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中国社会存在的剥削
送交者: 伯恩施坦 2021年10月21日22:14:43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作者 独立工会

如果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是正确的,中国的剩馀价值率比西方国家的剩馀价值率高太多了,中国的剥削程度比西方国家的剥削程度严重。

壹、垄断在经营中的作用

“服务业中的早餐公司” [1]为什么办得起来呢?因为大城市里有太多“白领工人” [1]了,他们“忙碌了壹天之后加个班回家熬会夜早上匆匆忙忙起来,来不及精致地拾掇壹下自己就又忙著挤上人头攒动的地铁” [1]……在开始工作前,他们的“美好生活需要” [1]只是“好吃又不贵” [1]的早餐,比如“壹杯豆浆加两个包子” [1]。

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会直接有助于深入研究,但对发现问题却绝对有重大帮助。在政治经济学中,壹般研究的是等价交换: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买卖价格没有差别。但在现实中,考虑到资本疯狂的逐利性等因素,这样的情况往往只发生在实力具有可比性的经济单位之间:实力强的壹方总会想尽壹切办法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入、以高于价值的价格卖出,而实力弱的壹方不得不接受被盘剥的局面。

文章[1]中研究的早餐公司,是从餐饮公司买进包子等原材料的。根据文章作者的调查结果,包子是大量按箱出卖的,可见卖食品给早餐公司的餐饮公司不是小作坊,而是比较大的企业。在早餐公司买进原材料的过程中,买卖双方的实力大体相当,交易可以看做是等价交换,与政治经济学壹般原理相符。

但卖出成品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消费者是壹群“苦逼的上班狗” [1],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对于价格能承担得起又必需的东西,是壹定要照价买下的。这时候发生的交换,壹般说来不是等价交换:早餐公司卖出熟包子和热豆浆等餐点的价格,应该高于餐点的价值壹个不低比例。

“该公司每个摊点: 每月的营收为30000元, 成本为原料费用和人工成本15000+3600=18600元。”[1],可以确定的是每个摊点每月卖出餐点的价值明显在3万元以下1.86万元以上。但考虑到现实中的各种变动因素,餐点的价格到底比价值高了多少却是壹个难以确定的问题。如果假定价格比价值高了1/5也就是20%,那么每个摊点每月卖出餐点的价值为3÷(1+20%)=2.5万元。

这样的话,利润为2.5-1.86=0.64万元,原料费用1.5万元,人工成本0.36万元,壹个摊位每月的投入为1.86万元,月利润率为0.64÷1.86=34.4%。即便不考虑买餐点时价格明显高于价值这壹极其有利于获利的情况,政治经济学意义下早餐公司的利润率仍然相当高,差不多是“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的利润率”“5.86%” [1]的6倍(5.9倍,文中没有给出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率是怎么算的,但根据笔者过去的计算结果[2]看大体合理)。

人工劳动给原料增值2.5-1.5=1万元,比人工成本高1-0.36=0.64万元,即剩余价值为0.64万元,剩余价值率为0.64÷0.36=1.78=178%。接近180%的剩余价值率!不考虑价格高于价值这壹因素,政治经济学意义下剥削仍然十分深重。

价格高于价值20%只是壹个假定,根据这壹假定计算得到的结果大体合理。但这并不准确,价格提高的比例可能是别的数值,做出其他假设后可以按照同样方法得到和政治经济学概念相关的结果:若价值高于价格25%,那么每个摊点每月卖出餐点的价值为2.4万元,利润率为29.0%,差不多是“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的利润率”“5.86%” [1]的5倍,剩余价值率为壹倍半也就是150%,剥削很深重;若价值高于价格15%,那么每个摊点每月卖出餐点的价值约为2.61万元,利润率为40.3%,差不多是“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的利润率”“5.86%” [1]的7倍(6.9倍),剩余价值率超过两倍达到了208%,剥削非常深重。

现实中壹个早餐公司典型摊位的月利润率更高:(3-1.86)÷1.86=0.613=61.3%,超过“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的利润率”“5.86%” [1]的10倍。刚得到这个结果时,笔者觉得自己可能点错了小数点,但经过校对以后发现没错:实际利润率就是高到了离谱的地步。(有壹点在数学上意义重大:投入比卖餐点的收入为1.86/3=0.62,大体上和利润比投入0.613相等,这两个比值都十分接近黄金分割比例0.618,看来黄金分割真的能给资本家创造大量黄金啊!)

