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厉以宁大师开出新药方:农业合作化
送交者: zhuantie 2005年07月21日16:31:54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云淡水暖]厉以宁大师开出新药方:农业合作化
作者: zhuantie
日期: 2005-07-21 19:33

[云淡水暖]厉以宁大师开出新药方:农业合作化

如果不是报纸上白纸黑字地写着,草民还真不能够断定有这么一回事,据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厉以宁为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开药方’”,厉以宁大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将”和“前驱”们之中的楚翘,一向是主张“效率优先”的思维和实践模式的,这回能够回过头来“为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开药方’”,实属善举,就像去年曾经宣布要去西部“扶贫”一样,令人敬佩。

厉以宁大师所说的“低收入人群”,据报道包括两部分人,即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大师为他们“开药方”,虽然不多见,但想必是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的,报道称:“关键问题是解决农民收入的增长,如果没有农民的富裕,和谐社会不能建立。”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农民的收入,是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的重要方面。

看来大家都不糊涂,“和谐”二字最终并不取决于少数财富寡头和“只关心经济财富总量的增加”(张维迎语)的思路,如果相比之下绝大多数农民苦、农民穷,“和谐”就只能够被迫停留在口头上,甚至走向“和谐”的反面,这一点厉以宁大师清醒的很。

那么。厉以宁大师开出了什么神妙“仙丹”呢,报载“厉以宁为‘低收入群体增收’开出一剂药方:减轻农民负担是必要的,但在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中,农业中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无疑是影响面广、涉及人数多和成效持久的措施。”、“具体地说就是:要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各种新的合作组织,政府增加农田水利建设和良种基地建设的投入,政府增加农村的教育投入,鼓励科技人员同农民组成利益共同体,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业,扩大农民小额贷款的发放范围。”。

这其中,草民读懂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体制创新”层面,一是科技创新层面,且不说“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喊了这么多年,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还是严重倾向于城市的问题,其中这个“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各种新的合作组织”就大有含义,有必要讨论一下子。

草民认为,以厉以宁大师的观察,已经风行多年的,成为中国农村改革标志的“分田到户,一分就灵”,是不是在“共同致富”之路上已经走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正因为现实已经证实了这条道路的严重局限性,厉以宁大师才半遮半掩地回首看看“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各种新的合作组织”,尽管加上了“在自愿基础上建立各种新的”定语,但说白了,不就是所谓的“农业合作化”么。

两极分化的现象在城市里有,在农村更为严重,据统计,中国60%的人群,年收入低于2000元,就是月收入在100余元,而农村供养一个大学生,一个4口之家的西部农村贫困户家庭,即便有3个身强体壮的劳动力,一年的纯收入也供不起一个大学生。而农村极少数的富豪阶层也颇为鼓胀,据报道,山西农村一些村办煤矿的矿主,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而同在一村的村民,年收入却只有500元。

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早在解放前就有人力图去改良它了,可惜在当时的政治经济体制下无法取得决定性的成功。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的规模经营优势等等,无论如何不是单打独斗能够完成的,特别是个体的农户在遭遇天灾、病患等等变故的时候,无法获得有效的群体性的支持。当然,中国的合作化道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其中不乏操之过急的毛病,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然而,对待一个有缺陷的事物的态度,是一棍子打死,还是总结经验,进行改良,结果是不同的。集体经济、合作医疗等事物,如果不是在“一刀切”的瓦解风潮中毁灭殆尽的话,何必现在重提“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各种新的合作组织”,况且,现在才来“鼓励”,谈何容易。

首先,农村的利益格局已经基本迈入少数人控制资源的境地,让已经得利的人群“在自愿基础上”参与合作组织,是不是有点一厢情愿,其次,两手空空的穷人阶层,从头再来又谈何容易,君不见现在许多地方的村官选举,已经成为村中的富人、“能人”利益争夺的战场,有人可以一掷数百万金买票当选,有人为了“选战”争夺,不惜采用黑帮开打的极端手段。

厉以宁大师的“药方”虽好,可惜开的太迟了,要是早些年能够站出来象鼓吹把国有企业“靓女先嫁”地倒卖出去那样鼓吹“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各种新的合作组织”的话,或者更早一点能够看出今天“一分就灵”的困境,给农业合作化一些建设性的良策的话,何苦现在才来急忙“开药方”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


回复本文章


合作化的暗潮好像“的确”在农村涌动,动作最厉害的莫过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打强心剂了
作者: 水车
日期: 2005-07-21 19:55

今年,不知是我所在的省区还是全国一样,搞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听说以后不要银行了,农村地区以信用合作社为主,还动员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甚至企业主入股。工薪阶层哪有钱入股,结果听说主要是老板们入了。

至于其他的合作经济,在农村好像的确有抬头的迹象,网上已经可以查到很多个地方的“合作经济网”

不过是云淡说得好,是不是太迟了点,这里的控制力量还是农民和工薪阶层吗?仅仅鼓励,末了会不会又成了老板们的囊中之物,成了变味的挂羊头卖狗肉?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关于时空的瞎想
2004: 邓小平一生中干过的最大蠢事
2003: 孙志刚新案:一审庭审程序严重违法
2003: 李小龙,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
2002: 专打天下混不讲理的硬汉
2002: “哈佛博士”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