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水暖: 新医改请走到底层劳苦大众中去 |
送交者: 云淡水暖 2005年08月04日16:50:32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给“新医改方案”制定者:请走到底层劳苦大众中去
-------------------------------------------------------------------------------- 给“新医改方案”制定者:请走到底层劳苦大众中去 云淡水暖 自“国务院研究机构最新报告说:中国医改不成功”的新闻报道出来和引起社会广泛热议之后,又传来消息说“卫生部正在会同相关部委制定新的医改方案,但何时出台,还没有时间表。”,前一个的“不成功”,有说“不成功就是失败”的,有说“不成功并非等于失败”的,有冷言“不要乱打板子”的,有说“板子打的不够”的。无论怎样争论,普通百姓看病依然贵着,患了大病、重病的人们依然在倾家荡产着,昨天广州才有报道,一个女孩的母亲为患白血病的女儿倾家荡产后,只好在闹市割破手腕写血书跪地求助,对医疗费绝望至此,恐怕也算是到顶了,但是,医院开出的50万的治疗费价格的冷血现实,这位母亲能有多少热血去求助。 今天还传来消息,早在7月1日,卫生部长高强就在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联合主办的形势报告会上。宣读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专题报告,记者形容卫生部长在报告中“痛斥”了医疗市场化倾向的“改革”和高收费。草民觉得迷茫,卫生部长有什么好“痛斥”的呢,作为主管全国医疗卫生工作的官员,除了“痛斥”之外,是否应该有点自省的心态,“痛斥”一说似乎表示卫生部制定了“好政策”,而下面的“歪嘴和尚”把“改革”的经念“歪”了而已。 但众矢之的下,卫生部似乎也有“委屈”在憋着,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0年,国家体改办等8部委出台《关于城镇医药卫生工作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卫生部等4部委推出《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把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较大规模的“市场化”改革从此开始。现在困局一现,当初那些“国家体改办等8部委”、“卫生部等4部委”们把头一缩,卫生部成了唯一犯了众怒的靶子。此消息也告诉我们,原来“医疗市场化”是作为一项重大公共政策,由如此众多的政府部门所着力推动的,需要负责任的不光是卫生部,如此重大的决策,非卫生部一家可以拍板。 如此一来,草民认为,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决策群体、智囊群体的立足点和决策思维的来源。最近,有报道说根据中国社科院撰写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两部报告,有人将中国社会分成了十大“阶层”,其中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决策、智囊有关的有“(一)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指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行使行政职权的领导干部。、(四)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指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中从事科学技术的专业人员。”,而人数最大的有“(七)商业服务人员阶层:指在第三产业中从事体力或非体力劳动的员工。(八)产业工人阶层:指在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中从事直接或辅助性生产的体力、半体力劳动的员工,其中农民工占大多数。(九)农业劳动者阶层:指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并以此为收入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民。(十)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包括失业、失地、待业的人员。”。 可以这样认为,对社会公共政策的决策起了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一)阶层和(四)阶层中的少部分高级精英,就是说,这两个与(七)、(八)、(九)、(十)四个阶层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生活态度、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阶层制定的公共政策,决定了绝大多数底层劳动阶层的公共待遇前景。当然,如果经过很好的基层体验,调查研究,再行决策也不无不可。但我们注意到,在当前的话语背景下,(一)阶层和(四)阶层中的少部分高级精英离底层大众的生活现实是遥远的。 首先,他们大都出身“高贵”,要么是高等教育的“名校骄子”,要么长期脱离底层生活,在“官场”熏陶不短时间了,要么是气度不凡的“海龟”,曾经有媒体欢呼过“新一代海归官员渐担重任”,脱离中国底层现实久矣,他们缺乏底层大众不敢、不愿、不能就医的真实体验。 其次,在这些人制定的“医改政策”中,其自身可能是承受痛苦比较轻的、甚至根本就没有痛苦,而且有可能还是成为新的既得利益者,比如城市老爷卫生部的“老爷”和“老爷医院”中的高收入从业者。 其三,跟中国进行的许多改革一样,他们的眼睛,不是紧紧盯住中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低收入状况,而是陶醉在GDP的高耸,“人均1000美金”的“小康”。特别是向美国、欧洲的发达国家“看齐”,就像主流经济学家们膜拜于西方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一样,也顶礼在西方社会的公共医疗政策之下,以社会财富被极少数人占有的“人均”作为参照系,完全不像一个“为穷人当家”的群体。 其四、在理论偏差的同时,更加缺乏的是身体力行的生活体验,闭门造车,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群体的一员,他们无法感受到一个月收入只有600元的民工、一个只有300多元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下岗工人、一个只有微薄退休工资的老人,在看一次感冒就要100-200元的时候的那张处方单的无比沉重。 尽管是迟来的“不成功”的自我否定,尽管已经每年有数十亿人次的患者用不治疗的行为痛苦地验证了这个“不成功”,但也算是这些年来诸多面“改革”大旗中几乎绝无仅有的自我降下的样例了,总算让最广大人民群众领略了一次“摸着石头过河”敢于面对“石头”的认真与求实。 既然又传来“卫生部会同相关部委制定医改新方案”的消息,说明这对原先的“改革”的再改革已经提上日程并且必须提上日程,还要尽快,因为在目前的困局中,还有许多底层劳动大众在苦熬。 但是,草民觉得既然是“惠及”所有民众的公共医疗卫生政策,就不能够无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底层劳苦大众,他们才是“新医改方案”的主要对象,一切改革都应该围绕这一群的痛苦、需要来展开,不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强调所谓“大局”,把改革的“阵痛”甚至失误的代价转嫁到他们身上。 那么,“新医改方案”的制定者们就应该走出书斋,离开高楼深院,从豪华会议室中的“起草”桌前起身,走进穷街陋巷,走进路边找活儿的失业工人群,走进退休老人家中,走进大山深处,走进穷乡僻壤,看看人们真实的健康现状,卫生需求,支付能力。 当然,还要走进城市大医院部分医生群体的别墅豪宅、轿车停放场,走进城镇寒酸的小型医院,走进乡村简陋的卫生院,走入城镇中小医院、乡村卫生院医生们清贫的家庭。听听他们的诉求。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在第一手资料的参照下、亲身体验的感悟中,一部真正的,充满对底层劳苦大众、医务工作者的关爱和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医改新方案》才能有望出台,否则就是“不成功”的永复循环,关键还是立场和态度。
回复关系: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