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枪杆子改造世界的理论失败
送交者: 彭小明 2002年07月30日15:50:48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毛想当什么样的世界革命领袖   

毛泽东是一个什么角色?经过长期个人崇拜的强迫灌输,许多中国人常常不加思索地说,毛是伟大领袖,军事战略家、思想家。随着对文革的否定,对他的经济建设政策的否定,对他的文艺思想的否定,毛泽东“伟大领袖”的含金量越来越低,最后只剩下一个军事家的躯壳。毛真是一个军事战略家吗?他的军事战略到底有多少成功?

毛泽东最得意的成功,其实并不是文革的不断革命,他生前已经知道,“反对的人不少”。党内外诅咒他的人已经很多,海外的评价也未必顺耳。

  毛泽东最志得意满的是他的军事思想。最著名的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等战略思想和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等游击战和运动战战术思想。概括地说,毛泽东军事思想就是枪杆子思想,建立根据地,然后发动农民进行武装斗争。林彪在文革时期将毛的理论进一步推广为亚非拉的武装斗争,进逼欧洲北美大洋洲,是世界的农村包围世界的城市。一句十分概括的论断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世界只能用枪杆子来改造。毛泽东一心希望成为世界革命的领袖,并不是以文革不断革命思想为资本。因为没有建立起共产党的政权,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就无从谈起。世界只有少数国家建立了共产党政权,而且多半都是东欧式的苏联卫星国,不可能服从毛的领导,即使是朝鲜和越南两国,主流也是更多地倾向苏联,不大愿意服从毛泽东的领导。所以毛最为属意的是应用他的战略思想取得军事胜利,然后建立政权,再推行他的不断革命思想。这是毛泽东自许为世界革命领袖的确切涵义。

  国际上从未取得过胜利

  随着毛泽东的反修论争的尘埃落定,毛泽东越来越急切地希望他的枪杆子理论在亚非拉地区结出实际的果实,以圆世界革命领袖之梦。当国内文革动乱频仍不断,经济日益走向崩溃边缘的时候,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对外联络部仍然不断地向那些看来有些枪杆子里出政权苗头的地区输送武器弹药通讯器材和药品。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斯理兰卡、印度(纳萨尔巴里)、佐法尔、莫桑比克等等,直到八十年代后期,这些地区的毛派武装暴力集团的人员还念念不忘毛泽东对他们的慷慨援助。文革期间国内人民生活相当艰苦,忍受动乱之余,还要承担这些“国际主义”的额外负担,简直是一种剥我身上衣,夺我口中食的野蛮行为。更加可悲的是,这种国际援助,无功无德,一败涂地。

  毛式枪杆子理论

  从他取得政权以后,就不断向外介绍,甚至直接派员参与指挥,可是从来没有得到过胜利,却是一路惨败,直至毛泽东驾崩为止。这些武装暴力集团人员在军援无以为继的情况下,先后如鸟兽散,多半都向当局投降,重回社会,一部分人逃亡外国,申请政治庇护。一些在西方街头向中国人频频点头示意,伸出拇指口称“毛”“毛”的老年人,多半都是这类硕果仅存的枪杆子理论实践者。

  一度受到格瓦拉的挑战

  从六十年代起,因为古巴革命建立了卡斯特罗政权。当时引起部分国际共运人士对毛式枪杆子理论的质疑。古巴革命当然是枪杆子的胜利,但是却没有毛泽东所提出的根据地。实际上是攻打蒙卡达兵营,占领战略要地的武装军事政变的成功。古巴革命后的切格瓦拉更加独树一帜,带领少数游击精英深入玻利维亚山区丛林,不是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搞土改,而是实践所谓的“墨渍”战略,扎根一点,频频出击,挫败过当时的独裁政权和美国中央情报局。格瓦拉的影响在左派青年中一时间非常强烈,对于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传播形成很大的干扰和挑战。七零年左右,周恩来曾经代表中共理论界向亚非拉毛派理论信奉者正式作出回应,指称古巴革命只是一个偶然的例外,并对格瓦拉的武装斗争实践提出批评,认为不符合革命战争规律。格瓦拉不久后被中央情报局杀害,对于中国共产党,尤其是对毛泽东来说,并不是失去了一位坚定的同志,而是减少了一讨厌的理论挑战者。所以当时中国的公开报刊对于格瓦拉的牺牲没有任何的报道,更没有任何悼念活动。格瓦拉的实践失败了,然而毛泽东的理论也没有任何胜利的迹象。

