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前辽阔的东亚沃土-----第二部分 |
送交者: 悟性随行 2019年03月23日05:50:06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一千年前辽阔的东亚沃土-----第二部分 今天的人们对于工业革命这个概念已经非常熟悉,耳熟能详。今天的世界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现在工业革命已经进入到第三阶段,信息技术革命时代。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到现在只有3百年左右的时间,比较于人类几千年的古老历史是非常短暂的,但就是这3百年左右的时间却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实际上工业革命应该算作是人类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其目标主要是提升人自身的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能力。推动工业革命不断前行的,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主要是人体力能力的扩展与提升,第三次工业革命,人们开始提升自身的智力能力。虽然到目前为止工业革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者说还远未完成,还不能下更多的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人类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对整个人类的贡献与作用绝不亚于第二次产业革命-工业革命。 第一次产业革命 相关资料显示,人类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距今一万年以前,在这之前,人与其他动物一样整天在为食物而四处奔波。第一次产业革命不像现在的工业革命那样显赫耀眼,因为当时的人们还处在非常蒙昧的状态,没有文字,没有国家,人口稀少,彼此隔绝。所以第一次产业革命被今天的人们几乎忽略,就好像农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直就存在着。除了很少的一些考古发现之外,没有第一次产业革命任何的文字记载,后人们只能主要通过逻辑反推,来回顾这一次对整个人类来说至关重要的产业革命。 可以推断,第一次产业革命是从单个特例的发现,实验,实用开始,通过示范效应而被越来越多的人仿效模仿,以点带面逐渐展开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对工具的要求并不高,可以是石器也可以是木器,普遍使用的最有可能是木器工具。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关键是发现可以被人种植和养殖的循环可再生的食物,像植物中的五谷,动物中的牛羊。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源头并非只有一个,而是有多个。但是不同地区进入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时间有先后顺序的不同。这里所说的一万年以前,指的是最早进入第一产业的时间。然而第一次产业革命对整个人类的贡献则是基础性和及其巨大的,人类正是从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才开始产生各种重要的社会组织,产生了国家,产生了文字,产生了科学,宗教,艺术,法律,军队等等今天人们所看到的一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现在为止人类最重要的杰作就是第一次产业革命。 第一次产业革命是由于人们对食物的迫切需要而引发的,是以农业和畜牧业作为主角展开的,因为食物是所有动物最基本,最主要的需求。把握住了食物也就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把握住了其他几乎所有的动物和人。同时有了食物的保障,才可能出现社会分工。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渔业,手工业等等其他各种行业的发展。第一次产业革命最显著的成果是人口的大幅增加,并进而产生了社会组织和社会权力,产生了包括王权在内的古代国家。而社会组织的大型化与专业化又大幅提升了人的活动能力和认识能力。对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基础性的巨大推动作用。第一次产业革命是人类从之前,为了获取食物而四处采食捕猎(可以把这种获取食物的方式称作为初级获取食物方式),进入到以更高效的方式获取食物,通过种植与养殖(可以把这种获取食物的方式定义为可再生获取食物方式),定居或半定居,来获取食物的阶段。今天的人们不会再像其他动物那样,为了获取食物而发愁,因为这是在一万年前我们的前人们就已经解决的问题。农业和畜牧业的成功预示着人类在解决自己生存问题上前进了一大步。 想象一下,我们远古的祖先为了获取食物,追寻着迁徙的食草动物,离开原来的家园,来到了广袤的草原。草原这是食草动物的食物天堂,同时也是引领人类的大课堂。在草原上,一方面发现可以食用,种粒充盈饱满的野草,不断循环地采集,播种,食用它们的种粒,就可以满足人们对食物的迫切需要,提高人们获取食物的效率;另一方面发现可以畜养的动物,也可以满足人们对食物的迫切需要,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就是这一重要发现与实践,彻底改变了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 从古代西亚的小麦,大麦;东亚的小米,大米;再到美洲的玉米和土豆,所谓的五谷原本实际上都是野草。