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雍正皇帝说台湾自古不属中国 |
送交者: 南瀛 2002年02月01日14:48:27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探索台湾史真相之一】为什么雍正皇帝说台湾自古不属中国 一、为什么史书和雍正皇帝都说台湾「自古」不属中国? 清雍正皇帝一七二二年即位时,下诏曰:「台湾自古不属中国,我皇考﹝指康熙﹞神武远届,拓入版图 . . . .」 (【大清宪皇帝实录】,卷1O)。除了出自皇帝之口外,干隆九年陈□华奉敕修【大清一统志】在第二七一卷「台湾府建置沿革」甚至还说台湾「自古不通中国,属于日本」。而根据下列文献,台湾不属中国版图,亦看不出台湾在西班牙、荷兰占领以前曾属于哪一个国家或朝廷,且亦无汉文化可言,顶多只有海盗或拓荒者偶尔驻足: 「台湾在澎湖岛外,水路距漳、泉约两日夜.其地广衍高腴,可比一大县;中国版图所不载.」(明给事中何楷疏【春明梦余录】)「台湾远在东海外,自洪荒迄今,未闻与中国通一译之贡」(郁永河【裨海游记】)「台湾自郑氏占领以前,为马来种生番所据,未尝受中国统治」(汪荣宝【清史讲义】)「台湾远在海表,昔皆土番,流民裸处,未有所属」(施琅【平台纪略碑记】)「台湾一地,原属化外,土番杂处,未入版图也。」(施琅【恭陈台湾弃留疏】)「台湾海邦荒服地也,与闽省对峙,惟隔越重洋,其先舆图未载,故无沿革可稽。」(杨文魁【台湾纪略碑文】)「台湾远隔重洋,为荒裔之区,草窃之薮,历汉、唐、宋、明,未入版图;览其风俗,不惟无礼乐,文章之式,而衣服、饮食、言语悉与中土大相谬异」(高拱干【台湾府志】) 此外,【台湾通史】、【大清一统志】、清干隆期间的【福建通志】以及【台湾舆地汇钞】里所收录的【闽游偶记】、【台湾府图□】、【台湾省舆地考】、【闽峤□轩录】、【闽中摭闻】、【台湾随笔】全部都说台湾自古是荒岛,不是中国的一部份,在这些书里都可以找到下列中的某一片段:「台湾本海外荒裔,断发文身之俗;从古未入中国。」「自古荒服之地,不通中国,名曰东番。」「台湾本古荒服,未入版图。」 除了自古未列入版图之说以外,历史文献一直把台湾当作外国,元朝以前,都将「夷州」、「琉球」等疑似台湾的岛国列入介绍外国的「夷」、「蕃」之列,【元史】还说「琉球,在外夷最小而险者也,....近代诸蕃市舶,不闻至其国」,而明朝朱元璋有鉴于穷兵黩武之失,特别在【皇明祖训】告诫后代皇帝不可倚恃中国富强,以大欺小,劳师远征「不征之国」,在这「不征之国」的名单里,大琉球与小琉球赫然在列,说明台湾一直被视为外国。 二、元末设巡检司于澎湖,算是台湾建制之始吗? 有人说康熙纳台湾于版图之后,开始将台湾与澎湖并称台澎,使人产生台湾与澎湖自古就一体的错觉,因此嘉庆年间谢金銮修【续修台湾府志】即提出「澎湖....今以隶台湾省,前则以隶同安,旧志以元末偶设巡检司于澎湖,遂以为台湾建制之始,则非矣!今之台湾可以概澎湖,昔之澎湖不可以概台湾。」 另有学者声称:「公元1335年,元朝更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理澎湖、台湾民政」,果真如此,当有汉人移居台湾的记录,或官员的记载,然而却找不出有力证据,反而【元史】「外国列传」琉球篇还说「澎湖诸岛与琉球相对,亦素不通....琉球,在外夷最小而险者也,....