  毛理论国际试验田的黑色记录

  最为昭著的实例是柬埔寨玻尔布特武装暴力集团。经过毛泽东、周恩来直接面授机宜的越老柬三国四方会议,柬埔寨“人民派”玻尔布特集团完全接受了毛泽东的调遣。中国政府不仅支援军械军粮药品和通讯设备,而且直接派遣军事顾问人员,还直接将柬埔寨武装人员接纳到国内接受训练,完全按照中国文革时期的毛泽东思想来“武装”柬埔寨红色高棉武装人员。柬埔寨城乡成了原汁原味的毛泽东武装斗争思想试验田。然而天公偏不作美。红色高棉一度在七五年打败共和派政府军,建立了红色政权,可是玻尔布特是扶不起的刘阿斗,他立刻展开文革式的上山下乡运动,按文革方式批斗资产阶级,打击知识分子,动辄用刑,滥杀无辜,结果丧失民心,更失国际同情,立刻短命失败,重回山野丛林。这个仅仅苟延三年半的残酷政权给世界留下的不是一幅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美丽图画,而是留下了一份极端恐怖和残忍的黑色记录。玻尔布特在如此短暂的时期内,竟然杀害了将近两百万平民,而这个国家当时的总人口仅有六百多万人。柬埔寨的红色高棉历史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耻辱的一页。柬埔寨城乡万人坑展览棚里的骷髅将跟奥斯威辛的纳粹焚尸炉一样,作为控诉人类暴力罪行的见证。诚然,红色高棉一度取得了胜利,掌握了政权。可是按照毛泽东的理论,掌握了枪杆子,就能夺取政权,还能够保住政权。除了枪杆子,也要笔杆子(革命舆论),红色高棉打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非常严厉,舆论工具绝对没有落到敌人的手中,文革中(1970年代)派往国外的中国军事顾问,都是根正苗红三代清白、早晚手捧毛语录的部队干部,是绝对按照毛泽东的路线执行任务的。结果仍然没有保住这一片革命试验田。从这个意义上说,柬埔寨的失败更加彻底地证实了毛泽东枪杆子理论的失败。

  另一个实例是秘鲁的光明道路武装斗争古兹曼集团。古兹曼是一名曾在北京晋见毛主席的大学讲师。利用秘鲁共产党的分裂,组成了光明道路武装集团。大量杀害平民,破坏和平建设,成为秘鲁重返民主道路的障碍。最后该集团甚至也跟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一样,涉足鸦片的生产和买卖,与黑手党进行勾结。经过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暴力实践,没有为秘鲁人民带来幸福和安定,反而是不断的骚扰和屠杀。1992年古兹曼被政府军俘获(判处终身监禁),不久他就同意放弃武装斗争,与政府达成停战协议。不久,光明道路的各地区领导人也纷纷承认失败,结束了一场国内战争。一度夸耀自己曾得毛氏真传的光明道路终于覆灭了。

  一个号称毛泽东主义的武装集团,尼泊尔毛派游击队虽然挣扎到了二十一世纪,闹得尼泊尔王国人仰马翻,尸骸枕藉,还是在尼印两国的政府武装围剿中烟消云散了。

  毛的胜利从世界范围来说是个例外 六七十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形成了部分“马列共产党”小流派,是完全接受毛泽东的理论建立起来的毛派共产党。其中缅甸共产党和印度马列共产党都建立了毛式农民武装,建立根据地,展开土地革命。结果依然归于失败,不知所终。

  这一系列的失败已经告诉人们,毛泽东的枪杆子理论跨出国门之外在世界上根本没有取得过决定性的胜利。他给第三世界带来的只是暴力的罪行,没有带来妥协与和解。

  如果说,毛泽东领导的国内游击战争以及国共决战取得了战胜国民党的胜利,那只能说明毛泽东对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农村是比较了解的。他利用了各种条件,夺取了政权。其中重要的条件就是日本的入侵。日军入侵造成国民党政权无法集中力量绞杀根据地的武装力量。这样十分特殊和偶然的条件,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革命规律的。毛泽东对于嗣后的国际情况和世界经济发展甚为无知,而且还拒绝了解,躺在侥幸胜利的得意中闭关自守,固步自封。

