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漫谈张二江的“下级学”
送交者: 云梦儿 2002年04月01日16:08:18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张二江着有“下级学”一书,其中心就是:上级喜烟,下级就要敬烟;上级好酒,下级就要加酒;上级要财,下级就要供钱;上级爱色,下级就要送女人。只有这样的下级,才算考试合格,才会在中国的官场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云梦儿总结自“下级学”一书---2002。4。1。---

  自命为“荆楚一帅才”的张二江,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他会以“五毒书记”的外号扬名天下。2002年1月29日,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省委召开的典型案例通报电视电话会议上痛斥张吹、卖(官)、嫖、赌、贪五毒俱全,从此“五毒书记”之称不胫而走,成了2002年反腐的标志性词汇之一。

  2月底,湖北省检察院对张二江案侦查终结并移送起诉。张被指控的罪名主要包括:1995年至2001年,张二江在担任丹江口市市长、市委书记和天门市市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贿赂39次,共计人民币77万余元,美元4300元,先后14次支取公款10.8万元用于个人开支和送给亲戚朋友。

  这些数字,与时下某些贪官动辄数百万上千万的犯罪数额相比,并不足以引人注目。所以,在张的五毒中,“贪”被排在最后一位。排在第一位的是“吹”,知情人一眼就能看出,“吹”主要指的是1998年前后发生在丹江口市的统计浮夸风,其时张二江正担任丹江口市市委书记。而“五毒”中传播最广的是“嫖”,张在接受纪委审查时供认,他从担任丹江口市市长开始,10余年间利用职权玩弄女性超过百人,其中有想升职的下属机关干部,有希望办农转非的宾馆服务员,也有从街上带回的“三陪女”,其中细节令人发指。

  让人感兴趣的是,如此一个五毒俱全的人物,十几年间是如何在官场上平步青云,由代市长而市长,由市长而市委书记的呢?

  一个“优秀人才”的仕途

  在武汉大学珞珈山脚下,有一座鲲鹏展翅的雕塑颇为引人注目,这是武大77、78级校友毕业前捐钱修建的,寓意学业有成,大展宏图。作为武大历史系78级学生及校学生会主席,张二江正是这项动议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上大学前,张二江当过6年兵,还做过邮递员。根据一篇报道,他是南下干部子弟,在他年少时,父亲在“文革”中受打击离世。 有趣的是,位居高官后生活腐化的张二江,大学期间甚至没有女朋友,他的同学回忆说,他最大的业余爱好是练毛笔字。

  张二江在上学期间就表示了从政的强烈愿望,并在学生干部模拟政治操练中颇有建树,担任武汉大学学生会主席,当选为全国学联委员,基本上达到了一个学生干部所能做到的极限。

  根据张的履历表,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北省冶金局,担任团委书记。两年之后的1984年,他又调到刚刚组建的厅级单位湖北省委经济工作部。在经济工作部,30出头的张由科级晋升到副处级,但没有实职,任副处级调研员。1986年,他被下派到嘉鱼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下派和挂职锻炼被认为是提拔干部的前奏和必经程序。但这一次的下派并没有给张二江带来实质性的升迁。1987年,张从嘉鱼县回到经济工作部,担任调研室副处长。

  1987年,湖北省委经济工作部被撤销,与此同时,湖北省监察厅成立,据介绍,当时经济工作部80%的干部都转移到了监察厅,张二江也调到监察厅某处任副处长。但仅仅3个月后,张又调到省政府研究室任副处长。知情人称,张认为监察厅不好发展,便通过各种关系谋求调动。张曾对熟人说过,我办具体的事不行,但宏观方面还可以。张一直认为自己不是等闲之辈,做事喜欢独当一面。从他两次主动的调动看,都是从单一职能部门到了宏观综合部门。

  从学生会主席到省直机关的年轻副处长,张二江有无特殊背景不得而知,但知情人认为对张来说这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张脑瓜灵,办事干练,又是名牌大学毕业并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及全国学联委员,在当时看来是一个优秀人才,可能被省里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

  省直机关的工作对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张二江很清楚这一点,他的出路仍然在下面:到基层担任实职,主政一方,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后再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1988年,张的机会终于来了,湖北省决定从省直机关中下派一批干部到基层出任党政领导,这次下派不同于一般短期的挂职锻炼,而是要扎根基层,连户口都要迁过去。

  张二江报了名,并得到省委组织部批准,到边远的鄂西北县级市丹江口出任代理市长,不久后在市人代会上顺理成章地当选为市长。

  丹江口市以道教名山武当山及丹江口水库闻名,同时也以贫困闻名。但这对张二江来说,这也许正是一种机遇。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果然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机遇。如果能使一个贫困县脱贫,这便是最大的一单政绩,足以奠定一个官员升迁的坚实基础。

  1997年,北京一家知名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张二江:十年鏖战丹江口》的报告文学,在这篇洋洋一万多字的长文的开头,引用了一首出处不详的民谣:丹江口来了个张二江,家家户户满粮仓。就是碰上了鸡猴年,也能吃上个肚儿圆。作者显然想把张二江描绘成丹江口人的衣食父母。

