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玩儿完了? 简评华夏文化替代国学 |
送交者: 格致夫 2017年12月15日10:11:11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格致夫:国学玩儿完了? 简评‘华夏文化’替代‘国学’
国内有人发了篇《“华夏文化”代替“国学”》,文中引述某学术权威的一个谈话,主张用“华夏文化”这个概念取代“国学”。据称,理由是“既从‘国学’的狭隘复古、泥古中走了出来,又给今世之人提供了传承和创新的机遇。故而,‘华夏文化’无论从外延还是内涵上都摆脱了‘国学’的道学气、遗老气、唬人气和自以为是。”
从 “华夏文化”和“国学”这两个概念的本义来看,两者的外延没有区别,前者的“华夏”与后者的“中国”,是半斤对八两,只是用词不同而已。从内涵上讲,“华夏文化”的“文化”比“国学”的学科或学问,范围则宽广的多。
如果如作者所言,“‘国学’是个筐,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 那么,“华夏文化”就是个更大的筐!有什么过硬的理由认为,不会出现什么东西都往里装的现象呢?!
如果如作者所述:“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那中国的‘国学大师’多了去了。星相、术数的都能成其为大师,岂不是讽刺?” 那么,“华夏文化”这个更大的概念有什么理由不会包括这些东西呢?恰恰相反!只能包括的更广、更多、更乱!以作者的逻辑,这岂不是更大的讽刺?!作者把社会上复兴汉服、风水、占卜之类也视作“国学”持有异议,这个观点非常正确!但如果有人说,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华夏文化”中的固有内容,又如何反驳呢?
作者表示,“现在大学里的‘国学院’往往是由中文、历史和哲学拼凑而成的学术大杂烩,中小学里则把诵念‘之乎者也’当成了国学”。“也有一些文化学者,利用‘国学’热潮出版一些通俗畅销的文化小册子,在电视上讲解一些通俗的中国文化历史。但这些不过是给流行的大众文化增添了一些佐料,提供了一些文化谈资而已。” 作者的结论是,“ ‘国学’呈现道学气、遗老气、唬人气和自以为是,有着庸俗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
即使诚如作者所言,难道这些都是“国学”这个名称带来的恶果?将名字换成“华夏文化”,就能自动消除此类毛病和恶俗?退一步讲,即使国学热存在某种程度的庸俗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又能怎样?有多大坏处?真的就没有益处吗?
在我看来,面对当下中国人信念缺失、拜金主义泛滥、文化沙漠化、世风日下的严重局面,国学热的兴起,无论如何都是是一件好事!
作者还祭出已故的季羡林老先生说事儿。说什么季羡林先生自辞“国学大师”名号,就是对“国学大师”泛滥的讽刺。这是典型的歪曲!众所周知,季老生前自辞的不仅仅是“国学大师”名号,还有“国宝”和“学界泰斗”两个称号。按照作者的逻辑,季老岂不是也在讽刺“学界泰斗”、“国宝”,甚至是大熊猫了?
季老先生的原话是:“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季老最后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从这里看到的,只是老先生虚怀若谷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与讽刺则完全不搭界。
该文的另一个论据是,N年前康有为在“十大国学大师”评选中落选。作者认为,这“更凸显‘国学’范畴外延和内涵界定上的不确定性。‘国学’连基本的学术规范都无法确定,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我想问一句,如果改为“十大华夏文化大师”评选,康有为就一定能当选吗?我更不明白的是,康有为落选,国学何错之有?再退一步讲,就算国学存在外延和内涵不确定问题,那只能说明这方面的研究和工作还没跟上,有欠缺,学者吗需要进一步努力。国学本身何罪之有?
作者最后胸有成竹地昭告天下,“更重要的是,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国家将本国的一切学术归结为‘*国学’,因为学术是开放而没有国界的。” “全球化时代,各种文明在碰撞在交融,不同的文化更不能画地为牢,而要学会跨界、渊博和交流。” 我很赞成作者的这个观点。只是有一点,如果“国学”是画地为牢,欲取代“国学”的“华夏文化”算怎么回事?就不存在画地为牢的嫌疑了?“古希腊哲学”又是怎么回事?
“国学”作为一个有特定时代背景和特定原委的特殊概念,其存在的历史意义自不待言。以为可以武断地予以铲除,而忽视文化现象的自身规律,往轻里说是幼稚,往重里说是文化官僚主义思想作祟!这与中国文化和政治生活中的某些不良作风和习气是脱不开干系的。
笔者以为,问题不在于名字是叫“国学”,还是“华夏文化”,关键是在研究、整理、继承、发扬的过程中如何站在现代文明的高山之巅,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犀利的现实视角,秉承科学、客观和理性原则,扬弃其糟粕,萃取其精华。这才是对待文化遗产和历史的正确态度。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