  作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村其实是一个完全侥幸的例外,工商业不够发达,城乡差别巨大,偏远农村可以容许割据的反叛武装力量盘据和维持生存。三十年代长征前夕,江西红军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已经接近证明这种割据很难抵挡现代化的军事围剿。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现代通讯和交通的突飞猛进发展,所谓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方式已经完全成为“水泊梁山”式的历史传说,不再具有任何的实践意义。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各国毛派革命武装成了毛泽东世界革命领袖之梦的祭品。

  国共决战的三次战役共产党的胜利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国民党的腐败和军队内部的不统一,更加重要的是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允诺农民获得土地,结果战胜国民党,土改以后,又用合作化重新剥夺了农民的土地。直到改革开放才重新交给农民支配。毛泽东的成功,更多的是政治欺骗谋略的胜利,而不是军事战略的胜利。

  游击战术并非独创,党军思想是最反动的建军思想

  毛泽东的战术思想相当灵活的,但是,这仅是游击反抗武装力量的基本战术。能说是什么伟大的创造?七十年代中美外交大突破,基辛格接待第一个中国官方代表团访美,亲自给他们讲解列克星屯武装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忽然停顿下来说,跟你们的游击战术差不多,我就不讲了。差不多,是差不多。但是比毛泽东的游击战术早了将近两百年。毛泽东的战争思想在大规模战争中几乎不顾忌人的生命。人海战术是中国共产党人用兵的真正特点。为了战争的胜利,不惜置人民生命财产于不顾。张隆溪的《雪白血红》中长春战役时期饿死的人民竟达数十万人。五十年代毛泽东在一次对外讲话中公开表示准备牺牲全国人口的一半,跟帝国主义决战。这种轻率狂妄的言辞令西方舆论无不惊骇万分。而这正是毛泽东日常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

  毛泽东的“支部建在连上”,堪称是他的一大创造。这也正是党控制军队的手段。这种手段正是现代宪政国家绝对不容许的党军现象。军队应该国家化,而不能服从一党的利益,更不能成为个人独裁的工具。毛泽东的名言“党指挥枪”,实际上是他指挥一切,有了枪,就能指挥党。军队跟党呈现如此不正常的关系,恰恰是国家民主化的隐忧。

  改造世界的力量决不是枪杆子

  总之,从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来看,毛泽东的军事战略实际上带有中国传统社会农业文明的特点。在中国经济尚未全面现代化之前和外族入侵之际,取得了偶然的成功。侥幸的胜利使得他沾沾自喜,导致他坚持一种以农村消化城市的思维定势。而世界的大趋势则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为主导的现代化和一体化。毛的这些与文明趋势背道而驰的战略一直影响到共产党建国后的长期建设方针。比如不断将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驱赶到农村去,把国防工业的三线建设安排在边远的山区,一度不依靠钢铁工业重镇,希望城乡百姓全民炼钢大跃进。这样的建国方略只能造成建设上的混乱和折腾。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策略长期在这类荒唐中徘徊,越来越脱离国际经济发展的水平,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远。直到毛泽东去世,改革开放才使得国家重新开始接近国际经济文化的发展。

  毛泽东不是一个顺时应势的千古英雄,只是一名侥幸得手的乱世枭雄。他的军事理论没有普遍性,战后从来也没有赢得过证实性的胜利。对于国家和世界,并没有留下开创性和建设性的成果。

  世界已经进入了选择和谈判的时代。枪杆子并不能成功地改造世界。枪杆子改造过的世界,仍然挡不住人类文明的选择。苏联大帝国拥有极为强大的枪杆子,却仍然在一夜之间顷刻崩溃。柏林墙的后面是强有力的枪杆子,可是仍然不战而崩塌,世界上军事独裁强权不可战胜的神话已经被彻底的打破了。改造世界的力量不是枪杆子,而是人类的文明思想。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