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围棋世界里的大师们和AI智能》 |
送交者: 俞频 2017年05月27日19:36:32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4月初,AlphaGo之父杰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在母校英国剑桥大学做了一场题为“超越人类认知的极限”的演讲,解答了世人对于人工智能,对于阿尔法狗的诸多疑问,“过去3000年里人类低估了围棋棋局哪个区域的重要性。”杰米斯·哈萨比斯试图来解答这个疑问,因为在短短的一年之内,AI智能横扫围棋界当今顶尖棋手,除了最初韩国的李世石九段扳回一盘以外,AI智能还没有败绩,甚至每盘战胜当今中韩日三国一流高手都保留相当的余力。界内普遍的观点,AI让先和人类下,还是能赢。
在业余爱好者水平里,围棋让先的差距已经不算小了,在职业棋手之间,让先几乎不能下的,柯洁让不了刚入段的晚辈棋手一个先。AI智能突然降临,犹如来自宇宙的神力将轻而易举地掀翻地球上所有棋盘,拂手笑之。当今等级分最高的柯洁九段无不感慨:“人类已经研究了围棋几千年了,然而人工智能却告诉我们,我们甚至连其表皮都没揭开。”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日本名人位头衔的大竹英雄先生,曾以“围棋美学”来总结他的围棋风格,大竹先生的棋注重棋形,他认为,棋形端正厚实才不容易受对手攻击,那种效率不高,棋形难看的棋即便是输棋也不能下。他用自己的头衔和胜绩来证明给棋界他的看法是站得住脚的。这里牵涉到对围棋的直觉和深度计算,大竹先生说提倡的“围棋美学”更多的体现在直觉上。杰米斯·哈萨比斯在母校演讲中说,围棋规则简单但复杂性难以想象,一共有10个170次方的变化可能性,要知道整个宇宙的原子数总和也就是10个80次方,计算机要穷举所有变化即便发展到未来也未必能实现,但人为什么能在这种看似简单的游戏里达到很高的造诣呢?因为人靠直觉下棋。在有限的对局时间,一位棋手对每着棋后边的变化里,通过直觉选择约5,10种变化图再深度判断来决定其中一个对自己最有力的变化图。而AI智能AlphaGo能同时在200种以上的变化图里模仿人类下棋的思路来决定下一着。当今的顶尖棋手对局中,相对前辈棋手,他们靠计算攻防激烈,场面汹涌澎湃,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束缚于棋形这个框架下,把看似很难看的棋也放置在自己的思考变化图里,来寻找至于对手死地的下法,于是乎稍微上了年纪的棋手往往挡不住精力充沛的少年棋手,中国的当今的顶尖高手,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在这个年龄层里夺得了许多世界冠军。
在追求计算上,AI智能能轻松击败人类也就是时间问题,只是它的强大来得过于突然让我们没有思想准备,当代棋手只能用仰视的眼光来看待AI智能下出的有别于我们常规思路的棋,比如著名的“五路肩冲 ”,这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整个棋界的“宇宙流”。韩国天才李昌镐九段曾经著书称“宇宙流”是围棋布局的第二次革命,将“宇宙流”演绎到完美的是日本的武宫正树先生。武宫先生横刀立马的时代,正是中国围棋赶超日本围棋的时期,也是韩国围棋开始崛起的前夜。结束中国围棋只能向日本学习的时代,步入和日本围棋分庭抗礼的时代,最标志性的是一九八四年十月开始的中日围棋擂台赛,到第四届擂台赛结束,聂卫平的十一连胜伟绩成就了他成为超越围棋的民族英雄,这个时期也是武宫的“宇宙流 ”步入完美,当时在中国的武宫先生的“粉丝”多到让除了聂老意外的中国棋手的羡慕。中国棋手是通过擂台赛有了和日本一流棋手和六位超一流棋手对弈的机会,无疑促进了中国围棋整体实力的提高。马晓春九段曾经在某次电视实况讲棋中说到,当时国家队众多棋手的看法,武宫先生的“宇宙流”是六位超一流棋手里相对容易对付的。