近代诸蕃市舶,不闻至其国」,元朝汪大渊着【岛夷志略】于琉球条末曰「他国之人,倘有所犯,则生割其肉以啖之,取其头悬木竿......海外诸国,盖由此始」?一点都看不出台湾已有接受汉文明管理的迹象,还被称做海外诸国的起始点。 根据文献资料,中国拥有澎湖主权,最早可追溯到宋朝孝宗干道七年(公元1171年)派兵驻扎开始(见方豪撰【从历史文献看中国在台澎的主权】),但在澎湖设置"巡检司"或"游击",一向隶属于福建晋江县或同安县,对于台湾则还一直畏而远之。【宋史】提到由于比舍耶(疑指台湾)入侵澎湖杀害百姓,才开始于澎湖驻军巡逻,宋朝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公文集】提到「澎湖之人,遇夜不敢攀烟,以为琉求国望见,必来作过」,明朝【东西洋考】记澎湖屿曰「是漳、泉间一要害也,多置游兵,防倭于此」。 一三三五年,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征收盐税,这是中国首次在澎湖设置政府机构。明初洪武帝实施海禁,裁撤巡检司,并把居民迁移于泉州。自此澎湖成为无主之地约二世纪之久。到一五六三年,明朝才又因为海盗的缘故,复置巡检司,数年后又废置。 明朝陈第跟随沈有容追剿海盗来到台湾后,撰写【东番记】,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是记载台湾最早且确切翔实可信的纪录,陈学伊于【题东番记后】曰「东番之入纪载也,方自今始,不可谓不奇」,陈第自己也在该文中提到「从烈屿诸澳乘北风航行,一昼夜至澎湖,又一昼夜至加老湾,近矣。乃有不日不月、不官不长,裸体结绳之民,不亦异乎!」均惊讶与澎湖才一日航程之隔的台湾竟然与汉文明差距如此大,而文献对于台湾的纪录更是如此缺乏,假如澎湖的巡检司真的兼管台湾,又何至如此? 一六二二年,荷兰人侵占澎湖并构筑要塞,明朝举兵攻打,鏖战八个月仍胜负不分,中荷乃达成协议,以荷军撤出澎湖为条件,同意荷兰占领台湾岛。荷兰人攻占澎湖的目的,是要和中国通商,但因中国态度强硬,才退而求其次,占领台湾。就中国来说,澎湖是中国的领土,但台湾岛并不是,所以怂恿荷兰占领自己没有主权的台湾岛。显然直到那时候,还没有任何中国人认为台湾自古属于中国,台湾仍是荒岛一个。这也是为什么郑成功在挥师台湾之前,说是「为中国开辟新土」而不说是「收复领土」的原因所在(参见陈水源【台湾历史的轨迹】p802引用【东都行】序言,及史明着【台湾人四百年史】),更说明了澎湖的「巡检司」根本没有兼管「台湾民政」。 三、为什么明人要怂恿荷兰占领台湾? 天启二年(1622)六月,荷兰人第二次占领澎湖,不断向明朝要胁通商,在双方陆续展开的谈判中,明人已提议荷兰人退出澎湖迁往台湾来交换通商,甚至派人协助荷兰人到台湾探勘港湾,而且在荷兰人正式占领台湾之前,已经在台南安平一带建立城堡。据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1923年2月23日由Batavia寄呈董事会之信件称:「中国使节向荷兰人提议:荷兰人如愿放弃澎湖群岛。而迁往台湾,则可准其通商;该公使亦曾向我方提议,如我方愿往台湾,亦可同样通商」,但荷兰人因已在澎湖辛苦打下根基,不肯退让,福建巡抚南居益乃上奏驱荷,于天启四年(1624)正月开始进攻澎湖,以兵船两百艘,拥众万人之势对付只有军舰十三艘,军队九百余名的荷兰人却仍屡攻不下,鏖战八个月后,明朝因已支出军费十七万七千余两,造成财政困难,而荷兰亦面临孤立无援的窘境,经和谈后,荷兰人撤至台湾,结束这场战役,从而留下最先在台湾建立政府组织的是荷兰人的史实。 