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馬悲鳴:文武倆俠 成龍李敖
送交者: 馬悲鳴 2005年09月27日10:11:0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文武倆俠,成龍李敖

馬悲鳴

我這裡收不到鳳凰衛視的信號,無法見識「李敖有話要說」節目。這次由於央視報導他訪問大陸的“神州文化之旅”,才一睹風采。我的看法,當今中文世界有一文一武倆俠客。武俠非成龍莫屬,文俠就是李敖。

一、武俠成龍

成龍是武師出身,就是功夫片裡的武打替身。文化程度很低,但功夫很好。說成龍是武俠,並非指其功夫,而是在功夫之外。成龍熱心公益,有社會責任感。舉例來說,他的武打片雖然故事情節曲折,但大都一個味。一名好心的傻小子,不會以歹毒之心度人,遭人暗算,吃了大虧;最後氣急之下奮起反擊,一路拳腳把惡勢力打得落花流水。

成龍的社會責任感表現是他在每部片子最後都把拍攝失手的鏡頭剪接進去,讓觀眾直接看到,其實電影裡表現的所有矯健身手都是屢屢失敗的。成龍為了減少那些醉心武藝的青少年「成龍迷」因羨慕而冒險出事,寧可把這些有損自己英雄形象的失手鏡頭示眾。

除此之外,成龍還很樂意參加公益演出和對現實政治發表意見。在大陸剛改革開放時,台灣的民主化已經走得很遠了。面對大陸的牛氣哄哄,成龍曾有過很不敬的批評(原文找不到了)。

2004年台灣大選出現「三·一九」槍擊案時,成龍站出來說,台灣的大選是場笑話。

台灣方面不高興了,派記者質問成龍。但成龍堅不改口,並再度確認自己的說法∶台灣大選就是一場笑話嘛。

成龍是演員,出演過無數槍擊鏡頭。「三·一九」槍擊這碟小菜蒙不了成龍這樣的動作片巨星。

在最著名的功夫演員李小龍、成龍和李連杰三人中,只有成龍可稱「俠」。

成龍從對大陸很不敬的批評到轉而批評台灣大選的烏龍槍擊案,可見大陸近年的進步正在趕上,而台灣卻落下去了。


二、文俠李敖

戰國韓非子講∶“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世間本無所謂「文俠」。但後世將「俠」字前面加了個「武」字來特指“以武犯禁”之俠,就使「俠」字的含義擴展了。舉凡“行俠仗義”之士都可稱做“俠肝義膽”。故李敖這種不會武藝,卻用文章打抱不平者就可稱為“文俠”。

文章有流派,雖然互相不服氣,但難有個客觀標準。故曰“文無第一”。而武藝卻是可比的。誰不服誰可上擂台打一架。贏了的自然第一,故曰“武無第二”。

“中國過去五百年以來和將來五百年之內的白話文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和原話可能有出入)”,這是李敖的名言。我以此和蘆笛抬槓,不過是用“文無第一”來氣他。寫文章的人,不管寫得多臭,無不自認“老子天下第一”。故,那些視天下文章如無物如李敖、蘆笛者,都是天下無兩的。讓李敖獨領前後一千年間白話文的前三名,置蘆笛於何地?他焉能咽得下這口氣?!

果然不出所料,蘆笛當場逼我證明給他看。

“文無第一”,這怎麼能證明得了?

但我也非無中生有。

我這是用典啊!

用李敖自稱之典!

要證明,也得找李敖去證明!

但我不說破,讓蘆笛生悶氣去。

我雖然拿李敖來將蘆笛的君,但實在不好意思,我基本沒讀過李敖的書。我在大陸人中算是知道李敖較早的。我有一七杆子夠不着,八杆子夠得着的表哥是李敖的朋友。但因我出國較早,沒趕上李敖的書在大陸風行。我只在2002年回國探親時,從舊書攤上找到的一本李敖的書裡知道他原來是我的校友,都曾是新鮮胡同小學生。我是從該文才知道,原來新鮮胡同小學本校的校舍是明末權宦魏忠賢生祠。

雖然李敖的文章我只看過和記住了這一篇,但能感覺得出來他的文章特點,就是淺白直露。「淺」是淺顯易懂,沒有國內知識界賣弄的那麼多“主義”、“論”、“派”。不做權威主義、威權主義、新權威主義、新保守主義、非決定論、後現代派之類的胡攪。「白」是指大白話,沒有那麼多「之乎者也矣焉哉」的胡拽。「直」是直截了當,不轉彎子試圖把人繞瘋。「露」就是開誠布公,明白無誤。

李敖的文風正體現了胡適之提倡的白話文和“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李敖文章還有一個特點是占有的資料奇多。在不使用電腦的前提下,大概無人能比。他之所以能占有這麼多資料,蓋因其有尊重事實的信用。所以別人願意把資料提供給他來出示。