支撑农业和牧业,哺育着强大人类社会的,正是漫山遍野,被人忽视,岁岁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和它们的种粒。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本质是人们找到了更好的利用植物来支撑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途径。这比以前人们被动的,盲目的寻觅,随意的采集具有更高的效率和主动性。同时初级获取食物方式对自然资源与环境具有破坏作用,而可再生获取食物方式则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公认是在西亚与北非相互连接的地区,也就是北非的古埃及和西亚的两河流域。据考古考证,农业最早就是从这里发端的,这里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大麦。这片地区包括西亚,中亚,北非的气候与土壤特征是水源稀缺,土地干燥贫瘠,沙漠化程度高,与此相连的欧洲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这样的自然环境并不能提供足够的农业产品。发展农业的最佳场所,也就是植物生长的最佳场所应该是阳光和雨水充沛,温度适宜的地区,而这正是东亚与南亚的气候特点。人口的膨胀源自于人们所依赖的食物,也就是可食用植物的丰盛。这就是为什么东亚的中国与南亚的印度人口一直居于世界前列的原因,因为它们处在最适合植物,也就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地区。造成农业产业兴盛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 从事农业之后,人们由于播种而被耕地所束缚,由原来的不停地游弋状态转变为定居状态。而定居则为人们的相互联系与组织以及社会财富的积累创造了条件,为社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这就是产生国家的重要条件。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就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王权国家的地区,也就是最早进入和完成第一产业革命的地区。而当时乃至近代,世界上还有很多地区的人群尚未进入农业和畜牧业,继续保持着原有的初级获取食物方式的生存状态。 产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社会主流产业形态决定社会主流社会关系,决定社会制度。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活动主体是地主和农民,因而产生奴隶与封建制度,传统工业社会的社会活动主体是企业主和工人,产生资本主义。 一千年前,农业在整个世界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进入到成熟化阶段,特别是在农业发展兴旺的东亚地区,这是宋朝人口突破一亿的原因。不断增加的人口寻找着新的生存途径,一方面寻找新的耕地去拓展农业,另一方面是开拓新的行业。 没有食物的保障不可能产生工业,吃饭始终是人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农业与工业的联系是通过商业进行的,现代社会几乎所有行业的联系都是通过商业进行的,商业成为连接社会各种行业的纽带。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农业与商业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发展工业另一个关键的要素是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而把所有这些要素联系起来的是直接运营工业企业的企业主,工程师,企业服务人员和广大的工人。 另外,渔业也是人们获取食物的产业,但不能算作第一次产业革命的范围,因为渔业实际上是人们从捕食陆生动物改变为捕食水生动物,与捕食陆生动物相比没有本质的不同,依然属于初级获取食物方式。但是水产养殖业应该算作是第一产业革命的范围,因为其属于可再生获取食物方式。 引领产业确立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那个时代人们的需求,任何一个产业时代的到来都有赖于支撑产业时代主体力量的自由发展,依赖于形成产业时代发展的环境与条件的形成。巨大的人口必然产生巨大的生存需求,产生对生产效率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工业得以确立与发展的客观基础。今天随着工业的成长和越来越多人口的食物需求,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正在对农业产生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建立温室大棚来生产农业产品。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相互交融,勾画着未来世界产业新的景象。 一千年前中国的工艺水平 根据中国传统手工业产品的特点,实际上一千年前有几类产品的生产都可以把中国带入工业化。 首先是瓷器,瓷器的出现源自于制造陶器工艺水平的提高。而中国制造陶器的水平可以从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兵马俑中一看究竟,那是由成千上万个大型陶俑所组成的大型军阵,无论是规模还是技艺都让人赞叹。这种制造陶器的能力是不容小觑的,从大型秦俑中实际上就已经蕴含着未来中国成为瓷器王国的影子。中国人更喜欢用烧制的泥土制造所需的东西,包括陶器与建筑用的砖瓦,而古埃及与古希腊人则更喜欢使用打磨出来的石头来制造所需的物品,像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其中的原因恐怕在于,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的不同所导致的。 