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的大量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且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众望所归的领袖。他一生给我们留下的著作和论文有八百多篇,书信二千二百多封。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理论遗产,也是一部卷帙浩繁的“百科文库”。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恩格斯诞生于普鲁士王国莱茵省巴门市。父亲老弗里得里希是工厂主,虔诚的基督徒,带有普鲁士贵族血统。母亲心地善良,遵守礼教,喜爱文学和历史。他为了服兵役而来到柏林。业余时间就到柏林大学听哲学讲课。很快成为了“黑格尔青年派”中积极的一份子,写了《谢林和启示》等著作,对谢林的神秘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
恩格斯告别家人,来到英国曼彻斯特的“欧门—恩格斯纺织厂”当总经理。在这里他开始真正深入工人阶级的生活并且认识了还是《莱茵报》主编的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从社会主义观点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8月恩格斯返回德国巴门老家途中,在巴黎和马克思合写了《神圣家族》,批判了黑格尔青年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写完第一部重要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几个月后,恩格斯迁到布鲁塞尔帮助困境中的马克思。
和马克思共同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后与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共同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起草《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后来进一步完善成《共产主义原理》。同年与马克思一起加入正义者同盟,受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与马克思合作拟定同盟纲领,即1848年2月问世的《共产党宣言》。
恩格斯同马克思一起参加了国际的领导工作,跟蒲鲁东派、巴枯宁派、工联派、拉萨尔派进行了路线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反杜林论》这部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式的著作问世。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同马克思合写了《通告信》,批判德国党内苏黎士三人团的改良和投降主义路线。
应法国工人党领导人拉法格的要求,把《反杜林论》中的某些章节改编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这本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入门"的小册子,对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起了重要作用。
恩格斯拟定了《自然辩证法》的写作提纲,完成了若干篇章和片断,奠定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基础。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肩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整理和出版(或再版)马克思遗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各国年轻的社会主义活动家和理论家的重任。
1885年7月,恩格斯整理、出版马克思未完成的《资本论》第二、三卷手稿,《资本论》第二卷出版。所以马克思后来在一次信中对恩格斯说:“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
1888年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889年7月,在恩格斯的指导和推动下,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即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在他的关怀和指导下,第二国际联合各国工人政党,开展了反对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倾向的斗争。
1893年8月,恩格斯在欧洲大陆旅行期间出席了正在苏黎世召开的第二国际的第三次代表大会。这是恩格斯唯一的一次参加第二国际的代表大会。他在大会闭幕词中希望各国无产阶级在反对共同的敌人、争取解放的斗争中恩格斯加强团结、互相学习,遵守共同的革命原则,同时各国无产阶级应该以"独立自主的形式组织起来",坚持"自由联合"和"自愿联系"的原则。
1894年,针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法国工人党在农民问题上的立场,写了《法德农民问题》,批评他们迁就农民小私有倾向的路线。
1894年12月,《资本论》第三卷出版。
1895年8月5日,伟大领袖恩格斯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