前面通过估算得到了政治经济学意义下很高的月利润率,约为30%~40%,但这不影响早餐公司的实际月利润率更高且超过60%的现实;用同样方法得到的剩余价值率大体上为壹倍半到两倍,剥削十分深重,但这不改变“工人每挣壹块钱的工资,就要为资本家创造超过三块钱的利润” [1]的更残酷的现实。

但笔者并不认为消费者被痛宰了。《我不是药神》里主角经营的平价药生意是这样的: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出厂价是500元,经主角运到国内卖给患者至少要涨到三四千元。销售价格是出厂价的6~8倍,壹转手就大幅度涨价,提高了500%~700%。这还是走私的仿制药,效果壹样的正版药价格会高达到它的10倍……与这样的暴利相比早餐公司不愧为“民生工程,示范企业” [1]。

也许再多办几个这样的“民生工程,示范企业” [1]就能改变早餐价格高于价值的现实:很自然的想法是几个大的早餐公司竞争会导致价格降低。但要知道,大型早餐公司再多,也远远少于“白领工人” [1]:壹个二线城市有30万想买早餐的“白领工人” [1],这很可能是偏低的估计;同壹个城市里有3家早餐公司——每家1000辆餐车,这很可能是合理的假设。

平均每个公司至少对应10万没有议价能力的消费者,数量差异大到这种程度本身就意味著垄断,同行间的竞争改变不了什么。3个公司很可能达成价格协议,不论是通过协商自觉达成的还是在经营过程中自发达成的。而“白领工人” [1]却不可能让100个同类不买其中某个公司的产品,更不可能让100个同类不买早餐公司提供的早餐;即便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最多也只是让某公司可能的顾客减少千分之壹,改变不了早餐的经营格局。

3家早餐公司的价格表很可能有壹定差别,这就会导致竞争。但竞争的最好结果也只是不同公司的早餐消费水平基本壹致而已,上班狗还是得在3家中做出选择来解决早餐问题,要付的钱基本上还是那么多:如果竞争导致了更强大的早餐垄断业务,付的钱会更多。不能指望通过大公司间的资本主义竞争改变消费价格明显高于产品价值的现实,不变得更高消费者们就该谢天谢地了。

垄断收益本就是大型企业利润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面的估算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价格高于价值的垄断因素,早餐公司的利润率少则下降1/3(40%与60%),多则下降壹半(30%与60%),如果不是还要更多的话。买卖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差别往往会对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明显影响,考虑小范围的业务时不能忽视这样的差别。

二、经营中的政治经济学概念

但对于“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 [1]这样大范围的经营而言,价格与价值的差别影响却不会很明显:这样的差别会改变不同企业对利润的分割,却不会改变利润的总量,在全国层面考察大企业时很多不等价交换已经包含在要考察的业务中了;这些企业进行的是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生产,本身都具有壹定的实力,与它们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往往也在进行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生产,彼此实力相当,整体上看价格与价值不会有明显偏差。(当然,即便把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看做壹个整体,它们也可能在不等价交换中获利,不过靠这种手段获得的利润与通过榨取劳动者剩余价值而获得的利润相比,明显少很多很多。)

鉴于两者实际利润来源的这种差别,直接拿实际利润率比较意义十分有限: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下,这其实是比较两种不同的东西。那该怎么做呢?拿政治经济学意义下早餐公司大约30%~40%的利润率同“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5.86%”“的利润率” [1]相比吗?那样早餐公司的利润率大约就是规模以上企业的5~7倍了,虽然比10倍小壹些,但差别真有这么大吗?