关于这段历史,不少学者慨叹明人的颟顸无知,让荷兰人拥有先占台湾的机会而不自知,但大都语焉不详,或略而不谈,据我手上现有资料,以陈水源着【台湾历史的轨迹】论述最详细,于该书p106、p134引用【巴达维亚城日记】及p86引用肯贝尔Campbell【荷兰人在福尔摩萨Formosa under the Dutch】,其中【巴城日记】的资料尤为可信。此外林子侯所撰【台湾涉外关系史】亦颇详尽,值得参考。 【巴达维亚城日记】纪录当时由海寇李旦居中协调,达成退军的条件是:(一) 荷兰从澎湖岛撤离(二) 明朝对荷兰占领台湾不表异议(三) 保障荷兰与中国通商 中国的文献虽然都只提到荷人撤军是南居益力战之功,但也留下默许荷军占领台湾的蜘丝马迹,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卷九十九提到「总兵俞咨皋者,用间移红夷于北港(台湾别名),乃复得澎湖」说明双方约以荷兰如放弃澎湖,则明朝对其占领台湾不表异议。此举反映出明人经长期闭关自守、实施海禁之后,不了解国际情势的转变,心目中仍只有澎湖,认为台湾既然不在版图之内,被荷兰人先占了也无关紧要。 四、澎湖与台湾近在咫尺,为何开发迟速的差距如此大? 有人质疑澎湖与台湾距离不远,既然能够渡海到澎湖,为何到不了台湾?澎湖早已成为汉人的势力范围,为什么台湾岛还是“蛮番”之地?此问题也有不少论述提及,归究其主要原因有四:(一) 于澎湖与台湾阻隔一道极为凶险的「黑水沟」海域,海难频繁,先民虽有能力行船到澎湖,但对于前往台湾显然兴趣极为缺乏,【元史留求传】云:「水至澎湖渐低,近留求,则谓之落漈。漈者,水趋下而不回也,凡西岸渔舟到澎湖而下,遇飓风发作,漂流落漈,回者百一」,此「落漈」,即流经台湾西部海岸与澎湖群岛间的黑潮,又称黑水洋或黑水沟,直到清朝中叶,仍使人谈虎变色。干隆廿八年朱仕玠【舟行纪程】云:「下午渡黑水沟,海水横流,为渡海最险处,水益深黑,必藉风而过。」。【澎湖厅志】卷十三提到「澎湖至台虽仅二百余里,顺风扬帆,一日可至;若天时不清,台飓连绵,浃旬累月,莫能飞渡」。(二) 台湾原住民凶悍,所以历代才在澎湖驻军防范,直到清朝末年,仍有日本、美国、英国船只在台湾海域遇难漂至"生番"盘据地区,惨遭杀害的记录。(三) 宋【诸蕃志】对不通台湾的原因有一非常传神的描述:「无他奇货,尤好剽掠,故商贾不通」,盖明末以前大陆仍有开发余地,人口尚未过剩,且台湾的物产尚不足以吸引商人,缺乏国际贸易的市场价值。而在洋人东来以前,中国对外交通的主要航路都未经过台湾,顶多只有琉球航线,须掠过台湾北部,因而并未引起注意。(四) 明初洪武帝实施海禁,裁撤澎湖巡检司,强迫澎湖居民迁往内地,与台湾联系的机会大为降低。 五、三国、隋朝的「夷州」,元朝的「琉球」记录,代表中国拥有台湾吗? 从以上元、明、清的史料看来,台湾在荷兰人占领以前,一直被视为外国岛夷,只有少数商贾、渔民、海盗涉足台湾,偶或有军队试图招贡,却毫无成就,也看不到任何开化的迹象,因此一些史学家引经据典说三国、隋朝已有人到「夷州」,元朝派兵到「琉球」宣示国威之说并不足以代表中国拥有台湾。有些人有鉴于此,则改称那是中国「经营」台湾之始,然而派兵掠夺一下,「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权深悔之。」「权遂征夷州,得不偿失。」