说“宇宙流”容易对付,更多的指那种天马行空似的下法,比较容易理解。武宫先生在八十年代的本因坊棋战中表现出来的大模样围空和气势如虹地“屠龙”无疑证明了“宇宙流”的存在价值,更何况在当时世界大赛屈指可数的年代,他获得了最初两届的富士通杯世界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届大赛中,包括曹薰铉先生以内的当时韩国代表棋手都被他挡在决胜之外。武宫先生处世乐观,待人和蔼,最让人难忘的一次在电视讲棋中,看到师弟小林光一棋圣下出“点3.三”时,他开玩笑道“哦,下在这里?别掉下棋盘啊!”笑颜之中流露出对“宇宙流”的自信。藤泽秀行老先生对“宇宙流”的评价非常正面,说我们的棋再过几十年没人会看,只有武宫君的棋百年以后还会有人欣赏。
“胸有全局,棋在中腹”是自古以来的围棋诀窍,从古棋到近现代围棋,曾经的围棋大师们用他们的棋谱来佐证了其正确性。而武宫先生刻意地把棋下在高位,是有他独特地对中央棋子的直觉。这种直觉看起来或许容易理解,但下起来未必容易掌握,否则的话,武宫绝不会世出仅有。AI智能“棋在中腹”是依靠变化图的分析结果,并不是取决于个性。杰米斯·哈萨比斯说,AI智能是靠对胜率的演算来评判对方的棋和自己的下法,去年韩国的李世石下出了目前人类对AI的唯一胜局里,那招被棋界捧为“黄金的神来之招”其实在AI演算里,这着棋的胜率其实只有0.007%。也就是说,AI智能一开始就将李世石这招下法排除在演算的变化图之外。
如果我们钻进AI智能里观察它的思考方式的话,我们不难想象其实AI智能并没有从事有关围棋的胜负,而是在分析变化图中完成一件工作而已,当对方按下认输或AI智能分析出所有变化图里,己方所占有的空不如对方时,它会认输结束工作。但无论古今无论实力高下,人永远不会这样去下围棋,人在对弈中所产生的喜怒哀乐,以及在棋盘外所包含着人情世道沧桑,是AI智能无法模仿取代的。中国围棋曾经有过一道坎,靠着一个人的力量,跨了过去,他的成就不仅仅是连胜战绩,而是带动整个国家对围棋的关注和热爱,只有更多的孩子们去下棋,我们才有了常昊,古力等一批世界冠军。这道坎就是1985年8月27日,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小林光一九段六连胜后,直逼擂主聂卫平九段的一盘棋。无论是状态和气势,聂老都处于下风。当时为了赢得胜利,聂老刻意下出小林九段不擅长的布局,但是整盘棋一直处于被动,没有人比聂老更清楚,输棋意味着什么,不是输一盘棋,而是中国围棋将继续面对日本围棋处于学习而不是对抗的地步。一百三十三手,聂老极其顽强地在白棋空里“并”了一手!在以后的棋局,小林九段在十次机会里只要坚决地下对一次,日本将提前结束首届擂台赛。当时的情景借用后来刘小光九段讲评历届擂台赛名局时说的,聂老几乎“连滚带爬”地胜利大逃亡!从棋的内容看,这局棋双方失误过多,根本谈不上名局,但胜利意义重大。无独有偶,韩国的曹薰铉九段首夺应氏杯世界冠军后,韩国掀起了狂热的围棋热,一批优秀的围棋天才先于中国脱颖而出,抢占世界大赛头衔,韩国围棋改变了日中两国的传统围棋思维,其影响度不亚于当今AI智能的介入。
日本围棋史上曾发生过因一盘棋而献出生命的故事。事件发生在1831年,本因坊第十二世丈和应用谋略巧取了“名人棋所”这一幕府将军认可的围棋最高爵位,引起安井,井上两家门派的强烈不满。1835年幻庵因硕的高徒赤星因彻代表井上家公开挑战丈和,布局时丈和下出了“大斜千变”布局,要知道“大斜定式”直到今天的职业棋手还在不断研究创新,这样变化复杂的布局,赤星因彻作为当局者,步步下出正解,其背后的计算力可想而知,中盘时,丈和下出了被后世称为“绝世三妙手”连打组合拳,因彻黑棋顿时崩溃。终盘当赤星因彻自觉已无翻盘之力,愧对师父的重托与期待,心情沮丧难过,鲜血猛然喷出染红棋盘。这就是日本围棋史上的“因彻吐血之局”。时隔一个月,因彻英年早逝于肺结核病 。