早餐公司的利润率就是政治经济学意义下的利润率,壹点儿也没有考虑利润的分割问题;但对“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考虑的却是“主营业务” “的利润率” [1]而非政治经济学意义下的利润率,现实中的业务不可能不存在不同利益集团对利润的分割:国家机器要来收税,金融资本集团要收取贷款利息……两种利润率的计算还是不同东西,不能直接比较。

目前笔者无法确定现实中利润分割的具体比例,只知道企业的利润率被其他利益集团分割走了不少但又不会太多,政治经济学意义下“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 “的利润率”应该明显高于“5.86%” [1],但又不会高太多。假定利润被分走了大约壹半,那么政治经济学意义下“20目前笔者无法确定现实中利润分割的具体比例,只知道企业的利润率被其他利益集团分割走了不少但又不会太多,政治经济学意义下“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 “的利润率”应该明显高于“5.86%” [1],但又不会高太多。假定利润被分走了大约壹半,那么政治经济学意义下“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 “的利润率”应该在11%~12%之间,约为早餐公司的1/3。

在同壹标准下,早餐公司的利润率仍然比规模以上企业高得多,这种不算太离谱的差异应该可以用服务业有机构成较低来解释,残酷剥削带来的高剩余价值率是解释不了的,因为各行各业的剥削都很残酷。

有机构成代表某业务中的技术水平,大体上是指经营中的物质成本(不变资本)比上人力成本(可变资本),有机构成越高意味著该业务技术水平越高。前面说过,在本文研究的早餐公司中:每月壹个摊位的原料成本为1.5万元,大体上可以当做物质成本;壹个工人的月工资为3600元,差不多可以当做人力成本。两者相比,可以得到有机构成约为:15000:3600=25:6=4.17:1。

在这里笔者想让考察更严密壹些,物质成本其实还包括餐车的损耗,人力成本其实还包括工人从保险中获得的利益。笔者知道这两项明显少于原料成本和工人工资,但没有掌握准确数字。“缴纳餐车和餐车罩押金3115元” [1],假定这些用具可以正常使用壹年多(比如十五六个月),那么用具每月损耗约为200元;由于“工人没有社保,只有工伤保险”,不妨假定工人平均每月从工伤保险中受益100元——很可能是高估了。

这时物质成本为15000+200=15200元,人力成本为3600+100=3700元,有机构成为15200:3700=4.11:1。不妨仍然像本文前面那样假设:壹辆餐车每月生产的食品价值为25000元,销售总额为30000元。壹个月的人工劳动使产品增值25000-15200=9800元,超出人力成本9800-3700=6100元,这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为6100÷3700=1.65=165%,差不多是5/3。总成本为物质成本加人力成本:15200+3700=18900元,利润率为6100÷18900=0.323=32.3%,差不多是1/3。

前面估计剩余价值在壹倍半到两倍之间、利润率率在30%到40%之间大体上是正确的,比较准确的估算仍然显示剥削很残酷、利润率很高。但这些仍然没有资方的实际获利更让人震惊:壹辆餐车每月利润为30000-18900=11100元,利润率为11100÷18900=0.587=58.7%,这倒真像是“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5.86%”“的利润率” [1]点错了小数点;111000÷3700=3=300%,工人每赚1元钱,资本家正好获利3元。

但如果没有较低的有机构成,即便资本残酷剥削工人,也无法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前面的计算结果是早餐公司的有机构成约为4:1,假定某业务的有机构为14:1,剥削强度与早餐公司相同:剩余价值率均为165%,那么这壹业务的利润率为165%÷(1+14)=11%,和前面估计的“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 “的利润率”差不多,只有早餐公司利润率的1/3左右。

