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言必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里的列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领袖?指导着十几亿中国人思想的列宁主义到底鼓吹什么?今天让我来讲讲列宁的真实故事。
俄国在地理上属于欧洲,但由于其地理位置远离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远离政治和经济都比较发达的西欧,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到十九世纪末仍然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一大截,曾经被人冠以“欧洲病夫”的称号。沙皇大帝统治下的俄国,到1861年才废除了世袭农奴制的经济体系,1905年,君主专制的俄国在日俄战争中败给君主立宪制的日本,震撼了俄国军政界,迫使沙皇于1906年立宪。1914年,俄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本来就很虚弱的俄国经济遭受重创,军队和民众的士气低落,人民对沙皇统治的不满日益激化。1917年3月(西方旧历二月),二月革命在俄国发生,沙皇统治被推翻,由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联合组成的俄国临时政府成立,新政府的宗旨是谋求政治改革,建立一个以民主选举产生的行政部门和立宪议会。临时政府主要由自由主义派政党-立宪民主党,和社会主义派政党-信奉民粹主义的社会革命党,以及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民主工人党,等政党组成。社会民主工人党实际又分为两个政党,激进的布尔什维克(俄文原意是多数)和较温和的孟什维克(意思是少数)。
俄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俄国走入政体变革带来的必然的阵痛时期,议会选举迟迟没有实现,俄国也仍然没有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退出,社会局势动荡不息。1917年11月7日(西方旧历十月二十五日),以列宁为领袖的布尔什维克政党发动十月革命,以武装起义方式推翻俄国临时政府,由于临时政府无力抵抗,起义军几乎没有流一滴血就轻松占领了政府所在地-冬宫。布尔什维克宣布成立“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表示将立即举行议会选举,并要求选举将自由主义派的立宪民主党排除在外,建立一个清一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府。起义的第二天,正是苏维埃大会召开日,由于其他党派成员的缺席,大会组成了由布尔什维克成员占百分之六十的第二届全俄苏维埃国会,其余国会成员主要来自赞同武装起义的社会革命党左派。新成立的共和国自称代表俄国的工农兵大众,选用锤子和镰刀符号做国旗,新组成的苏维埃国会则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宣告俄国将立即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勒令无偿没收所有私人土地,下令所有银行收归国有,没收一切私人银行账号,没收所有教会财产,所有矿藏工厂归苏维埃管理等等。在起义后一天内,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人民委员会就开始镇压自由主义派领袖,十八个前政府官员被逮捕关押,并有两人已被枪决。紧接着,布尔什维克又开始对言论实行严格管制,许多非布尔什维克出版社被关闭,所有出版物必须经过政府的严格审查才能发表。
尽管社会革命党右派和孟什维克等其他政派对布尔什维克的所做所为极为反感,最初曾抵制布尔什维克,退出苏维埃大会,但为了实现他们长期追求的宪政目标,这些党派最终选择了接受立即进行立宪议会选举的要求。不久,立宪议会选举开始,经过四千多万选民的投票,1918年1月初揭晓的最终投票结果为:布尔什维克只得到了不到百分之二十五的议会席位,社会革命党得到了百分之六十的席位,除去社会革命党左派得到的四十个席位,社会革命党主流派仍然占有370个席位,在总共707个席位中,明显过半。1918年1月5日,立宪议会大会在当时的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召开,大会拒绝通过苏维埃国会提交的废除土地私有制和一切矿藏工厂收归国有等条款。列宁对此早有准备,之前就做过“依靠民意,但也不能忘记步枪”的指示,布尔什维克指挥下的军队当天开进首都,将彼得格勒戒严,列宁政府宣称议会决定违反了人民的意愿,是反革命行为,命令军队强行解散了立宪议会。布尔什维克违反宪政规则的行为,激起了民众的愤慨,彼得格勒街头同日就出现了游行抗议,布尔什维克军队向街头和平示威的民众开枪射击,镇压抗议活动。
立宪会议被解散后,投票给社会革命党的农民强烈反对布尔什维克没收土地的政策,企业主们也无法容忍布尔什维克把工厂矿场收归国有。1918年3月,列宁与德国签订条约,宣布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德国单独讲和停战,又激起了一些民族主义者的反对,社会革命党左派也因此与列宁分裂。该条约使俄国丧失了大片欧洲国土,列宁在条约签署的当月,为保证中央政府所在地远离前线,仓促将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搬到了离欧洲边界更远的莫斯科。不久,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多股势力集结起来,组成白卫军,与布尔什维克的红军激战,西方多国也因为看到布尔什维克的残酷本性而支持白军,俄国进入了长达四年的内战。尽管议会选举结果表明,布尔什维克在俄国远远没有得到大多数人民的支持,但由于列宁建立的政党机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暴力机器,俄国内战最后以列宁党完胜而于1922年告终,苏维埃联盟(苏联)成立。不幸的是,列宁党在一个国家今天的胜利,意味着这个国家明天的失败,预示着这个国家人民未来的灾难,这一历史结论已经在俄国,东欧,中国,北朝鲜等国家,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证实。