比如他指出當年中共黨員李登輝被捕叛變,導致別人被處決,而他自己獲提拔事,就是一位當年親手逮捕過李登輝的少將提供給李敖的辦案資料。該少將名谷正文,北大中文系肄業。前一一五師人員。後在審查時遭懷疑而逃離,加入軍統,成為破獲中共地下黨最有能力的幹將,立功無數。但因老蔣不重用共產黨方面叛過去的人,谷正文臨退休只是一“支少將薪”的上校。

順便說一句,從叛變後全家被殺的顧順章最後還想再回中共而遭處決看;凡有中共經歷者,很難徹底斬斷舊情。許家屯就是個近例,不該說的話,他一句都不說。老蔣只重用了一個前共產黨員,就是他的兒子蔣經國,造成國民黨的天下丟在小蔣的開放黨禁和選中李登輝當接班人這件事上。老蔣沒有錯!

美國中央情報局所掌握的台灣大選的「三·一九」槍擊案資料也被有選擇地送到李敖手裡。民進黨政府告破的“一人一槍兩彈”的報告中,兩彈是一黃(銅製)一白(鉛鋅製)。一支槍里為什麼要裝金銀兩種子彈?而李敖出示的資料表明是兩名兇手,用兩支槍,使用黃白兩種子彈的“兩人兩槍兩彈”案才更合情理。李敖給成龍的判斷提供了佐證。

以《歷史的終結》名世的福山不信「三·一九」槍擊案是人工導演的。可見西化了的人不懂,象苦肉計這樣的計謀中國有三十六種之多。而台灣人所最容易獲得支持的就是悲情。連名導演都以《悲情城市》叫座。李登輝用《出埃及記》號召台灣人所訴求的正是悲情。故人工製造悲情正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一個險招!

李敖在大陸的講演所提出的綱領是可行的∶用拉清單的辦法,注重一個一個實際問題的解決,把憲法所保證的自由逐條落實。

楚霸王項羽見秦始皇出巡那句“彼可取而代之”不僅是豪氣,而且雙方所使用的刀、槍、劍、戟,斧、鉞、鈎、鍤的技術水平大致相抵,也可以互相“取而代之”。而現在政府所掌握的最輕量級武器已是手提機槍,民間無技術能力再玩“天翻地覆慨而慷”了。

李敖用開玩笑的口吻說出的綱領,讓大陸政府無從憤怒。反倒是曹長青、余杰、任不寐、劉曉波等人罵得最甚。這些憤怒文人所奉行的正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教導∶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

那敵人擁護美色,你們就出家?敵人擁護佳餚,你們就絕食嗎?

看看如今這些人似乎無人戒色絕食。而且象曹長青、胡平、鄭義、劉曉波等早都是換妻俱樂部的老會員了。

說到底,李敖的邏輯與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的“大方向正確”,還有王軍濤強調的“價值取向優先”背道而馳。他所提倡的是“小方向正確”,是具體事實的認證和落實優先。這就是“拉清單”的精義。

很多痛罵李敖的人說,象他這樣直言的人,要是在大陸,早就被整死了。但他到了大陸不指責政府專制,反拍中共馬屁。

這種說法有多重的錯誤。

首先,在李敖的回憶中曾指責國民黨政府接收之後把“新鮮胡同小學”改成毫無特色的數字化校名“國民第X小學”。

順便說一句,由於“國民X小”里的“國民”二字正好是國民黨的黨名。故解放後又被廢除了。我上學時仍是新鮮胡同小學。

象李敖這種痛恨日本人和國民黨的人,若非隨父母遷移去了台灣,很有可能成為激進的共產黨員。在大陸歷次政治運動中安知李敖不會成為李希凡、姚文元、劉再復、戚本禹這些年齡相仿佛者那樣的打人棍子呢?李敖如果留在大陸,應該是1960屆大學畢業。這個年齡組在大陸不夠挨整的資格,卻具整人的資格。

第二,李敖坐的是國民黨的監獄。“天下沒有白坐的黑牢”,為什麼李敖不該罵國民黨,反而該罵與己無礙的共產黨呢?共產黨又沒讓李敖坐牢?坐了共產黨牢的人,如劉曉波、王希哲、王丹、王軍濤不也只罵共產黨,不罵國民黨嗎?

第三,李敖是受大陸方面邀請的客人,應有起碼的做客之道。為什麼要罵主人?

“誰請他吃飯,就踹誰家灶火”的民運分子是有的,比如王希哲。他們的道理挺簡單∶憑什麼你們沒坐過牢的享受汽車洋房,我這個坐過牢的反而分不到民主基金?!

令一個按照罵李敖的人所要求的那樣做的是著名右派林希翎。林被打成右派時,連蔣介石都在公開的反共講話中以她為例。等林希翎離開大陸後,台灣方面特地從香港找到她,給她發“中華民國”護照,使她成為如果不是唯一,也是最早擁有海峽兩岸,兩本有效護照的人。台灣方面還邀請林希翎訪問台灣。你猜這位姑奶奶在專門為她召開的歡迎大會上講的什麼話?