  张二江是1988年初到丹江口担任市长的。据《十堰统计年鉴》记录,丹江口198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0338亿元,仅比他上任前的1987年的4.2666亿元增加了7000多万元,这个较为平稳的数字一直持续到1992年,为8.2284亿元。

  1993年,这个市的GDP猛然窜到16.1161亿元,比上年增加了近8个亿!此后,更是连年翻筋斗,1995年的GDP达到了38.5502亿元,财政收入1.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2%、70.4%,丹江口宣布全面脱贫。1996年,张二江被提任十堰市市委常委、丹江口市市委书记。此后丹江口的统计数字继续年年上升,1998年,丹江口市年报GD P82.6亿元,财政收入2.85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2545元,获湖北省十强县市称号。

  1999年底,数家媒体(包括本报在内)聚焦丹江口,揭穿了当地骇人听闻的统计数字造假黑幕。湖北省为此进行了一场统计数字挤水运动,丹江口一地在此次运动中挤水总量占全省的5%。200 1年,有关方面作出权威统计,丹江口市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比1998年缩水近50%和40%,仅相当于1995年水平。丹江口在获“十强县市”称号两年之后,又申请重新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市。

  而此时,从数字政绩中获益最大的张二江已经调省直管市天门市任市委书记。

  双重人格和官场逻辑

  时至今日,张二江数字造假、数字升官的丑闻已大白于天下,但记者到丹江口采访时,丹江口市工业局一位干部谈到此事时轻描淡写地说:丹江口前几年工作做也做了一些,吹也吹了一些,浮夸风各地都有,只不过把丹江口做了一个典型,有的地方可能比丹江口更厉害。而丹江口市统计局办公室一位人士则说,虚报有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如果当年上面不搞一些不必要的评比,下面也就没有必要弄虚作假。这显然不是个别干部的看法。张二江的继任者张达华,就在全市统计工作大会上说:现在弄虚作假的各地都有,我们丹江口的问题,好比几个人横穿马路,有交警值班,其中有一个人被抓住了。  类似的说法是记者在丹江口采访,尤其是在政府机关干部中采访时听到最多的。很多外人以为惊世骇俗的东西,他们却习以为常。作为官场内部人士,对自己的事务,他们似乎有一种独特的价值逻辑和行为规则。而对张二江的评价和张二江本人的行为,也经常处于这样的一种悖论之中。

  丹江口市一位政协常委说,张二江来丹江口的头两年,工作状态好,经常下乡搞调研,有朝气。他是知识分子,又从省城下来,较之一些从山沟里出来的干部,思维开阔,观念先进,有点子,敢想敢干。但几年之后,他在与另一位领导的权力斗争中获胜,脚跟站稳,特别是当他当了市委书记后,有人捧场,有人送礼,就发生了变化,后期群众反映很大。

  丹江口市纪委一位领导并不认为张二江在丹江口十年有什么明显的堕落轨迹。就工作能力而言,在同级干部中算是优秀的。但能干和能贪则一点都不矛盾,经常是同时进行。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武当山索道工程项目,这被公认是张二江的“政绩”之一。1996年6月,湖北省某公司通过张二江承接了工程。同年底,这家公司在索道工程建设中缺少资金,找建行十堰分行贷款。银行要求公司提供担保单位,公司董事长便请张二江帮忙,张指示丹江口市电力局为该公司担保获得贷款1720万元,索道工程得以建成。同年11月,他指使该公司在武汉购买价格16万元的住房一套,供其在武汉的情妇居住。

  张二江曾给人留下廉洁、勤政的印象,大会小会上都强调要做一名清官。有一年,他推荐一本叫《清官策》的书,其中介绍了一些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事迹,成为丹江口市大小干部的必读书。1998年底张调到天门任市委书记后,这种廉洁的形象依旧未变。有人亲眼见到他在吃饭时向在座的干部们训话:历史上凡是贪污腐化的,没有一个讨好的……弄得大家十分尴尬。天门市纪委一位干部介绍,2000年夏天,张二江下到一个乡镇指导抗旱工作,乡镇干部从成箱的矿泉水中抽出一瓶给他,他当即说:一瓶矿泉水就要两块钱,有一杯白开水就行了嘛。

  不过,张二江在另一些场合讲的话却显得自相矛盾。天门市纪委书记王宪龙透露,有一次市纪委召开反腐败会议,张二江在总结时即席发言,称中国历史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清官。所谓清官不过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杜撰出来的,而且,清官死后连打补丁的官袍都穿不上。听得大家一头雾水,他却拂袖而去。

  当然,那些真正能够近距离接触张二江的人,是不会一头雾水的,他们显然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