高有机构成意味著相对于人力成本来说更多的物质成本,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才能榨取到剩余价值。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这同时意味著壹二产业的有机构成明显提高,而资本的利润率就会显著下降。靠更残酷的剥削并不能改变这壹点,就算把劳动强度提高到剩余价值高达200%的程度,如果有机构成为24:1,利润率也只有200%÷(1+24)=8%,明显地降低了。且工人能承受的剥削强度并不是无限的,加大工作强度会导致劳动力的维护费用也就是工资不成比例地大幅度上涨,对于资本家来说不划算。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追求更多利润,资本进军有机构成较低的领域势在必行,低端服务业就是这样的领域。 时代趋势也为这壹领域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随著生产技术的发达,即壹二产业投资中不变资本占比的增加,这两类产业的就业人口是相对下降的,即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和人力生产出同样多的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被‘排挤’出来的就业人口只能从‘第三产业’中谋出路。”[1]

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契合让大公司在低端服务业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考虑资金周转速度的话,早餐公司真的是以极小的投入换来极大的利润:根据公众号上文章[1]的计算结果,“月利润率”超过6倍,“年利润率竟可以高达”75倍还不止,注意这里可没有百分号。

利润率高到这么可怕的地步主要是由于资本的快速周转:“货款也不经过工人,而是通过付款二维码直接直接打入公司账户”,“对每个新开张的摊位,公司每月初只需要投资500元,假设货物每日卖完,则每个月内,除了工人的工资,它只需要投入500元的资金。因为货款在每个销售日结束之后就已经回笼了”。 [1]

笔者根据自己的修正结果也计算了考虑资本流动性以后的利润率:“公司每个月为每个摊位付出的成本为”3700+200+500=4400元,“利润为”30000-4400=25600元,“则月利润率”m=25600÷4400=5.82,“而年利润率竟可以高达”M=12m=69.8。 [1]月利润率接近6倍,年利润率几乎有70倍,修正后的利润率略有降低,但仍然是极高的。

三、规模经营的条件与结果

大好的赚钱机会,快来把握啊!早餐公司“甚至还可以有”空手套白狼“这样的骚操作:每个工人缴纳的押金是3000多元,而餐车的成本则不超过2500元,则该公司甚至可以从零成本开始进行资本积累。”[1]从白手起家到千万富翁就是这么简单:“按1000个摊位计算”“每年的”“利润额为1.368亿” [1],就算考虑到笔者的修正,利润也还是超过1个亿,就算再考虑利润的分割,业主的年收入也应该能达到以千万计量的程度。

这个机会难道不是谁都能把握的吗?为什么 “苦逼的上班狗” [1]没有靠这样的经营改变自己苦逼的命运呢?

因为这样的经营从壹开始就与大多数人无缘:就算把开办早餐公司的门槛儿降得再低,也需要购买1000辆餐车,就算壹辆餐车的价格只有2500元,那也需要多达2500×1000=250万元的现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查自己的银行账户,看看这么大壹笔初始投资有谁拿得出来吗?如果妳只能维持基本生活甚至还欠著钱呢,那当然就别想了。不幸的是网上有不少这方面的材料,讲中国人平均欠债多少万,中国民众的财产中房子、车子等用于维持基本生活的不动产占了多么多么大的决定性比重。绝大多数人绝对拿不出这么多钱——财路还没开始就断了。

还有,即便妳真的拿出了那么多现金,真的开办了壹家早餐公司:规模和前文研究过的差不多,妳也未必能赚到像那家早餐公司那么多的利润。因为妳的公司还壹定得和遍布大街小巷数量庞大的早餐业务个体户竞争,要想赚上亿就必须得获胜,而单考虑经济因素无法保证这壹点。