这里说个题外故事,足有“名人 ”实力的幻庵因硕终于熬到丈和退位,本以为名正言顺的继承“名人”,但本因坊家秀和登场争棋,因硕三连败。他上遇丈和不胜,下遇秀和三败,恰好挤在两位大人物之间,郁闷至极!这样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在日本棋坛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围棋大师吴清源引退之后,棋坛无疑迎来了坂田荣男的时代,但1965年和1968年,吴大师的得意弟子年少的林海峰九段登场,从坂田先生手上夺得名人和本因坊两大头衔,宣告“坂田时代”的结束,以坂田强豪的实力,独霸棋坛的时间却意外的短暂。1846年,跳出是非之门的幻庵因硕,游闲山水之间时,偶遇回乡探亲的秀和高徒秀策,在两人的5盘对局中,少年秀策执黑战无不胜,尤其是第二局中盘时幻庵因硕将黑空彻底掏空后本以为局面领先,秀策第127手下在中腹左右逢源,因硕两眉紧锁,苦苦长考,两耳通红,这就是日本棋史上著名的“耳赤之局”。棋圣秀策坚实无比的行棋风格影响后辈棋手深远,1986年开始独领日本棋坛的小林光一九段的棋风酷似秀策,韩国天才李昌镐学棋时代,也深受秀策棋风的影响,他曾说,穷就他一生的努力也未必能达到棋圣秀策的高度。后世有这样的评论“如果是不贴目的棋,黑棋要照秀策的下法,白棋则要照秀荣的下法,让子棋则非学秀哉不可。”
AI智能靠战无不胜的棋力,否定了许多我们靠着先辈棋手建立起来的围棋思维模式,它用赢棋来告诫我们,它是正确的,除非你能赢它。只要有围棋入门水平以上的人,都知道“无忧角”的下法。两手占角,在AI智能登场之前都被认为是“不亏”的,杰米斯·哈萨比斯在演讲时透露,AI对开局时“无忧角”下法的胜率在50%以下。也就是两手占角是吃亏的下法。“无忧角”在人类棋谱出现也有四百年以上了,在日本庆长6年即1600年,鹿盐利玄先执黑vs本因坊算砂的古谱中,算砂执白第24手下出了“无忧角”。中国古棋中,康熙年间1664年棋圣黄龙士让3子对徐星友的一盘里,徐国手第32手下出“无忧角”,因为中国古代围棋是“座子”开局,也就是先在星位放好棋再下,“无忧角”的出现和攻防只有在让子棋棋谱里看得到,徐星友对师父黄龙士是2子的实力,但在“血泪篇”里,黄龙士仍以3子和徐下了十盘。黄龙士着子看似乎平淡无奇,但寓间极深,对手不易察觉,若敢于用强,他即随机应变,出奇制胜,迫使对手相形见绌,反以自困。吴清源对黄龙士的评价很高,可惜在黄龙士的时代没有一位“试金”的高手。当代职业棋手对“无忧角”周围攻防变化的研究始终有新意,但从没有彻底否定两手占角的价值,而得出的结论是,既然已经坚实地占了角部11目,对方可以应用“碰”“托”等手段加以利用而已。去年李世石九段执黑对Alphago的第5局,AI智能对每一着棋的胜负评判看,李九段开局两个错小目,大有随时守“无忧角”的气势,胜率都不超过47%。当AI第40手中间一跳!白棋中央潜力大增,黑棋虽然占据三块合六十多目空但胜率被判为38%最低。黑棋自开局就没有超过50%的胜率,换一句话就是李世石九段,这位继天才的李昌镐棋士之后独霸整个棋坛近10年的“胜负师”,面对AI智能,第一步开始就没有胜利的可能。在可以想象的不远将来,错小目的历史应该会被终结,“无忧角”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日本围棋自从抛弃中国的“座子”规则后,对小目布局和其定式的研究达到了相当高的地步和完整性。定式的形成和完善,犹如物理学领域的量子理论,靠得是无数位科学家的研究积累。围棋历史上的伟大棋士们,为完善定式呕心沥血,使得后辈棋手在当今短暂的对局时间里,以定式为基础迅速地应付得了在其之上的激烈变化。但定式的负面犹如套路,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考广度,上世纪1957年,棋圣吴清源下出“大雪崩”定式的内拐下法,震撼整个棋坛,于是被研究近20年公认为正解的“大雪崩”外拐下法即刻消逝,这一和大斜定式,妖刀定式并称为围棋里最难解的三大定式,在吴清源大师后的大贴目时代,继续被研究更新,尤其到了上世纪90年代,韩国棋手剽悍的作战风格主导棋界,韩国定式偏向激烈紧凑的风格很大地影响了雪崩定式之后的变迁。