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一个国家变成地狱的,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的愿景 |
送交者: 林權證 2019年11月13日00:03:38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我對奧地利經濟學派和芝加哥經濟學派的觀點很不感冒,但唯獨對這句話印象深刻; 如果說學習哲學曾經告訴了我什麼的話,那就是take nothing for granted——從來就沒有什麼天賦人權,也沒有什麼是人性固有;一切已存在的概念(尤其是那些“理所當然”的概念)都值得我們去懷疑、都值得我們去重新審視 從哲學和邏輯的角度來看,“和平”是什麼?“和平”是一種狀態,一種表示非暴力、非敵視的狀態,僅此而已——就個人而言,我認為和平是個中性的辭彙
說實話,題主的這個問題第一眼看上去可能會一笑而過,但是如果深入去想,是那種會讓人“心肌梗塞”、值得花一生時間去研究的複雜命題(起碼涉及哲學、政治學、經濟學三門學科);所以我這裏不展開論述,只說我個人的推論: ·和平是一種中性的狀態,無關善惡(哲學:倫理部分) ·和平不是完美的狀態,也不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政治經濟學) ·和平(和任何選擇一樣)是有機會成本的(經濟學) ·不應將和平視作理所當然,也不能將之置於高於一切(哲學:存在主義;政治學:馬基雅維利主義) ·和平不是一劑萬能藥,不能解決所有的現實問題(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
如果題主只是隨便問問的話,我當然會說:“我希望世界和平/我希望沒有貧困/我希望有一個更加平等的世界”——從樸素的情感而言,誰又會不希望呢?畢竟“天下大同”一直是我國傳統價值觀念的一部分;但話說回來,這種美好的願景又該如何實現呢?—— 老子可能會說:小國寡民,清靜無為,癡愚勝智 柏拉圖可能會說:理性 釋迦牟尼可能會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大智慧,波羅蜜多:到彼岸,五蘊:色、受、想、行、識;p.s.我一直覺得佛學有種與功利主義殊途同義之感) 耶穌&穆罕默德可能會說:順應神性(“超我”),強調道德觀念 《司馬法》:“(仁本)是故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 印度教:這世你欺負我,下世我欺負你;“輪回”的世界觀與“卡爾瑪”(“業”) 陳勝吳廣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馬基雅維利:和平是一種手段,戰爭是另一種手段 亞當·斯密:“從來不向他人乞求憐憫,而是訴諸他們的自利之心;從來不向他人談自己的需要,而是只談對他們的好處。” 馬列主義:和平從來就不是一個常態,階級鬥爭貫穿了人類的整個文明史 史達林:落後就要挨打 毛主席:“(抗美援朝)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哈耶克:自由放任的經濟學派;“使一個國家變成地獄的,恰恰是人們試圖將其變成天堂的願景。” 凱恩斯:強調干預的經濟學派;“從長遠看,我們都死了。”
我個人(對文明)宏觀的觀點是:“自私”和“理性”是文明發展的兩塊基石,也是唯二的兩塊基石——那裏沒有能夠給“和平”預留的位置。 微觀的觀點是:因為“左”,所以“右”;因為理想,所以現實;因為愛好和平,所以重視戰爭。 《司馬法》:“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我希望世界和平,但不寄希望於世界和平。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