  在他主政的丹江口和天门市,买官卖官已是公开的秘密。此次张二江事发,因涉嫌行贿而受查处的就有8人,被查处的显然只是行贿者中的少数。丹江口市委组织部一位副部长说,在张离开丹江口前,提拔干部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对想提拔的人,他通常示意组织部“考察一下,但是,有的干部考察一次不合格,考察两次不合格,他还坚持提拔”,“组织部只起到盖章的作用”。而提拔的动力,不言自明。以春节拜年来说,要想保住官的,一般送5000元左右,要求进步的则要数万元乃至更多。在天门官场一则流传颇广的故事是: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想做交通局长,送上10万,以为十拿九稳,哪知最后安排到一个非要害部门,遂感叹道:行情变了,行情变了。

  与钱相比,张二江收受更多是“性贿赂”。据报道,张二江在丹江口和天门任职期间,与张二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100多人中,有15名党政机关干部,其中7人得到提拔,2人的丈夫得到升迁。天门市妇联一干部,与张二江发生多次关系,先让张给组织部打招呼调到交通局,到交通局后不满意,又要求调任教委办公室副主任兼招生办副主任。与张二江发生关系的女干部中,多人像她这样频繁换岗位,当地群众讥为一夜春梦,终身受益。

  但在张二江被移送起诉的罪行中,并不包括上述内容。有关人士称,“性贿赂”还属于司法领域中的灰色地带,现行刑法中没有相关条文与之对应。而“性贿赂”的普遍性和危害性在一个案件中暴露得如此充分,还属首次,它应该引起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

  张二江的“下级学”

  1993年,张二江还在担任丹江口市长时,与人合著了一本书《下级学》,由湖北某出版社出版。张二江在后记中说,这本书是根据他的“初步思路撰写的,作者把下级学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并称创立下级学的宗旨,是使人们成为优秀的下级,在于探讨、帮助并使每一个下级获得成功,而且争取最大的成功。

  在一章中,作者写道:与上级领导关系如何,是下级晋升成功与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有些人单纯地认为,是太阳总会发光的……而不屑顾及与上级关系如何,这是一种十分幼稚而不切实际的想法。至于如何赢得上级的好感,作者提供了许多技巧和方法,有些探讨得相当细腻。比如,在你赞美上级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原则,首先,要选择上级最喜欢或最欣赏的事和人加以赞美,不要在赞美上级的同时赞美他人,除非是上级喜欢的人,即使你赞美他人也是给上级作铺垫而且要适时适度,赞美最好由第三者尤其是上级最信赖的人转达效果更佳,而且也显示了你对上级的尊敬……

  这显然是张二江官场哲学的核心。

  很讨上面喜欢,是许多人对张二江的评价。一位知情人士说,以前有上级领导下去检查工作时,张二江往往亲自下厨,交待师傅谁的口味重谁的口味轻。

  知情人说,在一次私下场合,有人刁难张二江一个问题:假如你看到有人饿倒在地,而与你同行的一位上级叫你不要管此事,你还救不救此人?应该说,问题从道义合理的角度给出答案并不难,但张二江略加思忖后说:这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我反对上级,连为老百姓做事的机会都没有了,我不会做这件事。

  显然,张二江这样的官场哲学,身体力行者绝非张二江一人。《下级学》中说,作者曾对丹江口市经委、人事局、财办、政府政研室及两个乡镇的在职各类干部职工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内容是假设以下5项之和为100%,你认为,事业成功的因素各占百分之几?结果统计平均值为:智慧24%,专门技术15%,经验15%,其他人际关系13%,“得分”最多的是上级关系,达33%。不少曾为张二江下属的干部也有机会在张二江身上实践他的“下级学”,张二江要钱,就给他送钱;张二江好色,就给他送女人甚至自己投怀送抱;张二江喜欢书法,丹江口市面上的书画装裱店生意就格外好。

  事发:偶然和必然

  1999年初,张二江从丹江口调任天门市市委书记,在他尚未赴职时,反映他贪财好色的举报信就如雪片般寄往天门各单位。其中寄给天门宾馆的一封信说:你们天门来了一个大流氓,请看管好你们的服务员。市里为了维护新书记的形象,紧急下令收缴这些信件,不料越收越多,最后只能从源头治理,到邮局截流这些信件。

  湖北省纪委一位干部介绍,张二江在下面做官十多年,丹江口与天门都有不少举报,仅省纪委调查他就有五次,有一次吓得他躲到武当山“养病”,但结果都“查无实据”。

  是不是这一次次不了了之助长了张二江的胆量不得而知,但据知情人说,他在私下场合多次对“告状”表示了不屑。另一方面,张二江总是显得信心十足,甚至是自负。有人亲眼见到他在公开场合顶撞他的直接上级十堰市的领导,这在官场是不多见的。一般认为,张二江的这种底气,来自他在省城广泛而且过硬的人际关系。知情人士称,张二江有性情的一面,尽管着有“下级学”,但在实践中,却未必是最精通此哲学的人。张二江缺乏韬光养晦的低调作风,这给他的仕途埋下了隐患。 张二江为官10多年,受到举报无数,其中数字造假、买官卖官、玩弄女性等劣迹都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都能平安无事,最后却栽在了这么一件本来被处理得天衣无缝的小事上,让人无法相信它的偶然性,最有可能的推测只能是:过去维系张二江官场逻辑的东西,在某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