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炜:海外边缘人的爱国
最近在一个侨务关系的微信群里看到有关海外华人文化定位的争论,颇有感慨。
有人转发了一篇文章,以一位在美国的华人男子的自述,说起“美国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没有想象的那么公平。在美国长大的ABC虽然英语和白人一样流利,但是由于他们长得一张中国脸,几乎无法融入美国主流文化”。文章提到三点:一是永久的文化隔阂, 二是终身摆脱不了的二等公民待遇, 三是消除不掉的种种事业障碍。孩子在中国或者美国都终身陌生,以后中国发展得再好孩子也没法回去生活,享受作为中国人的荣誉和尊严。
对于文章中的说法,在美国的华人则用实际例子辩驳:自己的小孩在美国长大,自小到大一直都没有跟其他肤色、族裔有区别之感,在美国,华人从政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华裔第二代个人事业在美国的发展机会、目前还是远优于国内的。我们这代人在这里,二十多年来从学校到职场,没一个同胞认为人家对我们有“种族歧视”;本来这里的人都是外来民族,正因为白人占大多数、无论政府部门还是企业教育系统,对少数族裔的升迁反而要优先、而且上升为各州法律。
其实这是一个老问题了,对于海外华人是否受种族歧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关键在于自身的认知和心态。种族歧视这样一种心理在哪个民族身上都存在,比如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工作,能保证他们在中国不受到歧视么。对于外人,人们心理上有所排斥是正常的,问题是这里有个“度”的问题,不触犯法律是起码底线。首先,不管在哪儿,自己要争气,个性软弱,在祖国也有可能受欺负。受欺负受歧视,并不是因为种族问题,而大多是个人本身的问题。
就拿日本来说,确实有不少右翼思想上很排外,他们还常常游行喊口号“让韩国人、中国人滚回家去!”但是日本法律是保护外国人不受歧视的,外国人在日本除了没有选举权,享受和日本公民一样的医疗保险、社会福祉待遇。前些年,我曾经采访过一位“黑户口”,也就是不法滞者,他一再感谢日本政府,因为他的上幼儿园的小孩得了心脏病,治疗所需的高额医疗费都是日本政府负担的。在日本,中学生以下小孩的医疗费是由国家负担的,就算是不法滞在的外国人也享受此项待遇。因为他在日本生了五个小孩,也因为他多年来勤勤恳恳在日本企业服务,后来日本政府破例给了他一家在留资格。
极端右翼哪个国家都有,民主国家更有各种思潮,绝对不止一种声音。日本人有的反对移民政策,有的支持,但是大家的共识是日本面临少子高龄化,留住并引进外国高端人才是当务之急,所以日本不断放宽有技能、有真才实学的外国人在日本取得签证和得到“绿卡”(永住权)的条件。
在日华人在日本生活久了,一般来说都比较适应日本的生活。家有小孩的在日华人都能和其他日本家长一样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担任家长委员会成员等。中国人小孩和日本人小孩不分彼此,不显另类。曾有在日本的华人小学生回中国时被问:是否在学校里被日本小孩欺负,华人小学生自豪地说:“大家都争着跟我学中文呢。我用中文说了‘谢谢’‘再见’几个单词,就把他们镇住了。”好个性是受尊重的很重要的因素,日本人往往向有能力的人低头。
在日本创业的华人经营者不少,华人企业雇佣的日本员工对华人老板忠心耿耿,虽然华人的日语发音肯定不如日本人,但是华人的理念能够让日本人服气。那些参加游行反对移民的日本人,相当一部分是“对社会不满”,不管在哪个国家,排外心理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内”的不良情绪。
海外华人自然也爱祖国,同样有民族认同感,为祖国和故乡的发展进步而高兴和自豪。但是做中国人不是就一种模式。爱国,不一定就是站在祖国的中心呼唤爱,不等于就要排斥对其他国家的爱。爱国情感也可以是爱两个以上的国家。中国人的心里藏一个西方人的价值观无妨,从一个西方人的价值观的角度来爱中国也无妨。海外华人看似活在一个文化狭缝之中,但是夹缝也有好处,可以随时两边靠岸,吸收多样的价值观。
这些年,回国与国内老友交流信息时,难免说到日本的好处,有时会引起一些争论。对方会举出这些年国内各方面发展很快的例子,比如人们经济收入增加,城市硬件设施发展很快,新的高楼大厦比日本多。而日本的建筑比较陈旧了。这些的确是事实。但是日本看似不变,其实细节也在变化,比如银座的建筑看似有些年头了,但内涵在变化,大厦的功用在变化,各种文化的交融在这里加速。何况有的东西维持不变更不简单,比如人心,保持淡定从容,说不定随时可以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