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很快就要剥邓小平的皮了
送交者: 旋风 2006年07月13日08:52:26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改革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改革批评不得
[我一时还没决定是什么派] 于 2006-07-12 21:50:53上贴
改革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改革批评不得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这句话是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里的一句话。

共产党为什么要搞经济体制改革?说一千,道一万,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现在有一句话叫做“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依我看,代表人民利益固然好,可是,为最广大中国人民服务似乎更符合共产党的宗旨。既然改革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那么如果改革中出现了问题,就应该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仅不怕,而且要欢迎别人批评指出。虚心接受批评是防微杜渐的最有效的办法。不容许别人批评,封住别人的嘴巴,并不等于自己就是正确的。相反,长期听不得反面意见,就有可能积重难返,最终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现在,社会上对改革的“议论”颇多,“反思”改革的呼声有一种愈压愈烈的趋势。议论也好,反思也罢,说白了,就是对改革的某些方面的批评。尽管不断有人站出来说“不争论”、“不可动摇”,批评的声音硬是压不住。为什么会这样呢?改革不是为了老百姓好吗,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 呢?道理其实很简单:改革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受到那么多的批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改革批评不得。

改革,如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对改革也要向对待其它事物一样,要有一个一分为二的观点,更何况改革在中国是一个几乎涉及每一个人的利益,而共产党又没有多少经验的社会大变革。因为这些特点,对改革的正确态度就应该是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不断修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遗憾的是,我们的改革却“总是有理”,过去有理,现在有理,永远有理。改革,明明是个中性词,到了一些人口中居然成了“不可动摇”的方向。谁对改革稍有微词,大棍子就可能迎面打来。

改革有没有成绩?有,而且非常大!反过来问,改革有没有问题呢?我想凡是多少有点实事求是观点的人都会说:有,而且在某些方面还是相当严重的。我个人认为,当前改革中最大的问题不仅仅是我们表面看到的所谓的新“三座大山”的问题,不仅仅是腐败和社会道德沦丧的问题,改革中出现的根本问题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偏离,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不久前,我曾上过一个《社会主义这个“睛”还是点上好》的贴子。贴子是放出来了,但一天后又被删掉了。这没有什么奇怪,经常上贴的网友不少人大概都有类似的经历。在那篇贴子里,我说了这样一段话:“生活在今天的中国的每一个人都熟悉‘改革’这个词。三十几年来,可以不夸张地说,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喜从‘改革’来,悲也从‘改革’来。之所以悲喜交加,之所以争论不休,盖因‘改革’一词如同‘走路’一词一样,太中性了。说白了,改革无非是一种人为的变动,它本身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方向含义。换句话说,它其实什么都不是。正因为它的不确定性,对它的理解就五花八门。普通百姓把它当成了过好日子的一个希望,真正的共产党人把它理解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途径,向往做人上人的精英们把它看成实现自己梦想的一个良机,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则把它看作颠覆社会主义的一个切入点。于是,一切不同的理解,一切不同的目的都集中在这个中性词的定语上,也就是集中在改革的目的和方向上。近一、两年来,社会上,包括我们这个人民网上,对改革的争论变得越来越激烈。争论的焦点就是这个方向。这个争论对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不在这一点上统一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意志,改革就会变成各个社会利益集团的拉锯战,其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崩溃,只能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分裂,只能是国家和民族发展上的大倒退。这不是靠有人喊几句‘不争论’之类的话就能改变的。”

那么,改革的问题是不是一开始就这么严重呢?不是的,问题是在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中严重起来的。为什么会积累起来这么多的问题?原因是我们的改革是一个缺乏“反馈调节”的运动过程,换句话说,改革没有反思和纠正的机制。在一些人心目中,改革只能“深化”不能调整、只能颂扬不能批评、只能拥护不能争论。改革只能由少数人说了算,而广大工人农民只有被“改革”的份,却没有对改革的内容发一声问的权力。更有甚者,改革只准改社会主义的部分,哪怕是先进和合理的部分;不能改资本主义的成分,哪怕是落后和腐朽的成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我们某些改革的“主导者”很有点“掩耳盗铃”的小聪明。他们以为,喊一声 “不争论”就不会有人反思了,说一句“毫不动摇”就不会有人对改革提出批评了。结果呢?到了今天,改革的共识已不复存在,异化了的“改革”成了平民百姓的恶梦,改革之争已经从方法之争、手段之争,变成了方向之争、道路之争。

