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版主:纳川
再一次夭折的“巴别塔”
送交者: 湮灭之城 2024年02月26日18:06:26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想必不少人都熟悉:说想当初,全世界的人,语言,甚至连口音都是一样的,彼此间没有差别,更不需要像今天这样——学外语。

可是,人的生活一旦略微稳定富足,俗话说“刚吃了几年饱饭”,心中便按耐不住,那心比天高的欲望和“战天斗地”的豪情瞬间爆棚:来吧!让我们建一座高耸无比、能够通天的塔吧。如此,我们就能和上帝平起平坐了。或者,我们就是上帝!

这,不由得让人记起上世纪50年代的一首打油诗:

天上没有玉皇

地上没有龙王

我就是玉皇

我就是龙王

喝令三山五岭给我开道

我来了

上帝明察秋毫,及时识破了人的企图,降下大能,将人们的口音变乱,让他们彼此之间言语不通。结果,造塔工地陷入一片混乱,原本无障碍的表达和整齐划一的工程全都不复存在了。

巴别塔,因此成了世间警示人们的一个教训。

The Tower of Babel by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1563).jpg

1563年,老彼得·勃鲁盖尔笔下的《巴别塔》

 

不知多少个世纪过去了。即使是离上面这幅油画的创作也已过去370年之后的1933年,又一座“巴别塔”列入了人的计划。

这就是前苏联的——苏维埃宫(Palace of the Soviets)。

早在19221230日,也就是第一届全苏代表大会宣布苏联成立的当天,时任苏共领导人的基洛夫便提议建造一座新的国家会议中心,遂得到了大会的正式批准。

从那时起,另一座“巴别塔”的故事拉开了帷幕。

在革命后的俄语语境中,“宫殿”从兼具娱乐和行政功能的多功能公共建筑,逐渐变为以行政功能与权力机构占主导地位的建筑。

苏共梦寐以求的国家宫殿,必须规模宏大,让人望而生畏,同时还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唯如此才能在世界上傲视群雄。更重要的是,建筑的顶部一定要放置一座巨大的列宁挥手雕像,以彰显苏联的革命特色与当时的时代气息。

建造苏维埃宫的决定,最终于1930 年底做出,19312月正式对外宣布。

1931-1933年间举行的四次建筑系列竞赛中,当时苏联国防和安全部队的二把手,同时担任总建筑师的伊奥凡(Boris Iofan)在“竞争”中获胜。他的胜利标志着苏联建筑从激进的现代主义,已蜕变成为斯大林主义纪念碑式的“史诗”级建筑特征。建筑的最终设计方案构思于1933-1934年间,到了1937年正式定型。

GHMB_0MWAAAq56Z.jpg

想象中的苏维埃宫

 

不知是出于偶然、还是有意为之,这座建筑的样子竟与远古时代的巴别塔十分相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据介绍,计划中的苏维埃宫塔高41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交错堆叠的棱形圆柱体顶端是一座100米高的列宁雕像。塔的内部容积超过美国六座最高摩天大楼的总和,宫殿的主要功能是在宽130米、高100米、可容纳2万多人的大礼堂内举行最高苏维埃会议。整个建筑同时融合了新古典主义装饰艺术和当代美国摩天大楼的先进技术。

想一想,这是必然。社会主义的苏联,无论是在高度上,还是在规模上,一定要超过美帝才行。

苏维埃宫想象图.jpg


建筑的选址,最终确定在距克里姆林宫和红场西北仅数百米的地方,那里原本有一座基督救世主主教座堂,系18121225日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下令修建,目的是为了感谢救世主基督“将俄罗斯从失败中拯救出来,使她避免蒙羞”,同时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俄罗斯人民。

但就是这座已经存在了120年的著名的东正教教堂,当时为了给苏维埃宫让路,斯大林亲自下令炸毁了它。

1931125日,大教堂被炸毁,但随即,莫斯科河的河水涌入工地,导致工程延误。

1931._Храм_Христа_Спасителя.jpg

1931年,炸毁前的大教堂


Christ saviour explosion.jpg

爆破中的大教堂

 

苏维埃宫的建设工程于1933年启动,19391月,地基完成。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项“巴别塔”工程的终结者竟然是希特勒!

19416月,德军入侵苏联,项目即刻宣告终止。全部工程师和工人都被转到国防项目或被征召入伍。1942年,已安装的钢结构被拆除,材料被用于修建防御工事和桥梁。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似乎对这座宫殿失去了兴趣,或许是因为:作为二战的英雄,斯大林感觉自己的伟绩早已超过了列宁,既然这样,再去建造一座突出列宁的建筑又怎么说得过去呢?

Boris Mikhailovich Iofan.jpg

伊奥凡(Boris Iofan1891 –1976

 

伊奥凡并不死心,他多次修改方案、缩小设计,但都未能重启项目。

斯大林之后,赫鲁晓夫决定用更经济、高效的方式来替代斯大林式的建筑。为了民生,他主持完成了苏维埃宫计划中的一个莫斯科地铁车站,而原来的大教堂遗址,则改建为公共游泳池。

苏联解体后,政府投入二个亿重建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整个重建工程始于1995年,20008月竣工,重新对外开放。

曾经想象中的“巴别塔”,最终又回归为象征上帝的所在。

偶然?必然!

Moscow_July_2011-34a.jpg

20117月的重建大教堂

 

(文中图片均引自网络)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抗癌明星组合 多年口碑保证!天然植物萃取 有效对抗癌细胞
中老年补钙必备,2星期消除夜间抽筋、腰背疼痛,防治骨质疏松立竿见影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