吴清源大师早年对秀哉名人对局时,执黑“星,3,三,天元”布局,是当时大师和师兄木谷实先生共同提倡的“新布局”在秀哉名人前的“试金”,也是围棋史上的第一次布局革命。AI智能对“星,3,三,天元”的胜率判断不知多少?当代的顶尖高手面对AI若下出“星,3,三,天元”首先要有勇气的。吴大师独霸棋坛20余年的骄人战绩和绝世棋谱无需笔者细细道来,已有更多的棋手认为,吴大师的前半盘最像AI智能!吴大师晚年所提倡的“二十一世纪围棋”理论就是对AI智能研究的最好范本,他提倡的面对小目的二间挂不但拓宽了围棋布局,更是嘱托晚辈棋手要有围棋的崭新思考。关于吴大师对围棋发展贡献,后人的评价是,在不贴目时代,有别于古棋,大师彻底提高了围棋的速度。赵治勋先生是这样评价大师的棋:
由于吴先生的全盛时期,是站在必须打败不贴目的黑棋的立场上,所以也只有采取这种不留余地的疾风骤雨般的快速战法。虽然吴先生从青年时代、新布局的时代起,就是快速的棋风,而在全盛时期则更进一步,达到了玄妙的境界,再加上那出类拨萃的才能,因此,当时和吴先生对局的人,一定会有无法抵抗的感觉。”
一个时代孕育出伟大棋士需要时代的特有内涵来铺垫,幼小的吴清源在军阀混战,日本侵占东三省,扶植伪满洲国的大背景下,被恩师濑越宪作召赴日本学棋的,当他君临于日本棋坛,在残酷的“升降十番棋”中将当时的顶尖高手下到“俯首称臣”时,日本正在发动太平洋侵略战争,可以想象来自已经山河破败的国度,侨居日本的中国人要忍受异国社会各方面多大的精神摧残,多少“为大东亚共荣”的狂热分子虎视眈眈地等着打倒吴清源的时刻到来,可是倒下的总是坐在吴大师对面的日本棋手。来自恩师,师兄,甚至对手的无微不至地帮助和保护,也是不可抹去的。“棋无国界”的精神不是我们当代人所能想像的言语来衡量的。
当代围棋应用等级分制来很衡量棋手的实力和状态要比过去的段位制科学得多。全世界现役九段有一百位以上,其中能代表最高水准的其实寥寥无几。过去日本棋坛里同时期的只能有一位,那就是“名人”。1950年,自从秀哉名人故世后,同时出现了吴清源和藤泽朋斋两位九段,于是两者除去早年第一次的让先十番棋后,迎来了真正巅峰对决的第二,第三次十番棋。也是吴大师十番棋历史上堪称高潮的对局,在不贴目情况下,将藤泽九段降服于定先上的实力看,按照当时日本段位格的对局制度,差两段的棋手要让先下的话,吴大师的棋力有十一段!和清代高手黄龙士,日本四世本因坊道策都被后人传说有十三段相比,吴大师的十一段是通过对局战绩量化出来的。 对于围棋开局的下法,关系到棋手的风格和癖好,很难得出唯一答案,即便是AI智能的开局也不是千篇一律,说明围棋布局的自由度非常大,但围棋收官阶段,对于同一局面的官子得失,一流的职业高手认知几乎是一致的,理论上只要排除对局时间,个人精力,体力的差距,AI智能和人类在同一境界层里,也就是说,只要是人,在官子阶段很难胜过一台计算机。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退出棋坛的吴清源大师在和中国国内年轻棋手的访谈时,曾经教导中国棋手要在官子上下苦功夫。官子的出入计算清楚了,将直接影响在中盘后期的决策。韩国的天才大棋士李昌镐九段的全盛时期,官子功夫可以称为“滴水不漏”的境界,从1996年开始的近十年间,坐在李昌镐对面败下阵来的棋手,面对媒体几乎固定下同样的台词:“我前半盘赢多了,后来官子出错,被他半目逆转”笔者认为,真实情况可能是这样,“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不亦小乎?”《庄子》如是说。绝没有轻视在李昌镐同一时代的棋手实他们其中不乏一个时代的代表,只可惜李昌镐的光芒过于耀眼。95年的马晓春九段为中国首次捧回了世界冠军奖杯,可谓春风得意。但仅仅过了一年,马九段就在自己得意的两个宝地上被李昌镐无情地击败。从现成的数据看,假若李昌镐不存在,马晓春九段可以拿的世界冠军绝不在后辈古力之下。大有“即生马,何生李”的感慨。用后来的马九段的实话来评价李昌镐应该最为确切,“如果一手棋的效率满分是10分的话,李昌镐每手棋的效率最多打6分到7分。”