列宁以暴力夺取政权,也依赖于暴力来巩固他的革命成果。十月革命后不久,列宁就建立起权限很广的全俄肃反委员会,简称契卡。契卡机关可以随意逮捕人,拥有不经审判便可进行枪决的特别权力,列宁甚至公开宣称要制造一场针对资产阶级反革命的“红色恐怖”, 以恐怖手段来消灭国内的所谓“反革命势力”,以暴力手法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把新俄国建成为一个警察国家。据学者研究表明,从1917年到1922年,被契卡绞死或枪决的人数可能多达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受害者不仅有反对派势力成员,也有社会各个阶层的平民,沙皇一家包括沙皇十三岁的儿子也全部被枪决。除了恐怖和暴力,列宁式的新社会还有思想被政府独断控制,言论上只允许一种声音,一切都要保密,政府一方面用恐怖来解决一切问题,另一方又对自己的人民以及外国人充满了不合理的恐惧和防范心理等等特征。
孟什维克在列宁解散议会后立即与社会革命党联合发表传单,谴责布尔什维克背叛了人民,但孟什维克的主要领导人在内战中保持了中立,宣称自己是第三力量,尽管如此,孟什维克仍然没有逃脱被列宁铲除的命运。内战接近尾声时,列宁以反革命集团的罪名,大批逮捕孟什维克成员,孟什维克里几个曾经与他共同创建社会民主工人党的老战友,被同意流放国外,孟什维克政党从此消亡。与后来的斯大林相比,列宁还算手下留情,至少没有大批枪决自己曾经的战友。
布尔什维克从1918年起改名为俄国共产党,1925年起又改称全联盟共产党(简称联共)。
按照前苏联教科书的说法,社会民主工人党当初分裂为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两派,其主要分歧在于对政党组织严密性的不同看法,但实际上,这两派之间的分歧远不止如何组织政党,两派最根本的分歧在于,孟什维克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而布尔什维克的社会主义是要建立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上。孟什维克提倡通过政治多元化,民主选举和议会的方式来实现社会主义,而布尔什维克则相信起义和暴动,列宁最推崇的社会变革模式是法国大革命,崇尚的是暴力和恐怖,主张以暴力来夺取政权,以暴力来改造旧世界。列宁称孟什维克是动摇分子,是机会主义者,指出,按照孟什维克的方式,无产阶级永远也无法掌权。列宁这后一句话,倒符合事实,纵观世界所有民主国家,没有一个国家通过选举,实现了无产阶级领导和统治。
其实,哪怕按照苏联教科书的说法,仅仅看政党组织形式的区别,我们也能看出谁邪恶,谁人性。列宁提倡把社会民主工人党建立成一个严密的政党组织,个人必须达到一定要求才能入党,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成为党员后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党内实行所谓的民主集中制,以少数职业革命家为核心,其他党员必须对核心高度服从,是一种集权式的组织;而孟什维克派则提倡建立一个宽松的政党,不需要高度集中化组织化,党员来去自如,与大多数西方现代政党相似。列宁的政党模式,使得布尔什维克大多数党员从入党的那一刻起就丧失了自由,成为没有思想自由的机器人,完全受制于党内核心人物,而整个布尔什维克政党则成为一个被核心人物意志随意操纵的机器,这种政党模式使得无产阶级专政(另一种叫法是人民民主专政),变成了实质上的核心领导人专政,是共产党组织邪恶的根源之一。列宁政党在理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最神圣最崇高的纲领,据说列宁演讲起来常常是言必称马克思,但列宁的政党模式却把马克思提出的无阶级平等社会的乌托邦理想抛出了窗外,在党内就建立了少数核心领导和广大党员群众两个地位悬殊的阶级。而列宁党里的核心人物-所谓的少数职业革命家,其实都和列宁一样,是来自相对富裕家庭,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自己从来没有以做工为生,也不靠种地为业,更不是被无产阶级投票选为核心人物,但他们自称代表无产阶级,代表工农兵群众,要求无产阶级群众对他们绝对服从。
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诠释上,列宁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主张,抛弃了马克思早期理论中关于自由和民主的所有论述,认为,对落后的俄国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实质就是革命(毛主席语录“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就是造反有理”的原型),而革命是如此地至高无上,为了革命取得胜利,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列宁曾经说:“革命是一份强硬的事业,你不能带着白手套,指望不脏你的手”,“共产党不是淑女学校,有时恶棍正是革命所需要的”。毛泽东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其中论革命的部分,很多地方是以列宁语录为蓝本衍生出来的。
早在俄国内战初期,1919年3月,列宁就成立了共产国际,目标是在全世界发动革命。当时俄国正在经历内战,经济非常困难,民众还处在饥荒之中,不久后,1921年,俄国出现了波及三十多个省的严重饥荒,五百多万人因饥饿死亡,但列宁从来没有停止过拨出大量的钱款支援世界革命。对列宁来讲,革命是最崇高的目标,俄国人民为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共产国际成立后,立即帮助意大利,德国,瑞典,匈牙利,捷克和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的共产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1920年,列宁把视线扩展到了东方,这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维京斯基受命来到北京,组建中国共产党。中国的命运从此被改变,由列宁出资,完全遵从列宁模式的中国共产党同年诞生,近三十年后,列宁创建的中国共产党夺取了掌控中国的大权,建立了苏联模式的国家。西方人常用“founding father”这个说法,指的是初次创建模式的先人,比如美国的国父们是华盛顿,杰佛逊等定下当代美国国家模式的先驱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其执政党的的组织模式和统治模式完全是由列宁创建规定的,列宁自然而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父,中共今天以暴力来解决一切问题的统治理念,以及极度惧怕自己的人民和外国人,成天幻想有一个境外敌对势力等特征,正是来自它的基因,来自它的国父-列宁。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维基中文网和Dmitri Volkogonov写的《Lenin:A New Biography》英译版。Dmitri Volkogonov是前苏联将军,曾在叶利钦总统任期内担任俄国总统特别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