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道德经批判 -- 成为自己成就自己》连载(5)众妙之门 C
送交者: taichidao 2019年10月23日15:05:23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连载 (5)


常名,无条件、永恒不变、写不出的名;

存在之全然不可描述,永不可名!

 

 

非常名有条件受到限制写出的名;

存在之局部终究会变其名亦变。

 

 

文字的命名皆为有条件的非常名,一旦条件变化其便不再符合其实;

 

 

 

例如:

 

用一杆有刻度的称来称量物品就是知止的典型运用。

被称量的物品太重或者太轻这杆秤就没有用了。

 

超出了秤的“止”这杆秤就不能再用来称量物品了,

它就不再是秤而只是一条棍子了。超越一个名的止,

 

就变了,变成了棍,这就是‘秤可秤,非常秤。’

 

---- 摘自《太极与道·为了人间的智慧》33.

amazon:Tai Chi and Tao, the Root of Universe

 

 

 

徼,有形的、肉眼可以观察、可以度量、常人可以知悉描述的物理特征

 

 

妙,无形的、肉眼不可观察度量、心灵可以感知、难以描述的无形奥妙;

 

 

常无,欲以观其妙;

在看不见未知的无的世界,可以用内在心灵去感观,万有莫名之玄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在看得见已知的有的世界,可以用尺码数量去量,万有的物理特征;

 

 

有无此两者,是老子原创

认知天地、万物、道、名用思维构建探索一切存在的两个样本空间概念。

 

 

 

有无,构成中华道论的思维空间,用来描述

 

即相互独立又全部包含,相生相系,同出而异名属于同一对象

看见与看不见、已知与未知的两种存在,同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

 

 

 

同时看见了存在的才是看见了该存在的全部获得真知是谓知道。

 

同时看见了有和无便是进入了我的全部,成为了我的全部谓我得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1章)

 

 

 

一个东西,一个存在,例如一棵树,

 

从总体来看,它是宇宙中地球上某个地方的一个独特实体。

任何人通过肉眼只可能看见这颗树的属于整体的“某些部分”。

 

 

这个被肉眼看见感知的“某些部分”道家称为:

肉眼看不见、尚未感知的另外一些部分道家称为:

 

 

 

于是对于任何“存在”的完整认知可以表述为:

 

 

存在之全然 = 已知部分 + 未知部分 =  + 无

 

 

 

将存在之未知经探索变成已知,是对该存在求真求道过程,

 

这也正是现代人类熟知和常用的,认知和构建真理的完整过程。

 

 

道家认为,存在的真知,包含存在之全然,也包括其中的“道”

 

 

 

从本体来看,这棵树有表面看得见的

 

形状、颜色、树干、枝、叶、花、果(曰有),以及,看不见的

树根、外部看不见的环境影响、内在属于植物学的演化过程(曰无)。

 

 

无论科技多么发达,无论从这棵树的整体还是从它的本体

来考察、解释它,人类似乎永远都不可能穷尽对一棵树的

 

 

全部的秘密准确无误的全然的认知。此乃真理的无限性。

 

 

 

人对一颗树的认知尚且如此,

对人对社会,对宇宙中其他存在的认知无不充满无限地复杂性。

 

 

 

而人类用以标识和解释宇宙万有的

这个由语言文字概念构成或组合成特定含义的,书写符号

 

便只可能是对任何存在之全部真实的

 

静止片面、孤立一端、绝非全然最多只是某种近似的描述。

 

 

 

对于绝大多数包含了无限可能性的存在人类永远只能做出近似的描述。

 

 

 

真知是名副其实。全然的名副其实是一个无限的极限序列,

 

因此而构成无限广阔的知识和创新舞台供勇敢自由的灵魂创造梦想

 

人类只能无限接近名副其实无限接近而绝非自以为是的达成真知和真理,

 

 

 

直到西方科学符号的出现,才奇迹般地

 

绝对的逻辑内涵和形式展示了这个只存在于理性逻辑中的无穷序列。

 

 

 

可见,道家和佛学中的无,不是空无。在道家和佛学的语境中,

是用来命名看不见、未知的那个无限广阔的未知领域曰无

 

 

在道家和佛学的词汇中与常人的空无是含义相反的专用术语。

 

 

 

/无在《道德经》中是专业术语。

/无、色/空是佛道两家的专用术语,具有特定的含义。

 

 

 

道学与佛学不约而同地用有无/色空这一对专用概念囊括一切存在,

 

用以描述一切存在之完整无漏的两个部分,其中的空无完全相反于

世俗常人思维中的空泛、无有之含义。这让许多初学者因完全违背

 

日常的思维定式和习惯而感觉异常扭曲玄奥难解难以深入其中。

 

 

 

对于看得见的已知之存在可以用肉眼量其有中有徼是可见之物理特征;

 

对于看不见的未知之存在用探玄索妙观其无中有妙妙不可言却可以感验。

 

 

 

缺乏逻辑理性思维的古代东方人为了探索和体验所谓无中之妙所采用的工具,

是修炼自己的身心意灵合为一体去探索感悟提炼其中不可道的深层体验

 

 

 

道家通过身心修炼由虚入静获得定住于空寂、进入玄妙之境、

进入无回归先天、成为自然、与灵合一、与道一体的方法。

 

 

 

因此,《道德经》第一章老子明确阐述了中国人认知世界的方法论

 

此乃中华民族的思维之根。它老子誉为,众妙之门

 

是肉眼所能观察,心灵所能思想,深入静定之中去

 

感悟、体验天地万有之奥妙,局限于感性的,东方古人的思维方式。

 

 

 

其缺陷,也因为这种接近真理的真实感性体验而阻断了对逻辑理性的追求。

 

 

 

在常人眼里,天地、万物、道、名玄之又玄充满了无穷无尽难以道说的玄妙,

 

 

老子却说:同时进入一切存在之有无这两个领域

便是解开天地、万物、道、名之中所有玄妙之大

 

 

 

求真之道从有入无,见道得道从无返有,贯通有无

实现有无合一;有无相生同存共同创造天地万物。

 

 

修炼逆向回归实现溯源归一、有无合一,

 

通过致虚极守静笃、内观自心回归本我,

重返先天的炼身修心,实现个体生命的回返

接通本源、与道合一之生命的道化回归

 

 

 

我因之,将有无,定义为: 有无是存在之样本空间。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此乃老子认知天地万物、

认知名认知真理认知道、遵从道、走进道成为道的全部路径。

 

 

 

“我将道,定义为:道是有无之自然合一。”

 

----摘自《太极与道--为了人间的智慧》第1章

amazon:《Tai Chi and Tao, the Root of Universe》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8: 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细节
2018: 沙特电锯肢解的是美国当权者而非美国人
2017: 郭文贵黑色帝国崩塌
2017: 江青评传(二十三) 严峻的一课
2016: 汉人最恨公有制,最恨共产主义
2016: 满洲鞑子亡国就戮灭种记
2015: 美国同性恋,怎比中国“性”先进?
2015: 美称南海是大家的海 任何国家不能视美
2014: 達賴與種族隔離(圖)
2014: 给中国民主人士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