(三国志吴志)「自尔遂绝」(【隋书】),既非交流,亦非建设,实在谈不上是「经营」。 其次,「夷州」「琉球」是不是现在的台湾,本就众说纷纭。中国历史对「夷州」一直是模糊的地理概念,确切的位置、大小、风土、人情竟然没有丝毫记录,而「琉球」这个名词一样模糊不清,让人搞不懂到底是现在的琉球群岛还是台湾。假如当时已经是中国的版图,以中国发达的史学,为什么对台湾竟是如此懵然不知? 再者,这些历史片段根本也只是将这些岛当作化外之域,派兵去掠夺而已,既没有正式占领,也没有列入版图。派兵宣扬国威一下,就代表拥有这些土地的说法成立的话,明朝郑和下南洋,甚至远至印度、北非宣扬国威,这些地方也应该都是中国的「固有土地」才对!? 以上问题,方豪所撰【从历史文献看中国在台澎的主权】论述最为详尽,对于用明朝以前的史料来证明对台湾的主权者,均已一一驳斥,有兴趣者可以自行参阅,在此不再赘述。他主张以是否设置郡县等行政组织,奉中枢正朔年号来评断是否拥有主权。依据这个标准,则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只能从从一六八三年清康熙皇帝将台湾「拓入版图」时开始,扣除一八九五年后割让给日本五十年,台湾属中国版图仅二百余年,并非一般所说的一、两千年。 六、历史上的中国人如何看待台湾? 拜西方帝国到处找寻贸易之赐,台湾历史一直到明朝末年才逐渐显明起来。但即使如此,大陆性质的中国,自从知道澎湖东边海中有个大海岛以来,一贯是以不属中国领土的「荒服地」来看待,历史文献一直视台湾为外国已如前述。 尽管荷兰人占领台湾,从中国招聘大量劳工开辟台湾以后,台湾的名声逐渐在中国沿海地区传播开来。甚至清朝在郑氏灭亡,把台湾列入版图,与台湾的关系密切以来,明清两朝,仍认为台湾只是化外之岛,是窝藏海盗叛徒的危险地方,因而实施海禁,试图杜绝和台湾的往来,造成大陆沿海居民在偷渡台湾过程中,受尽剥削与折磨。 一六八三年,施琅攻克台湾后,清朝清廷轻视台湾「孤悬海外,欲弃之」(魏源【圣武纪】),「议者谓:海外丸泥,不加中国之广,裸体文身,不足共守,日费天府而无益,不如徙其人空其地矣」(郁永河【裨海游记】),惟施琅有鉴于西方诸国窥视,经力保后,清廷才勉强同意纳入版图。 一八六七年,美舰罗美号在台湾触礁沈没,船长及水手被原住民杀戮,美国领事向清廷交涉,台湾兵备道吴大延答曰:「生番之地不隶中国版图,难用兵究办。」一八七三年日本以「牡丹社事件」为借口侵台前夕,清廷大臣毛昶对日本使臣还说:「生番既属我国化外,问罪不问罪,由贵国裁夺。」 甲午战败,无视台湾士绅呼号,清廷将台湾割让,毫无怜惜,并下令台湾巡抚唐景崧抑制台湾住民「不可因一时过激,至贻后患」。 七、结语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方豪先生在「从历史文献看中国在台澎的主权」(发表于「中原文化与台湾」,台北市文献委员会,1971),引西谚「过分夸大的证明,等于丝毫没有证明」,力主实事求是来判断台湾的主权历史。而在1983年北京召开【台湾之未来】学术研讨会,萧欣义教授也发表【祖国脐带谁剪断?---中台关系史的回顾】之论文,就已经提出一些史实,不过他也说:「这些史实并不足以作为反对统一之理由,......如果台湾的政经、社会条件以及政治文化与大陆相通融,住民也愿意统一,那么纵使历史上台湾并非自古属于中国,统一也照样水到渠成。」愿有识者深思之。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