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无契约精神是中国文化重要根基 |
送交者: 彼德 2017年07月02日20:08:01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以下转贴台湾贾亚(国立大学讲师):'中国外交部的「毁约」观,让世人看到中国文化劣根性" 长期以来,中国不是一个《西伐利亚条约》定义下的「国家」,而是由「熟人」组成的社会结构。同姓氏、宗亲的人,往往容易聚集在一块,共同生产和互助。由于彼此都是熟人,讲的不是「契约」,而是道德信义。 另一个让中国人轻易撕毁契约的原因,源自数千年来,以人治为主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法律是皇帝制定,用来规范平民百姓和文武百官。一旦统治阶层违背法律怎么办?很简单:修改法律,或解释为对己有利的法律。 为了在这种变化多端的环境下生存,中国人讲求的不是死守契约和法律的守信精神,而是扭曲规则或钻漏洞的「变通」,把所有规则当作是达成目标的「工具」。邓小平口中的「无论白猫或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就是隐含着对规则的蔑视。 另一个经典案例就是《孙子兵法》。该书最能反应中国人高度重视谋略和诡计。孙子倡导「兵者,诡也。上兵伐谋、兵不厌诈、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等理念。这突显出,中国人崇尚的是计谋的「高明」,而非契约的「守信」;把出奇制胜,绕过规则被视为一种手段,而被奉为中国人处世哲学的经典。这也是至今中国人对于商业运作的理解,仍停留在「投机主义」和「抢先主义」的层面。 反观西方先进国家,在基督教文明、资本主义薰陶下,孕育出契约精神,用客观的合约,束缚难以捉摸的人性,控制人的贪婪,把「人性」对商业或社会运作的干扰,降到最低。 因此,在合约或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无论眼前是陌生人和熟人,都不需要拉拢或打理关系,交易的效益和代价,可以公开透明的理性判断,这保证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完善发展,构建了西方社会的商业文明精神。 对比之下,再审视中国外交部的一番言论,等于昭告全世界,中国文化有把契约当成随时可弃之的劣根性。看来,中国离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仍有远远的一段路要走!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