 不可能有9個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