瓷器与陶器制作的关键依赖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材料的选用,另一个是烧制的温度的把控。而与温度把控相互关联的另一个中国可以引以自豪的行业是冶金行业。远在两千多年前,中国青铜器的冶炼,无论是制造规模,还是制造工艺,都有相当的成就。这从中国出土的两千多年前大量的青铜器制品可以看出。 瓷器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从远古经历过新旧石器时代人们的一种梦想,就是对于石器运用的最终完全掌控的强烈愿望。在瓷器之前,人们经历过玉器与陶器时代。玉器是更高价值的石器,而瓷器则是更高水平的陶器。而对这种梦想的追求是世界性的,一千年前中国率先出产的瓷器产品实现了这样的梦想。瓷器的晶莹剔透,华光异彩,使其既可以成为人们日常精美的餐具,也可以用于点缀装饰人们的居所,成为华丽的宫殿。对精致完美瓷器的塑造,表现在人们对于泥土随心所欲,灵活驾驭的能力上,这让人们极大增强了把控泥土的自信。人们发现,在塑造与人相关的器物上,人们往往可以比造物主做得更好,既可以是实用的,也可以是以欣赏为目的艺术上的。对于当时瓷器这种人造商品的赞叹,最终体现在人们对于出产这种商品地域的赞叹。西方人最早就是通过瓷器这种商品来认识中国这个地域和中国人的。在今天西方世界,CHINA既是一个商品器物的名称,又是一个古老国家的名称。瓷器的精致与完美形成为一种魔力,诱惑着西方人更多地了解东方,强烈的引导着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进行贸易交流的愿望。 而华丽的丝绸这一中国古老商品对于西方世界的影响就更加的久远。丝绸是人们把昆虫用于保护自身的纤维提取出来,做成保护人身体的衣服。棉花是植物纤维,丝绸是昆虫类的动物纤维。能够把昆虫所出产的纤维提取出来,并且纺织成人们所穿戴的衣服,其中包含了多少细致的工序和巧妙的方法,包含了人们太多杰出的才华。在古代,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其价值往往来自于人们对其本身自然特殊属性价值的认可,这样的物品有金银,宝石,珍珠,贝壳等等,这样的物品其价值一般主要体现在装饰上,而不是实用上。丝绸作为人造的织物,既有装饰的价值,也有实用的价值。直到今天华丽依然是丝绸的代名词,华丽的丝绸使其常常成为富人们的最爱。古老的中国人,在创造出实用商品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商品华丽的价值。连接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商业纽带,今天被人们形象的比喻为丝绸之路。 丝绸,瓷器,冶金乃至造纸等都可以成为引领中国进入工业时代的先导行业。 在西方世界不乏众多积极进取的人,从世界其他地方所得到的任何美好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激励他们进取的动力。从古希腊对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的精华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文明中,人们就可以看到欧洲人积极进取的雄心。精美的商品,既吸引着欣赏者,也激励着进取者。对他们来说,对于任何一种美好事物的欣赏都是暂时的,今天的欣赏是后面超越的起点,超越才是人们真正不息的目的。而超越的方向又不是固定的,而是展开的。后人们在称赞卓越的时候,能否看到起初对于进取者的激励。 一千年前中国的富裕源自于其能够出产太多别人所需要的商品,从农业的粮食,茶叶到工业的丝绸,瓷器,冶金制品等等,加上当时发达的商业贸易往来。然而当时的中国却并不是人间天堂,在表面光鲜富裕的背后隐藏着恶劣的社会关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句诗词就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真实的写照。 对近代中国的反思 很多人认为中国最近几百年落后了,在这之前中国好像一直很先进。近代的中国是被谁打败的?表面上看是被西方的工业革命打败的。 就在两百年前,中国的GDP总量依然是世界第一,直到19世纪末,中国才迅速跌落下来。实际上,到19世纪,第一产业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几千年,而第二产业在英国才刚刚开始一百多年。 在工业革命以前,国家的贫富主要由第一产业决定,也就是由农业和牧业决定。而这就是为什么在工业革命之前,中国曾经长期占据世界最富裕国家行列的原因。而在工业革命之后,这种状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一个国家的能力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富裕水平,而决定国家能力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工业水平。 中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让中国曾经长期保持世界最富裕的行列。然而自然的优越造就的是文明的肤浅和自大,带来的是知识与权贵阶层的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唯我独尊,贪图安逸,仗势欺人的文化特征。对中国来说最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工业革命最终发生在英国?历史不是没有给过中国机会,一千年前当时的英国刚刚进入王朝时代,距离工业革命还相当遥远,而当时的中国却已经具备了太多进入工业时代所需要的产业上的优势和商贸条件,最终的结果却是英国后来居上,今天的中国只能向西方学习。这其中的原因难道不值得人们深刻的反思吗? |
|
|
|
实用资讯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一周回复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