我相信,出现这些问题绝不是共产党愿意看到的,更不是共产党领导改革的初衷。但不能否认,共产党在领导改革的过程中是有失误的。最大的失误就是在改革中没
有坚定地坚持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换句话说,改革在相当程度上非常脱离群众,在相当程度上放弃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的确,每次“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前,我们都听说政府“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问题是,广泛到了什么程度?征求到了哪个阶层?教育产业化大概是征求了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可是,征求广大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意见了吗?国有企业MBO大概是征求了部分“老总”的意见,可是,征求广大工人的意见了吗?山西省大范围地将煤矿的开采权给了私人老板,大概是征求了一些经济学家和私企老板们的意见,可是,对这种地方政府随意将国有矿山开采权交给私人矿主的行为,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了吗?有人说,少数“精英”霸占了话语权。我看这多少是有点错怪我们的“精英”、也多少有点抬举我们的“精英”了。他们实在没有这个“霸占”话语权的能量。不是提倡实事求是吗?在我看来,对于改革的失误不能仅仅责怪“精英”的误导,更应该检讨共产党脱离广大群众、依赖少数“精英”的用人路线。

如果改革是为了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是为了将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社会,那么在当前的中国,它自然见不得阳光,自然需要用一大堆“图”裹起来以免露出 “匕首”,它也自然容不得批评。可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不是实现共产主义吗?共产党的宗旨不是为人民服务吗?改革不是为了绝大多数百姓过上更幸福的日子吗?如果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就应该是光明磊落的,就应该是没有私利的,改革就应该是不怕批评的。胡锦涛同志最近尖锐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固然不容易,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更不容易。”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以往的革命和建设中保持先进,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她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在于她和广大工农大众的血肉联系、在于她独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如果她在改革中脱离了群众、放弃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那么,她就不仅不可能继续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不仅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而且将会不可避免地被历史淘汰、被人民唾弃。最近,我们欣喜地看到党的领导人重新大力强调党的群众路线。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历史表明,只有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如果总书记的话在全党真正得到落实,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共产党领导的改革一定得到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就一定会最终取得成功。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还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我认为,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就是最好的民主。作为党的机关报的论坛,强国论坛应该成为发扬这种民主的典范。对改革的批评和建议是抱着真诚欢迎的态度,有闻过则喜的胸怀,还是扼杀批评,将对改革的批评一概当成“反对改革”加以封杀,是检验真假民主的试金石。

*****************************************



回复关系:

1. 改革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改革批评不得(我一时还没决定是什么派: 2006-07-12 21:50:53)6557 Bytes(3/488/16)
* 趁着没删,顶一下(kmy1810: 2006-07-13 09:53:32)0 Bytes(0/0/0)
* 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套老百姓是否满意的科学评估系统,好不好,仅由少数人说了算.(曾是知青: 2006-07-13 09:46:35)0 Bytes(0/0/0)
* 好文!(人口是最宝贵的资源: 2006-07-13 09:38:16)0 Bytes(0/0/0)
* 切中实弊的好文章!指出了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实质。(落日寻道: 2006-07-13 09:27:58)0 Bytes(0/0/0)
* 感动!佩服!希望!(春去春来1973: 2006-07-13 09:05:29)0 Bytes(0/0/0)
* 哈哈哈,连争论都不需要,何谈什么批评呢?(挂羊投卖苟肉: 2006-07-13 08:55:28)0 Bytes(0/0/0)
* 作为党的机关报的论坛,强国论坛应该成为发扬这种民主的典范。(刘矿: 2006-07-13 08:30:40)58 Bytes(0/0/0)
* 改革,群众答应了吗?一夜之间你怎么就把推土机开到了家门口,把田也毁了!(刘矿: 2006-07-13 08:25:22)21 Bytes(0/0/0)
* 坚定地坚持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右思左想: 2006-07-13 08:24:00)0 Bytes(0/0/0)
* 21世纪了,那些人还要开帽子工厂,生产“反对改革”的大帽子,还要申请专利。(普通公民ABC: 2006-07-13 05:34:33)0 Bytes(0/0/0)
* 改革问题,是路线错误引起的(鱼蜂看台: 2006-07-13 05:27:58)0 Bytes(0/1/0)
* 好文,值得各级党委学习。(eastmonk: 2006-07-13 00:20:50)0 Bytes(0/0/0)
* 话语权是由用人路线决定的,用人路线又是由组织路线决定的...。(倚天龙: 2006-07-12 23:07:46)0 Bytes(0/0/0)
* 理性、深刻。推荐阅读。(一江春水向东流也向西流: 2006-07-12 22:51:56)0 Bytes(0/0/0)
* 有点道理.(徐云松平人才济济: 2006-07-12 22:47:53)0 Bytes(0/0/0)
* 难得一见的强坛强文!!!!!!!!!!!!!!!!!!!!!!!!!!!!!!!!!!!!!!!!!(磨坊也起步: 2006-07-12 22:36:52)0 Bytes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从广龙到神龙的忧伤
2005: 触目惊心--中国泄密带来的损失
2004: 鱼刺在喉:赵忠祥算个什么鸟!
2004: 再论蒋彦永是不是民族英雄
2003: 胡温还会“秀”多久?
2003: 一点感想
2002: 再谈制度决定论的破产
2002: 略谈胡安宁的“偷画”案与“叛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