李昌镐自己也说,和妙手相比。我每手棋只求51%的效率。李昌镐的思路和棋竟然和当今AI智能如此接近,AI智能就是在分析选择50%以上的胜率变化图。看似“平庸”的棋,其实攻守兼备,同时对自身后半盘的功力需十足的自信。 从思维方式看,李昌镐不同于他时代的其他高手,许多和他下过棋的职业棋手都有感慨,除去官子的无比精确外,李昌镐九段对围棋厚势的价值判断和其他棋手不一样,于是出现了对手认为自己形势占优的局面,在李昌镐眼里反而是自己小胜。当代棋手在总结李昌镐的棋认为,有别于前辈棋手对外势价值的判断停留在感觉上不同,李昌镐九段准确地量化了外势价值。他改变了围棋思维以及荣获的18个世界冠军,取得当年的世界大赛“大满贯”恐怕后无来者看,他无愧于继吴清源大师后的跨世纪的棋圣。在他退居一线以后的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面对AI束手无措的窘境时,不由想起人类围棋界里曾经的棋圣,“假如李昌镐面对今天的AI智能?”我们不愿意去想,我们不应该为了一时的胜利,而让过去的棋圣一生的光芒去冒险,更何况AI智能战胜人类只是时间问题。这里要提一下和李昌镐同时代的中国常昊九段,从在95年的第十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五连胜,和96年六连胜的满贯而终结这一传统比赛后,面对韩国棋手统领世界棋坛,他成了“抗韩”急先锋,连续7次获得世界大赛亚军,足以佐证当时的“惨烈”,07年和09年,在从走下顶峰的李昌镐手中夺得了两次世界冠军,加上05年的应氏杯冠军,这是多年来始终不懈努力地追赶李昌镐的辛苦回报。随着古力等中国抗衡韩国围棋新兴力量的成长,常昊作为中国棋坛最后一位具有传统围棋风格的代表人物交出了接力棒。
杰米斯·哈萨比斯在文头提到的演讲时分析说,1997年,IBM的人工智能DeepBlue(深蓝)打败了当时的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而围棋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难解之谜。20年的今天,AI智能赶上和超越围棋职业棋手思维的根本点在于它解决了如何形势判断。象棋是毁灭性的游戏,对弈开始所有棋子按规则排在棋盘上,随着对弈进行棋子被吃掉后开始减少,直到最后胜利,AI智能对象棋的每一步形势判断都在现有的棋盘上。而围棋是建设性游戏,对弈开始棋盘空空,随着比赛进行到结束,把棋子填满。在围棋里,你必须评估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才能评估当前局势,所以相比较而言,设计一个围棋判断形势的评价函数比象棋要难上好多。
而人是通过直觉来下棋,杰米斯·哈萨比斯团队通过建立一个模仿人类直觉的“深度神经”网络,通过下载超大容量的对弈棋谱,让AI建立起模仿人类下棋的思维。关于围棋的形势判断,在中盘激烈地攻杀中,需要对死活的计算,实空和厚势的得失,以及如果发生打劫后的变化判断,许多头绪犹如“树梢”无限展开,其复杂程度很难想象有“围棋上帝”的绝对一手!当然目前的AI智能恐怕很难完成。围棋收官阶段,官子的得失判断趋于简单,职业高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演绎,理论上和AI智能不会有什么差距。围棋布局的自由度很高,对布局的形势判断,职业棋手还停留在“手割”论。“手割”论的创始者是日本江户时代四世本因坊棋圣道策。“手割”论的简单解释就是围棋是黑白双方一来一往分别下子,按照局部形状的一黑一白的增加或减少,来判断这一局部的得失好坏。正由于“手割”论的出现,“脱先”,“弃子争先”等不落俗套的下法开始活跃在棋盘上,同时影响了定式的变迁。历史对“手割”的创立视为对围棋发展的“大跃进”,同时本因坊道策的出现被视为开创了现代围棋。