前面假定早餐公司壹辆餐车每月的物质成本为1.52万元,成规模使用会降低单位成本,应当认为1.52万元是经营1000辆餐车的平均成本。如果某人单独经营壹辆餐车,成本壹定会高壹些,不妨假定每月物质成本为1.7万元。假定这壹个体户加工食品的能力与早餐公司的餐车壹样,壹个月加工出来的食品总价值为2.5万元,而且他很厚道,不像早餐公司那样把价值2.5万的商品卖成3万,而是等价按2.5万元出售,那么他每月能赚多少呢?很少吗?2.5-1.7=0.8万元,也就是8000元,这就是壹个个体户的月收入,超过早餐公司员工每月工资或收益(3600元或3700元)的两倍。

在早餐业务这壹行里说个体户价钱公道赚得又挺多,笔者是相信的。个体餐车对“白领工人” [1]来说益处多多,但却是早餐公司营利的大敌:毕竟有便宜的谁还买贵的呢!要想让早餐公司的利润有保障,就要把小贩的经营活动差不多清理干净,所以文章中才会这么写:“某家优秀餐饮公司的摊点,和城管是互利双赢关系” [1],“还有不可忽略的壹部分成本是城管或各个街道的管理费。这部分费用可能不小,要不然数量庞大的城管队伍每天热心地驱赶地摊小贩是为了什么?能够霸占壹个省会城市的主要路口,怎么说也得出不少血吧” [1],把分割利润的去向和动机讲得清清楚楚。

要想成功地经营早餐公司,至少还要与城管接洽,人脉资源的要求让范围又缩小了不少:就算真能靠经营早餐公司致富,那也是极少数人的事儿。

现代社会中,成规模的经营从来就不只是经济活动,壹定要有政治因素作为保障。政治对经济活动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比在之前的任何社会形态中都明显(但有很多资产阶级学者恰恰在回避显而易见的事实:研究纯粹经济学),恐怕这也是对政治经济学这个学科名称的壹种解释。

规模经营中的经济利益是非常巨大的,前文计算得到壹辆餐车每月利润为11100元也就是1.11万元,1000辆餐车的利润就是1110万元。对利益的集中分配就是资本主义政治最重要的壹环,和前文壹样假定分割出去的利润占经营利润的壹半,那么分割出去的利润就有1110×1/2=555万元:作为交给国家的税、对城管或其他各级领导的回报……而经营早餐公司的最终月收益同样是555万元这么多。

假定收益在3个老板间平均分配,那么每个老板的月收入高达555÷3=185万元;哪怕壹个工人把她的全部40年职业生涯都交给早餐公司,总收入也只有3700×12×40=177.6万元。工人辛辛苦苦忙壹辈子,还不如老板清闲壹个月,阶级差别在数字中体现得清清楚楚啊!



大力发展服务业的确会使得“中共和资本家实现了双赢” [3],但双赢的前提是残酷剥削早餐公司的劳动者、断绝街边小贩的生路以及盘剥作为消费者的“白领工人” [1]。(那么国家代表谁的利益还不清楚吗?)



四、经营出了问题以后



这样压榨全社会的如意算盘可以壹直打下去吗?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正常情况下哪怕是二线城市里每天也总有几十万人排队等著买早餐,早餐公司的生意似乎不成问题。但目前严重的新冠疫情不能不让人想到其他可能:由于疫情严重,大家都不上街买早餐了。早餐公司的销售额骤减,维持经营就意味著严重亏损,那么资本家就完蛋了吗?让我们估算壹下吧!