她在開場白里先說∶“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中國革命,推翻了滿清封建專制 ”。引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然後她姑奶奶話鋒一轉,拉大了嗓門喊∶“但是~!蔣介石和國民黨反動派背叛了孫中山!”

登時弄得大會場面極其尷尬。

事後台灣方面趁林希翎去香港取行李之機吊銷了她的民國護照,再也不讓她進入境了。

從林希翎做客台灣卻痛罵主人這樣的舉止看,當初把她打成右派和後來的不予平反,有她咎由自取的成分。

林希翎被拒絕入境台灣後曾來美國演講,到過我就讀的學校。她在講起戲弄國民黨的那次當眾翻臉的演講時,喜形於色,把這當成了自己平生最大的得意之作。

李敖要是在大陸痛罵共產黨的話,豈非林希翎第二?

林希翎這樣的極端分子車載斗量。上面提到的那些大陸憤怒文人皆此輩也。而李敖卻只有一個。

我說李敖是文俠,蓋因他以外省人的身分,第一個挺身而出為台灣本省人所遭遇的二二八鎮壓說話,並為此坐了十年牢。而在民進黨坐大以後,又是他挺身而出,以外省人色彩最濃的新黨總統競選人的身分,指責他當年手下的小夥計陳水扁的種種不義。

我曾說過,蘆笛文采,網上第一。儘管蘆笛這次先指李敖為犬儒主義,“要說是自由主義,那就是李敖式的笑話了。”

不旋踵,蘆笛又放話,承認“誤讀了李敖”。

自以為文章天下無倆的蘆笛,誰的文章他不誤讀?

李敖不充樣板戲式的英雄亮相,卻馳騁文壇若許年,直讓大陸那些酸臭文人奪氣。

連戰、宋楚瑜等各黨魁身居廟堂,慣於高聲朗誦。如“做一個揚眉吐氣的中華民族”等。而李敖是草澤人物,不入廟堂的。他的話從語氣上就與廟堂人物不同。

大陸現在是共產黨的官本位制,習慣的都是廟堂語言,整套整套的官話,背誦如流,故對李敖的言論不會感興趣。但李敖的大陸草莽讀者眾。中國古代一直褒廟堂而貶草澤。李敖的存在破了此例,這是值得稱道的。

有人說李敖自吹自擂屬商業炒作。

這個問題得反過來問。為什麼不能商業炒作?

馬克思有句話∶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無產階級自己。

這話說反了。

應該是∶每個人只有先解救自己,然後才有能力解救他人。

怎麼解救自己?

賺錢。

怎麼賺錢?

商業炒作自己。

李敖拿出自己的一百件藝術品,包括胡適之給他本人的信件,拍賣了一百萬美元,用以捐助給那時尚余的54名台灣籍慰安婦,讓她們拒絕領取日本政府的補償金。李敖以一人敵一國。

敵哪一國?

日本國。

敢問上述痛罵李敖的大陸文人,誰有此等錢財,誰有此等肚量?

商業炒作自己,既無罪,也合法。為什麼不能幹,而偏要四處找主子尋求施捨呢?

嚴格說起來。李敖並不是歷史學家。他不曾在任何學術刊物上發表過任何學術文章。李敖也不是文學家。他只寫過三篇小說,比魯迅的小說數量還少。他更不是醉心“以文載道”的措大文人。

李敖以白紙黑字的確鑿證據,揭露一個個道貌岸然的政客們浩然巾下的另一張臉,算得個道德法庭上的刀筆酷吏。

李敖有魯迅的鋒利,卻不象魯迅那樣橫眉冷目,滿臉怒氣,不懂幽默。

李敖比胡適之開的玩笑還多,卻不象1927年聲明反對北伐的胡適那樣,1935年後甘願被這個北伐建立的政府“拉夫”,入居廟堂。

法國大革命時,造了反的第三等級把讓·亞克·盧梭的屍體挖出來抬着遊行。把這個落魄文人推崇為“窮人的聖賢”。

德才兼備是聖人;德勝於才是君子;才勝於德是小人;無才無德庸人也。李敖兼具小人之才和君子之德。他訪問大陸一路走來,凡親朋故舊都按舊禮送紅包,而且是美金。這個在台灣總統大選各候選人集體亮相時非要站在中間不可的刁鑽古怪之人,在見到小學同學照相留念時,卻偏要站在頂頭的一端,而把老班長推在中間。

李敖不入廟堂使其無法成為傳統意義上的聖賢。但他可當得草澤聖賢。

不在朝的草野聖賢即為「俠」。

此所以李敖之為文俠也。

證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性懲罰”造成中國婚姻危機
2004: 中國人與錢
2003: 我們為什麼要尊重外賓?
2003: 文化戰爭可以休矣
2002: 張寶欽先生,中國民主運動向誰拿錢與你
2002: 李登輝是中國文化使人聰明的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