道策的棋不拘小棋,愿意弃子而换得更大的利益,由于道策在同时期无敌手,在执白或让子情况下,面对黑方的开局优势,白棋需要追求布局速度和棋的效率,因此道策为了不让局势落后而构筑宏伟外势等待歼灭来侵之敌,或者打入黑空巧妙腾挪。此外在道策以前的时代并不重视守角,往往只进行攻击性的挂角,而道策重视守角。另外道策承袭了恩师道悦还不成熟的大模样布局,下出了类似武宫正树的宇宙流。风靡上世纪90年代的“小中国流”就在400年前道策棋谱上出现过,许多关于小目的定式都有道策首创,说当今职业棋手对围棋的思考还依据于道策开创的理论是不为过的。强于力战的丈和曾说:“与道策棋圣下十番棋,因为年代的关系,新布局和新定式让他不适,但进入中盘后我毫无胜算。”到1696年(元禄9年)为止,道策在御城棋上共出战16次14胜2败,所败2局均为让二子而且只输1目。特别是1683年(天和3年)与安井春知的二子局负1目,为道策自称为毕生的杰作。据说道策内家弟子有三十余名,其中小川道的、桑原道节棋力了得。小川道的,堪称神童,十三岁时棋力就达六段。道策起初欲将大弟子道节立为本因坊后世掌门,后来见道的进步神速,遂正式立道的为迹目。道节不服,欲与道的进行争棋,被道策阻止。后井上家后继乏人,遂将道节过继到井上家做了三世井上道节因硕。可惜道的21岁因病英年早逝。道策晚年终于发现了天才棋童神谷道知。1702年(元禄十五年)三月二十六日道策临终前将昔日弟子、如今已是井上家掌门的道节招来托以后事,命其将道知培养成本因坊掌门人直至围棋“名人”,并约束道节一生不与道知争“名人”称号。道策为万全本因坊家族的后世地位,这样做法虽有不妥,但道节一生遵循恩师嘱托,得后人尊敬。如果说和道策对弈最多的是安井知哲,那么棋力最接近道策的恐怕是他大弟子道节因硕,因硕后来称说,若道策恩师让先和他下,会有点吃力,但如果棋盘是21路的话,恩师可以让他3子。围棋界了解道节因硕的或许不多,但他在1713年成书的《围棋发阳论》可谓人人皆知,这是过去职业棋手必修的死活教科书。
1923年,因爱徒小岸壮二早世,晚年的秀哉名人决议向新闻界转让“本因坊”称号后,正式结束百余年来本因坊家族执掌日本棋界的使命,同时新闻头衔战拉开序幕。1958年,吴清源大师应邀参加日本第一届最强者赛,而曾经在十番棋里都被他下到降级的对手要和他重新分先下时,大师以自身对围棋的大爱而坦然自若。1980年的日本名人战上,赵治勋九段下出了他人生第三次“三劫循环无胜负”棋。2002年春天,中韩日的官方棋院分别宣布了新的贴目规则,执黑贴7目半的“大贴目”时代来临。2017年的今天,由于经济的衰退,韩国国内围棋新闻棋战都已关门谢幕,剩下的仅仅是围甲联赛,当棋手的生活来源发生变化时,很难想象还能赶上蒸蒸日上的中国年轻棋手。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如是说。5月的乌镇,柯洁面对强大的AI智能,留下了痛苦的眼泪,这位当今无论实力还是状态堪称第一的天才少年,在对局中曾经让人们看到了一丝稍纵即逝的胜利曙光,同时这或许是人类在围棋棋盘前,最接近AI智能的一瞬。回首往日的大师,将来的柯洁将怎样被写进历史尚难定论。但今天,他在棋盘上展现出来的那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不屈精神,将是所有热爱围棋的人的骄傲。AI智能的发展,永远比我们快,下一次再见,棋道的漫漫长路上,已然河岳苍茫,沧海良田,我们还能够追的上AI智能发展的脚步么?人力有时而穷,但代表着人类智慧成果的AI智能,却看不到发展的尽头。无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他能否最终战胜自身的这个缺陷,他都是一个胜利者,他是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
历史上的围棋大师,曾经开创的瞬间,依然激起我们的心。那些默默地写在棋谱里故事,就是感动地狱的赞歌。在曾经的日子是那么寂静,他们创造不可复制的经历和智慧。因为它不属于瞬间,属于永恒。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