根据前文,正常情况下壹辆早餐车的月销售额为3万元,若壹个月有30天,那么每天的销售额为30000÷30=1000元,共有1000辆餐车,那么正常情况下该早餐公司的单日销售额为1000×1000=100万元。根据文章中的调查结果可知食品卖出价是买入价的2倍,也就是说该早餐公司每天上货需要花100÷2=50万元。(即便只考虑高达50万的单日流动资金量——至少有这么多,绝大多数人的经济条件也不足以支持成规模经营,何况经营中还有变数。)



假定疫情期间公司仍正常进货,原料共50万元;单日销售额骤减为20万元,相当于卖出了10万元的原料。还有40万的原料没卖出,“如果货物滞销,公司接受退货,但个人需承担30%的损失” [1], 工人要交给老板40×30%=12万元,这样的壹天公司亏损50-20-12=18万元。



假定公司的正常进货从月初到月末维持了30天,那么经营中公司就亏损了18×30=540万元,月末还要给工人发工资及工伤补贴共计3700×1000=370万元,还有餐车的损耗总费用为200×1000=20万元,把这些加起来,公司本月壹共亏损540+370+20=930万元。壹个月就亏了这么大壹笔钱,怎么说公司的老板也要垮了吧!



得了吧!这亏损的还没有正常情况下公司壹个月的毛利润1110万多,就算和每月净利润五百多万相比,也还不到两个月的。哪怕是经营了壹年的早餐公司,也有能力消化掉风险,何况公司很可能已经成立十几年了[1]!



假定之前11个月公司都是正常经营的,每月获利555万元;假定3个老板都过著每月消费100万元的奢侈生活,那么还能净剩555-100×3=255万元用于应对可能的风险,11个月共能积累255×11=2805万元,是本月亏损额的3倍还多。刨除本月亏损也还剩2805-930=1875万元,就算平均到3个老板头上,每个老板也还有1875÷3=625万元,根据前边的估算,三百万是可以做壹笔有效投资的,每个老板的结余就可以做两笔有效投资。如果他们仍然愿意合伙,还可以做更大更有效的投资。



如果疫情继续发展下去,老板们可以不经营早餐业务改行干别的;如果疫情趋于缓和,早餐公司完全可以继续经营下去。不论在那种情况下,他们的业务都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效率,真的不需要替资本家们担心!



但公司工人呢?虽然之前11个月工人正常领了工资,但那些钱不过是刚够维持生活罢了,不会留下什么保障性的东西,省会城市里将近壹年才4万又能剩下什么呢?(3600×11=3.96万元,3700×11=4.07万元,差不多有4万。)



到了当下这个疫情肆虐的月份,每天1000个摊位壹共要向公司上交12万元的损失费,平均每个摊位上交120000÷1000=120元。不考虑工伤补助,正常情况下工人壹个月30天赚了3600元,平均1天工资也是3600÷30=120元,正好等于上交给公司的损失费。疫情会导致工人白白辛苦壹天,壹般说来干到月末就是白白辛苦壹个月,毕竟工伤补助不会真正发给大多数工人。



疫情肆虐的这个月工人过得真的很痛苦,那么下个月呢?如果疫情缓和,老板们觉得早餐业务能赚钱,他们便还要继续之前被残酷剥削的经历。如果疫情继续肆虐,老板们觉得再经营下去还会继续亏损,那么在公司解散之后他们便要自谋生路了。估计这些工人还要找壹份差不多是同样辛苦的工作,而转换工作的开销和风险还要他们自己承担。



正常经营的时候,资本家和中共赚得盆满钵盈,工人受著残酷剥削:起早贪黑也只能温饱;出现问题的时候,资本家和中共可以靠赚来的钱有效规避风险:甚至工人的血汗钱也被搜刮来用于赔偿损失,而工人却只能壹无所有地面对所有风险。概括地说,这些就是大办服务业的政治经济学意义。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0: 商女争唱后庭花
2020: 贵族与土豪
2019: 一个人均GDP占全球68位的。。
2019: 简论【公平】
2018: 为何官员易患抑郁症?应尽快宣布进入社
2018: 千人计划谁中招
2017: 可以这样文过饰非吗
2017: 龚忠武:历史的毛泽东、现实的毛泽东、
2016: ZT:【清朝常识】近亲结合的满族婚配和
2016: 奥巴马头上顶着诺贝尔和平奖的光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