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阶级谈产能过剩 |
送交者: 伯恩施坦 2024年11月14日02:47:34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作者 中国劳工论坛 写于 二零二四年 “僵尸”企业 国家统计局对50万家企业的研究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亏损企业数量激增44%。这一数字超过了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的最高纪录。 这些“僵尸”企业目前占中国所有工业企业约30%,高于2019年的7%。与此同时,许多行业发生工厂倒闭与大规模裁员,包括电动车以及其他“新质生产力”行业——正如我们在中共近期三中全会上所见,这些都是习近平不断炒作的领域。 《南华早报》5月14日报道:“2023年,中国77家车企中,只有20家报告产能利用率大于60%”。报道称,去年汽车产能为5500万辆,而产能使用率不足一半。今年一季度,情况进一步恶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一众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的产业当中,便包括汽车和新能源装备制造行业。 低产能利用率现在困扰著电子、制药、建筑材料以及食品、饮品等行业。太阳能板、燃油车、石化产品、晶片和锂电池行业情况最为极端。《经济学人》于8月8日报道指出,中国半导体行业出现持续的倒闭潮:“2023年,近1.1万家芯片相关企业倒闭,每天倒闭约30家。” 另一案例便是机器人产业,中国目前在低端机器人制造方面存在大量过剩产能,但在更先进的机器人制造方面,仍然严重依赖进口技术和零件。 在中共党国的引导下,中国资本主义从一个投机性金融泡沫迅猛转向另一个泡沫。世界上最大的中国房地产泡沫,现在已变成一个吸走经济活力的巨大黑洞。然而中国正在通过大量债务驱动的制造业投资,吹出一个新的巨型泡沫。 通货紧缩 中国国家引导的资本主义架构依靠各省市之间的激烈竞争,让各省市将自身打造成生产中心,以受益于北京订下的经济优先事项。这带来了盲目、重复与不协调的扩张,与社会主义者所主张公有制下的有计划发展背道而驰。以《外交政策》专栏作家刘宗媛(Zongyuan Zoe Liu)的说法讲,结果将是“难以逆转的产能过剩陷阱”。 虽然这并不完全类似于西方金融化资本主义几乎完全脱离生产的投机泡沫,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也可能有着很大的投机性质。1870年代美国铁路投资泡沫的破灭引发了金融危机和产业萧条。 中共蛮干的“大跃进”式产业政策,受到经济与地缘政治压力推动,试图抵消房地产崩溃的影响、并避免更严重的经济低迷。这也是为了实现供应链与科技自给自足,以制衡美国主导的遏制与脱钩战略。 这些政策大大加剧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矛盾——造成通货紧缩、更大的债务负担以及与日俱增的银行危机风险。中国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是最有可能的爆发点,它们在房地产崩溃中首当其冲,现在又过度暴露于产能过剩的危机。 中国的国内市场已经饱和,无法消化其工厂生产的产品。这迫使企业陷入恶性价格竞争。将过剩生产转向出口的尝试正在加剧帝国主义紧张局势,并与保护主义政策正面相撞。4月在意大利举行的七国集团(G7)会议上,西方冷战集团实际领导人们将矛头指向“中国的非市场政策和做法”以及“有害的产能过剩”。 这当然是把这个问题武器化,成为中美帝国主义冲突的一部分。美国、欧洲乃至亚洲的政府正酝酿新一轮贸易战,这恐将超过1930年代以来的任一场贸易战。保护主义的抬头与“国家资本主义”干预的大幅增加密切相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称,去年全球有超过2500项产业政策干预措施,其中大部分发生在美国、欧洲和中国。这一转变的背后就是帝国主义集团冲突。 军国主义的抬头、为“战争经济”作的准备(倘若尚未为了战争准备),促使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政府试图重建其枯竭的工业基础。同样的逻辑推动着习近平对“新质生产力”自给自足的狂热执著。 不再“去杠杆” 随着其出口从西方市场转向所谓“全球南方”,中国甚至在这些地方碰壁——这些“友好国家”政府的贸易限制暴增。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最近宣布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而印尼则威胁要对部分商品征收高达200%的关税。 通货紧缩正在消灭中国资本家的利润、并制造出“僵尸”企业,这些“僵尸”企业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收入来偿还债务。因此,中国的债务危机正上升至新的层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6月债务占GDP的比例为307%,而2023年底这一数字为299%。中共关于“去杠杆”的言辞就到此为止。 从表面上看,习近平政权断然否认有产能过剩问题。尽管中共政权在与外国官员的会面中进行反驳,但它知道自己有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7月,政治局会议记录称,中国必须避免“内卷式恶性竞争”。 这些迹象都显示中国正濒临通货紧缩陷阱,这在日本导致了数十年的经济停滞。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基本持平,而出厂价格连续20个月持续下降。近期中共三中全会重申了这些政策(更多半运作工厂、更多“僵尸”企业、更多债务),这表明当然没有根本上的改变。而正如我们在私补行业的“复苏”、和房地产行业许多管制被逆转中所见,次要问题上投机式的退却、及政策上的曲折都不可避免的发生。 对资本主义来说,通货紧缩甚至比通货膨胀是更严重的病症。摆脱通货紧缩更加困难。这会变成一个恶性循环,由于薪资被压低,资本家的投资意愿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都降低了。 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资本主义传统的所谓宏观经济工具基本上失效了。为了消除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央行会提高利率,有时会达到像今天俄罗斯这样的极端水准(18%)。但利率对抗通货紧缩的效果差很多。日本于1999年采用零利率,然后转向负利率,直到今年才将利率提高至0.1%。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